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恆久忍耐詳盡懶人包

在我所住的地方,倒垃圾的方法是把垃圾盛入垃圾膠袋的。 只要把垃圾袋放入屋外收集垃圾的大鐵桶內,市政事務處自然會按時來收集垃圾了。 我的責任是把這膠袋從屋內,拿到屋外的大鐵桶內。 每次倒垃圾時,我會從她手中接轉包拉圾說:「算了!我到此為止夠了!」然後用沉重大力的步伐,走往大鐵桶那裏,用力一擲,隨即返回教會工作。 當她給我一大包垃圾的時候,我反要微笑,我要一面拿著垃圾,一面唱著福音短歌,好好的把垃圾放在大鐵桶內。 我若要做第二哩路的基督徒時,我就應該回家對妻子說:「太太,我已倒了那袋垃圾,你可否讓我再為你清潔房子呢?」在我們當中已結了婚的弟兄姊妹們,請問你們在婚姻的路上行了多少的第二哩路呢?

不過他竟以為自己有權說:「我對這兒子的反叛只能忍到此為止!」我有權對神說我容忍到某程度,便停止不再忍了嗎? 大家可留意到這位長老忘記了神的愛,並不是這樣的,神的愛子能說我只能到此為止,乃是要我們按神的旨意做多少便多少。 我無權來決定自己究竟要容忍到哪裏。 也許是一星期,一個月,數年甚至一生之久。 在約伯身上,我們一樣看見他恆久忍耐的美德(雅五11;伯一21)。 有一句德國諺語:「約伯在受苦的愁苦,還比不上他在忍耐中的喜樂。」其實歷世歷代的聖徒中能「恆久忍耐」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這些人在面對上帝的耽延和各種試練迫害中,都心存忍耐、堅忍卓絕(雅五10;路二25;提後三10;啟一9)。

愛是恆久忍耐: 愛是恆久忍耐

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聖靈的同在,並將生命與基督連結,以便給我們力量及耐心去忍受行完上帝的旨意,得著主所應許的(來六12)。 ‧不知你在讀保羅受苦的經歷時(林後十一23~十二13),心中有何感想? 是什麼促使保羅能「恆久忍耐」了呢? 不只是仇敵、同胞對他的加害,朋友和弟兄姊妹對他的誤解,環境生活對他的壓迫;就連他所事奉最愛的上帝,也未治癒他曾三次祈求那根身上的「刺」,保羅都順服領受、甘心走過,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心中的「愛」賜給他信心和能力。 人要得到這樣的美德和恩賜,非要經過試煉和患難不可,這個代價是必須付出的。 沒有經歷試煉的人就沒有恆久忍耐的愛。

  • (一)受苦 因為全世界的人都在受苦。
  • 神起初造人時候是沒有這樣的性格缺陷的,這又是魔鬼在作怪,它把這自誇的本性嫁接、遺傳放在人心裏。
  • 人的本性恰恰是計算別人的惡,以遮掩或推掉自己的惡。
  • 大家可留意到這位長老忘記了神的愛,並不是這樣的,神的愛子能說我只能到此為止,乃是要我們按神的旨意做多少便多少。
  • 我們從許多的愛情故事裏經常看到,愛情本身並不感動人,真正打動人心的是主人公們如何經歷並勝過嚴峻的考驗。
  • 「不嫉妒」是第一條防線,是最重要的防線。
  • 隨即便歡喜快樂地挑起這些重擔而行。

有位姊妹收聽電台的廣播,聽到我教會的崇拜。 有些人受苦是因為背痛,每移一步都會楚楚作痛;多年來也不能挺起腰骨做人,這是很悲慘的受苦。 另外有些人受苦是因為心痛,心痛比背痛更悲慘了。

忍耐的恩賜實在是個寶貝,任何事情都離不了。 )故此他在林前十三章說明神的愛是怎樣發生功效的。 由四至七節保羅對神的愛下了一個定義。

張狂的人在教會裏是不正常的,不僅有損自己的人品,也會引起教會的嫉妒、紛爭和混亂。 張狂的人好顯露自己,內心的驕傲如影隨形,這樣的人走到哪裏,哪裏就不平靜了。 聖經批評狂傲、狂妄、瘋狂的人,這樣的人都是先由張狂的個性發展而來的,說到底,張狂是從今生的驕傲出來的,這是屬於魔鬼的、是從地下的情慾里來的。

愛情是用來裝飾的,不然她顯不出“珍貴”。 人們因嫉妒、仇恨、以及對金錢、權勢的爭奪而採取的不擇手段的卑劣行徑。 《愛是恆久忍耐》是2010年2月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河砂。 本書講述了愛要與生命牽手、愛要支撐着生命、愛給生命帶來醫治、愛使生命健康的道理。 所以,現在已難找到純真的愛,但人內心所需要的卻正是純真的情感,那就是屬神的愛,像主耶穌愛我們愛到底的愛。

是因為在生命的旅途中,你無法獨自走完這條路。 (自從有人類以來,這個問題就反反覆覆地被人類思考、探究、解答。筆者也不例外去多方面、多層次地尋找答案,幾年過去了,終於在一本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寶典中找着了)答案:愛是恆久忍耐。 接下來,保羅一口氣提出了十六項「愛」(Agape)的詮釋;世上再沒有任何文字能超越它的範圍,保羅將「愛的真諦」和「愛的內涵」,表達得淋漓盡致。 我們若仔細研讀查考,你會很容易地歸納出,它其實和「聖靈的果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愛是恆久忍耐: 十五 愛是「永不止息」

「不嫉妒」是第一條防線,是最重要的防線。 保羅向教會提出,如今教會不可缺少的是「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在愛的真諦里,「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愛是永不止息」,前面的「信」「望」兩方面目前是極其需要的,但到了永恆里這兩樣都會過去的,唯有「愛」是在永恆里,永不止息的。

指出我們怎樣可以在日常的生活裏,把神的愛活出來。 如果你真的因信稱義,你就必須有以下經節所講的行為;如果神的愛果真澆灌在你的心裏,你便應該有以下經節所講的表現;如果我是屬神的子民,這段聖經便是為我而寫的了。 我是沒有知道多少背景的情況下,腦袋就像白紙一張地,第一次從同事J的電腦上,看到這廣告片的rough cut的。 人的本性恰恰是計算別人的惡,以遮掩或推掉自己的惡。 別人的缺點、罪過一點點積累時時處處記在心裏,找到時機就暴發出來,一點也不放過。

教會裏有屬靈恩賜的人一定要謹慎,求主的憐憫保守我們免卻自誇、自傲。 因為凡是有屬靈恩賜的人,神總是有一根刺預備着,或在身上、或在家庭、或在教會等等,神的智慧在防備着我們自誇、自傲。 我們看,神給耶穌基督的患難是何等大啊!

  • 作青年人的,你走過第二哩路到現在有多久沒有再走過呢?
  • 在我所住的地方,倒垃圾的方法是把垃圾盛入垃圾膠袋的。
  • 有一句德國諺語:「約伯在受苦的愁苦,還比不上他在忍耐中的喜樂。」其實歷世歷代的聖徒中能「恆久忍耐」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這些人在面對上帝的耽延和各種試練迫害中,都心存忍耐、堅忍卓絕(雅五10;路二25;提後三10;啟一9)。
  •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 凡是輕易發怒的人,往往都很難成就大事,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

隨即便歡喜快樂地挑起這些重擔而行。 為甚麼在我們當中,有些基督徒沒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呢? 恐怕是因為我們只顧履行別人對我們最低限度的要求,我們只走我們被要求走的路程,卻不願走到第二哩路的終點。 但神的愛是要我們走到第二哩路的終點,這也就是向普世佈道的起點。 (一)受苦 因為全世界的人都在受苦。 多年前我在自己的教會,也以「忍耐」受苦為講道題目。

人的定規不都準確的,在神看為榮耀的,人反為羞愧的,在神看為羞愧的,人以為是光榮的。 自誇是一種罪人的本性,時時在人心中冒出來,從嘴中滑出去,顯示自己的優點。 神起初造人時候是沒有這樣的性格缺陷的,這又是魔鬼在作怪,它把這自誇的本性嫁接、遺傳放在人心裏。 因為人本性的情慾就是「今生的驕傲」,驕傲就要自誇。 人的鬥爭、賭博等都是從自誇產生出來的。

保羅一連三節「卻沒有愛」就「算不得甚麼」和「與我無益」的開場白,真是千古的呼喊並鏗鏘有力;對那些狂熱高舉恩賜,強烈依賴外顯恩賜,卻忽略那位賜恩者內在生命彰顯的信徒,可說是暮鼓晨鐘、鍼砭之言了。 「不張狂」就是禁止張狂,張狂的人總是相伴而生其他許多的劣性。 不張狂的防線是神給劃上的,也是要靠聖靈的內住與自己的警醒、努力才能做到的。 人類歷史上各國的帝王、將相都是因為嫉妒產生紛爭,因紛爭產生戰爭;嫉妒只要在人心裏一發動,就橫掃一切,勢不可擋,十分具有毀滅性。 真實無偽之愛,首先就是忍耐,這忍耐是從神那裏來的。 因為人心裏都沒有忍耐,這恩賜不是誰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俗語說:「一家富,百家怒」,這充分顯示了嫉妒在人性中的普遍。 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 不肯順從,也不記念你在他們中間所行的奇事,竟硬著頸項,居心悖逆,自立首領,要回他們為奴之地。 但你是樂意饒恕人,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神,並不丟棄他們。 沒有了愛,人生都變得枯燥,各種物質的享受也都變得乏味。

‧愛是「恆久忍耐」,就是「在受苦的時候不開口」(賽五十三7),也就是「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來十二2),這是主為我們留下的榜樣,讓我們思想主為我們忍受的一切,好在我們面臨相同情況時,也能靠著聖靈活出「恆久忍耐」的行為。 當保羅把神榮耀的福音傳到羅馬,當地的民族是幾千年來以太陽神為國教的,有少數人就接收了神的福音,這部分人被當時大多數人看為羞恥,而保羅寫信給羅馬人來高舉這福音,他舉薦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 保羅這樣鼓勵在羅馬的弟兄,使他們在當地的風俗中能夠站立得住。 聖經里說到害羞、貽羞都是說到不光彩的事,都有暗中的隱情存在,是神不悅納的。 國家的法律,世俗的人倫,凡是超過這些定規的就是害羞的事。 但在神的眼裏,判斷是以真理為標準的,凡是超過真理的防線就是害羞的事情,因為真理的邊緣是黑暗之君所掌管的。

今天晚上我盼望大家看出這點,我們總要受苦,只是各人的方式不同而已,成千上萬的人,無論是否基督徒,或其他宗教的人,懂不懂得心靈的平安或曾否嘗過主恩的滋味都在受苦。 受苦這件事,本身不會使我們成為基督徒。 要相信上帝的時候終必來到,在忍耐中把持我們的靈魂,如此才能經歷並且看見上帝的榮耀。 親愛的,忍耐必須在試煉和患難中鍛鍊出來,這是一條屬靈的金律,只有這些打擊才能生出「忍耐」來(羅五4)。 但願聖靈能對付我們的急噪、抱怨、易怒和消極,只有「恆久忍耐」能產生甘心的順服。

愛是恆久忍耐

我們從許多的愛情故事裏經常看到,愛情本身並不感動人,真正打動人心的是主人公們如何經歷並勝過嚴峻的考驗。 神的愛是恆久不變的,不論任何環境,都不能使我們與神隔絕。 因為使人與神隔絕的是罪;耶穌基督既然擔當了人的罪,就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使信的人,藉著祂的血,得以與神和好,就沒有甚麼能夠再隔絕神與信徒的關係。 在愛的真諦里,一共有九個「不」,這是神劃給人真理的防線,誰越過這防線,誰就沒有愛了,誰就面臨死亡;如同神的十條誡命里有12個「不可」,你犯了一條就是犯了眾條。 越過神給我們的防線,輕者失去愛心、招來虧損,重者招來患難甚至死亡。

夏甲藉藐視撒拉來折磨他,撒拉以她乖張的脾氣來壓迫他,但亞伯拉罕都默默承受;他不懷疑上帝的信實,不限制祂的權能,不低估祂的慈愛,最後亞伯拉罕得著所應許的。 我們在他的生命中看見,他如何降服於上帝的權能,委身於祂無限的智慧,既使在耽延中仍是默然不語,等候尊重上帝的時間,這就是恆久忍耐的表現。 凡是輕易發怒的人,往往都很難成就大事,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 弟兄姊妹們,我們作為神選召的僕人,千萬不要作這樣可憐的人。 我們務必竭盡全力勝過這從亞當里出來的老品性,一定要順從聖靈的更新,求神賜給我們溫柔、仁愛的心腸,永遠不超出神訂立的「發怒」防線,叫人和神都喜愛我們。 她回來十分興奮地向弟兄姊妹見證,通宵禱告不僅沒有睏倦,第二天照樣精神抖擻,知道了「務要抵擋魔鬼的詭計,一次得勝,次次得勝」的屬靈原則。

教會裏的弟兄姊妹有一些分歧是自然的,但要在教會裏解決,不能告到外面去,更不能廣泛宣揚。 神曾教導我們說「左手作的(善)事,不叫右手知道」,那惡事自然更是就地解決為好,唯恐不天下大亂的人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使徒行傳8章記載了外邦太監得救的事,神為他預備了許多的條件使他才得救:1)預備神的僕人腓力;2)預備天使差腓力到這裏來,傳講信息;3)預備聖靈催促腓力帖近那車;4)預備施洗的河水。 5)預備太監讀經的經文(恰恰是關於耶穌的預言)。 從這5個條件我們看到,神要拯救一個人是何等的不容易。 真是「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你若真是主的門徒,便要向你的仇敵存恩慈,好好地對待令你受苦的人。 」在耶穌時代,巴勒斯坦地方,是由羅馬帝國所統治的。 那時有一條法律可稱為「一哩路法律」就是羅馬士兵有權要求,在他管轄範圍以內的男子為他做事。

神賜給我們自由意志,用愛來征服我們這些罪人,不是用權柄來勉強我們信福音,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 《聖經》是基督教的經典,它涵蓋了西方的歷史和文化,對整個西方乃至人類的宗教、哲學、思想、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甚至是自然科學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讀者既可以從“宗教信仰”的角度閱讀,也可以從“故事閱讀”的角度去認知西方世界家喻戶曉的典故,以便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影視和文藝作品等中的含義,以及一些西方節日的起源。

愛是恆久忍耐

忍耐在神看是很大的美德和恩賜,是人人當切慕的。 多謝楊牧師和委辦們,讓我有機會在這歷史悠久的港九培靈研經大會中有份事奉,我真是感到萬分榮幸! 聽說這大會是在廣州開始的,後來香港相繼效尤舉行,歷年來均蒙神賜福。 本屆我能與焦源濂牧師,薛玉光先生配搭事奉這是何等大的福份。 只可惜我的困難是聽不懂他們所說的話,假如我懂中文我就可以用中文和他們交通了。 還有一種學習《聖經》的角度——“英語學習”。

愛是恆久忍耐

這士兵有權命令某一男子立即放下工作,為他擔起擔子走路。 不過這士兵只能夠要求那人陪他走一哩路,在這一哩路終結後,就必須讓這人返回原地工作。 但你可以想像到,當時的猶太人已對這條法律何等的憎恨,何況耶穌還教訓他們說:如果下一次有人要求你們行一哩路,你們不要向那士兵發怒,反而要帶著和氣微笑地望著他說:先生我非常喜歡背負你的重擔啊!

讓我們默然倚靠聖靈,對祂在我們身上修剪的工作完全心服,且安息在祂愛的懷裏,支取祂所應許的能力和扶持。 要相信,上帝絕不會忘記我們出於愛心的勞苦。 亞伯拉罕的一生是「恆久忍耐」的典範,聖經提到「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來六15),他一生飽受試煉,卻恆心忍耐,上帝故意藉著耽延和不兌現祂的應許,來考驗祂的僕人;他周遭的人也以不信任、嫉妒、敵意來攻擊他。

所謂「到底」就是超越時間空間限制的愛。 人的愛是有條件的,你愛我,我才愛你,你不愛我,我就不愛你,而神的愛是無條件的。 人總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神讓我們「愛自己的仇敵」,神的愛是超越一切的。 就是超越了人的是非、對錯、善惡、甚至生死,神在人類整個歷史裏傾注長闊高深的愛,永不止息。 羅馬書和雅各書里的兩處經文,都說明忍耐的恩賜是從神而出的,不是來自人的品性或遺傳。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