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的屈指可數,除了 Sony 自家的 A7S 系列外,也只有 Panasonic S1H 能有相同出色的表現,更何況這台是 2015 年發表的舊主機,直到 2020 年的今天,依然表現亮眼。 但就是因為這點,我們更能說服自己,若真心想追求高感光度表現的主機,A7S 系列,絕對是比起 A7R 系列表現的更加優秀。 ,即使是 Sony A7S2,在 ISO 20 萬的表現下,也僅能「看得到畫質」,也稱不上多好的品質,但這已經是我們在消費市場上,已經最容易獲得最好感光度表現的主機之一。 ISO 4000 長曝光 30 秒,可以想像得到現在真的是非常的暗,若是一般非全片幅相機,還真不敢使用這種高感光度,又曝光這麼長的時間,但使用 a7s2 A7S2 你不用擔心這問題,就放心的使用,最後的結果絕對是非常肯定,畫質紮實細節出色。
- 約 90 分鐘的表演,類似對焦失準的情況太常發生…,這與我前二年使用 A7M2 的體驗來說,A7S2 確實對焦表現上,真的有點不大及格,A7S2 並不適合在這樣的場合下,有著較好的表現,無法確保每一張照片盡可能「準確」,這樣子的失敗機率實在太高。
- 遙想 A7S3發表之前,Sony 始終缺乏一台具備4K 60fps以上規格的錄影機種,尤其在競爭對手相繼發表新一代錄影機種之後,坦白說 Sony 在這一塊是處於相對弱勢的。
- 此外,還能以 HLG 模式拍攝高動態範圍靜態影像,以供在相容的電視上觀看。
- 這隻影片規格為 FHD/30P,影像曝光參數,在光圈 F4.0 下,快門速度 1/30s,感光度則來到了 ,來到了 ISO 10 萬大關。
Capture One Express (Sony 專用) 是榮獲獎項肯定的免費編輯軟體,能夠提供 RAW 資料製作、簡便的管理和強大的編輯工具。 如需更多編輯工具以及共享攝影功能,還有 Capture One Pro (Sony 專用) 可供使用。 此外,該電子觀景窗還提供領先全球的 0.9 倍放大倍率、41° a7s2 對角視野及 25 mm 高視點。 多角度 144 萬點 3.0 型觸控螢幕採用側翻設計,即使安裝在穩定器或底座時,也能彈性調整擺放位置,並讓觀看更方便。 長時間錄影時,能在不影響影像穩定系統的情況下,提升高達 5 倍的散熱效率。 HLG 能簡化 HDR 的製作過程,不需要複雜後製程序,即可在相機上產生 HLG 相容 BRAVIA 電視適用的影片,也能從 10 位元的色彩深度產生柔和色調。
a7s2: = A7 配件延續使用 =
兩個記憶卡插槽均支援超快 CFexpress Type A 記憶卡,方便您錄製高位元率影片及快速清除緩衝,同時也支援 SDXC UHS-II 記憶卡。 Α7S III 搭載 759 個焦平面相位式偵測感光元件,以及 425 個散布在大部分影像區域的對比式偵測點,能在整個畫面中迅速尋找及追蹤您的主體。 Α7S III 的標準 ISO 範圍可達驚人的 ,400,拍攝靜態影像時更可擴充到 ,600,為您開啟發揮創意的無窮機會。
其實若相機像我這樣子背在胸口前,外套拉鍊位置,還真的蠻容易「貼在」相機螢幕的位置。 底下談的「缺點」當然是以我「主觀上的認定」,我覺得「不 OK 的地方」,你可以參考我使用的經驗,再思考看看你能否接受。 談論「缺點」,總是讓人為難,有時缺點是「絕對的」,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覺得表現不足、不夠好,甚至是不應該的地方,有些缺點反而是「主觀的」,對我來說我不容易接受,但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很適合。 ,但是畫質部分,卻是沒什麼挑剔,ISO 5000 對於 A7S2 來說,根本不是什麼困難的挑戰,畫面乾淨,在後製調整彈性也高,再搭配本身五軸機身防震,在微光環境下拍照更是如虎添翼,完全不會擔心畫質問題。 ,在我將工作主機換為 A7R3 之前,A7 系列一直是我身上「第二台主機 / 隨身機」的定位,先前是 A7M2 陪了我二年,當 A7S2 推出來後,A7S2 也就順理成章取代了之前 A7M2 的定位,成為我的隨身機。
a7s2: a7s2 二手
該引擎具備能滿足未來需求的前瞻架構,不僅能迅速提供高品質的影像,為您帶來最高等級的靜態影像與影片,還大幅改善了相機介面的靈敏度。 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 (可在 AF-C 模式下使用) 不僅展現出快速有效的眼部偵測自動對焦性能,也能持續穩定追蹤動態主體的眼部。 過去我一直認為 Sony A7 系列無法讓專業、職業用戶成為稱職的工作機之一,就是「操作性能與速度」,要移動、切換對焦點非常麻煩、不直覺,自從 A9 發表後,多了一個「速控搖桿」,可以非常快速度的切換對焦點位置,真的是….,Sony 終於到了第三代 A7 ,才把這功能放進來。 用 Imaging Edge Desktop 電腦版應用程式提升您的攝影成果。
在相機的操作與介面方面,A7S3也擁有更好的專業化配置,首先是全新的選單架構,將所有選項買為三層式選單顯示,不僅讓使用者更容易查找所需項目,同時操作資訊也更加的一目瞭然。 雖然許多電影機使用者大多使用手動對焦,然而對於小型工作室或單兵作戰的錄影使用者來說,錄影對焦功能仍然相當重要,A7S3就具備相位偵測覆蓋率更高的對焦性能,並且在對焦速度上也具備七級的對焦速度調整空間,以及多達五級的自動對焦靈敏度,讓使用者可以選擇拍攝靈敏對焦或緩慢失焦的動態畫面。 在招牌的人眼對焦(眼控對焦)方面,即使在目標被遮蔽或側臉的狀況下,也可以精確對焦,若使用觸控螢幕點選目標可開啟即時追蹤功能,可透過分析主體色彩與資訊,實現持續追蹤對焦,即使目標持續移動,仍然可以不仰賴追焦手做出精確的對焦。 承襲上一代的超高感光度特色,A7S3具備高達40萬 ISO 的可用感光度,原生 ISO 範圍支援80~102,400,並且可擴展至409,600,同時擁有相當低的雜訊表現,這也是因為 A7S3採用畫素量較低(1,210萬畫素)的全片幅感光元件所致。 為職業攝影師量身打造的 α7S III 相機,以 S 系列的高感光度和寬廣動態範圍等優點為基礎,提供強化的自動對焦、光學影像穩定技術和 4K 120p 錄製等專業功能。 這款相機在輕巧機身中結合強大的全新引擎,能夠呈現各式各樣的視覺體驗。
a7s2: 索尼A7S II拍摄性能
Sony A7R3 開箱 ,公司貨標準配件,A7R3 主機、座充充電器、USB TYPE-C 充電傳輸線、FZ-100 電池、相機背帶,以及電纜保護裝置,以及說明書等。 我們不但承諾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和內容會傳遞有趣的體驗,同時也在各種業務活動中朝環境零負荷的目標邁進。 您可輕鬆運用 Imaging Edge Webcam 應用程式,將 Sony 相機當作高階網路攝影機使用,具備高相容性,可進行令人驚豔的即時串流或網路會議。
若處於複雜、容易受到干擾的環境,或是需要較高的頻寬,只要將相容的 USB 對乙太網路轉接器纜線連接到相機的 USB Type C® 連接埠,就能使用 1000BASE-T 有線 LAN 連線。 可以透過 USB Type-C® 連接 USB 充電器或行動電源,迅速替內部電池充電或提供拍攝所需的電力。 即使在 EV-6 這樣肉眼幾乎無法看見主體的低光源環境下,具備先進自動對焦演算法的 α7S III 依然也能自動對焦。 您可以在錄製高位元率 4K 電影時,在相機內產生 HD 代理檔案 (8 或 10 位元深度)。 剪輯代理檔案能減輕電腦負荷、加快工作流程速度,讓您順利交付最終的 4K 成品。
a7s2: 相機手機
2015年9月12日 — Sony無預警發布了在A7系列以高感光之稱的A7s推出後續機種「A7s II」,這次規格感光度並沒有突破而同樣為最高ISO 409,600,且A7s II搭載4K 錄影及五軸 … ,不久後再將 A9 部分優秀性能,在第三代 A7 上也能享受得到,同時將第二代 A7 許多缺點,包含處理速度、操作手感也一併改進,成為更成熟的第三代 A7 產品線。 對我來說,第二代 A7 已經非常成熟的產品,但仍不夠好,A7II 沒有 4K 錄影,連拍處理速度不夠快,特別是 A7R2 ,高畫素帶來的缺點就是連拍、處理速度太慢,讓強調「連拍、高速處理」的主題,第二代 A7 依然無法勝任。 機身右邊把手處的快速鍵、按鍵配置,維持與 A7 二代相同的設計,並沒有任何變化,似乎使用者也滿意這樣子的設計而沒做任何更改。
Α7S II 甚至提供驚人的 14 級調整,讓您靈活變更 S-Log3 gamma 設定。 若是你有考慮六吋大螢幕手機的話,現在多一款不錯的選擇,Acer Liquid S2 以創 4 紀的名號闖江湖,最令人注目的就是 a7s2 4K 頂級… Sony 選擇將高畫素的任務留給了頂尖的A1,而 A7S3肩負的就是4K高幀率以及超高感度錄影,在這方面 A7S3無疑也做得相當適切。 留意一下,終於把錄影鍵,自右側面移到機身背面,每次再按鍵影,都覺得大姆指「卡卡的」,都要特別將手放開去按鍵影鍵,這下子改在 EVF 觀景窗旁。 電容量與舊款相比,NP-FZ100 為 2280mAh,舊款 NP-FW50 則是 1080mAh,足足增加一倍以上,雖然使用續航力不能直接加倍,但相信更能滿足更多拍攝量大的玩家。 針對影片與 RAW 格式輸出,先前的標準 micro HDMI 接頭已替換成更常見、更耐用的 HDMI Type-A 接頭。
a7s2: a7s2 4k 文章標籤
有了新推出的可見光與 IR 感光元件,即使在人造光源 (包括螢光燈與 LED) 下,也能獲得精準的白平衡。 請在下方設定您的 Cookie 偏好,務必在「功能」區段中開啟 Youtube 的 Cookie 設定。 為能獲得 Sony.com.tw 的完整使用體驗,請將您的設定變更為允許 JavaScript。 A7S II在外形设计上与A7R II、A7 II基本一致(铝镁合金机身/接环的强度特意加强),依然是1220万像素全画幅CMOS传感器,同时A7S上的-4EV(f/2.0寸)低光对焦得以保留,但对焦点从原来的25个提升至169个,最高ISO为409600。 凤凰数码讯 9月12日消息,据快科技报道,以高感光度见称的A7S今天迎来了升级版A7S II,后者的最高ISO还是409600,但支持4K视频拍摄,并加入了五轴防抖系统。 才剛買不到四個月,螢幕就刮了這麼大、這麼深的痕跡,心情自然大受影響,事後貼上保護貼是稍稍蓋住這層刮傷,但是…,也就算了,這點是不是缺點我並不知道,但這問題就這麼發生了。
受限於1,210萬畫素感光元件,使得 A7S3並未支援到8K錄影解析度,然而4K 120fps與眾多碼率選擇,使得它仍然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同為A7系列機種,A7S3也延續了A7第四世代以來的操作配置,諸如機身與握把配置皆然,不過在細部上有針對錄影需求做出些許修改,例如錄影鍵移至機頂,此外連接埠支援也更加完善。 大抵上來說,人機介面與A7系列機種並沒有太大的區隔,凡是歷代 Sony 使用者大多可以無痛接續使用,僅有選單設計與連接埠配置與過往差異較大,其中連接埠保留了完善的監聽/收音埠以及全尺寸的 HDMI 埠。 」的使用條件,A7R3 成為我目前主要使用的工作機子,若你是以「靜態、人像、風景攝影」為主的話,A7R2 依舊是非常出色的主機。
與前一代 α7S II 相比,新開發的感光元件與影像處理演算法能帶來更清晰的影像與更自然的質感,即使在接近完全黑暗的情境下拍攝,性能也不受影響。 為了回應專業使用者的意見反饋,我們已將 MOVIE 按鈕移動到上方,藉此改善在所有拍攝位置下的操作性。 ,若想要記錄稍微「流暢」的極光記錄影片,錄影曝光的設定下,考慮到每秒 30P 的播放幀率,快門速度也只能盡量以 1/30s 速度來錄影,這麼一來勢必考驗著 A7S2 在破萬感光度下的畫質表現。 我們提供更寬廣的全新影片訊號準位標記及功能,讓您指定範圍,這項功能讓調整曝光更輕鬆,尤其是以 S-Log gamma 設定拍攝時更顯實用。 a7s2 使用者可對選單螢幕進行觸控操作,也能在播放螢幕上使用滑動與捏合變焦功能。 這點我不能說是「缺點」,因為 A7S2 僅 1200 萬像素,在硬體設計下,才有著出色的感光度表現,同時間對於某些人拍攝習慣 – 不大圖輸出、不裁切運用來說,1200 a7s2 萬像素其實也不算是什麼缺點。
遙想 A7S3發表之前,Sony 始終缺乏一台具備4K 60fps以上規格的錄影機種,尤其在競爭對手相繼發表新一代錄影機種之後,坦白說 Sony 在這一塊是處於相對弱勢的。 Α7S III 採用包括高感光度 (將 ISO 擴充到 409,600)、15 級寬廣動態範圍、4K 120p1、快速又可靠的自動對焦功能,以及格外穩固的影像穩定系統等極致全片幅影片性能,再次替影片工作者立下新的標竿。 同時,它也具備 S-Log3 a7s2 Gamma 曲線與 S-Gamut3.Cine 色域,動態範圍達到15檔,另一項 HLG(Hybrid Log Gamma)則是為了 HDR 所打造的功能,透過這項功能可以簡化 HDR 影片的製作流程。 五軸防手震,最高可達 5.5 級,對於使用無防手震的老鏡頭,也能提供更穩定的拍攝方式,而在 A7R3 新增了 “像素偏移” 功能,靜態風景攝影將有效提昇更佳的影像細節、銳利度。 驚人的新速度結合超凡感度與超低雜訊,讓先前難以實現的 4K 電影拍攝成為可能,再加上高動態範圍、令人屏息的對焦功能與格外穩固的影像穩定系統,將 S 系列提升至全片幅影片拍攝的新境界。 這款相機支援 HEIF 影像檔案格式,提供優於 JPEG 的影像品質與壓縮效率,另支援 10 位元色彩深度。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 更高的感光度、寬廣的動態範圍、精確對焦,以及絕不動搖的穩定度,讓您以十足自信拍攝作品。
- 底下談的「缺點」當然是以我「主觀上的認定」,我覺得「不 OK 的地方」,你可以參考我使用的經驗,再思考看看你能否接受。
- 這樣出門不但不用帶二台,同時整理照片也相對簡單多了,了解 A7S2 的優點好,接下來講講這台的缺點,當了解缺點過後,再評估它是否做為一台「主要拍攝的相機」。
- 這項格式能以高達 100 Mbps 的位元率進行 4K 錄製,並將壓縮雜訊降至最低,拍攝出極為細膩的影片。
- 下方為二個 USB 埠,一為 USB TYPE-C,提供更快的傳輸資料速度,另一個為常見的 Micro USB,其實我覺得有一點沒必要,不如捨棄 Micro USB 會好一點,猜不大懂 Sony 的設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