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地重劃的抵費地直到1979年至2004年才陸續處分標售。 松山社大除了素與松山區33里與全國社大緊密合作連結,對於社會發展議題也與中央、市府各局處長期合作,如從102年開始迄今承辦臺北市社區發展基礎培訓計畫,並在此基礎之上持續累積並擴大連結深化合作。 大臺北區瓦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64年,供應臺北市之民生用「天然氣」,營業區域為台北市的松山、信義、大安、大同、萬華、中正、中山等七個行政區及士林區之福華、明勝二里,總部位於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 3、立足本土放眼國際-積極推廣國際交流與文化:本校除開設國際事務學程,也積極代表松山區參與國際WHO健康城市年會行銷松山、辦理國際學者社區參訪、兩岸交流等活動等。 為落實這六大目標,我們也朝課程深化及人才培力做為支持根基,透過學習的引導,成為個人改變的動力,再經由人的改造,讓社區民眾能關心社區及社會公共議題,參與各項改革工作,進而達到社區與社會的轉變與成長。
推動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之教育課程與地方行動,以知識面的課程梳理天候變化的成因、並搭配實踐面的在地課程與行動引領民眾提升風險意識。 松山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松山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 松山社區居委會由9人組成,書記譚秀榮,負責全面工作;副書記郭彩紅,負責婦聯、精神文明、工會、科普;副主任熊翠紅,負責民政、老齡工作;成員有:計劃生育專幹徐芳、再就業專幹程秀娟、衞生專幹王秋豔、文教專幹李雲萍、司法專幹曲曉東、殘協委員曲建麗。 轄區內有大連石化公司、光明研究設計院等企業單位23個,小學校1所。
松山社區: 松山 111-秋季班 陳清吉
1、『鑲嵌』社區將終身學習轉化為城市進步力量:扣連市政願景發展健康城市、回應銀齡浪潮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打造韌性城市,回應氣候暖化、作為社區人才的培育基地等。 杰威爾音樂:由音樂人周杰倫、填詞人方文山以及前阿爾發音樂總經理楊峻榮合辦,總部位於臺北市松山區長春路。 位於八德路的台鐵松山車站,距離民生社區只有五到十分鐘的車程,社區居民可以迅速的透過鐵路到達台灣各個角落。 在敦化北路、民權東路、民生東路及三民路幾條社區主要幹道上,通過的公車路線多達二十餘線,可以直接搭乘公車前往內湖、南港、信義計畫區、台北車站、萬華、天母、景美、中和、永和、新店、三重、蘆洲等地區。
周邊道路除了有敦化北路、民權東路、民生東路、光復北路、三民路、塔悠路等主要道路可出入社區之外,還可以經由環東快速道路連接市民大道通往台北市各地區,或利用中山高速公路通往台北市以外之區域。 原本在各建築之後巷預留4至5公尺寬的空間,規劃為行人穿用的步道,不過後巷從未發揮原本計畫之功用,反而成為社區的死角,出現了大量了污水、垃圾、違規停車、違章建築。 2000年6月,在當時的松山區區長陳其墉所推動的「後巷變花園」改造計畫之下,進行了防火巷改造工程,使後巷空間獲得改善。
松山社區: 松山 111-秋季班 何俊嶔
從公民社會的角度切 入,社區大學實際上提供了許多在學校無法學習到的公民教育,尤其在成人公民意識的喚醒方面,社區大學愈益成為無可取代的「基地」與「通路」,臺北市府有不 少政策議題,經常利用社大平台傳達給市民。 本校致力於推廣終身教育與社區教育,在課程方面,除規劃有人文 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社區社團、美術手工、國際語文、電腦資訊、視覺影像、生活應用、健康養生、肢體舞蹈、烹飪美食、音樂歌唱、投資理財十四大類課 程,也積極推動社區與社會參與、特殊族群服務等課程。 每年除春、秋兩季課程,為配合學員學習習慣,也規劃寒暑假短期六週課程,每學期都能提供超過160門課程供民眾學習。 近年為符膺資訊化社會及學習習慣,在課程發展上也能朝數位化推廣,本校於2004年起就開始提供學員線上學習的功能,課程內容全部自製且皆為影音教學,2010年度並展開學習型社區~數位教案計畫,接續完成各種主題單元的數位教學課程,並陸續上線提供民眾免費服務。
- 從蜂產品的採收進而關心食農教育與食安議題,減少食物里程,亦可利用蜂產品研製環保手工皂,結合木 工開發蜂箱製作課程,藉以發展微型產業,提升都市農耕效益,建構完整的田園城市新風貌。
- 松山社區居委會由9人組成,書記譚秀榮,負責全面工作;副書記郭彩紅,負責婦聯、精神文明、工會、科普;副主任熊翠紅,負責民政、老齡工作;成員有:計劃生育專幹徐芳、再就業專幹程秀娟、衞生專幹王秋豔、文教專幹李雲萍、司法專幹曲曉東、殘協委員曲建麗。
- 目前台北捷運的文湖線以及松山線,分別由社區的西北、南方外圍經過,需經過公車轉乘才可進入社區;但已有規劃中的民生汐止線預計將會沿著民生東路通過社區。
- 本校從97年 開始投入推動松山健康城市,本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努力深耕社區,探索社區需求,建置長期且連續監測指標,引領社區持續進步的行動,,打造一個「健康、安 全、生態」的幸福松山,共創『安居樂活幸福松山城』的願景。
- 2000年6月,在當時的松山區區長陳其墉所推動的「後巷變花園」改造計畫之下,進行了防火巷改造工程,使後巷空間獲得改善。
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華工程,上市公司臺證所:2515,一家營造工程及其不動產開發、規劃設計及銷售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松山區東興路。 台灣玻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Glass Ind. Corp.):簡稱台玻,上市公司臺證所:1802,一家玻璃及其製品製造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 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日本角川集團在臺灣設立,知名小說和漫畫的出版公司,總部位於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
1946年(民國35年)2月8日,臺北市政府整併松山、五分埔、三張犂及塔悠等4個原屬松山庄的區,以及中崙區,合併設置松山區。 由於社區居民的生活水準普遍較高,在社區內也出現了大量的補習班、安親班、才藝班,主要分布富錦街(新中街到新東街之間)及延壽街(民生東路四段80巷到三民路之間)。 除了復健里幸福農場已具規模,東榮里開心農場正方興未艾,各年齡層民眾藉著開放式的社區園圃互相交換心得、學習食農知識,也彼此分享交流、增進鄰里情誼。 社區大學已發揮了類似「民間區公所」的功能,幾乎社區中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可以與社大連結,因此我們也善用此一優勢,結合在地資源,創造出市政府、區公所、社大和在地居民的「多贏」局面。
社區在規劃之初,已將電線全面地下化,因此在社區內沒有設置電線杆,使街道上的活動空間更為寬廣。 但在有線電視在1990年代初興起之後,開始有大量的電纜線纏繞在路燈上,直到近年台北市政府推動有線電視電纜配線管理政策,才使社區內之景觀逐漸獲得改善。 1993年,在歐慶雄等30餘位社區居民的發起及社區內各鄰里長的響應之下,成立了民生社區發展協會,開設「藝文研習班」等各種課程,並配合臺北市政府推動環保、綠化、美化等工作。
戰後雖沿用該名,但對外音譯則改為華語發音,而成為「Sungshan」(威妥瑪拼音),2003年後改為 「Songshan」(漢語拼音)。 但一般來說,松科植物在北緯40-60度間,或高海拔的地方較為常見。 但臺灣真的有一座”松山”,位於阿里山山脈的中間,海拔2500公尺。 因此也有可能只是當時負責改名的人來自日本某個縣的松山也不一定。
並於99年、101年、103年於國際健康城市年會發表分享營造成果。 都市計畫「本市第四十二號(民生東路新社區)細部計畫案」發布於1968年4月13日,隨後於1970年10月24日再發布修訂。 松山區第一期市地重劃區(民生東路新社區)重劃後地主分回55%之可建築用地,其餘45%作為公共設施及折價抵付共同負擔費用。 民生東路新社區引入美援資金貸款,依照美國農業部規定,住宅須由民間建設公司建造,國家銀行擔保,所以本社區當時由中央信託局擔保,委託台灣開發公司興建。 為配合美方房屋貸款及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局部修正的需求,未依照一般先完成市地重劃程序再興建房屋,而是先辦理部分房屋及公共設施興建,再完成市地重劃程序。 1970年便已先行完成汙水廠、部分學校及計畫道路,及2,500戶住宅興建。
另於抽籤會場加強防疫措施,役男進入會場須戴口罩,並配合量測額溫及手部消毒。 創校以來,我們秉持教育部推動終身教育的政策方針,以「推動終身教育,建構公民社會,深耕社區文化,關懷弱勢族群」為本校之辦學理念。 希望能為臺灣公民社會提供知識的動力,保障弱勢族群學習的權利,激發社區學習型組織之萌芽,加速終身學習社會的建立,及培養未來世紀的新公民,這是本校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願景。 「走過開創.邁入穩定.朝向優質」是本校現階段辦學主軸,創校迄今歷經勤勉興學草創期的擘畫艱辛,在全體同仁師生的努力下,已由開創時期的篳路藍縷、胼手胝足之階段,邁入穩定發展、深耕辦學的新階段。 松山社區大學於2003年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美加文教機構所成立之財團法人泛美國際文教基金會承辦迄今。 基金會於1989年由叢樹朗董事長創辦,其宗旨在促進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為提升基金會的公共事務參與程度,美加集團以其近50年的社會教育經驗投入社區大學的經營,希望能協力松山區的願景發展,並帶動社區終身學習熱潮。
- 松山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松山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
- 透過六大學程讓民眾 能從個人素養的提升,到社區社會的關懷,進而到國全球議題的關注,成為一個現代公民。
- 社區共有志願者隊伍8支:黨員志願者隊伍、計劃生育協會志願者隊伍、青年志願者隊伍、文體志願者隊伍、科普志願者隊伍,關心下一代志願者隊伍、民事調解志願者隊伍,信息志願者隊伍。
- 「松山」的由來一說是因為當地風景和四國的松山相似,另一說是因為附近山丘多松樹。
- 松山社區大學開設的城市養 蜂課程除了蜜蜂生態知識外,並結合都市農耕,包含環保倡議、人才培力與還可食地景的規劃,作為田園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礎。
- 民生東路新社區也是全台灣第一個實施都市計畫容積率管制的地區。
- 近年為符膺資訊化社會及學習習慣,在課程發展上也能朝數位化推廣,本校於2004年起就開始提供學員線上學習的功能,課程內容全部自製且皆為影音教學,2010年度並展開學習型社區~數位教案計畫,接續完成各種主題單元的數位教學課程,並陸續上線提供民眾免費服務。
5、打造田園松山回應極端氣候:松山社區大學結合有機種植、生態防治、食農教育、園藝治療、後巷營造等專業領域師資與各鄰里及社區夥伴緊密合作,推動都市農耕及綠美化,使民眾在繁忙生活中亦能享受田園之樂等。 民生社區內同時也依照居民的規模,規劃了多所國民學校,包含兩所國民中學(介壽國中和民生國中)、四所國民小學(民權國小、民生國小、民族國小及三民國小);在社區外圍,還有台北市第一所開放型校園健康國小以及一所社區型高中西松高中。 大量的教育資源讓社區中的學童可以便利的上學與活動,社區居民也可充分的利用學校空間進行各項休閒活動。 民生社區公共設施完善,設有郵局、銀行、游泳池、網球場、棒球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並於1970年啟用台灣第一座污水處理廠。 1992年,完成了地上11層、地下3層的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大樓,內設有台北市銀行、臺北市立圖書館三民分館、社區教室、健身房等設施。 民生東路新社區的規劃係依照佩里(Clarence Perry)於1929年提出的「鄰里單元理論」所規劃,全社區分為7個鄰里單元,每個鄰里單元以足夠人口設立一所學校為基準,步行距離在400公尺範圍內。
秉持松山社大「推動終身教育,建構公民社會,深耕社區文化,關懷弱 勢族群」的辦學理念,更加致力於城市發展各項議題的推展並付諸實際行動。 區內有松山機場、臺北小巨蛋,以及許多大型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夜店。 而區內的敦化北路及南京東路一帶是臺北重要的金融商圈,不少國內外知名的企業及金融機構均在此雲集,而有「臺北華爾街」之稱[來源請求]。
對我們而言課程與公共參與活動是社大解放知識、營造公民社會的左右手,深化課程公共化,讓學習展現力量。 從「發展社區」來「發展學習」,透過學習活動及社團發展成具有行動力的實踐社群。 多年來除透過多元課程推動市民的終身學習風氣,另一方面也轉化 現代公民所必備之環境等公領域的知識,讓市民透過活潑的學習,建立公民社會的基本素養。 我們希望能引領社區與社會正向發展,多年來我們與社大師生、社區夥 伴一起用文字紀錄城市的改變,用雙手守護河川,用愛心關懷弱勢族群,更用行動展現對城市對社區願景的想像。 6、推動城市養蜂到發展微型產業: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開設的城市養蜂課程除了蜜蜂生態知識外,並結合都市農耕,包含環保倡議、人才培力與還可食地景的規劃,作為田園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礎。
本校在2003年2月創校初期假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設立,惟至2006年3月起考量交通位置與校務發展,將校本部遷移至臺北市中崙高級中學迄今。 此外,在民生社區中,設有兩所臺北市立圖書館之分館,民生分館成立於1983年12月17日,座落於敦化北路199巷5號4樓和5樓,館藏特色為兒童及親職教育。 三民分館成立於1993年,位於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內之5樓及6樓,館藏特色為美術,除了蒐集與美術相關之各種圖書、視聽資料,並提供最新的美術資訊。 自捷運松山線通車後,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區域的學員選擇松山社大 作為終身學習的場域,在涵納更多元群眾之餘,我們也擴大「社區」的空間定義與社會價值。
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角川,一家出版公司,是日本角川集團在台灣設立的出版公司,亦是其首間海外子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 相信音樂(B’in Music Co. Ltd):由音樂人五月天、前滾石唱片策略長陳勇志(陳沒)以及前滾石唱片謝芝芬合辦,公司名稱為五月天阿信所命名,總部位於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南路33巷12號2樓、6樓、7樓。 香港商亞洲費列羅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以銷售「金莎」、「健達」巧克力知名企業,台灣分公司位於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 社區內設有數個路外停車場,包括民生立體停車場、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地下停車場、民權公園地下停車場以及鄰近的臺北市立健康國小地下停車場、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地下停車場,共提供了1,880個小客車停車位。 104年開始結合屋頂菜園的垂直綠化、可食地景的美化、有機市集的推展、食農講堂的推動、社區人才培力與觀摩交流、城市養蜂等生態永續方案,並結合手工皂、手作蜂箱等農藝文創產業化,期待促進社區和諧共融與多元發展,使田園城市的嶄新面貌,成為台北最美的風景。
課程內容除了室內授課 外亦進行實際的養蜂操作,在都市叢林中營造生物多樣性,傳達正確的環境知識,同時為附近的有機生態農園進行授粉。 養蜂為低耗能的產業,可以回應氣候變遷帶 來的挑戰,以蜂類進行生物防治,進而減少農藥使用等等。 從蜂產品的採收進而關心食農教育與食安議題,減少食物里程,亦可利用蜂產品研製環保手工皂,結合木 工開發蜂箱製作課程,藉以發展微型產業,提升都市農耕效益,建構完整的田園城市新風貌。 本校從97年 開始投入推動松山健康城市,本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努力深耕社區,探索社區需求,建置長期且連續監測指標,引領社區持續進步的行動,,打造一個「健康、安 全、生態」的幸福松山,共創『安居樂活幸福松山城』的願景。 歷經多年的努力下,松山區不僅透過各種活動與營造,形塑在地文化特色,在102年更拿下臺灣健康城市聯盟鄉鎮區級健康城市卓越獎及103、104年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創新成果獎。
本區也有臺北市最早的都市計劃開發區民生社區,由於區域內建蔽率低,容積率嚴格限制,而且處處公園,文教設施完善,而成為臺北市區傳統的優質住宅區之一,2010年臺北市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松山區為朱槿,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近年來氣候變遷、食安問題頻傳,民眾益發關注環境與食品議題, 蜜蜂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又具有高度的經濟與生態價值,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物種。 松山社區大學開設的城市養 蜂課程除了蜜蜂生態知識外,並結合都市農耕,包含環保倡議、人才培力與還可食地景的規劃,作為田園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礎。 松山社區大學受松山區公所的委託,為松山區里幹事的培力及參與式預算等議題的推動提供協力,期待在公私協力與社區緊密的合作中,持續扮演合作平台的角色,為社區及城市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松山社大一向以在地學府自居,以在地深耕來自我期許,多年來在社區深耕與公民行動上,不論是地方文史的田野調查、耆老口述歷史的建構、社區文化的營造、傳統民俗的保存、社區藝文活動的推展、社區議題的公共討論都有豐碩的成績。 松山社區大學結合有機種植、生態防治、食農教育、園藝治療、後巷營造等專業領域師資與各鄰里及社區夥伴緊密合作,推動都市農耕及綠美化,使民眾在繁忙生活中亦能享受田園之樂。
富錦街:有「台北小歐洲」之稱,膾炙人口的電影《藍色大門》、《第36個故事》以及電視偶像劇,都曾在此地取景拍攝。 當地議員不僅提醒也幫吳怡農安排相關行程,參拜宮廟、走訪市場等,等文宣品就定位就會多多跟民眾接觸,但吳怡農選戰打法不走傳統組織陸戰,而是以空戰吸引非傳統票,擴大非綠基本盤爭取勝選,就連公布競選主視覺也找來網路高聲量的王世堅、呱吉邱威傑等人。 台上講得慷慨激昂,這是吳怡農2020年立委選舉落敗後在自己選區內辦的活動,實際上這2年他有多場國防民防等講座都辦在中山、北松山選區,他用自己方式耕耘地方,不走傳統陸戰,傳出基層有怨言,都看不到吳怡農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