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角色是來導引討論的進行(協助主席維持團隊討論動力,並督導工作的進行),確認團隊討論確實符合課程的學習目標。 教師必須在PBL第七步驟扮演更主動的角色,確認學生確實完成功課,輔導小組呈現學習成果;教師並鼓勵學生檢討是否完全了解,鼓勵學生問問題,並彼此互相解釋所學。 在討論新的教案時,小班的同學需要對教案擬定的情況提出hypothesis(假設),但是在從未接觸過臨床的內容,方接觸基礎醫學課程的狀況下,常常是一片茫然,非常困難的。 PBL教學既以臨床教案為根據,勢必要有一定的基礎醫學,甚至是臨床醫學的學習,才能對於教案的假設有邏輯上的推測以及概念。 若將基礎醫學學科比做建築的地基,臨床則是建立在架設好的地基上才能堆疊的磚塊。
這些主題或是點子都必須是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劇作中的對話或是主題。 你們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來行銷你們這一系列的活動:例如部落格、網頁、傳統的戲劇、故事板、卡通、廣告等等,但是這些方法都必須使用莎劇當中的對話。 擬真經驗為利用類似角色扮演或是問題情境的方式,讓學習者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專業的角色。
pbl 課程: 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PBL就是要訓練自我學習的能力,班上有許多同學,已經有能力閱讀論文 (NEJM、The Lancet等)。 另外,每週兩次的討論,要用清楚的口吻來告訴同學和tutor你讀到了什麼,久而久之,這當然也對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提升,至少去組織和構思所要講的內容有點幫助。 做PBL當然不僅止於表面上看起來好玩(當然好玩是一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相當重要的因素),老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會將學科知識的內容設計進去,確保學生在做專案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這些知識內容。 像是一個設計風箏的課程,可能就會需要學生學會數學幾何、物理運動學等知識。 12年國教中的核心素養 注重培養學習者從小對生活中的議題連結與知識運用能力,正好與 PBL 的教學理念相符。 如果落實 PBL 教學,讓學生從專案/題學習過程中,建構出能運用到生活的思考模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則素養培育已然成形。
我很驚訝於這個作品的創意以及個性,此外排版和攝影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也超出了一般作業的水平。 在為別人設計食譜的專案題目下,鍛鍊學生的同理心以及建立學習的意義感。 至於知識內容的部分,學生為了完成食譜,必須學習營養科學、食物設計、內容撰寫、攝影排版等內容,真是收穫滿滿。 原始模式沒有特別將文化元素放入,因此在課程設計時,老師需要另外收集跨文化層面的相關知識,才能使得整個專案更加符合 PBL 的黃金準則。
pbl 課程: 達人不藏私!PBL 線上資源讓教學接軌國際
在美國小學,PBL 的運作方式類似上方課程圖,一個年級(整個學年度)會有一個 driving question(即 Project 主題),因為時間拉得非常長,課程也相對完整深入。 舉個實例:西雅圖長年下雨,一年級的教室前有個小花園,教室屋頂上設有引水道,將雨水集中引流至花園,透過植物淨化雨水後,流入地下與海洋,進而保護在普吉海峽中的生態圈。 該年級的 driving question 就設定為 “How does our rain garden help the animals of Puget Sound? 上篇文章介紹了 PBL 的七大黃金準則,本篇文章分享筆者過去實際操作過的 PBL,涵蓋三種能符合 108 課綱核心素養的課程模式,並加入實行心得。
生活經驗相當貼近學習者的生活世界,是經常被使用來作為問題設計的因子。 例如,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大學學院的超音波課程當中,在課程開始之前,會被給與一個有技術物的紙袋,在這個紙袋當中其實是一雙在腳根會發亮的小孩球鞋。 透過這雙球鞋其實具體的呈顯出了電壓效應(在音波效應當中,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概念),如果學生能夠透過這雙球鞋解釋電壓效應,那麼學生就擁有了這個領域當中的一個關鍵概念。
學生進研究室起到畢業,少有能建立自己的研究興趣和題目,學習動機就很難建立。 一輩子的教職,都要退休了,最沒有把握的事仍然是不確定如何有效的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主席負責引導討論,決定是否要前進下一個劇幕,紀錄負責把大家講的話或有疑問的部分在白板上記錄下來,最後看情況可能紀錄要負責在課程結束後口頭總結。
例如:都柏林大學利用一個真實個案,讓學生在處理這個問題的過程當中,學習傳統莎士比亞文學。 最早為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McMaster 大學所推行的學習法,強調以學生為本位的學習過程。 簡單來說,PBL的學習法可以被定義為「學習是來自於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且問題是在學習開始前就先設定了。」(Barrows & Tamblyn, 1980, page 1) 問題解決導向學習,將焦點放在學生的學習,而非教師的教學法上。 Edrick老師在工作坊中提醒我們:學生繳交作業,除了被老師瀏覽和批改之外,是不是有機會拉高到更高的層次,展示給更多真實的觀眾並與他們互動呢?
- 好啦沒有那麼廢,同學念劇幕時,我們就會把一些自己看到的內容、有疑問想問大家的、想跟大家討論的部分標記下來。
- 在這個專案中,學生不再只是被動的吸收大人寫好的教材內容,而是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力學進行觀察後,發揮創意設計從青少年觀點出發的物理原理讀物。
- 大部分習慣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習者一開始會放不開手腳,提醒老師在初期的活動設計上要留有教學彈性與時間,讓學生適應主動參與沒有既定規則,以及他們才是 project 的主導者等觀念,才能進而真正體驗與實踐。
- 一個困難或問題,關係到整個專案內容的深淺程度與所需時間及跨領域科目的多寡。
- 這些主題或是點子都必須是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劇作中的對話或是主題。
- 筆者所任教的學校從 2016 年開始加入 iEARN,在這五年內,總共與 44 個國家合作了 22 個 Global PBL 專案。
(圖片來源:blurb)這個作品是由一群六年級的小學生製作給同齡兒童看的健康蔬菜食譜,一般的兒童基本上對於蔬菜沒有什麼好感,因此吃蔬菜對身體有什麼益處、如何讓同齡小朋友也喜歡吃蔬菜等是這個專案希望學生探索的議題,也是激發好奇與學習動機的關鍵。 有幸至美國太平洋路德大學當交換學者,當時每週到西雅圖專門實施 PBL 課程的小學觀課,並參與校內老師的共備會議,一起做課程研發。 筆者任職的學校雖位於台南市,但是一所偏鄉小學,全校班級數一共只有六班。
如果評量形式只是要求學生記憶片斷性事實,PBL課程是不可能成功的。 評量應該遵照課程基本原則與課程目標來設計,採取一系列不同的評估方式。 Caves Connect 自2016年創立,致力於推廣英語教育,發表英語教學趨勢及觀點文章,舉辦線上線下進修活動,並匯集國內外豐富教學資源,希望聚集有熱忱的英語教育工作者,一同探索英語教育的更多可能。 強化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學生從界定問題、蒐集資訊、分析資料、建立假設、比較不同解決策略過程中,可以訓練學生不斷反思學習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圖片來源:ELEducation)牛頓力學是物理課程的基礎理論,怎麼樣讓學生不僅僅從公式上去理解力學呢?
在下課前,我們會分配問題讓大家回去查(有些組別是人人都要查全部的問題,其實好像比較符合PBL的精神~~),老師也會提點一些資料蒐集的方向。 好啦沒有那麼廢,同學念劇幕時,我們就會把一些自己看到的內容、有疑問想問大家的、想跟大家討論的部分標記下來。 PBL的誕生並不完全是一個獨立事件,它或多或少受到了那時北美的社會風氣影響。 那是一個屬於嬉皮的年代,反對傳統權威的氣氛於社會蔓延,這一篇研究(五十年後:回顧McMaster大學首創的PBL計畫)的作者認為PBL的創造者不可能完全不受當時的社會氣氛影響。 初次見面時,我們習慣的把研究方向「塞」給學生,然後學生就像黑手學徒,做得多想得少。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