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中環」期間(2014年10月4日晚上),羅大佑在高雄市大彩虹音樂節,上台唱出《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以表支持香港的民主進程。 2006年,陳水扁政府爆發一連串貪污弊案時,羅大佑也登臺響應施明德發起的紅衫軍運動。 同時表達對前後任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偏向台獨的政策加以批判。 对于香港政治,他屬親泛民主派,其言論亦受到中共的批評。
確實他受到巴布‧狄倫的影響很深,不論是精神方面,或是時而唸、時而唱的歌唱方式。 當然大哥(李宗盛)用唸唱的,跟詞曲咬合也有很大的關係。 那場很有趣,有些歌明明是他自己寫的,卻給周華健唱,他說他自己「沒辦法唱」。 後來,他曾在自己的演唱會上解釋,不想唱,是因為,明明以前是寫給別人的歌,故事卻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譬如〈飄洋過海來看你〉,有好一陣子他沒有演出這首歌,因為每次一唱,演出就會出包。
戀曲1980歌詞: 演唱會專輯
演說第二天,羅大佑與高曉松及哈佛大學兩位教授就音樂相關歷史進行口述錄制,口述影像將作為保密檔案保存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當中。 《恋曲1980》这首歌,歌名就非常直接,是八十年代的歌曲。 现在应该已经很少人知道这首歌了吧,想当年这首歌可谓是火遍大街小巷,十分惊人。 其实很多经典的老歌都比现在的一些歌曲都要好听,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哦。 该曲是罗大佑可谓最经典的系列歌曲——“恋曲”系列的第一首歌,同时,也是罗大佑第一首纯正的“情歌”,开创了罗大佑的柔情之路。
1976年羅大佑進入樂壇,從此在流行、搖滾、民謠等音樂流派中,屢屢創新,影響了台灣、中國大陸、香港等華語地區幾代音樂人如郑智化,高晓松,陶喆,许巍,汪峰等的創作。 羅大佑的作品将搖滾与東方美學相結合,富於批判和社會啟蒙意識及大時代感,堪称華語樂壇的丰碑。 羅大佑素常將流行音樂與文學相融合,使流行音樂成為與電影、文學、古典音樂平等的藝術形式。 他的音樂風格多變,意境廣闊,歌詞文學性高且兼具批判性,被廣泛認為是華語流行音樂與台灣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 國中時,我聽了好多次李宗盛的第一張專輯《生命中的精靈》,A面最後一首歌時,還能聽到他錄的一段口白,請你翻面繼續聆聽。 那時候你不會知道,這個人在這些歌中寫的多數是他自己,只覺得專輯封面很好玩,他居然把自己本人的照片印在一個牛皮紙袋上。
戀曲1980歌詞: 小伍,歌 故事的第一行
長大之後,你了解寂寞明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於是他的玩笑與調皮就變成一種自嘲,把這首歌帶到另一個層次裡。 恰巧當時看到某些講音樂的文章,在提到羅大佑的時候,往往會提「詞跟曲的密合度」。 我再回頭去細究羅大佑跟李宗盛的許多歌詞,就發現,那些歌詞用講的跟用唱的,抑揚頓挫是差不多的。
若沒有像他一樣走到生命的最後一關,用生老病死當作唱片的標題,我覺得一切都容易言過其實。 而薛岳《生老病死》這張專輯讓我最驚訝的是,這些歌,是從一個知道自己生命將盡的歌手口中唱出來。 你知道這張唱片最可怕的一點就是,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這就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張專輯,唱完他就要離開了,甚至很可能當你第一次聽到這張唱片時,他就已經過世了。 一直到又聽了《生老病死》那張,寫詞的有李格弟、也有陳輝龍,那時候才知道這兩個人都是詩人。 那張專輯的好幾首歌詞,對我來說文學性非常高,譬如說〈昨天的孩子〉、〈血腥瑪莉〉、〈一座孤獨的島〉、〈一個人兩個人〉。 他們把一些很難、很重的事情輕巧地帶過,但該講的重點都點到了。
對於戀人,當愛走到盡頭,或是因為緣分已盡,或是另覓新歡等等,就痛快的分手,對別人時間的浪費,才是折磨。 許多人忍受不了七年之癢或是外界誘惑出離愛情,又有什麼不對呢? 《戀曲1980》是由羅大佑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羅大佑1982年4月21日發行的專輯《之乎者也》中。 那應該是我第一次聽到什麼叫Bossa Nova,儘管那時候只是覺得好像有點Jazz。 其中有些音樂類型和唱法是Soul(靈魂樂)、Gospel(福音音樂)什麼的,當然,就算不知道這些類型也會覺得音樂好好聽,而且和一般經常聽見的華語流行歌有些不一樣。 我覺得除了他,可能再也沒有其他華語音樂創作者有資格在那樣的時間點,把「生老病死」這樣的一個主題放在一張唱片上。
2022年2月22日,發表第一張純翻唱專輯《安可曲》,並配合新歌MV拍攝微電影《永生號》。 5月29日至6月19日,舉辦「安可曲」美國+新加坡四場巡演。 7月17日,於花蓮林榮星光站重啓「宜花東鹿」戶外線上巡演。 2019年,為中國大陸電視劇《都挺好》創作片尾曲《叮嚀》,由毛不易演唱。 2015年,為電影《太平輪》作曲並演唱主題曲《穿越漩渦》,由林夕填詞。
基於好玩的心態,後來我也開始去拆解那些我很喜歡的歌。 2005年,在台灣公共電視現場直播的由台灣音樂文化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UBU硬地音樂展》中,羅大佑則登台演唱了《綠色恐怖份子》和《阿輝飼著一隻狗》。 2021年,1982年創作的《之乎者也》成為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片頭曲。
他有很多好歌,可是如果你知道背後更多故事,選歌的邏輯會很不一樣,包含該怎麼做曲序排列,甚至可以像寫論文一樣,從原因一步步推導至結論。 可以拿他所有的歌,從各種角度切入做一份愛情研究,情感上非常細緻,但論據又鞭辟入裡,因為那完全是用他的人生經驗換來。 我覺得後來幾乎沒有人寫歌詞可以像他那樣了,尤其在華語世界裡頭。 2018年,在華山Legacy舉辦為期一年的“週3聚樂部─羅大佑與音樂瘋子的傳奇派對”。 同年為電影《我不是藥神》創作并演唱音樂觀後感《夜是秋月明》。 2017年,發表第七張國語創作專輯《家III》,該專輯是羅大佑闊別十三年的復出之作。
- 他給我聽《貪婪之歌》,真的嚇了一跳,對高中生來講那其實是一張很憤怒的唱片。
- 他們把一些很難、很重的事情輕巧地帶過,但該講的重點都點到了。
- 他的音樂風格多變,意境廣闊,歌詞文學性高且兼具批判性,被廣泛認為是華語流行音樂與台灣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
- 或許有緣無份,這誰能預料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歡樂將是明天永恆的回憶”這句。
所以你要他去幫別人訂製歌曲我覺得某種程度來說是有些困難的事。 我後來才知道,他有時候是請編曲走一段和弦,再直接進錄音室裡唱他寫好的詞,即興出旋律,很隨性。 羅大佑對我來講,是從比較旁觀者的角度在觀察這個世界,他是出世的,但用很嚴苛的角度,去講他看見的,或是他預見到未來可能的世界。 年輕的時候你一定很喜歡羅大佑的作品,因為他夠犀利直接,很有個性。 可李宗盛的角度純然是很入世的,從自我出發,從自我和他人的關係出發,最後才講到自己跟世界的連結。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