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肇釁,臺、鳳、諸、彰四城失守,柴大紀反攻,復占堅守之,雖被圍數月,餉糧告罄,羅掘俱窮,而官民竭力守禦,幸得保全。 亂平,五十二年(1787),高宗乾隆帝,深嘉全城市民義氣,逐錫名「嘉義」,並改土城為磚城。 高懸於正殿天井下方橫樑上的大算盤,是清道光21年(公元1841年)信徒叩謝神恩所捐贈,懸掛大算盤的意思,是表示城隍爺會將每個人一生的善惡,精打細算得清清楚楚,讓人看了不敢做壞事。 1.乾隆30年重建城隍廟碑:諸羅知事張所受立石,高257公分,寬86公分,篆額「皇清」,為花岡岩嵌於正殿左側牆面。 清朝道光27年(西元1847年)嘉義知縣王廷幹所立「靈陰堂」碑,靈陰堂是供奉客死異鄉的幕僚等人士靈位。
佔地興建店屋,後來官府判決兩人每年要給廟方地租番銀四兩,而上帝廟周邊20間店屋也要每年繳地租,為此於雍正八年(1729年)三月立碑(〈上帝廟店屋地租碑記〉)公告。 而後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鄉賓黄世景重修,但過程有些狀況,三年後(1788年)由知府楊廷理續成,並追討遭到侵佔的廟地。 然而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有廟後居民馬梓增築房屋侵佔廟地,當時的值年爐主郭友等人乃向當時的知縣仇賦苹提出控告,最後判罰番銀40元,且每年要繳地租。 次年(1791年)七月,應郭友等人的請求,官方同意立「大上帝廟示禁碑」將此事公告,以示警惕。
嘉義市城隍廟: 台灣好新聞
,其餘副神尊一律沒入市府倉庫慢慢消毀,放棄台灣神明信仰推皇民化運動改信日本神道教,乃當時宗教界一大浩劫。 來規劃設計,主體座向「座東朝西」,廟體建築風格「泉州溪底派」。 整體建築共分三川殿、拜亭、正殿、後殿四大部份,其最大特色是在正殿部份安設許多看架斗栱,屋頂形式皆為重簷,拜亭八卦藻井匠藝,正殿步口及次間看架斗栱,全由榫卯鬥成,不用一釘一鉚,巧奪天工,莊嚴肅穆,也是王錦木匠師首席代表第一個建築作品。
初創建立是屬縣級城隍,興建於縣署之左(昔城內中和街,即今忠孝路東市場東側)三川門、有堂(正殿)、有寢(後殿)、有護廊、四垂亭、龍虎井為七包三進大廟,周鍾瑄撰記立碑,詳述始末。 初創時的城隍廟,不免堂廊制陋,棟楹均取小木,垣牆悉繕泥土,日炙雨淋,歷數十載。 雍正十年(1732年),知縣馮盡善商諸邑紳,士紳陳君陸等負責募捐及重新修繕。 根據《臺灣縣志》(1720年)的記載,標為「偽時建」的道教廟宇有26所,其中有7所供奉玄天上帝,佔四分之一以上。 這七座廟宇分別是東安坊大上帝廟、鎮北坊小上帝廟、永康里洲仔網寮上帝廟(已不存)、武定里上帝廟、廣儲東里上帝廟、仁和里下灣上帝廟、崇德里上帝廟。
1.閻亞寧主持,卓克華、陳昶良協同主持(2010)。 嘉義城隍廟門神為陳玉峰所繪,具珍貴歷史文化價值,廟方委託修復師團隊修復,歷經三年於民國106年(西元2017年)修復完成。 日治昭和年間,城隍廟的相關人士開始討論改築一事,昭和11年(西元1936年)5月31日舉行「改築奉告祭」,在諸位士紳及眾多信徒捐款下於翌年動工,神像移至戲臺供奉,昭和15年(西元1940年)10月竣工。
日治時期推行「神佛升天運動」,整併拆除臺灣舊有民間信仰的寺廟,並將沒入神像集中焚毀。 嘉義市有句俗諺「城隍爺放鬼,地藏王收鬼」,意思是嘉義城隍廟負責每年農曆7月初的鬼門開普度,地藏王廟負責7月末日的鬼門關普度。 嘉義城隍廟每年循例由九大柱(9個神明會)協力,在農曆6月底到7月1日舉辦為期數日的普度法會,隨著城隍廟普度法會的舉行,嘉義市各地也會展開為期1個月的普度活動。 「阿拔泉社番租充為香燈示告碑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嘉義知縣范學恆立碑石,嵌於山門外壁。
至民國四十七年(1958)十一月,舉行七朝清醮,祈安大典,盛況空前。 民國六十九年(1980)拆毀後殿,新建大樓六層,安置眾神,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完成,並舉行入火安座儀式,其後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再度舉行五朝清醮祈安大典。 民國七十四年(1985)十一月二十七日指定為古蹟,民國七十九年(1990),又新建教學大樓;民國八十年(1990)八月,於廟埕添建三川門牌樓,更增莊嚴。 民國八十三年(1994)進行古蹟第一次調查研究,民國八十五年(1996)由符宏仁建築師主持,進行古蹟修復。 此次重建,不僅擴展了原廟之規模,在外觀上,更具有堂皇氣象,從此信者日眾,香火日盛。
嘉義市城隍廟: 台灣嘉義市吳鳳北路一六八號 電話:05-2224116 傳真:05-2288052 E-mail: [email protected]
嘉義城隍廟於康熙54年(1715年)由諸羅知縣周鍾瑄發起捐俸創建,後來於風災中毀損,雍正十年(1732年)年重修,乾隆29年(1764年)再由新任邑宰張所受號招地方士紳重建,並撰「重建城隍廟碑」,前後經歷多次重建,直至昭和15年(1940年)完成重建,建廟距今已近300年。 城隍廟建築為三川門、拜亭、正殿的三落帶拜亭之建築格局,為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改建而成,正殿牆堵施作交趾陶日文和歌,融合臺日文化展現時代歷史意義。 「阿拔泉社番租充為香燈示告碑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嘉義知縣范學恆立碑石,嵌於山門外壁。 此事於同治十三年由欽差辦理臺灣海防大臣沈葆楨上奏朝廷因諸羅城隍神有助守城池有功,因此在光緒元年(1875年),德宗皇帝敕封諸羅城隍尊神加封號曰「綏靖」,(縣城隍)顯佑伯被加封為(州城隍)綏靖侯,是當時台灣府各縣級城隍中唯一敕封尊號的神祇。
張德水1951年10月25日1952年1月25日縣府主秘代理。 1賴淵平1952年1月25日1954年4月23日民選首任。 2何茂取1954年4月23日1957年4月23日31957年4月23日1960年4月23日4蘇玉衡1960年4月23日1962年9月16日代理林金龍1962年9月16日1964年4月23日縣合作室主任代理。 阮劇團表示, 「2022歲末封箱感謝祭-預備備!Chill!」 一路從12月9日到12月25日,共演出18場,演出內容多樣豐富,適合全家一起來觀賞。 歲末封箱感謝祭演出地點皆在新嘉義座(嘉義文創園區K棟2樓),目前已開始售票,詳細演出場次、售票折扣與更多精彩內容介紹,可至阮劇團臉書粉專洽詢。 拜殿的八卦藻井為著名溪底派木匠王錦木(公元1909年-1996年)的作品,不用一根釘子而全由榫卯接合而成眩目的結網斗栱,充分反映出他在木雕藝術表現上的尊貴與富麗特色。
因玄天上帝是北方之神,而北方玄武在五行中屬水色黑,北極殿正殿及三穿殿柱子全用黑色,整體呈現黑色與金色調搭配,極為莊嚴沉穩。 廟中有四對潘麗水壁畫,三對在正殿及拜殿,一對在後殿。 二次大戰後,北極殿在民國卅六年(1947年)二月到九月重修,之後在民國四十七年再修(1958年),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又有小修。 但在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因為將民權路拓寬到15公尺,又拆毀了前殿,遂在民國五十八年到六十年(1969年─1971年)重修,而成今天廟宇緊鄰街道的景象。
登錄種類:寺廟詳細登錄資料府城中和境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又稱臺南北極殿,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昔日府城海拔最高之鷲嶺,主祀北極玄天上帝,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 過去稱為「上帝廟」、「台南上帝公廟」、「真武廟」、「元帝廟」,其別名「大上帝廟」是與位於赤崁樓附近的「小上帝廟」開基靈祐宮相對而來。 於1979年公告為二級古蹟,現升格為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 2.閻亞寧主持,簡雪玲、波多野想協同主持(2011)。 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城隍廟戲臺(林宅)修復再利用計畫。 日治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日本當局進行寺廟整理工作,開始將嘉義境內的寺廟進行祭祀與財產的調整,許多寺廟都被迫廢除,各祀神遂被請入城隍廟內。
在日人冶台之後仍為續辨,直到明冶39年(1906年),日當局府令第62號設置嘉義慈惠院(現為嘉義仁愛之家),並將育嬰堂合併在一起。 正殿上方高懸大明寧靖王朱術桂在永曆二十三年(西元1669年)所御書之「威靈赫奕」匾,是全臺唯一明代傳世匾額,亦是歷史最悠久的古匾,日治時期結束時一度差點遭日本人帶走。 日治時期,因為明治四十年(1907年)拓寬竹子街(今民權路)成9公尺道路,拆毀了北極殿前殿,遂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暫為修繕。 而後北極殿在大正九年(1920年)重修,次年(1921年)正殿落成,大正十二年(1923年)修後殿,昭和二年(1927年)完工。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表示,歲末封箱感謝祭是阮劇團以最大的誠意表達對所有支持觀眾的感謝之意,更要特別感謝嘉邑城隍廟支持青少年參與以及嘉義在地藝文發展,從年初的青少年劇場到年尾的歲末封箱一路相挺。
在藻井四個角落各有一隻蝙蝠,取其諧音象徵「賜福」。 有趣的是,整個藻井的108個人偶裝飾當中,在彌勒佛、仙女或武將等雕像之間,還藏了幾個穿西裝、打領帶、翹鬍子、戴高帽且拿著拐杖的外國紳士。 開車:自嘉義交流道下高速公路之後,循北港路往嘉義市區,過嘉雄陸橋後接中山路續行,再左轉和平路循行即抵。 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清初一府三縣,唯一保存的縣級城隍廟,廟內保存碑記,及匠師名家作品皆不易再現。 2.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廟內眾多名師的交趾陶、彩繪、神像、神轎、碑記檔案等保存良好,具地方各類藝術的流派的特色。 「除暴安良」匾:光緒十二年(1886年),欽命台澎掛印總鎮章高元率嘉義營參將周立得,嘉義縣正堂羅建祥同立。
除維持原功能廟宇使用外,亦可宣揚宗教教育及文資教育。 台灣最早官方建立的城隍廟:1.(台南)台灣府城隍廟(1669)。 「嘉義城隍廟附設慈善會」創立於民國七十年(1981年),由大德「趙煌、柯連春、董金虎」3人發起,成立至今有需要賑災、救急、施棺木等等,或是以往在嘉義縣市的符合低入戶者便可以辦理救濟服務。 嘉義育嬰堂和嘉義陰靈堂為現今嘉義城隍廟附慈善會之先驅。 由於城隍爺是陰間的行政官,一來無主孤魂或異鄉亡靈為城隍爺所管轄事務,二來嘉義陰靈堂祭祀位置就在城隍廟左側便直接掌控地方上冥藉以及祭祀上的方便。 時過變遷,有陰靈堂埤文存在,但現在已見不到嘉義陰靈堂。
- 日治時期推行「神佛升天運動」,整併拆除臺灣舊有民間信仰的寺廟,並將沒入神像集中焚毀。
- 民國七十四年(1985)十一月二十七日指定為古蹟,民國七十九年(1990),又新建教學大樓;民國八十年(1990)八月,於廟埕添建三川門牌樓,更增莊嚴。
- 「除暴安良」匾:光緒十二年(1886年),欽命台澎掛印總鎮章高元率嘉義營參將周立得,嘉義縣正堂羅建祥同立。
- 嘉義城隍廟每年最熱鬧的慶典,是農曆8月2日城隍爺聖誕千秋,祭典和全市的繞境活動是嘉義市地方信眾一年一度的盛事,連續7天的慶典熱鬧非凡。
- 演出內容包括阮劇團演員實驗室第二屆的四位準畢業生,在經過三年紮實的學習後將帶來個人獨立創作《河溪邊 等暗暝》、《嗨!海!》、《生命中的那些鳥事》、《假的,眼睛業障重!》,以及儲備演員們在一整年歌唱、舞蹈、民俗、武術與戲劇的精實訓練下,將以大拼盤方式演出《攏總款起來》。
城隍神轎為鎮廟之寶,是大正13年(西元1924年)聘請名匠黃順財為神轎雕刻主事者,於大正15年(西元1926年) 完工。 「臺洋顯佑」源自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頒賜,民國107年(西元2018年)公告為古物。 4.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王錦木的執篙首件作品,完整保留各時期的構材。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自1982年升格為省轄市後直到2014年,連續32年歷屆正式當選的市長均為女性,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的紀錄,自2018年12月25日起,市長再次由女性擔任。 本廟於西元1694年(清康熙33年)在諸羅縣初創城隍祠堂,以牌位供奉城隍尊神。 清初縣治沿明鄭設於佳里興(今臺南縣佳里鎮內),後於康熙四十年(1701),移至諸羅山莊。
根據後殿前檐柱柱聯「南海慈雲輝聯北極,西方法雨澤普東瀛」的落款年代(乙未年重修),可知北極殿是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 另外根據廟中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古爐與古鐘,可推測該次重修應該是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九月完成,蔡日進才獻石香爐,吳尚新等人才獻古鐘以慶賀落成。 北極殿最早曾被視為反清復明的依據地~供奉鄭成功神像作為精神象徵、待反清大業之日到來、然而清朝統治時期大舉崇祀關聖帝君及天上聖母、打壓明朝官廟的北極殿因而逐漸沒落、地基主的稱號就這樣被流傳下來。 因北極殿位於鷲嶺地勢較位在五條港的水仙宮高,當地留下俗諺「上帝廟硶墘(埁漧),水仙宮簷前」(意指上帝廟硶墘(石階)的高度相當於水仙宮屋簷,或比較高)。 現今的北極殿位在台南市區最高點,坐南朝北,三開間,與過去規模相去不遠。
嘉義孔廟(故址文化路128號),但經過明治37年11月(1904年)、明治39年3月(1906年)二次大地震無力重建而將孔子聖牌則寄祀於三山國王廟,在1936年嘉義市尹川添修平進行眾神歸天政策又將孔子聖牌移祀聖廟(南門廟,現今南門圓環鎮南宮)。 「嘉義育嬰堂」創立於嘉慶元年(1796年),以城隍廟左堂為辦事處,為當時城隍廟附設慈善機構,當時嘉義四方貧民者多,而養育時家貧,生女嬰不捨撫養,而男嬰自己抱理。 當時眾士紳商人等..看到之後同情又心傷,士紳商人們大舉善行,勸捐置業,建設公堂一所,在當時城隍廟左堂,名日育嬰堂,堂有設管事、堂丁、堂婦等職員,管理堂務和另雇乳婦等,專責哺乳育教。 如有願撫育者,該堂每月給津貼一元,但不得將女嬰轉賣為婢女或妓女之具結,女嬰在育嬰堂滿16歲,該堂有權主持其婚嫁事項,並酌收聘金以該堂為經費。 從嘉慶初設起,歴經道光、咸豐、同治,因慢慢的損款經費不足經營上有困難,所以在同治六年~七年,由紳商陳熙年、賴時輝等人廣大倡捐重與,收容更多當時無法自養以及遭遺棄嬰兒…等等善行,隨者時間人數會增減,平均下來在20名上下。
四十三年(1704),知縣宋永清遶木柵為城,周六百八十丈,四方設四門。 四十六年(1707)同知孫元衡攝縣事,於城內中和街建縣署(今忠孝東路市場東側),中大堂,前儀門,後川堂。 並於五十四年(1715),知縣周鍾瑄重修,顏大堂曰:「柔遠能彌」,另建後堂住宅費五百兩銀,左右齋閣費三百兩銀,門外廊舍俱備。 放置在2樓展示的「八獅座」武轎,早期為城隍爺出巡座轎,是城隍廟鎮廟之寶。 日治時期大正5年(公元1916年)由20位唐山師傅以阿里山的白楊木雕刻近2年時間完成。 神轎打造時未使用任何釘子,轎前兩支龍柱為原木立體3層雕刻,轎身有文武判官、牛馬軍將、七爺八爺、日夜遊神等共32尊神像,雕工細膩傳神,為臺灣唯一「八獅座」武轎。
七月開鬼門:請道長起壇祭拜天地、豎高起燈篙、流放水燈籠、宴請好兄弟。 農曆逢七月嘉義地方有句說:七月初城隍廟(放)開鬼門,七月底地藏庵(收)關鬼門。 「嘉義城隍廟改築碑」:昭和十三年(1938年)詳列改築委員會委員與幹事等姓名,嘉義市尹伊籐英三擔任改築委員長,詳述寺廟改建的情形。 清治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諸羅縣周鍾瑄知縣,謂城隍即城池之意,既有城池,必有城隍,方可以迓神庥而妥神靈。 由知縣乃捐獻六百餘兩銀,鳩材捐俸,與建城隍之廟時,並有參將阮蔡文幫捐四十兩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冬建成。
嗣因風雨飄搖,棟傾土剝,於雍正十年(1732),再由知縣馮盡善商諸邑紳重修。 及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已三十餘載,廟宇傾圯斑駁,有折崩之虞,時前邑宰衛克堉有意謀新,惜龜卜無期,以秩滿離去。 新任邑宰張所受,感念城隍燮理陰陽,佑護境民,爰捐薪俸,謀諸縉紳林振魁等人重建,召工營繕,於甲申年小陽(廿九年十月)經始,翌年端月(正月)落成,堂廡聿新,丹檻錦棟,燦然改觀。 張所受並撰「重建城隍廟碑」,詳述始末,今碑猶存,高二五七公分,寬八六公分,篆額「皇清」,花岡岩,崁於廟壁。 城隍廟正殿左右,各有一幅用交趾陶製作的日文和歌(日本詩歌)對聯,是臺灣寺廟中唯一的一副交趾陶日文對聯,於日治時期設置,是當時為保存城隍廟免遭毀滅,信徒及士紳希望和日本政府打好關係所作,見證寺廟為了保存信仰而迎合統治者的無奈。
此次重建奠定了城隍廟的建築格局與廟貌,主體建築為三落帶拜亭之格局,三落即三川門、正殿、後殿,拜亭位於三川門與正殿之間,拜亭的兩側附有龍、虎天井,這種空間組構,是在兩建築之間藉由拜亭作聯繫,形成連貫性的空間。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為清代一府三縣的縣級城隍廟,現地保存良好,見證臺灣城市發展與地方宗教信仰。 「重建城隍廟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諸羅知事張所受立石,高257公分,寬86公分,篆額「皇清」,花岡巖嵌於正殿左側牆面。
由三川殿、中庭、正殿拜亭、正殿、後殿拜亭、後殿及不對稱的左右廂房所組成,舊時三川殿與正殿距離較遠,中間天井兩側有過水廊,三川殿形制亦非今日應都市法規而蓋之騎樓形式。 由於該廟位於鷲嶺上,日治時期鋪設路面時剷除前方部分高度以做為道路,故進廟須拾階而上。 另外在北極殿斜對面的福德祠,原屬北極殿的廟產,一百年前開始租賃他人,原本只有亭仔腳有人擺攤,後來整座祠成為店面。 北極殿一度將土地公迎回供奉在後殿東廂,並向店家追討回福德祠的地。 原本店家不願搬走,但後來據說有天半夜屋頂垮下來,店家遂連夜搬走,土地因而順利要回。
嘉義城隍廟在戰後最主要的修建紀錄是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將原後殿建築拆除改建,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竣工,各樓層供奉不同祀神。 由於當時為了保存城隍廟及宗教信仰,因此信徒及士紳希望和日冶政府打好關係,打破傳統將城隍廟建築裡有日本和歌交趾陶的對聯,也是見證歷史的文物。 「臺洋顯佑」匾:清德宗光緒十三年(1887年)因嘉義大旱,嘉義知縣羅建祥屢禱不雨,適逢嘉義城內民眾迎北港媽祖入城,羅建祥素知北港媽祖靈驗而前往迎請與嘉義城隍廟、東門龍神廟一同祈雨。 隔日天降甘霖,劉銘傳上奏請光緒皇帝頒與嘉義城隍廟:臺洋顯佑、北港朝天宮:慈雲灑潤、東門龍神廟:海嵎昭靈(現已不存)三塊御匾。 嘉義城隍廟共有三川殿、拜亭、正殿、後殿四部分,其中三川殿、拜亭、正殿現為日治時期所興建建築物,後殿則於1980年改成今日高樓建築樣貌,其廟內的雕刻、彩繪、泥塑等均深具文化價值,城隍廟主祀諸羅縣城隍尊神綏靖侯。
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城隍廟增購後殿大樓地基,以當時神尊實在太多而無法放置,同年歲末拆除後殿,重建大樓為六層,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完工後,同年10月並舉行乃入火大座儀式,而拜/正殿保留者日治時期廟貌。 資料來源是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糸 溫峻瑋講師在上課時所提到後殿大樓的由來。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歷數三十多餘年,廟宇如木如垣,傾欹剝蝕,時恐將崩之患,新任邑宰張所受,因感念城隍澤惠萬民,燮理陰陽,功濟寰宇,佑護境民,係由張所受捐出廉俸,邑紳林振魁等董事負任重建大任,幸都人士輸誠樂助,共得銀兩二千餘金。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