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中文系7大著數

陳宗暉散文家、小說家,著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火車就地停下時》,曾獲東華奇萊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聯合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蓓蕾獎。 黃暐婷臺灣小說家、散文家,臺灣當代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短篇小說《捕霧的人》,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 許榮哲臺灣小說家、編劇、導演,「走電人」電影公司負責人,曾任《聯合文學》主編,,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人」。 其著作《小說課》系列經羅振宇的介紹,僅「羅輯思維」平台即賣出2萬本,並成為中國暢銷書。 神小風臺灣小說家,著有小說《少女核》、散文集《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等書,編有電影劇本〈相愛的七種設計〉,於博客來 OKAPI 撰寫漫畫專欄「少女出租店」。

東華大學中文系

「2022英語、雙語與全英語教育之意義與實踐論壇」係由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之外語領域中心與特色發展計畫,以及英語培力研究院籌備處共同辦理。 本次論壇於12月2日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襄盛舉,採線上會議形式,以專題演講及圓桌論壇方式進行。 與會貴賓包括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校內外執行EMI、雙語課程教師,以及泛太平洋大學聯盟教師與國際學者。

東華大學中文系: 華文文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的師資研究領域涵蓋世界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報導文學、動物文學、自然書寫、家族書寫、創意書寫、影視劇本、古典戲曲、現代戲劇、舞台劇本、編輯策展、現代詩、小說、華語語系、文學理論與批評、文學史、傳播理論、民間文學、古典文學、先秦思想、神話、楚辭、詩經、文化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等。 論壇首先由東華大學趙涵捷校長致開幕歡迎詞,感謝國內外參與論壇之專家學者們分享研究成果,並提到雙語與EMI教學已成為趨勢,提升東華EMI全英語教學環境及與國際接軌之必要性。 1996年本校成立的中國語文學系,規畫之初原有意突破既有中國文學科系的框架,強調古典與現代的融通,並重視文學的實務應用,因此延聘多位現當代文學研究與實務應用專長的師資,師資來源也含括了傳播、文化研究等多元領域的學者。 論壇首先由東華大學趙涵㨗校長致開幕歡迎詞,感謝國內外參與論壇之專家學者們分享研究成果,並提到雙語與EMI教學已成為趨勢,提升東華EMI全英語教學環境及與國際接軌之必要性。 本系大學部學生及研究生均可透過甄選參加教育學程(包括中教及小教)之修習,成為師培生;尤其本系所規劃之專業課程能完全符合中等學校師資「國文科」專門課程科目之要求,修習教育學程後,可有利於取得教師證書,成為國、高中的國文教師,是將中文專業與生涯規劃結合的最佳途徑。

東華大學中文系

師資結構重整後,本校「華文文學系」與「中國語文學系」在學術領域上呈現極為清楚的區隔。 何致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文藝創作組教授,也是台灣當代的文學作家、小說家、翻譯家,創作以小說為主,曾翻譯《巴別塔之犬》、《人骨拼圖》、《白噪音》、《醜男孩》、《時間箭》。 楊翠為台灣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受祖父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並於大學任教,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並曾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授。

林郁迢輔仁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專長於魏晉南北朝文學、南宋六朝學、陶謝詩、稼軒詞、史記、神話、傳統小說。 凌性傑臺灣詩人、散文家,著有《海誓》、《找一個解釋》、《燦爛時光》、《所有事物的房間》、《關起來的時間》、《解釋學的春天》,曾獲梁實秋文學獎、中第一屆林榮三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灣文學獎,現任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文老師。 本次論壇各場次累計參與人數共計527人次,透過參與者回饋可瞭解到各場次演講深具啟發性,亦對雙語及EMI教學有所助益,論壇在熱烈的分享交流中圓滿落幕。 林餘佐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臺灣詩人,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著有詩集《時序在遠方》、《棄之核》。 蕭宇翔新生代詩人,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興湖文學獎、創世紀詩刊開卷詩獎、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楊牧文學獎。 2022年,以詩集《墜落鳥的羽筆》與詩人曹疏影同獲第八屆楊牧詩獎,為該獎項開辦以來最年輕獲獎者,代表作品為《奏鳴曲式》、《阿巴斯之死》、《鏡中鳥》及長詩《巨鹿》。

東華大學中文系: 學術研討會

施湘靈美國聖奧拉夫學院(St. Olaf College)亞洲語文學系教授,專長於農業文學、古代宮廷文學、中古世代生死詩學。 舞 鶴臺灣作家,著有《拾骨》、《餘生》,被葉石濤譽為「天才型作家」,駱以軍稱其為「偉大的惡漢小說家」。 【超迷你文學獎X東海中文系】中文系在幹嘛・ ❖ 題目與說明 題目:中文系在幹嘛 說明:為什麼要讀中文系? 曹馭博臺灣詩人,著有詩集《我害怕屋瓦》,2017年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成為該獎創立以來最年輕首獎得主。 葉覓覓臺灣詩人、小說家,著詩集三本:《漆黑》、《越車越遠》、《順順逆逆》,其英譯詩選《他度日她的如年》入圍2014美國最佳翻譯書獎詩集類,另有荷譯詩選《我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本系為力求教學精緻化,大學部及研究所選修課程人數多為中型或小型規模,因此課堂與課外時間,學生均能得到充分的指導與情感上的支持,師生互動密切,關係良好。 ),簡稱東華華文,成立於1996年,以橫跨世界古典至現代之文學研究與創作著稱,培育無數臺灣知名文學作家,繼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之後,為文壇近年來興起的「東華幫」起源之一。 東華華文為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員之一,前身為「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在課程規劃上,本系秉持古典與現代兼顧、學術與實用雙軌之精神,以啟引學生將理論學以致用,深化對傳統文化與時代思潮之體認,使古典與傳統亦能在當代思潮中展現新機與活力。 另配合全校課程學程化之實施,除人文學基礎學程、中國語文核心學程之外,可供選修之學程共有:「中國語文專業學程」、「敘事文學及語文應用學程」及「華語文教學學程」等三個學程,學生可依個人意願進行選讀,選修空間大,課程多元,也極具彈性。 論壇下午以4場圓桌論壇同步進行,並由13位專家學者就「跨領域雙語教學」及「EMI課程」與全臺教師進行實務分享與意見交換,具體呈現出多元教學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對臺灣整體英語、雙語教學的實踐,有更具建設性的對話。 同時,本次也邀請臺灣科技大學應外系王世平教授,分享其執行教育部技專校院暑期英語密集訓練班之經驗,大幅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提供更多具體方法。 本系專任教師的研究領域分布於古典文學、學術思想、語文學與華語文教學以及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等,研究成果豐碩,教學富有特色,並且經常舉辦、參與國內外各項學術活動, 教研表現在中文學界屬頂尖水準。 本系課程特色之一在於多元發展,領域涵蓋古典文學、學術思想、近現代文學、文化研究、文學理論、語文學以及專業寫作訓練等。

中國語文與民間文學關係密切又各有主軸,故本系兼具兩大專業領域的師資、課程及學術活動,在其交融並濟下,自能比一般系所於多元視野之開拓上更具優勢。 主要創作的文類為詩與報導文學,其他學術專長包括文學傳播、傳播法律、現代詩等,曾擔任多本文學刊物的主編、總編輯或編輯顧問,並曾擔任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花蓮數位機會中心主任、《新聞學研究》副主編。 2008年本校與花蓮教育大學合併之後,因應組織架構調整,另規畫成立「華文文學系」,自99學年度起,壽豐校區留任中文系的教師與美崙校區中文系的同仁共組本校「中國語文學系」。

連明偉臺灣詩人、小說家,作品以小說為主,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台積電文學賞副賞、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等。 國立東華大學111學年度校慶盃慢速壘球競賽在徐輝明副校長、體育中心楊昌斌主任及林國華組長致詞下拉開活動序幕,並於11月19日圓滿結束。 謝凱特臺灣同志作家,著有《完美的一天》、《我的蟻人父親》等作品,曾獲臺北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林榮三文學獎、臺北文學獎。 裝咖人Tsng-kha-lâng臺灣新興臺文樂團,以文學與音樂跨域創作為特色,主唱張嘉祥、戴睿駿皆畢業於此,其音樂取材於臺灣鄉野傳說與歷史故事,曲風融合傳統北管樂與搖滾樂,首張專輯《夜官巡場》入圍2022年金曲獎年度新人獎,其主唱張嘉祥著有同名小說《夜官巡場》。 在導覽員生動且詳盡的解說下,參訪同學除對太魯閣族傳統文化有更深入地理解外,更對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有更全面地認識。

館方人員講解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文化當日研究生於抵達部落後,先參觀萬榮鄉原住民族文物館,聆聽館方人員及太魯閣族織布藝術家簡介部落歷史及太魯閣傳統織布文化,萬榮原住民族文物館。 館方人員除與同學們分享部落傳統工藝傳承、復振,以及將太魯閣族傳統織布進行文化創生的過程外,因當日適逢「第九屆臺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在館展出,同學除參觀了一樓的文物區外,亦前往二樓參觀海報展。 ;另每學年均辦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以鼓勵學生發表優質論文,經審查後刊登於《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目前已出版多期,成果斐然。

為發掘並保存更多花蓮各族群傳統文化,同學分組前往魯巴斯教會及基谷工作坊、米很工作坊、秀麥工作坊與沙達工作坊等4個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文化工作坊,採錄簡光雄牧師、高知妹女士、戴梅蓮女士、高秀蘭女士,以及近年屢獲獎項的張阿美女士等五位太魯閣族傳統文化及織布傳承人。 「三+二」五年連續修讀的機會,亦即大學修讀三年,碩士班修讀二年,最快可以五年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縮短就學期間,並提升自我競爭力。 本系多年來在充實的圖書設備上不遺餘力,圖書館中文領域的藏書質和量均頗為豐富,在國內各大學圖書館中享有一定聲譽,電子期刊的資源亦相當可觀,能充分滿足師生的研究需求。

東華大學中文系

1996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教授,國際著名詩人楊牧返台,於擔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院長期間,將歐美大學的駐校作家制度引進華大校園內,讓知名作家有機會走進校園進行教學、創作與交流,首任駐校作家為知名現代詩作家瘂弦,後有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臺灣現代詩詩人鄭愁予、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等知名華語文學作家。 東華師資培育中心范熾文主任亦於線上致詞分享,今年度師培中心在推動雙語次專長課程之成效,未來師培中心也將持續推動雙語教學,以實踐英語、雙語及全英語教學。 本次論壇可謂東華大學之「雙語及EMI教學期中成果」,透過論壇交流,有助於提升教師之英語教學朝2030雙語國家方向邁進。 本系不僅學、碩、博學制完整,且具有雙碩、雙博內涵的「中文─民間」學術研究架構,在國內可謂獨樹一格,可提供學生更多一路讀到研究所的深造機會。

  • 第一場專題演講由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張麗玉教授及臺中市內埔國小陳姿伶教師共同主講論壇上午安排2場專題演講,邀請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簡靜雯教授、國立臺南大學張麗玉教授及臺中內埔國小陳姿伶老師,就教學實踐層面,探討「雙語教學」中的跨領域所面臨的議題與困境,細膩扼要的論點與建議,有助於進一步理解雙語教學實務。
  • 「2022英語、雙語與全英語教育之意義與實踐論壇」係由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之外語領域中心與特色發展計畫,以及英語培力研究院籌備處共同辦理。
  • 論壇首先由東華大學趙涵捷校長致開幕歡迎詞,感謝國內外參與論壇之專家學者們分享研究成果,並提到雙語與EMI教學已成為趨勢,提升東華EMI全英語教學環境及與國際接軌之必要性。
  • 另配合全校課程學程化之實施,除人文學基礎學程、中國語文核心學程之外,可供選修之學程共有:「中國語文專業學程」、「敘事文學及語文應用學程」及「華語文教學學程」等三個學程,學生可依個人意願進行選讀,選修空間大,課程多元,也極具彈性。
  • 本系多年來在充實的圖書設備上不遺餘力,圖書館中文領域的藏書質和量均頗為豐富,在國內各大學圖書館中享有一定聲譽,電子期刊的資源亦相當可觀,能充分滿足師生的研究需求。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國語文學系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於11月9日帶領「民間文學原理與方法」修課碩、博士班研究生,前往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魯巴斯(Rubas)部落進行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文化田野調查與口傳文學蒐集教學活動。 本系的教學研究以現當代華文文學為主,以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跨界整合為核心理念,並重視華文文學的創作與實務應用。 而「中國語文學系」則以中國文學專業為主要師資陣容,研究教學也如台灣各大學中國文學相關科系,以中國古代文學、思想與語言文字學為主軸。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台灣、香港跨區域文藝思潮傳播與中國古典詩詞。 顏崑陽散文作家、學者,以寫作散文為主,兼擅古典詩詞、現行小說的創作,曾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華大學中文系

吳明益為臺灣跨領域藝術家、作家、學術與環境活動家,以小說、散文創作聞名,曾以《單車失竊記》入圍英語小說界最高聲譽之布克國際獎,為首位入圍之台灣作家。 其短篇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獲改編為臺灣劇集,在Netflix、myVideo、公視等平台播出,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簡稱創英所),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楊牧協助創辦,隸屬於英美語文學系,為全華人世界第一家以創作取代論文寫作授予藝術創作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學位之研究所,師資陣容結合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教授郭強生、文學作家暨翻譯家曾珍珍、華文小說家暨翻譯家李永平,為近年華人文壇興起的「東華幫」之起源。 2010年,因應與花教大整併,創英所併入華文文學系,成為現今「華文文學系碩士班創作組」。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