佛光山寺詳細資料

梁思成最早是从一张图片上认识佛光寺的,那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摄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 公元857年,也就是唐代大中十一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佛光寺。 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产物。

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平面柱网,内外柱等高,檐柱有侧脚及升起。 脊槫下不施侏儒柱,仅用叉手,是现存已发现古代木建筑中的构造孤例。 殿内遗有释迦、弥勒、普贤、观音等唐代塑像,以及唐、宋壁画和题记。 佛光山新馬寺的文化事業有佛教文物流通處、新馬美術館、一筆字館、無盡藏、大覺文化音樂廳等,並透過各類書籍及影音,肩負起為大眾傳播法音的責任。 民國七十六年間,福山寺因受地層下陷影響,經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指示,著手規劃此處成為多功能的佛教大樓。

佛光山寺: 佛光寺大殿佛光之殿

佛像蓮座入口迴廊,並塑有《大懺悔文》、《佛說決定毘尼經》35玉佛,四週並有各佛像、護法金剛,以及飛天舞躍其間,神情栩栩如生。 去逝的聯勤44兵工廠員工、眷屬會土葬在松山寺附近的四四公墓,牌位則寄放寺內,隨吳興街附近房子越蓋越多及台北醫學院的成立,附近人口日益綢密,公墓用地已無法再葬,改放火葬方式將骨灰安厝至寺內。 1978年,寺方興建取名「報本堂」的納骨塔,以木質材料加蓋第四層。

佛光山寺

而臥佛上方供奉佛陀真身舍利,是全世界僅存三顆佛牙舍利之一,彌足珍貴,也是佛陀紀念館興建的因緣所在。 塔剎中的藏經閣,則奉納全球百萬人抄寫的《心經》。 在紀念館周圍有宛如小型正覺大塔的苦、集、滅、道四聖塔,也代表「四弘誓願」及佛教「四大菩薩」觀音、文殊、地藏、普賢的悲、智、願、行精神。

佛光山寺: 佛光山荣誉

歷經十餘年佛光人齊心努力,台中信眾人數激增,空間不敷使用。 經多方尋覓,終於在2004年8月,經大師、長老法師親自勘察位在惠中路的福爾摩沙餐廳,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決議定案,為台中信眾設立一綜合、多元的現代化佛教文教中心,並命名為佛光山惠中寺。 佛光山是釋星雲,即星雲大師於1967年在高雄創立的佛教道場。

佛光山在這數十年來創立了大學、佛教學院、圖書館、出版社、翻譯中心、藝文中心、茶館,並且也積極推動行動式的義診。 于1966年开创,以寺庙建筑规模宏伟并有巨型雕塑群而著称。 自大接引佛座下排列至山下放生池侧石阶共有四百八十座佛像,像俱高于真人,立在近1米高的紫色三层莲座上。 寺庙大建筑群位于大山门朝山会馆及大接引佛雕塑群的后方,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

佛光山寺: 建筑

全国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以下是具体大学名单一览表,排名不分先… 佛光山寺 高考志愿填报要先熟悉政策、收集信息,了解招生批次及录取规则等信息,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喜好定位院校及专业范围,初步选定自己的志愿,再逐步进行筛选。 3) 捷運路線:捷運板南線台北車站上車至後山碑站下車,搭乘公車207號公車至松山車站前公車站下車,再步行約133即可抵達目的地松山火車站。 一樓是可容納一千六百多人大會堂,二樓有舞蹈教室、人間福報辦公室,三樓是法師辦公室、中區協會辦公室,四、五樓是教室。 它虽然比南禅寺大殿晚七十五年建造,但规模远胜于彼,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一般都将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 佛光寺大殿坐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约十二三米。

佛光山寺

另有一幅绘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的壁画,画上有七个圆光,每个圆光中有10尊佛像,圆光下的方框内还写着各尊佛的名号。 最左一格题:“佛光庄信佛弟子刘太知……宣和四年三月初……”这些壁画,连同佛像,梁下面的一些黑迹及东大殿建筑,被人们誉为佛光寺的“四绝”。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 东大殿建在石台基座上,平面由内外两圈柱,就是建筑上说的“金厢斗底槽”。 柱头铺作出四跳,双杪双下昂,一、二跳偷心造,二四跳计心造。

佛光寺祖師塔和崇福寺北魏石塔是中國僅存的兩座北魏多層石塔。 佛光山提供信眾參拜及佛學清修教育等多元環境,同時也是遊人朝聖踏青的熱門景點,尤以夕陽西下時大佛與宮殿式寺廟沐浴在暮靄霞光中更顯莊嚴恢宏、見之忘卻塵世煩憂。 佛光山寺 農曆春節到元宵期間,滿山掛滿花燈,入夜後更是光華燦爛、美不勝收。

臺灣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84巷17之1號宗教汉传佛教佛光山松山寺,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佛寺,為聯勤44兵工廠信眾募資建立,今由佛光山僧伽管理。 佛光山各项建筑均以配合发展弘法布教、慈悲度众为主要功能。 同时亦不断的吸取现代科技文明的菁华,以发挥现代化,多元化的社教功能。 因为透过现代文明的种种产物,能够使现代人很容易地了解佛教的道理,自然地接受佛教;另一方面复求古典宫殿艺术之美,因此兼具传统与创新之特色,也开创了现代寺院新的风格。

佛光山寺: 佛光山发展目标

佛坛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左塑弥勒佛,右塑阿弥陀佛;左梢间塑骑象普贤菩萨,右梢间塑骑狮文殊菩萨。 释迦牟尼前站阿难、迦叶,三佛前各塑4位胁侍菩萨、两位供养菩萨,佛坛前塑两尊护法金刚。 35尊佛像主次有序,尊卑有别,各具神态,各尽其职。 位於後進,是一棟四層複合式建築,佔地四百餘坪,可同時容納千人共修,中央供奉由緬甸迎請來台高二十八呎,重五十公噸的玉佛,四周並有十大弟子立像,八相成道浮雕及近萬尊大小佛像,供信眾瞻禮,殿宇蘶峨,氣氛莊嚴。 除了收藏有各種佛教專書以外,更有一般世學的工具書,包括外語圖書、叢書及各種刊物等。 佛光山寺 全區採開架式管理,裨能提供信眾一個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

这些塑像和壁画,都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重新装绘过。 文殊殿建筑结构的独特,是中国古代木建筑中仅有的形式,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特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中国当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 同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纪玉堂四位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大梁上发现题记墨迹,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有一次,弘一大師的好朋友夏丏尊教授來拜訪,和他一起用餐。 相對於弘一大師出家後的藝術生活,放眼今日的社會,許多人享受著珍饈美味,卻食不知味,弘一大師所說:「鹹有鹹的味道。」其實當下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也就是所謂「藝術的生活」。 人不一定要用金錢來比較生活的富裕,也不一定要用高樓大廈來比較生活的舒適,重要的是比較心靈的富有、精神的富有。 心靈、精神富有了,「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吃菜,連菜根都是香的;坐臥斗室,連斗室都是安樂窩。

建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為佛光山寺早期的地標,以480尊接引佛環繞著一尊高達40公尺的接引大佛,塑造一佛出世,千佛護持的意象。 佛光山寺 居高臨下之姿,數十公里外即可見,為當年東南亞最高佛像。 大佛金色晃耀,右手上舉表示放大光明,如大海燈塔,左手低垂,呈現接引之勢,為接引眾生達安樂之土的意思。

佛光寺之名远扬千里之外,在于它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主殿东大殿。 中文名佛光寺大殿别 名佛光寺东大殿建筑时期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建筑位置五台县东北23公里,寺内东高台。 建筑形制单檐庑殿顶建筑尺寸长34米,宽17.66米占地面积600.44 佛光山寺 m²防水工程高基础,深屋檐,千年不朽。 佛光寺大殿,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正是它,打破了外国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有鑑於近來台灣社會動盪,道德人心迷失墮落,金光明寺特別規劃此修持中心,供僧俗二眾以及社會大眾參修的禪堂。

  • 在不分肤色、种族融和的理念下,佛光山突破狭隘地域观念,已达到佛教国际化的目标。
  • 1997年,釋星雲在臺灣媒體面前宣布,佛光山即將封山,當時這項消息震撼全台灣。
  • 满殿尽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故殿名又叫“万佛大悲殿”。

佛光寺内有两座唐代石经幢,一座在前庭,为唐乾符四年(877年)建造,高4.9米。 另一座在大殿前,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建造,高3.2米,幢身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证,是该殿建造年代之依据。 东大殿南侧有六角形砖塔一座,名祖师塔,是北魏时期建筑的墓塔。 塔两层,总高12米余,底层空心,内置六角小室,门洞外作莲瓣及火焰形券面,塔檐叠涩砌筑,上层塔身作假券洞式门及破子棂窗,塔刹设仰覆莲座、覆钵和宝珠。

佛光山寺: 佛光山松山寺

佛光寺被当地人称为“台外寺”,由于地处偏僻,不在当年战火纷飞的战场中心,故而主殿自唐代建造起,尚未翻新。 佛光山寺 在无垢净光塔处,先后出土了汉白玉石佛、天王、力士、迦叶阿难和小菩萨像等,均为唐代遗物。 祖师塔的平面呈六角形,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仅假门。

位於台灣台北松山火車站旁佛光山台北道場十樓,成立於1994年。 原先是為了籌備在宜蘭礁溪設立佛光大學的建校經費,1994年2月於台北道場十四樓舉辦「當代藝術精品義賣會」,並在十一樓預展。 其他捐贈作品未義賣的,為了作品能夠展示,星雲大師就在十樓設立本館,也是佛教界第一座專業美術館。

佛陀紀念館佔地總面積100餘公頃,自安基至竣工歷經9年,除了主體建築佛陀紀念館外,更有所謂「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宏偉格局。 自中軸線進入園區,順序為禮敬大廳、八塔、萬人照相台、菩提廣場、佛陀紀念館及佛光大佛。 禮敬大廳外雕像群,右為大象,表現佛陀乘白象入胎紀念佛陀降生;左為獅子表示佛陀的般若法音。 菩提廣場長寬各100公尺,兩側廊道壁面浮雕佛陀行化圖及星雲法師佛偈,迴廊外廣場有18羅漢圓雕。

中央供奉由緬甸迎請回台高二十八呎重五十公噸的白玉佛,四周並有十大弟子像、八相成道浮雕以及近萬尊的大小佛像,供信眾瞻禮,全殿氣氛莊嚴。 四樓規劃成一可容納二千餘人的大禮堂,設有活動式小型桌椅,座位舒適,並有可同時撥錄放的視訊、音響等設備,未來將做為舉辦各項活動、座談、課程與講座等集會空間。 於1963年於基隆大覺寺出家,1970年於新北萬里區闢建靈泉寺,但因信徒漸多乃另闢道場,在埔里建了中台禪寺。 1993年,釋惟覺成立中台佛教學院,以接引更多學生向佛。

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根據佛光山定義:提倡把佛教帶入生活,讓眾生能夠在日常與佛接心,這就是人間佛教。 從佛光山開山以來,數十個別分院以及組織在全世界各大洲建立起來;同時,孕育了超過1300名的出家眾。

有了精神的生活之後,就需要藝術的生活,從事音樂、繪畫等等活動,陶冶性情。 有了藝術的生活,還需要信仰的生活,以昇華生命、超脫生死。 弘一大師出家前,他的詩文音樂乃至金石書畫早已名震全國。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