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信名醫的我,常常還是會趁老公沒看到時,偷偷把大人食物剪碎後直接餵女兒吃。 一開始,女兒是來者不拒的,幾乎餵什麼就吃什麼,但我發現她幾乎都沒咀嚼就直接把食物吞下肚,而且會拒吃某些質地較粗糙的食物。 更糟的是不久之後,她對於剪碎的大人食物越來越不買單,不但體重不再增加,身形也越來越顯消瘦。 將副食品放在奶瓶裡餵食 : 不要將米精跟米糊(或其他比較稀的食物泥)放進奶瓶餵,雖然爸媽會很輕鬆,但很容易過量餵食,也無法訓練到他的吞嚥與咀嚼的能力。 選擇有蓋的容器,避免沾染到冰箱和其他食材的味道。
初次讓寶寶試吃蛋黃泥,一次的量不要太多,最好由1/2至1茶匙開始試吃,如無不良反應再漸增加食用量;另外,此階段切勿讓寶寶吃蛋白,因為蛋白易造成過敏,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並不適合。 5.副食製作過程中應確保衛生,食物、用具、雙手都應洗淨。 6.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階段的初期,蘋果汁、西瓜汁、葡萄汁等果汁就較枸櫞酸類的果汁(如橘子)適宜先給予寶寶,寶寶的接受度可能較好。 有些家長習慣把米精、麥精直接加入奶瓶中,與奶水一起沖泡給寶寶吃,這種作法並不恰當。 咀嚼因為如此不但無法讓小寶寶學習吞嚥咀嚼的能力,也可能減少奶粉量造成寶寶營養攝取不足。 ,每道食譜皆以雙寶當時食用情形與習慣,隨時做調整,我不拘泥幾克、幾CC,因為只有隨時觀察寶寶的食用狀況,調整副食品,才能比較符合寶寶的需要。
:洗淨後切成薄片狀或塊狀,放入電鍋後外鍋加入1杯水蒸熟,蒸熟後用湯匙壓碎即可,初期食用可使用調理機加水攪打成較稀的泥狀。 因為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不一樣,請觀察寶寶是否已經準備好,最基本的發展跡象就是寶寶開始喜歡啃食自己的手指或玩具或者頸部可以支撐並固定頭部保持穩定等等跡象。 上午點時間:多攝取維他命C對美容很有幫助,點心吃柳丁。 柳橙類水果,必須挖取出果肉給予寶寶;假如覺得麻煩,改以蘋果切片也不錯,但記得要小心,別讓寶寶噎到了。 並非一定要從滿四個月開始,要判別寶寶是否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媽媽也可觀察寶寶的體重;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體重滿出生時的兩倍,也可開始給予適當的副食品。 提醒爸爸媽媽,副食品在做成冰磚或放入儲存盒前,一定要徹底煮熟。
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根莖類與豆類都會被歸類在蔬菜類,但是若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部分澱粉含量較高的根莖類與豆類會被歸類在澱粉這一類。 被歸類為澱粉類的非穀物食材有玉米、地瓜、馬鈴薯、南瓜、芋頭、山藥、栗子、菱角、蓮藕、青豆(豌豆仁)、紅豆、綠豆、花豆(大紅豆)、蠶豆、皇帝豆。 建議4~6個月的寶寶一天只需給予一餐副食品,注重的是學習吞嚥而非吃飽,6~8個月是2~3餐,9~12個月3~4餐,1歲後副食品變成主食,喝奶變成早晚各一,或是兩餐中間的一個點心即可。
第三階段(10-12個月):這一階段開始要補充各類營養素,也可以開始往固態食品邁進,例如切成小塊的蔬菜、水果、肉類、飯麵等,讓孩子慢慢學習跟大人一起吃飯。 首先請注意,嬰兒副食品並不是從嬰兒出生就直接開始餵食,一開始都是從母奶或奶粉開始,等到出生滿四個月之後才開始慢慢接觸副食品,補充一些額外的營養素。 營養師指出,製作完成的副食品冰磚盡量在1週內吃完,且食物一旦退冰,就要食用,不要拿進拿出,影響品質。 除了餵食副食品外,也可以夾雜BLW方式進行—寶寶主導式斷奶(Baby Led Weaning, 以下簡稱 BLW)。 BLW倡導將吃東西的主導權交給寶寶讓寶寶自己用手將食物送進嘴巴,只需要將食材處理成寶寶適合的軟硬度及方便握取的的大小即可,至於寶寶願意吃什麼食材、吃了多少等等,全部都由寶寶自行決定。 先讓寶寶嘗試米精或米粉,再依序添加麥精或麥粉。
副食品順序: 副食品分裝盒,分裝額外寶寶粥避免浪費
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在購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營養標示的部分是否清楚,也要確認食材產地與資訊透明度。 假如你不太相信廠商標示的成分表,那麼也可以先少量買一兩罐,回家後自己先試吃看看會不會過度調味,因為如果家長都不能接受,就更不用說孩子了。 在製作副食品的時候,切忌先暫時不要添加糖、鹽等調味料,盡量以天然跟新鮮的食材為主,添加調味料的時機可能要等一歲後會比較適合。
通常過敏反應較嚴重的,過敏的症狀一般反應的速度也較快。 在寶寶邁入副食品階段之前,有三四個月可以研究所需要的工具,這段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新生寶寶和環境與家人磨合需要一些時間,照顧寶寶日夜顛倒的作息,也磨去大半的體力和脾氣。 九到十一個月︰在這個階段,寶寶會用牙齦將食物壓碎、輕度咀嚼,可以準備粗泥或是小丁狀的食物給寶寶吃,。 看水果的顏色、軟硬、重量、香氣等都可以挑到品質優良的水果! 葉菜類大多數都容易凍傷,建議保持乾燥後以報紙或塑膠袋包住後冷藏,保存以五天內為佳;如需冷凍則需要先燙煮後再冷凍,才能增加食材的耐凍性。
副食品順序: 副食品懶人包|100道副食品食譜總索引。4~12M食譜大公開
如果寶寶適應得不錯,可讓寶寶嘗試口味較淡的蔬菜或水果。 一開始添加最好將米精用水調成流質狀(湯液),接著再調成半流質狀(糊狀),一次餵1~2湯匙。 4~6 個月是寶寶開始補充副食品的時間,配方奶寶寶 4 個月起可以開始食用,純母乳寶寶可以 6 個月再開始。 我的女兒主要喝母奶,只有睡前給予配方奶,所以在 5 個月才開始吃副食品。 就算寶寶對大人食物很感興趣,也一定要在四個月後再給予,一歲以前仍是以奶為主,一歲後幾乎與大人一樣,正常吃三餐,奶可以睡前再喝。 寶寶對食物的喜好可能與遺傳有關,例如對苦味比較敏感的寶寶,會不喜愛葡萄柚、橘子、蘋果、花椰菜等都含有一些PTC(苯硫碳醯胺)的食物。
攝取足夠的鈣質,有助於寶寶 6~7 個月的長牙,也能幫助睡眠比較安穩。 可以多補充板豆腐、豆乾、魚類、蝦皮、深綠色蔬菜等。 研究發現,純母乳寶寶比較容易缺乏,因母乳中維生素 D 含量較少。
4~9 個月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必須讓腸胃去認識及接觸新食物,所以只要是天然食材,即使是海鮮都可以讓寶寶淺嚐。 平時養成紀錄飲食的習慣,可以從中抓出造成過敏的食物。 開始給予女兒副食品並沒有從十倍粥、五倍粥開始,更沒有依照三天持續同食材,也不曾給予米精、麥精等食物。 我認為吃是一件快樂的事,沒有這麼的複雜,若換成一般人同樣食物吃三天應該都受不了。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應該讓寶寶在4~6個月大時就開始嘗試吃副食品,並且有研究顯示,太晚開始介紹副食品給寶寶可能會增加過敏的機率。 而母乳需持續哺乳至少到寶寶滿1歲時,1歲以後想繼續喝的話可繼續哺餵,但須注意額外補充維他命D與鐵的營養。 要判斷孩子的食物過敏,出現某些症狀但你沒有辦法100%判斷時,也可以找小兒科醫生協助。 至於需不需要做過敏原檢測,這個直接請教醫生會比較快,因為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不一樣。 BLW寶寶主導斷奶 – 不由大人主導餵食,改由孩子自己抓取食物吃。
原則上只要滿四個月以上就可以開始進行副食品,一般來說滿四個月到六個月都是可接受範圍,最遲不要晚於滿六個月。 不要過晚進行副食品,否則會延緩寶寶練習吞嚥、咀嚼的能力,寶寶的口腔無法得到完好的訓練的話會影響後續咀嚼能力及語言能力。 調配法:依然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約4匙的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奶量亦同時相對減少,建議為90~120cc。 這時期的寶寶,除了吃母乳或嬰兒配方食品之外,應該開始吃一些由蔬菜、水果等固體食物製成的湯汁,及米糊或麥糊,來滿足成長中所需的營養了。
部分水果的果皮表面會有有一層白色的粉,並不是水果髒掉或是農藥殘留,而是水果本身的保護層,可保護水份散失、延長保鮮時間,例如:葡萄、李子。 未熟前的理想保存溫度在10~26℃,夏天若天氣炎熱的話,一定要放在室內陰涼處,稍為成熟後即可冷藏。 有機蔬菜是指在栽種過程中嚴格依循有機生產的規範,禁止使用任何的農藥、肥料、生長激素等等化學合成物,遵循自然規律的農業生態的產品。
無論是平日或外出時,都能迅速準備好副食品的餐點,讓寶寶一次攝取多種營養素。 小嬰兒是會感受到氛圍的,如果你罵他的時候,他會感受到,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可能就會比較不喜歡吃副食品了。 一邊吃,一邊擦嘴巴:想像一下,自己(大人)在用餐時,吃得很開心的時候,有人旁邊一直幫你擦手、擦嘴巴,時間一久你可能就不想吃,也沒有興致了。 另外如果小孩子已經確定對特定食物過敏,千萬要記得記錄下來,還有要告訴所有會照顧孩子的人,例如:保母或者托嬰中心老師。 這些症狀反應的快慢及嚴重性每個孩子都不同,大部分的人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溫和的。
用於製作副食品的蔬果必須完全新鮮、外觀保持完整、沒有腐敗痕跡,充分洗淨、去皮、煮熟後才能放入盒中保存。 育兒沒有制式規定,更沒有屬於哪一派別,只要寶寶願意吃,準備的人也輕鬆,就是最好的方式。 唯獨一歲以前不可以食用蜂蜜,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孢子,會分泌肉毒桿菌神經毒素,嚴重會致死。 在上個階段,如果寶寶副食品都吃得很好,則可以進入含住壓碎期,8-9個月嬰兒的舌頭,已經可以前後、上下活動,當有塊狀物時,則會用舌頭壓碎。 安全第一,材質安全為爸媽最在意的事,選擇通過檢驗認證的,目前比較嚴格的檢驗為德國LFGB認證,沒有奇奇怪怪的化學產物,無塑化劑、無重金屬、無雙酚A。 顏色異常NG:新鮮蔬菜該有它正常的顏色,並不是越鮮豔越好、越白越好,有可能有染劑或漂白的可能,反而容易吃到對身體有害的化學成份。
- 一歲到一歲半︰此時寶寶開始長出門牙了,可用門牙咬斷食物,一方面練習牙齦用力咀嚼,可以準備能用牙齦咀嚼的軟硬度的食物。
- 因為此時寶寶沒有臼齒,還沒辦法將食物磨碎,要注意避免給寶寶太硬的食物喔。
- 開始嘗試副食品的第一階段在台灣普遍都是以粥上面的米湯開始,歐美有些父母則是從水果汁開始。
- 以這個個案來說,該男孩除了母奶、蔬菜、米飯泥外,其餘食物都沒攝取,像是牛奶、肉類等,以至於缺乏蛋白質、維生素D,才引發佝僂症。
- 調配方法:以60cc的配方奶加入約4匙米粉調製成米糊(媽媽可自行拿捏米粉的量,大略成糊狀即可);奶量則相對減少,建議為90~120cc,果汁在給予初期需加水稀釋。
而父母最關心的誘發過敏問題,大約有八成食物所引起的過敏反應是出現在皮膚的症狀(如蕁麻疹,或是眼睛、嘴唇的浮腫),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食物過敏,都會有明顯可見的皮疹或腫脹。 所以父母應該留意一些非皮膚性的過敏反應,例如喉嚨是否覺得緊緊的? 是否出現呼吸困難、頭暈、肚子痛等症狀,來留意寶寶的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