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清寒績優學生獎助金及舉辦藝文比賽等,並不定期與臺灣三大博物館(如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定期贊助金獅隊及儀隊等表演團體。 且為教育廣大民眾,更免費開班授課,如佛經班、道經班、繪畫班、環境教育等課程,提供民眾終身學習之場所。 台灣光復後民國四十二年間,松山地方仕紳及耆老溫金波、劉永浩等籌資搭建竹屋,供奉玉皇上帝為主神,並命名「松山奉天宮」。
民國四十八年,永吉路開安宮自雲林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分靈「五年千歲」,因香火鼎盛,地方人士乃共議合併兩宮供奉之神祇,並籌畫於現址擴建。 民國五十六年二月成立「松山奉天宮管理委員會」,歷經各屆委員胼手胝足,且十方善信鼎力護持,始成為現今北部最大之天公廟,神威遠播,香火鼎盛。 松山奉天宮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為主祀玉皇上帝之道教廟宇。 該廟宇興建於1954年,為位於臺北信義區的大型多進之傳統建築廟宇。
松山奉天宮交通: 松山1丁目のバスのりば・時刻表(宮崎交通)
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之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二,九月廿八建廟紀念日。 臺灣日治時期受到破壞,1954年,當地信眾建廟,稱「天公廟」,1959年改稱「奉天宮」,與此同時,因許多雲林人士來臺北發展,奉祀馬鳴山鎮安宮分靈之「五年千歲」祈禱平安,信眾日增,故建廟「開安宮」供奉。 同治元年(1862年)虎山居一唐山客,樹立一塊紅綾,上書「玉皇上帝暨列位尊神」,作為玉帝神位,並鑿一個石製香爐,焚香膜拜,以求平安。
主祀玉皇上帝,同祀五年千歲,陪祀三官大帝、天上聖母、彌勒佛、註生娘娘、東華帝君、王母娘娘、五路財神、五斗星君、文昌帝君、觀音菩薩、太歲星君、斗姥元君、華陀仙師、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福德正神、虎爺、馬爺等神佛。
松山奉天宮交通: 松山1丁目 ⇒ 南宮崎駅前通 バス時刻表
每年並配合信義區辦理冬令愛心賑濟,發放慰問金給低收入戶,各公私立孤兒院及老人院慰問及救助支援。 贊助各公私立大學醫療隊去深遠山區醫療救助設備費。 捐助臺北市消防車、復康巴士及龍舟賽,臺北燈會等。
1967年奉天宮與「開安宮」合併,定名松山奉天宮,主祀玉皇大帝,並以盧千歲、侯千歲、薛千歲三位王爺分別職司「健康」、「平安」、「功名」,甚為靈驗,還願者絡繹不絕。 後值日據時期,鄉人擬立廟奉祀,因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政策,禁止供奉神明,該石洞並為日軍佔據,闢建大型防空壕。 清朝同治年間,一唐山人士於虎山之石洞內鑿一石香爐,並以紅綾上書「玉皇上帝暨列位尊神」懸於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