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寺詳細懶人包

一步步的禮拜,就像是到電信局打電話給佛祖,談話接心。 相傳古印度即有「巡禮」的習俗,「巡禮」,就是指巡迴禮拜佛、菩薩、祖師等之聖蹟。 在印度有巡禮八大靈塔的風氣,在我國也有朝禮四大名山的習慣。 雲朝山禪寺的八月十五傳統法會,意在消災祈福,已有幾百年歷史,據中華民國十二年《慈利縣誌》載:雲朝山寺,唐貞觀中建,有田租40石。 清朝常住寺僧達200多人,有田租40石,長期做雜工10多人,現存大米碾一架,巖磨、石舀及水缸完好。 上智下祇法師是上普下敬法師弟子,臨濟宗50代傳人,接法於聚龍寺。

现庙宇前尚存几棵千年古茶树,直径约30公分。 碑文载明代茶师王国荣曾来此品尝,确似贡茶。 山内还有一种奇树,本地人叫“幺姑树”。 外人用手摸树杆树皮,其枝动叶摇,呈现一种少女羞涩之状。 该树又叫“良心树”,或叫“痒痒树”。 还有月亮树等等,可申报为国家保护植物。

傳説古時該蠟燭山四季自然發光,不僅照明金殿頌經之用,還光及常德城,使其晝夜不分。 常德來一法師,施五雷擊頂法(雷劈),將石燭打斷一隻,現存一隻完整,一隻一截,也不再發光。 建於形式蠟燭也似玉璽的萬丈懸崖的獨立巔峯之上,巔峯又名“千層閣”。 佛殿坐北朝南,殿頂已壞,麻條砌成的殿牆基本完好。 殿內祖師台以及左右佛像台尚存,“文革”曾見其殿所蓋之瓦為刀光9年所鑄生鐵瓦,每匹約30餘斤,以防狂風。 金頂四周麻條圍牆半人深,之下連接寺院與金頂為一坐石拱橋,取名”接龍橋“,橋下萬丈深淵,龍頭盤於橋頭。

朝山寺: 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

2005年在僧眾、三寶佛、開山祖師金身搬至三義鄉建立新道場後,同年12月17日銅鑼道場迎來新佛像,舉辦安座儀式。 同年開始動工整修,2007年2月11日十尊神像安座,安座前車隊先繞行公館、銅鑼等鄰近鄉鎮,沿路住家擺設香案祈福。 云朝山寺毁于20世纪初战争年代,残存金顶佛殿及几尊神像,更毁于“文化大革命”,最后仅存断垣孑立,残碣零落。 20世纪90年代,有众多信士和群众先后自发地重修了简易金顶及几间简易房屋作为朝拜建筑物。 并已经有朱泽云等三个和尚住寺,逐步进行绿化,修复简易道路。

朝山寺

山寺歷史悠久,千百年來為佛教聖地,現僅存遺址。 這裏是一個矗立在筆直懸崖頂端的一個小小的廟宇,他曾是佛教臨濟正宗古遺址,在雲之頂端,天地之間,凝聚天地之精華的地方,默默承載着歷史的記憶,靜觀世間繁華。 這裏就是位於湖南省張家界慈利縣西南方的雲朝山禪寺。 主祀三寶佛、還有供奉觀世音菩薩及「救世師父」,及一尊外形神似觀音、取名為「木觀音」的樹幹。 住持堅持佛像嚴禁拍照,這也為寺方特色。 九二一大地震後,大興善寺與信徒將準備建大殿的六千萬元全捐出賑災。

九華山大興善寺,為1961年左右源起於苗栗縣苑裡鎮成功路的民宅,1965年搬到苑裡鎮天下路,正式有「大興善寺」之名。 1985年開山祖師「無名比丘尼」(有人稱其為福慧或慧福,信眾尊稱為「救世師父」)圓寂時,指示前往銅鑼闢寺。 當初遷移時,為避免遭到苑裡鎮民強留,據說利用晚上連夜搬走。

朝山寺: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

二樓至五樓為信眾住宿的寮房,每間可容納四人到八人不等,計有一百四十間,每間房間均有二套浴廁設備,可供一千二百人住宿。 感謝您對佛光山西來寺的支持與愛護,如果您對網頁有任何問題,歡迎您提出意見及相關問題,讓我們可以有機會提供給您更好的服務。 ﹝一﹞朝山應有的態度: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朝山呢? 用感恩心朝山: 對於佛陀和古德的恩澤,我們必須發自內心深深的感激,從感恩心中,才能真正體會他們的偉大,以及弘化眾生,紹繼如來家業的慈心悲願。 发菩提心朝山:这是从追求佛道的决心中发出的。

朝山寺

菩提就是成就佛道的心愿,不发菩提心,无以成佛道,所以应发菩提心,发长远心,追求佛道永不退转,而朝山的机缘,让我们在修学佛道的历程中,藉由瞻仰佛陀圣迹,引发深刻的体验,发起无上的道心。 发恭敬心朝山:恭敬心是学佛者不可或缺的,因为‘佛法从恭敬中求’,我们发心朝山,礼敬诸佛,亲近善知识,也必须心存恭敬,才能获益。 用思齐心朝山:从缅怀佛陀与古德,我们除了生起惭愧心外,更必须向先贤看齐,实践‘知恩报恩’的行为,秉承前人的遗志及教法,使佛法发扬光大,流传到后世,让更多的众生因佛法明灯的照亮而得到光明。 用感恩心朝山:对于佛陀和古德的恩泽,我们必须发自内心深深的感激,从感恩心中,才能真正体会他们的伟大,以及弘化众生,绍继如来家业的慈心悲愿。

法會可以為嬰靈、歷代宗親冤親債主、亡者親屬超度。 清順治二年年,李自成兵敗,退於慈利五年,隱於湘西各大寺廟,李自成禪隱石門夾山寺,法號奉天玉和尚,李過隱於慈利高峯茅庵,法號野拂和尚。 大約50×70釐米,井水清澈見底,水井之上清泉流經石板缽缽而得名。 相傳很久以前,一個雲遊僧人來此,口中十分乾渴,找不到水喝,將化緣的金缽放在這裏,祈禱上蒼給口水喝。 一會兒金缽不見了,倒是放金缽的地方出現一口水井。

三座山凌空三千尺,層層疊嶂,宛若刀切斧劈。 千層閣”背面玲瓏蒼松與千年古藤點綴其身,又是另番景色;峯上還有兩顆古樹很有特色,一顆是槐樹,最起碼有千年歷史,人們習慣稱它為“月老”,另一顆是楸樟樹最為罕見,生長於絕壁。 山尖長有樹木,山體光潔雜草無存,真是巧奪,似專供朝拜金頂佛殿燃燭之用。

每年會有六次法會,法會前一天信眾會一同搓湯圓。 在2000年報導時,寺方表示志工有二、三千人,會不定期到寺院幫忙,張羅素齋、打掃環境、接待香客、指揮交通,大部分負責供膳,分組挑菜、切菜、煮菜、分菜、洗碗,假日供膳義工動輒百人。 信徒們曾說,大興善寺除了農曆十二月十五開基紀念日外,農曆一月十二、二月十九,六月十九日與四月初八日都相當熱鬧,朝山信徒至少都會高達上萬人。

朝山寺: 國際佛光出版社

並秉持著「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 希望、給人方便」的精神,於佛光山全球資訊網設置安全、便捷的「佛光山線上捐款系統」,俾使廣大信眾能輕鬆種福田,點亮心 燈,照亮世間的每一個人。 此外,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中記載,能恭敬禮拜如來的人,可以獲得五種殊勝功德: 1. 形像端正:因見佛相好,心生歡喜,以此因緣而得相貌端正。 廣結法緣: 朝山總以朝禮佛教名山聖地為目標。 如:大陸的四大名山,因為法緣殊勝,往往是菩薩示現的道場。 所以凡是朝山者,能以虔誠、懇切的心朝禮,即能感得種種瑞相;再者大家都是為求法而來,非常的殊勝難得,彼此可以共結法緣。

朝山寺

目前有兩處免費停車場,一位於佛光山入口處滿香園廣場;一位於佛陀紀念館花木奇石藝展入口處,可容納五千部小客車及 三百部遊覽車。 「麻竹園賓館」,麻竹園賓館其主要功用為接引更多信徒來山禮佛,提供舒適的餐宿休息場所,及解決信徒大會與信徒之住宿問題。 於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啟用,佔地二千五百坪,樓高五層,一樓為祇園講堂、竹林一室至四室、會客廳、服務台、法務流通處及可容納千人的大餐廳。

此寺聞名之因,主要因寺方持咒加持的水盛傳有治各種病症的神效,在福慧法師生前,信徒就深信佛茶有神力。 寺裡僧尼會為香客分配以帶回家飲用,每人最多三公升,塑膠桶一排排,形成奇觀。 若在寺內喝時必須在大殿跪求祝禱,帶回飲用也應面向大興善寺的方位跪求祝禱。 還有些信徒會跪在寺前久久不起,由家人或僧尼將水從頭頂淋下,或以手帕沾水在身上拍打。 寺方強調,救世師父雖已圓寂,但精神願力長在,曾有信眾拿水送請衛生單位檢驗,結果符合安全衛生標準。 「信徒講習會」,有祇園廳、五觀堂、法輪堂、雙園堂,分別可容納二百人、一百五十人及六十同時上課。

计划在较短的时间里在寺院周围进行绿化,修环行小道,建成公园式寺院。 云朝山寺历来为文化名人所垂青,初步了解古今文化人士有:晚清廪贡生、民国《慈利县志》编纂者吴恭亨题含山名的对联:一粒白蹲隔云寺,四山青护前朝僧。 又题联:云霄吾能自致,朝市今不昔同。 朱贞白题慈利云朝山寺:老衲近寻雷岳去,天风远送叆云来。 又云:云气欲为天下雨,珠光常拥佛前灯。 据《直隶澧州志》载康云瑚《云朝山记》:“慈利之南九十里,高数千仞,高顶种有茶树,青香异味,昔人评之曰云雾仙品”。

朝山寺

發菩提心朝山: 這是從追求佛道的決心中發出的。 菩提就是成就佛道的心願,不發菩提心,無以成佛道,所以應發菩提心,發長遠心,追求佛道永不退轉,而朝山的機緣,讓我們在修學佛道的歷程中,藉由瞻仰佛陀聖蹟,引發深刻的體驗,發起無上的道心。 發恭敬心朝山: 恭敬心是學佛者不可或缺的,因為「佛法從恭敬中求」,我們發心朝山,禮敬諸佛,親近善知識,也必須心存恭敬,才能穫益。 用思齊心朝山: 從緬懷佛陀與古德,我們除了生起慚愧心外,更必須向先賢看齊,實踐「知恩報恩」的行為,秉承前人的遺志及教法,使佛法發揚光大,流傳到後世,讓更多的眾生因佛法明燈的照亮而得到光明。 人與人的往來要靠書信,通電話,禮物的交際;而我們與佛祖的來往交流,則靠朝山拜佛。

朝山寺

用惭愧心朝山:‘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我们应该忏悔自己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深重,以致不闻佛法,不值佛世,还在生死海中轮回,以惭愧心来礼拜大觉者的佛陀,并忏除自己的业障。 朝山拜佛的意义,在于:从山下拜到山上,越拜越高,如同步步高升。

  • 清朝常住寺僧達200多人,有田租40石,長期做雜工10多人,現存大米碾一架,巖磨、石舀及水缸完好。
  • 並秉持著「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 希望、給人方便」的精神,於佛光山全球資訊網設置安全、便捷的「佛光山線上捐款系統」,俾使廣大信眾能輕鬆種福田,點亮心 燈,照亮世間的每一個人。
  • 人與人的往來要靠書信,通電話,禮物的交際;而我們與佛祖的來往交流,則靠朝山拜佛。
  • 又有一洞名儲糧洞,洞深不可測,洞內為大軍儲糧以備戰用,相傳李闖王禪隱後,藏寶於寺廟地宮之中,藏兵於寺廟對面山洞之中,以待東山再起。
  • 寺廟幾經風雨,斷壁殘垣記載着曾經的輝煌。
  • 主祀三寶佛、還有供奉觀世音菩薩及「救世師父」,及一尊外形神似觀音、取名為「木觀音」的樹幹。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