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慶安宮俗稱「大道公廟」,是當地泉州同安籍移民來臺人士的重要信仰中心,是坐北朝南兩進一院,包括二廊二護龍的縱深式廟宇建築。 三開間的前殿與正殿皆為燕尾翹脊的硬山屋頂,只有單開間的八柱拜殿為燕尾翹脊的歇山形式屋頂,此為慶安宮的主要建築特色之一。 與大部分廟宇不同之處,為三川殿門前簷柱不用蟠龍柱,而是用樸素的方柱。 另外,例如會受雨水波及腐朽的簷柱,不管是前殿、牆廊或拜亭,都改用方形為主的石柱,此廟柱石方整壯碩,也是廟宇少見的建築特色。
民國七十八年後殿右廂遭回祿之災,民國八十九年進行修復,正殿彩繪由和美陳穎派率其子陳文俊、陳敦仁施做彩繪,民國九十年彩繪三川殿,新做彩繪雖使廟宇煥然一新,但陳穎派的傳統圖稿,仍使廟宇保有古樸的風貌,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完成慶安宮的修復。 清嘉慶22年(1817),慶安宮由泉州同安人創建,正殿供奉其族群守護神保生大帝,左廂房祀奉觀音菩薩及文昌帝君,右廂房祀奉福德正神。 慶安宮三川殿的屋頂採「硬山升簷式」的做法,即中央正門上方的屋頂屋簷較兩側稍高,並以封簷板連結中央與兩側上下屋簷。 只有單開間的八柱拜殿用的是燕尾翹脊的歇山形式,這是慶安宮建築的主要特色。 所謂三川殿是寺廟的第一殿,指的是前殿的中央位置,臺基為石塊雕砌,功能可防止雨水浸淹地面及增加寺廟的雄偉壯觀。
正殿神龕上方有清嘉慶22年(1817)「惠我生民」匾及清道光4年(1824)鄭用鍚所獻「容保無疆」匾,為慶安宮的重要文物。 三川殿的屋頂採「硬山升簷式」作法,且上下屋簷的封簷板相連,此風格與威惠宮有異曲同工之妙。 慶安宮正殿主祀同安人的守護神,也就是俗稱大道公的保生大帝,左廂房同祀觀世音菩薩及文昌帝君,右廂房為福德正神。 慶安宮的拜殿並在前方屋簷下增加石柱,由內埕往神龕望去時柱列林立,更能顯出保生大帝威儀、塑造莊嚴神聖的氛圍。 光復後,廟宇遭民眾占用,破壞情形嚴重,經市公所接管後,整頓廟務,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指定為縣定古蹟,在細心的修護下,逐漸回復原貌。 2.三開間的前殿與正殿皆為燕尾翹脊的硬山屋頂,只有單開間的八柱拜殿為燕尾翹脊的歇山形式屋頂,此為慶安宮的主要建築特色之一;另有三川門門前簷柱不用蟠龍柱,而用樸素的方柱。
鹿港龍山寺戲台上方藻井結構,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且最大的作品。 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中國國民政府代表盟軍接收臺灣,鹿港龍山寺改由檀越組織管理委員會主持。 1961年,重塑觀音菩薩寶像安座正殿,原日本阿彌陀佛寶像移祀後殿。 1983年12月,內政部將鹿港龍山寺登錄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今國定古蹟)。
慶安廟: 建築特色
這個儀式由信眾準備陣頭為前導,然後再由各姓氏組成單位迎接斗燈繞境以求平安,繞境結束後就將這些斗燈送到慶安宮安奉。 次日,則在慶安宮前舉行「豎燈篙」活動召告各路孤魂野鬼前來享用各界所供奉的各式祭品。 基隆慶安宮是全省唯一供奉湄洲媽、泉州媽、漳州媽的媽祖廟,擁有古樸、莊重的建築風格,位在熱鬧街市之中,靜靜呈現和平安詳的氣氛,慶安宮同時也是許多的慶典、習俗發源地,其歷史久遠與和平島天后宮、城隍廟並列基隆三大名剎。
民國七十年(1981年)在東西兩廂增建鐘鼓樓,次年(1982年)沈光文入祀慶安宮後殿,與原有的五文昌合祀。 民國七十八年(1989年)拆除原有後殿,兩年後(1991年)改建完成。 該年(1989年)7月增建牌樓、整修中山路時意外發現了「荷蘭井」。 該廟據說是162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攻打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後,於1636年所興建的教堂(一說荷語教習所)所在地,今廟前有一「荷蘭井」。 清初先是改建為「諸羅文廟」、「文昌祠」,直到1862年地震後迎來府城大天后宮香火,將之改成媽祖廟,命名「慶安宮」。 後來慶安宮在1942年曾遭到拆毀,直到1947年才重建慶安宮。
慶安廟: 彰化慶安宮
乾隆四十五年創立於牛稠港,祀奉天上聖母,基隆早期街市未開,而且是早年大陸沿岸商船往來的出入港口,又因基隆不適耕農,大多數的居民均以漁業為主,為祈平安立廟奉祀媽祖。 彰化慶安宮俗稱大道公廟位於彰化南門內,創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籍仕紳及同鄉移民集資興建,供奉同安人的守護神——保生大帝。 1.慶安宮隨著早期閩南泉州同安人定居彰化地區後所興建,主祀保生大帝。
1897年(明治30年),日軍的從軍佈教使佐佐木一道租用鹿港龍山寺後殿,成立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布教所,並創立敬愛學校,親自教授日文,另聘請秀才鄭鴻猷、鄭玉田教導漢文。 1898年(明治31年)改由光明智曉和尚擔任校長,智曉將學校改為公學校制度,並且向龍山寺主持林文蓮與檀越代表提議將鹿港龍山寺改為本願寺派的分寺,1904年鹿港龍山寺加入本願寺派,正殿改奉阿彌陀佛,原泉安分靈的觀音大士神像遷至後殿,但是仍以林文蓮為主持。 1907年住持林文蓮逝世後,由智曉接管龍山寺,1921年(大正10年)後殿失火,觀音寶像毀損。 日治明治三十五(西元1902)年,民國七十二年有兩次整修。
法會中會有道士設壇誦經禮懺,此外會將參與者的生辰八字寫在疏文上以祈福消災。 該廟也是列為中華民國國定民俗的西港刈香主辦廟宇,是西港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 1647年(明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泉州三邑移民來台,自泉安龍山寺分香觀音大士佛像,於鹿港暗街仔(大有街)結庵奉祀。
基隆慶安宮是全台唯一供奉湄洲媽、泉州媽、漳州媽的媽祖廟,擁有古樸、莊重的建築風格,位在熱鬧街市之中,靜靜呈現和平安詳的氣氛,慶安宮同時也是許多的慶典、習俗發源地,其歷史久遠與和平島天后宮、城隍廟並列基隆三大名剎。 慶安宮的歷史可溯自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當時漳州移民於基隆港西岸的牛稠港虎仔山畔建了一間小的媽祖廟。 隨著移民日多,基隆港南岸成為街市而有建廟之需,而後嘉慶20年(1815年)內湖庄人何士蘭捐獻位於石硬港(旭川河)西側之地建廟,該地即為慶安宮今址。 光緒10年(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基隆遭法國軍隊佔領數月,慶安宮險遭破壞。
凃順從《南瀛古廟誌》、張耘書《臺南媽祖信仰研究》則將迎奉眾神之事改寫在同治元年重建後。 鹿港龍山寺是一個大型建築物,被認為是現在在臺灣保存最完整的台灣清治時期建築物。 後殿一樓「武聖殿」,奉祀關聖帝君、五文昌帝君、神農大帝、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及十二婆姐、馬使爺;後殿二樓「凌霄寶殿」,奉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張天師、太歲星君、財神爺。 雖處於擁擠的市街之內,但百年古廟古樸之風仍舊可尋,其龍柱雕刻精美,廟前石獅手法樸拙渾厚,廟牆為磁砌,內牆改為義大利石砌,十分優雅;正殿中龕內安奉媽祖坐像,龕外千里眼與順風耳分侍左右,英勇威武,龕前並祀媽祖等神像,殿前懸掛匾額一方,上題「澤被蒼生」四字。 鹿港龍山寺佔地一千六百多坪,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分為山門、五門殿(含戲台)、正殿(含拜殿)、後殿。
慶安宮保存有數面古匾與石碑等文物,多放置在後殿或香科文物大樓。 而歷史最悠久的匾額據說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五角頭耆老敬獻的「后德配天」匾,此外還有「威靈廣濟」(1827年)、「恩威竝濟」(1847年)、「代天府」(1848年)、「赫濯聲靈」(1848年)等古匾。 民國60年(1971年),慶安宮年久失修,會長黃圖倡議拆除舊廟重建。
慶安廟: 慶安廟
2011年11月19日舉行辛卯年金籙謝恩祈安五朝保禳大醮暨無上水陸法會。 由於此次重建使用了不少當年被拆毀時的老建材,所以現在的慶安宮正殿仍有嘉慶年間的石材與同治年間的木構。 傳說慶安宮所在地原是凹塘,過去有泉水湧出,並有鯉魚在其中游動,堪輿家稱之為「鯉魚穴」。 而在1971年11月23日(十月初六)子時舉行重建上樑儀式時,拍攝到香案上有呈現雙鯉魚形象線條的照片,地方耆老認為這是該廟位在鯉魚穴所致。
日治時代,慶安宮、基隆城隍廟及奠濟宮的繞境路線,被要求延伸至基隆神社前進行參香。 甚至於大正10年(1921年)到 大正13年(1924年)間,慶安宮(城隍廟及奠濟宮亦同)的遶境被半強迫改至陽曆6月3日(基隆神社例祭日)舉行聯合遶境,基隆神社之神輿與媽祖等神祇鑾轎同時繞境。 但聯合遶境活動在大正14年起不再舉辦,各宮廟神社分開繞境。 此廟為三開間三進的格局,座東朝西,由前殿、正殿與後殿組成,整體外觀簡樸不華。 門前古井為創建時期遺跡,前庭則栽有七弦竹及置有幼年鄭成功及母親田川松之雕像。 前殿之入口內凹,為「凹壽式」的形式,而兩旁則有開了圓孔窗的耳房。
- 2000年8月,內政部舉辦震後災損修復工程說明會,會中專家學者與地方各界決議利用這機會做大規模整修。
- 該次重建於民國76年(1987年)落成,除了興建新廟外,還有興建三層樓高的香客大樓、凌霄寶殿與禹門亭。
- 向忠亭是清廷為褒揚協助清軍的當地仕紳吳士連而建,位在其大宅前,據說文武百官路過都要停轎下馬跪拜。
- 善化慶安宮分香自臺南大天后宮,而茄拔天后宮的媽祖則據說是從湄洲迎奉而來,而且茄拔天后宮會到鹿耳門「請水」,與鹿耳門天后宮的關係較密切。
- 基隆慶安宮是全台唯一供奉湄洲媽、泉州媽、漳州媽的媽祖廟,擁有古樸、莊重的建築風格,位在熱鬧街市之中,靜靜呈現和平安詳的氣氛,慶安宮同時也是許多的慶典、習俗發源地,其歷史久遠與和平島天后宮、城隍廟並列基隆三大名剎。
- 但聯合遶境活動在大正14年起不再舉辦,各宮廟神社分開繞境。
慶安宮又稱媽祖廟,座落在基隆市忠二路左側,為基隆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由於基隆早期街市未開,而且是早年中國沿岸商船往來的出入港口,又因基隆不適耕農,大多數的居民均以漁業為主,為祈平安,於清乾隆45年立廟於牛稠港,祀奉天上聖母,後因基隆填海建地,乃遷至現今的位置。 雖處於擁擠的市街之內,但百年古廟古樸之風仍舊可尋,其龍柱雕刻精美,廟前石獅手法樸拙渾厚,廟牆為磁砌,內牆改為義大利石砌,十分優雅﹔正殿中龕內安奉媽祖坐像,龕外千里眼與順風耳分侍左右,英勇威武,龕前並祀媽祖等神像,殿前懸掛匾額一方,上題「澤被蒼生」四字。 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神佛聖誕日及過年期間,各地善男信女總自各地湧來參拜。
經董監事大會通過後,成立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由黃圖擔任。 該次重建於民國76年(1987年)落成,除了興建新廟外,還有興建三層樓高的香客大樓、凌霄寶殿與禹門亭。 因為該次重建使用金箔裝飾全廟,慶安宮因而又稱「金大廟」。
包括會受雨水波及腐朽的簷柱,不管是前殿、牆廊或拜亭,也都採用方柱,此為廟宇少見的建築特色。 善化慶安宮分香自臺南大天后宮,而茄拔天后宮的媽祖則據說是從湄洲迎奉而來,而且茄拔天后宮會到鹿耳門「請水」,與鹿耳門天后宮的關係較密切。 二次大戰期間,五文昌祭典中斷,直到慶安宮重建後,才恢復此一活動。 該儀式參照孔廟釋奠禮,有跳佾舞,為慶安宮有別於一般媽祖廟的特色活動。 由於慶安宮年久失修,甚至有漏雨的情況,於2001年10月5日開始修護工程,2002年8月4日舉行上梁儀式,2003年2月23日舉行安座大典,完工後廟方於該年(2003年)11月29日到12月7日舉行祈安慶成祭典。 但也在這一年,善化慶安宮的「六文昌」因引發爭議,最後決定將沈光文移出,恢復成五文昌。
進入臺灣日治時期之後,由於大正八年(1919年)進行市區改正而拓寬廟前道路,導致該廟門前有部分被拆除。 而到了昭和五年(1930年),適逢舉辦「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鄭氏家族則組成了臺南鄭氏宗親會並發起募款,於兩年後完成該廟的整修。 鄭經在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從金廈來到臺灣後,隨即建立了祭祀其父的「延平王廟」,又稱「先王廟」,後來鄭經逝世後建了祭祀他的「二王廟」,該廟遂又稱為「大王廟」。 縣市地點廟景廟銜現今廟址創建年代備註金門縣金湖鎮順濟宮北宋徽宗宣和年料羅順濟宮興建於明代,從廟中碑文記載,建廟時間要往古推算到北宋徽宗宣和年間,是金門最古老的媽祖廟。 媽祖信仰廣布中國東南沿海,金門、馬祖靠海吃海,海神媽祖自然成為漁民的精神寄託,金門建有「金門媽祖公園」;馬祖之名傳說由媽祖而來,在馬祖建有「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及凡會受雨水波及而腐朽的簷柱,不管是前殿、牆廊或拜亭,都改用石柱,並以方形截面為主,此為少見之建築特色。 2004年5月8日,善化慶安宮西廂房設立的文物館正式開幕。 2005年東廂房二樓設立沈光文紀念廳,次年沈光文像改安奉在紀念廳內。
正殿奉祀鄭成功神像,與歷代鄭氏祖先、聖賢等神位,並懸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三圭世錫」匾額,為鄭成功第四代孫鄭汝成至台灣祭拜祖先所立。 堂內石柱聯刻「昭毅無雙開疆復土承天續,格思靡既迪後光前擘海祠」,彰顯鄭氏開拓之功勞。 其後每多顯靈,於海濱救人無數,於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1683年)福建水師施琅攻打台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 康熙帝知道後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後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裏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
- 1907年住持林文蓮逝世後,由智曉接管龍山寺,1921年(大正10年)後殿失火,觀音寶像毀損。
- 澳門面積只有20多平方公里,但中式廟宇卻不下40多間,其中有10多間供奉天后神,而用天后作為廟宇名稱的,就有8間。
- 2011年11月19日舉行辛卯年金籙謝恩祈安五朝保禳大醮暨無上水陸法會。
- 經董監事大會通過後,成立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由黃圖擔任。
戰爭結束後,劉銘傳請光緒皇帝賜御筆匾額「戴德二天」,惜今日匾額下落不明。 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鹿港龍山寺建築嚴重損毀,包括:山門構架變形、木柱位移、屋頂傾斜,五門戲台及拜殿木柱位移,正殿屋脊及燕尾斷裂、山牆龜裂傾斜,後殿牆壁坍塌、梁柱門牆之雕畫及多項工藝文物亦遭受相當程度之損壞,所幸寺內祀奉諸佛像倖皆完存。 2000年8月,內政部舉辦震後災損修復工程說明會,會中專家學者與地方各界決議利用這機會做大規模整修。 修復工程經費由寶成國際集團旗下裕元基金會負責完全籌措捐資,修復工程書圖及施工監造仍依內政部審定計畫、政府主管機構負責。
現今祖籍福建的林姓人士,多普遍認同天后是他們的祖先而尊稱為「天后聖姑」。 慶安宮坐北朝南兩進一院,兩廊兩護龍之縱深式廟宇建築,左右兩側護龍做為來台鄉親使用之會館;今三川殿懸掛之「銀同邑廟」足為見證。 三川殿的屋頂採「硬山升簷式」的作法,且上下簷的封簷板相連。
基隆慶安宮,又稱基隆媽祖宮、基隆媽祖廟(或作雞籠),供奉天上聖母(又稱「基隆媽」),名列基隆三大廟及基隆八景之一(「慶安朝聖」)。 基隆慶安宮所供奉的媽祖神像又分為湄洲媽、泉州媽、漳州媽,象徵著昔日漳泉械鬥的和解。 彰化慶安宮俗稱「大道公廟」,是當地泉州同安籍移民來臺人士的重要信仰中心。 在清嘉慶22年(西元1817年),由同安籍舉人楊安然倡議集資,自泉州同安請來保生大帝的分靈,於彰化建立廟宇共民眾奉祀,並以建廟當時的年號「嘉慶」以及鄉人來自的「同安」各取一個字,命名為「慶安宮」,傳達移民到臺灣能「既慶且安」的心願,並利用兩側左右護龍,做為來臺鄉親使用的會館。
此外民國81年(1992年)進行後殿的拆除重建,以使前後殿外觀有一致性。 來源參考:蔡慶濤,《基隆地方研究資料》,收入伊能嘉矩文庫微卷編號T0021,捲號6-4(手稿及抄寫部分﹝四﹞),第64-65頁,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所藏。
四川盆地内的天后宫,又名福建会馆,多係湖廣填四川时,来自福建之客家先民所建,而天后媽祖也從海神演化成水運之神,甚至是無所不能的萬能神靈。 從華南、華東以至全中國的海岸都有拜媽祖的信仰,認為可保航海順利,所以天后廟大多其正門都朝海。 慶安宮的歷史可溯自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當時漳州移民於基隆港西岸的牛稠港虎仔山畔建了一間小的媽祖廟。 隨著移民日多,基隆港南岸成為街市而有建廟之需,而後嘉慶二十年(1815年)內湖莊人何士蘭捐獻位於石硬港(旭川河)西側之地建廟,該地即為慶安宮今址。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