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動機和注意力都由多巴胺掌管,目前已有研究顯示長期運動可以增加多巴胺在大腦內的儲藏量,並誘發那些負責為大腦報償中心製造多巴胺受體的酵素生成,進而讓我們在完成某件事時得到一種滿足感。 相較於每週運動一到兩小時者,完全不運動的人往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明顯高出44%。 對於剛開始運動的初學者,徐錦興最建議先做心肺運動,訓練心肺耐力。 所謂心肺耐力,指的是肺臟與心臟攜帶氧氣,並將其輸送到身體各個組織細胞加以使用的能力。
精神科醫師江漢光說,具「憂鬱傾向」、「憂鬱病徵」青少年在看到網路相關影像時,可能萌生「別人怎麼那麼勇敢」、「那我怎麼還在這」等想法,產生自殺念頭,甚至付諸行動。 吳佳儀理事長開場致詞時提到,台灣的精神醫療發展持續精進,然而現今社會中的高風險族群常不自覺問題所在、不願或不知如何連結精神醫療,導致民眾難以發現其健康需求或銜接專業服務。 而針對男性,則應該考慮憂鬱症的嚴重程度,因為與女性相比,即便是較輕微的憂鬱症,也可能對他們在生育健康和行為上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 曾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馬拉松跑者歐陽靖表示,外界看到她現在健康的狀況,常會以為她是靠跑步而揮別憂鬱症,但她坦言,除了跑步,讓她甩開憂鬱症的原因「還包括專業醫師的治療、家人的支持」等,而非僅靠跑步治病。
這項發表在《Heart》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經常泡澡可以降低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專家也同時表示,泡澡頻率越高對心血管的保護越好。 此外,上完課後的排便效果、腹脹感的減輕效果,也都有顯著提升。 江漢光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疤痕,應陪同就醫,約七成個案接受藥物治療、支持性心理諮商兩三個月後就不再有自殘、自殺念頭。 周文君說,這些社團成員集體累積負面情緒,營造「負面」歸屬感,其中不乏有人鼓勵自殘、自殺,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 周文君說,青少年流行「自傷文化」,在面對焦慮、情緒低落,甚至輕度憂鬱時,常採取非自殺性的自傷、自虐行為,另將傷痕拍照或錄影,上傳至特殊網路社群,希望獲得社會認同。
國家應該投注更多資源,用用於憂鬱症與其他精神疾病防治。 憂鬱症恐在2030年登上全球疾病負擔(GBD)第一名,過去調查顯示,台灣憂鬱症防治有3大不足。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雖然在民國96年就從「得設」改為「應設」,功能卻未被好好發揮。
憂鬱症運動: 運動如何幫助減緩憂鬱和焦慮?
全世界有超過2.6億人受到憂鬱症的影響,女性較男性更易發生。 血清素同樣也受運動影響,而且是穩定情緒、克制衝動與提升自尊心的重要元素,它還能跟皮質醇互相拮抗,幫助我們釋放壓力,並且增加大腦的學習重鎮皮質區與海馬迴(Hippocampus)裡的細胞連結。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每週只要運動一個小時,就能減少12%的憂鬱症患者產生,且運動的強度不限。 即使排除年齡、性別、社經地位、有無物質濫用與身體質量指數(BMI)等變項的干擾,所得依然相同。
專業醫師也提醒,對抗憂鬱症是一項長期抗戰,相對地把運動當作療法也必須要持之以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件你喜歡做的事,而且你願意持續進行下去。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全世界已發表的青少年憂鬱症盛行率,均有微幅增加。 在台灣較嚴重的問題是,青少年自殺率這幾年不減反增,臨床上也發現,校園內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愈來愈多。 根據董氏基金會研究,台灣青少年感到壓力的前3名,依序為刻意壓力、未來的不確定性及人際問題,女孩比男孩對未來不確定性、人際問題更有壓力,且憂鬱情緒症狀嚴重者,求助比例愈低。 這些發現具有臨床意義,表明憂鬱症是影響生育可能性的因素之一,這就是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憂鬱症至關重要的原因。
憂鬱症運動: 憂鬱症患者生小孩機率較低!研究:憂鬱症是影響生育可能性的因素之一
憂鬱症常見症狀有憂鬱情緒、失去平時興趣、認知與動作遲鈍、沒有食慾、體重下降、失眠、疲倦、躁動不安、自責、無助等。 憂鬱症原因十分複雜,大致有人際關係壓力挫折與人生危機、身體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家族遺傳、性格問題等幾大類。 臺灣一年內就診次數少於三次憂鬱症病患約三分之一,顯示短期就醫早期中斷是憂鬱症治療的隱憂,憂鬱症若不積極治療會讓症狀惡化導致無法工作甚至生活無法自理,成為家庭社會沉重負擔。 運動治療憂鬱症並非所有人都一樣有效,從生物性、臨床性、心理性到社會性等因素都影響運動治療憂鬱症成效,若能找出那些憂鬱症病患最適合運動治療便可事半功倍。 科學家想進一步了解運動抗憂鬱效果是如何產生,目前只知道可能和身體發炎、氧化壓力、大腦海馬迴神經細胞再生等有關。 運動要儘可能有趣、有挑戰性才能讓人日積月累養成自動自發運動習慣,如果有健身教練指導或親友鼓勵,成功機會便可大增。
- 更何況一萬步必須要走一個小時以上,那根本不算輕度運動,應該歸類於劇烈運動吧(笑)。
- 可是, 如果說一週運動一小時的程度就夠,就算隔日只散步一次也可以達成,這時自信便能自然湧現。
- 所謂心肺耐力,指的是肺臟與心臟攜帶氧氣,並將其輸送到身體各個組織細胞加以使用的能力。
- 埋首讀書的他,很多時候連自己有什麼感受,也說不上來。
- 因此,伊莉莎白每星期有3~5天會到健身房報到,在跑步機上快走或慢跑、重量訓練或是參加倫巴舞(Zumba)課程。
- 另外Schuch博士、Stubbs博士在2016年分析一群包含二十五個臨床試驗,將近1500名憂鬱症受試者隨機分入運動組或對照組,研究發現運動治療憂鬱效果非常好。
在心情最黑暗的時刻,伊莉莎白發覺自己被各種無法抵擋、令人恐懼的妄想圍繞,她必須想辦法制止那些傷害自己、甚至自殺的想法。 長久以來,不論中西醫,都強調運動的重要,運動不但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對心理也有相當的助益。 最近國外研究發現,運動確實能有效減緩重度憂鬱症患者的憂鬱症狀。 相較於藥物或心理治療的中輟率,研究發現運動方案的中輟率僅有15%。 不管是哪種有氧運動,只要讓患者找到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可以負荷的運動,每周3~5次,每次至少30分鐘,持續4周以上患者多半會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運動能有效減緩重度憂鬱症患者的憂鬱症狀,透過運動,可以幫助降低不安情緒、抵抗憂鬱,甚至還可促進身體分泌出感到幸福的腦內物質。
在這項追蹤超過11年的縱貫性調查中共有3萬3908位成年民眾接受問卷訪談,內容主要是平日偏好的運動類型、頻率與強度(註:分為不會喘氣和流汗;會喘氣和流汗;讓自己感到精疲力盡等3級)。 另外,過程中也要填寫評估量表,藉以瞭解有無憂鬱症狀出現。 運動強度指的是運動時,人體負荷量的大小,一般來說,如果持續運動10分鐘以上,開始喘、但還能順暢地與他人對話,可歸類在「中強度運動」;但如果喘到上氣不接下氣,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說話時,就是「強度運動」。 徐錦興補充,其實運用吹口哨也能分辨強度,當你在運動時還能吹得出聲音時,表示是中強度運動;反之,強度運動是連嘴巴都噘不起來,吹不出聲音。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超過4%、約三億五千萬人患有憂鬱症,且平均每年都有高達80萬的人因為憂鬱而有自殺傾向。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臺灣憂鬱症人數逐年上升,2018年就醫人數巳超過四十萬人,然而憂鬱症就醫人數只佔所有憂鬱症患者的五分之一,估計臺灣憂鬱症人口超過兩百萬人,每十一人就有一人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就醫年齡以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最多佔 41%,其次是六十五歲以上佔 25.9%,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佔 25.6%。 性別差異男女比例約為一比二,女性憂鬱症就醫人數為男性兩倍;按嚴重程度區分輕鬱症、重鬱症大約各佔一半。 得憂鬱症的因素很多,絕對不是什麼意志不堅定、不知足的錯誤觀念,我們都應該關心一下患者,畢竟他們也不願意,陪伴一定大於講道理,將心比心,相信最後一定能走出來的。 如果覺得一個人很沒動力,可以找你的朋友一起運動,有伴侶的話一定能更好達成目標。 如果是考慮花費的問題,可以找些免費的,像是定期散步。
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指出,門診收治了不少「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青少年,在網路社團結交同好,相約聚會自傷,疤痕愈來愈多。 專家認為,網路世界成誘導青少年自殺的危險場域,毋庸置疑;另青少年流行「自傷文化」,「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族群愈來愈多,割痕、傷疤、香菸燙痕,拍照錄影後上傳網路社團,相互取暖,也可能誘導自殺。 台南市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日前在臉書上,分享一件已經許久不見的病例,他提到該名患者因為有拉肚子的情形,且持續兩個月,因此前來就診,…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今日舉辦20週年慶祝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以「聽見疫後心聲音–共創關懷點線面」作為主題,陳良基也以憂鬱症患者的家人現身分享經驗。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我覺得我很幸運,至少上天把太太留下來!」前科技部長、台大電機系名譽教授陳良基的太太是憂鬱症患者,2年前試圖輕生被救回。 對於陳良基來說,腦海中的那一天,現在回想起來仍是後怕,當天下班回家,房屋空無一人,在陽台發現太太抓住欄杆,他緊拉她的手,保住兩人現仍能攜手的畫面。
我想知道,為什麼如此多人不知道在抑制憂鬱症這方面,規律運動與藥品一樣有效。 多數人似乎都覺得:「這要是真的,大家一定早就知道了吧?」會有這種廣為流傳的誤解,其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全都是因為錢。 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溫尼克特(D. W.Winnicott)在《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一書中發明了一個名詞,叫做「足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 因為完美的母親是不存在的,過度追求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照顧者),反而會對媽媽、孩子都產生沒有必要的壓力,影響彼此的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推薦做韻律性運動的原因,我想有體力的人也可以試試慢跑或腳踏車,不過必須持續下去才有意義,所以不如先從步行,也就是從散步開始做起應該不錯。 我個人比較不喜歡「步行」這個說法,健康取向太強,感覺有點壓力,我喜歡稱「散步」,帶著有種「閒散地走走就回」而無拘無束的輕鬆感。
該研究由澳洲黑犬研究所(Black Dog Institute)的流行病學專家塞繆爾. 哈維(Samuel Harvey)博士所主持,其和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大學的學者合作,針對一項大規模調查收集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目的在探討從事運動對於憂鬱症的發生可能帶來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一份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期刊》的報告指出,規律運動不僅能緩解憂鬱症的病情,對於一般人而言,也能發揮「防患於未然」的效果,且每週只要花少許時間,毋須把自己弄得很累就管用。 徐錦興表示,比起逛街血拚、吃大餐、看電影,運動可說是改善情緒最經濟、有效又安全的選擇。 只是要讓一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慢跑、打球、重訓,並不簡單,就算努力做完一個小時的運動,也容易因為連續兩三天的肌肉痠痛而放棄。
例如,可以透過增加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可用性來實施對於憂鬱症的篩檢,也能由婦產科醫師和婦女保健提供者進行,以增進對於女性心理健康的照護。 百憂解引發的震撼很大,它不只能遏止負面情緒,還能激發自尊心,這在憂鬱症的治療上是一大突破。 然而這些年來,事實證明百憂解和其SSRI的後代子孫並不適合每個人,問題之一就出在副作用上。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