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教授”不仅需要上课,更需要做研究,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教研室、实验室以及科研经费,可以指导硕士生、博士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助理教授”,与中国的所谓“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承担相同的工作。 所以,在将“助理教授”翻译成中文时,由于中国有“助教”职称,所以会让人误解为“助理教授”等同“助教”。
英國大學傳統上每一學科只有一位教授,以保障其最高學術權威地位。 講師(Lecturer)同中美一樣,是中級職稱,但是在副高級職稱上,則可以由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擔任,也有部分由Reader擔任。 Reader是英國特有的,薪水與教授很接近。 有人譯為副教授,有人譯為準教授,在英制下的香港,一直將reader稱為教授。 在大學裡教書,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很少,大部分都是非師範院校畢業。
所以嚴格地說,一個副教授既然已經是一個“教授”,他就必然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能力指導他本專業所有“求學的人”包括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的學習,並完成畢業論文。 在知識上,要求他對本專業的全部知識有通盤的瞭解,同時在一個問題上有專深的研究;在方法上,要求他對本專業的所有方法都瞭解,而他自己對其中一種方法有著熟練的掌握。 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公認為相當於北美的副教授。 英制的講師已經可以協助指導博士生,也要負責研究成果;美國體系與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不同,美國的大學講師則通常只負責教學,沒有負責學術研究。
它們的區別這就是級別的差異,教授級別最高,副教授和講師基本應該是一個級別。 優秀的講師完全可以把他的課程開設成對本門學科有巨大貢獻的基礎課,而他的教學方法、實驗方法和基本規範將成為學生必修的一級台階,藉以達到大學教育的基本要求。 講師也可以做一些初級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補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學所遺留下來的空缺,來使整個教學系統趨於完善。 另外,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完整的教學單位,會特聘講師來講授一些自己的教授不能承擔而學生又必須學習的課程。
助理教授: 教授
如果下面的優秀人才一開始就因為待遇問題而流失掉,大學也很難實現持續的發展。 有的大學設立人才辦公室,專門透過網路檢索相關領域專家排名,收集高階人才的資料。 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
而著作外審前,通常需二級二審,有些學校需三級三審。 雖然不能說副教授一定比講師上課好,但一定可以說副教授的科研能力、學術能力比講師強。 助理教授是美国大学里最富创造力、最具希望的生力军。 多数拥有自己的课题,指导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前沿做着最有前瞻性的工作。
另外,從工作能力上來講,講師可以獨立開課,而助教還在學習階段。 教授從自己的研究生裡挑選兩位來協助備課、整理資料和組織課堂教學,這種是最初級的“助教”。 美国大学有公立与私立之分,公立大学的经费由各州政府负责,教职员工乃是州政府雇员;私立大学则自筹经费,教职员工不是政府雇员。
中国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一般只有3%的人能够取得助理教授职位而正式进驻美国高等学府。 通常人們在獲得博士学位並担任数年博士後研究員後就能成為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相當於英聯邦國家的讲师,而且在美國有些助理教授可以任職終身。 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在現代漢語、日語及韓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教師。
3.講師之後約5年可申評副教授(過去博士可直接評),需要發表至少2篇核心期刊論文及其他課題(各省各大學評審條件不同)。 助理教授不是终身教职,所以,任何人在这个职位上3-8年内如果不能升级成为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在一般情况下就必须离开这个职位另谋高就。 国内前几年的话,一般大学里面只分副教授和正教授,但都是tenure track了。 有时候中间会卡一个东西叫做特聘教授,如果这个的话代表你马上就可以变成正教授了。 而近几年的话,国内顶尖大学(清北复交科等)好像已经向北美看齐,开始弄一个助理教授的职位,代表你不是tenure track。 然后大概也要经过5年的评审来决定你能不能转为副教授。
中國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學者,一般只有3%的人能夠取得助理教授職位而正式進駐美國高等學府。 英國的professor,字面上跟美國和中國的正教授沒有區別,含義卻不一樣。 在英國,professor是一個系裡面資歷很深,學術地位比較硬的人。 一般一個系只有一兩個教授和一兩個 reader。 因此英制的professor級別上相當於中美的講座教授。
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值不值得入坑?
美国大学的教师职称与中国大学很不一样,两个不同系统间的差别非一、两篇博文能说清楚,但如果化繁为简的话,可以用美式三级制与中式四级制来形容两者间的差异。 在以前,助教位在講師之下,如今若將位在講師之上的助理教授簡稱為助教,將讓人無法分辨是助理教授還是舊制位在講師之下的助教。 这也和岗位含金量紧密相关,含金量的高低看招聘要求中的上限是多少就能估量,如清北、上科、南科的助理教授基本都是青千,学术实力超过一般高校的教授。 當然了,學校的職稱數是有限的,呈金字塔結構,職稱越高,職數越少。
現在中國大學有一個不好的傾向,就是特別重視教授,對教授以下的副教授,講師,助理教授不重視。 大學為了爭奪排名,會重金聘用有名氣的教授,特別看重長江學者。 有的大學設立人才辦公室,專門通過網路檢索相關領域專家排名,收集高級人才的資料。 一個長江學者,大學立即給予80-100萬元人民幣的安家費。 一些國外名校(top前100)的華人教授,他們到中國後,也能給予超規格的待遇。 總體而言,熱門專業的教授,收入給冷門專業教授高2-4倍。
如果是本科學歷,助教需要工作五年,才可以申請講師資格。 如果是研究生學歷,助教需工作三年,才可以申請評講師。 博士嘛,在我們單位還沒有博士,所以不大清楚,可能是工作一年後就是講師了吧。
助理教授: 研究助理教授
在很多國家都由博士研究生承擔助教的工作,而不再專門設定助教這一級別的教職。 举个例子,以前有一个在麻州大学波士顿校区工作的犹太裔人,当时他已经是助理教授,正在申请终身职的副教授。 在申请、评定的那段时期,只觉得他十分紧张,当时他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一旦落选就重新找工作,也可能搬家去其他地方。
教授和副教授之間的收入差距非常大,通常副教授的收入一般是教授的百分之五十,有的僅僅為百分之三十。 副教授的收入還要看地域,長三角地區,珠江三角區的副教授,與其他省份的副教授之間,收入差距很大。 比如,江蘇某大學物理學系的副教授,就比河南某大學物理學系的副教授收入高出100%。
当时他们系里有三个人处于同样的情况,但空缺的副教授职位只有一个。 最后的结果,这位犹太裔人得到了副教授职位,大家都为他高兴,但没有几天他却告诉了一个令人大感震惊的消息,他的一位竞争同样职位的同事,因为没有得到这个职位而自杀身亡。 对美国大学终身教职的情况还不大了解,对此十分不理解,只是对这位青年才俊的早逝感到可惜,也为他的家人感到难过。
過程大約需歷時半年左右,最久可能會達一年,但是只要通過升等,職級是可以回溯的。 職等越高所需授課時數就會減少,而且跳一級薪水就會多很多喔! 講座教授通常是由學校提出在專業領域的大師教授經由教育部認定核可才會聘任,國家級講座教授通常不限一定要在那間學校任課,但通常會在原申請學校比較多。 國家講座是教授當中至高榮譽的職等,通常國內有此頭銜者並不多。 若有,將助理教授簡稱助教,不僅容易混淆,對助理教授也是相當不禮貌。
终身系统的职位基本上分为三等: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了解美国大学制度的人,才会特别看重这个身处终身系统内但又不是终身教职的职位。 某些华裔学人在美国的大学担任的是助理教授职位,但在向中港台的大学或华文传媒介绍自己时,往往夸大说自己是终身教授,原因便是这个职位的确是在终身系统内。 在台灣,教授一詞被廣泛用來指涉大專院校的教師,具一般稱謂的意涵。 嚴格而言,作為職稱,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三種,嚴格而言教授僅指正教授,但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也會被尊稱為教授。
1994年,美國在《反僱傭年齡歧視法案》中規定學校不得強迫終身制教授退休。 講師資格僅需碩士畢業即可,但依據學審會教師資格送審法規,教師資格送審除了著作外審以外,其餘的除了要有畢業證明(國外學歷需驗證過)之外還需有著作省查喔。 至於助理教授,還是以寫出全銜為宜,若真要簡稱,最好避免簡稱為助教,只能簡稱為「助教授」。 上周看電視新聞,受訪的是一位海洋大學的老師,字幕將職稱寫成「助教」,就懷疑可能寫錯了。 之後上網查詢,果然發現這位老師的職稱是助理教授。
以后时间长了,对大学中竞争终身教职的激烈、近乎残酷的情况了解得多了,才发现类似这样的“不成功便成仁”的事例,并非绝无仅有。 助理教授是美國大學裏最富創造力、最具希望的生力軍。 多數擁有自己的課題,指導博士或碩士研究生,在學術前沿做着最有前瞻性的工作。
在美國大學當中,新聘的教師有一段6-7年的考察期,以考察教師的學術水準和職業道德。 然後學校根據學術資質,決定是否授予終身制教授。 終身制最初來自德國大學,後來在美國也開始實行。 教授終身制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教授的學術研究不會受到政治、商業以及資金來源的牽制和困擾。
大學是教學科研機構,有學生就有教學生的老師。 教授,副教授,講師,助理教授,都是學校裡面的老師。 小學老師是老師,中學老師是老師,大學教授也是老師,他們都是老師。
從應聘條件看講師以前要有研究生學歷,現在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要有美國留學博士。 新教師在未受聘為講師以前先從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學輔助工作,以熟悉大學的基本教學條件和教學的組織。 在很多國家都由博士研究生承擔助教的工作,而不再專門設置助教這一級別的教職。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外国的东西来到中国来就没有不走样的。 中国是天下无敌手,外国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 中国是天下无敌手,外国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拿到tenure track之后,就代表你有铁饭碗了。 除非学院破产了给你发不了工资,学院不能随便fire你。
- 而著作外審前,通常需二級二審,有些學校需三級三審。
- 有人譯為副教授,有人譯為準教授,在英制下的香港,一直將reader稱為教授。
- 比如,當年的北大,只有專職教員才可能成為教授,而兼職的一律稱為講師。
- 他的工作方式主要呈現為兩種:一種是協助教授工作;另一種是協助一門課程的展開,而這門課程可能是由多個教授共同承擔,也可能是由教授指導,由助教本人開設的。
- 举个例子,以前有一个在麻州大学波士顿校区工作的犹太裔人,当时他已经是助理教授,正在申请终身职的副教授。
事实上,从教学以及科研的广度与深度看,“助理教授”不仅超过“助教”,也超过“讲师”,所以,有人将“助理教授”翻译成“副教授”也是情有可原的。 助教輔助大學教育的主導方面是協助由教授和學生共同構成的課程教學系統正常工作。 他的工作方式主要呈現為兩種:一種是協助教授工作;另一種是協助一門課程的展開,而這門課程可能是由多個教授共同承擔,也可能是由教授指導,由助教本人開設的。 教授從自己的研究生里挑選兩位來協助備課、整理資料和組織課堂教學,這種是最初級的「助教」。
最近有求职者提问,助理教授和研究助理教授是个什么岗位? 助理教授虽然名为教授,但听上去却并不怎么高级。 听惯了旧职称体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求职者们有此疑惑非常正常,助理教授作为新职称体系中的岗位和国内高校正在推行的非升即走制度是紧密相连的。 台灣的大專院校教師依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有台灣教育部頒發的證書。 教師資格審查原本由教育部自己進行,但近年多授權給部份通過考核之大學自行審查,再報教育部核定。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