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記豆漿店詳盡懶人包

這手工厚燒餅每個外型都不太一樣,外表雖然很醜不美觀,但吃起來確非常好吃。 本貓點播一首老歌《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趙傳)。 「和記豆漿店」的品項單純,主打招牌就是燒餅及燒餅夾蛋,也有蛋餅、甜酥餅、鹹酥餅、油條選擇,價格平實,美味不貴,都在$20~$40之間,完全可以吃超飽又不傷荷包,受疫情影響,目前不開放店內用餐。

和記豆漿店

除了厚燒餅,還有蛋餅、油條、鹹甜酥餅和豆漿、米漿等各式傳統古早味早點。 超人氣百元平價麵食料理大來襲~台中公益路必吃美食小吃餐廳推薦。 全台北最代表的中式早餐店可說是「阜杭豆漿」,沒有之一。 但是「阜杭豆漿」逐漸觀光客化,價位也高。 而捷運「麟光站」旁的「和記豆漿店」仍然保持著傳統的風貌,好像進到時光隧道一樣。 現代飲食文化改變,傳統中式早餐店越來越少了。

和記豆漿店: 台北早餐 和記豆漿店-好吃的手工厚Q碳烤燒餅 遠處就能聞到香氣

此文同步發表於:台北信義區美食早餐》和記豆漿菜單價位大公開! 超人氣碳烤厚燒餅來襲~台北信義區必吃美食小吃餐廳推薦。 位在台北捷運麟光站附近的「和記豆漿店」,一走近店家,映入眼簾的是門口熱烘烘的碳火烤爐、排隊人龍,和穿著白棉汗衫的老伯伯,看顧爐子裡正醞釀著的香甜燒餅。

甜豆漿不會太死甜,屬清、口感較液態型,有淡淡的豆香,但更推鹹豆漿。 我運氣算不錯,來的時候排隊人潮不算多,但不要看這樣幾個人在我前面,依然耗掉我 20 分鐘以上的時間才順利入店。 貓大爺,興趣廣泛,愛好美食、旅遊與歷史,曾任職電玩雜誌主編、電視台記者、軍事雜誌特約撰述、旅遊雜誌特約作者、在線遊戲公司營運長、大學講師(有教育部講師證),現為專職部落客及電視談話來賓。

和記豆漿店: 和記豆漿店~店家環境介紹

燒餅和酥餅因為手工製作碳烤,數量有限,最好早一點去買,以免賣完。 餐點的風格都很粗獷,「阜杭豆漿店」仍然比較精緻勝出。 但「和記豆漿店」仍有它的庶民氣息,只要記得提醒店員鹽少放一點。

  • 超人氣碳烤厚燒餅來襲~台北信義區必吃美食小吃餐廳推薦。
  • 此文同步發表於:台北信義區美食早餐》和記豆漿菜單價位大公開!
  • 可能也是因為如此,造就了一些阿婆喜歡自己動手來抓燒餅而不排隊的現象。
  • 喝起來是蠻濃醇的豆漿,帶一點點焦香味,但本貓覺得糖加的多了一些,最好提醒一下店員半糖或是少糖。
  • 老闆手工現作的燒餅,每個形狀不一,烤到澎澎的燒餅香氣十足,燒餅底部帶有微微焦氣,能將爐裡每個燒餅烤的均勻上色,可見老闆的烤功一流。
  • 主要是店裡的老老闆還是堅持用鐵桶爐子去烤燒餅跟其他酥餅,而且鐵桶爐還不是用瓦斯去烤的,是用真炭火,光是火候的處理就要很注意,而且燒餅放到爐子裡面也都要特別注意,《和記豆漿店》算是別地方吃不到的傳統味道。

只是阜杭豆漿人好多喔… 和記這天平常日的客人也不少喔,差不多將近八點,門口就一堆客人排隊在買厚燒餅囉! 台中西屯素蔬食》頤品素食拉麵菜單價位大公開~多元化拉麵湯頭素食朋友的新選擇! 和記這天平常日的客人也不少喔,差不多將近八點,門口就一堆客人排隊在買厚燒餅囉!

本貓今回來介紹一間台北最具古早味的中式早餐店:「和記豆漿店」,《食尚玩家》節目也從推薦過這間店。 《和記豆漿店》就在捷運麟光站附近,從木柵方向往市區的巷子裡面,從捷運站出口出來看到右手邊7-11那條巷子,轉進去就是《和記豆漿店》,店門口看起來就是很簡單,而且是一個沒有招牌的早餐店,要不是店外排隊人潮還不知道這裡就是《和記豆漿店》。 不過也是因為我比較常吃阜杭,阜杭的交通對我來說比較方便一點。

和記豆漿店: 台北東區|茗香園冰室大安店,一秒到香港茶餐廳,每樣都好吃又不貴

但是本貓這天吃到的蛋餅和燒餅夾蛋,蔥蛋都有一點點過鹹,這點可能要提醒負責煎蛋的店員,不要放太多鹽。 炭烤出來的厚燒餅,外層會有一點焦脆,內裡則是帶有嚼勁的口感,而且燒餅的厚度真的有夠厚,跟現在薄到不行的燒餅完全不同,搭配著大約是8分熟的蔥蛋,整個還蠻配的,原則上單吃厚燒餅會比較乾一些,有蛋的話則讓整個蠻有味道的,會濕潤一些些。 老闆手工現作的燒餅,每個形狀不一,烤到澎澎的燒餅香氣十足,燒餅底部帶有微微焦氣,能將爐裡每個燒餅烤的均勻上色,可見老闆的烤功一流。 大創新品牌「Standard Products」台灣一號店強勢登場,文青風格「日本小物99元起」日本控要買爆。 即使外帶放了一陣子,餘溫的餅皮仍是「香、彈、軟」地好吃;就算到了中午,雖然有變硬一點點,但不減口感,好吃不油。 我們各點了一杯冰的甜豆漿和一碗鹹豆漿一起喝。

喜歡麵糰的咬勁口感,咀嚼起來不乾硬,濕軟度適中,且越嚼越香甜。 除了麵香,還有被炭火烘烤的酥脆和芝麻香;夾著鹹味蔥蛋,配著燒餅吃,剛剛好。 強森王 (Johnson.Wang)台北人,挨踢工程師,育有一隻貓,是個有少女心的阿宅,大約從2006年開始撰寫此部落格至今。 認為人生在世沒有什麼都能一把抓,有捨才有得。

對於美食、旅遊、3C均有高度的興趣,但是常少見多怪而自以為發現寶藏。 實在是沒閒工夫組合的話,還是去阜杭豆漿店一網打盡吧,畢竟現場有冷氣,三樣東西也全部都是現做現賣,可惜阜杭的豆漿還是比不上世界豆漿大王的就是了,而且,排隊要排很久! 和記的燒餅採用的是古早的作法:類似汽油桶的桶子,在桶底燒熱炭。 燒餅在貼進桶子的內壁之前,要先把炭火燒得更旺,之後是用炭火的餘溫來燜熟燒餅。 也因為桶子內部燒得很熱,所以燒餅貼上去後自然的被烤乾表皮,就會有一點酥酥硬硬的口感。

這遵循古法製作的厚燒餅,果然口感極佳,似乎比阜杭豆漿店的更上層樓,尤其是表面有一點鹹鹹的味道,真的是超棒的燒餅! 而且燒餅這完美的酥脆表面並沒有因為我們帶回家的這段路而有所改變,還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可惜油條不是和記現做,不然現場吃的口感一定會更好。 店內還有其他女性店員數名,我們是覺得這些女性店員似乎服務態度不是那麼精實,時常有晃神的狀況出現,整個店只有那位老先生是清醒且有精神的。 可能也是因為如此,造就了一些阿婆喜歡自己動手來抓燒餅而不排隊的現象。 總之,「和記豆漿店」仍然保持著數十年前的風貌,很有懷舊的風味。 餐點很傳統,賣相並不好卻很實在,厚燒餅必吃。

這種厚燒餅看起來很厚很粗獷,帶著一股迷人的碳烤香氣,燒餅很厚實,偶而會帶點焦黑,賣相不好但是吃起來卻很柔軟帶軔度,有點麵包的感覺,並不會硬或乾,這種美味的燒餅在台北市已經很難吃到了。 《和記豆漿店》的燒餅是用貼爐去烤的,現在願意這樣忍受爐烤高溫的店家真的很少了,而且還是用真炭火去烤的,問了一下爺爺,他只回一句炭烤的焦香比較好吃,真的烤出來底部是帶有焦色,會聞到微微的焦香,真的超級迷人的啊! 《和記豆漿店》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老客人喜歡呢? 主要是店裡的老老闆還是堅持用鐵桶爐子去烤燒餅跟其他酥餅,而且鐵桶爐還不是用瓦斯去烤的,是用真炭火,光是火候的處理就要很注意,而且燒餅放到爐子裡面也都要特別注意,《和記豆漿店》算是別地方吃不到的傳統味道。 因為疫情關係,暫時無內用,便搭了捷運到動物園站附近,找到一處可以休息的地方,細細品嘗燒餅夾蛋、鹹酥餅和冰豆漿。

轉了個彎就見到前方有小型的排隊隊伍,又聞到了那香氣,即使位在安靜的巷弄內,尋香便能很快地發現到和記燒餅。 店突然變得極為熱門,網友口耳相傳的厚燒餅也是採用與和記相同的傳統作法,不過阜杭的薄燒餅就是用西式烤爐做出來的了。 我們在現場,至少聽到兩個人點的燒餅數量超過 10 以上,其中一位還說要直接等下一爐。 如果不幸排在這種人的後面,那真的是會很想哭。 蛋餅吃起來就比較一般了,和別家差異不大。

  • 《和記豆漿店》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老客人喜歡呢?
  • 《和記豆漿店》的燒餅是用貼爐去烤的,現在願意這樣忍受爐烤高溫的店家真的很少了,而且還是用真炭火去烤的,問了一下爺爺,他只回一句炭烤的焦香比較好吃,真的烤出來底部是帶有焦色,會聞到微微的焦香,真的超級迷人的啊!
  • 實在是沒閒工夫組合的話,還是去阜杭豆漿店一網打盡吧,畢竟現場有冷氣,三樣東西也全部都是現做現賣,可惜阜杭的豆漿還是比不上世界豆漿大王的就是了,而且,排隊要排很久!
  • 炭烤出來的厚燒餅,外層會有一點焦脆,內裡則是帶有嚼勁的口感,而且燒餅的厚度真的有夠厚,跟現在薄到不行的燒餅完全不同,搭配著大約是8分熟的蔥蛋,整個還蠻配的,原則上單吃厚燒餅會比較乾一些,有蛋的話則讓整個蠻有味道的,會濕潤一些些。
  • 現代飲食文化改變,傳統中式早餐店越來越少了。
  • 全台北最代表的中式早餐店可說是「阜杭豆漿」,沒有之一。
  • 和記豆漿店的餐點很簡單,燒餅、油條、豆漿、鹹豆漿、米漿,還有甜鹹口味的酥餅,對了酥餅要趁一大早買,不然很容易賣完。
  • 位在台北捷運麟光站附近的「和記豆漿店」,一走近店家,映入眼簾的是門口熱烘烘的碳火烤爐、排隊人龍,和穿著白棉汗衫的老伯伯,看顧爐子裡正醞釀著的香甜燒餅。

喝起來是蠻濃醇的豆漿,帶一點點焦香味,但本貓覺得糖加的多了一些,最好提醒一下店員半糖或是少糖。 鹹酥餅也是挺強的,只是《和記豆漿店》鹹酥餅價格有一點偏高,蔥花的味道是比較鹹一些,搭餅皮一起吃是蠻剛好的,但如果吃到沒蔥花的餅皮會覺得太乾,單吃到蔥花就覺得太鹹。 今日點的燒餅夾蛋$40,溫豆漿$25,外帶回家後,燒餅仍是微溫狀態,但想重現剛出爐的美味,又馬上送進烤箱加熱一下,熱騰騰的吃就是滿分! 份量來看,和記燒餅紮實蠻大一個的,女生當早餐略微大份,男生的話絕對可以吃飽。 和記豆漿店的餐點很簡單,燒餅、油條、豆漿、鹹豆漿、米漿,還有甜鹹口味的酥餅,對了酥餅要趁一大早買,不然很容易賣完。 我在捷運麟光站馬路口等紅綠燈時,就聞到焦烤香氣,內心迫不及待地想趕快吃到。

和記豆漿店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