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建議可以在試戴試聽時到處走動,看看會不會有斷斷續續、或是耳機一邊沒有聲音的情況發生,去試試藍牙耳機與裝置的連線狀況如何。 然而,不只要確認真無線藍牙耳機所支援的編碼格式,手機也要支援相同的編碼格式才會獲得最佳的聆聽體驗。 舉個例子:我拿Apple的手機,最高就是支援到AAC編碼,就算耳機支援到LDAC,手機也吃不到,這時候就是考驗耳機在AAC模式下的調音是否足夠讓你喜歡。
但也有例外,像是Samsung今年推出有ANC主動降噪功能的Galaxy Buds Live就是少見的耳塞式真無線藍牙耳機。 只要在車上配對過一次,之後開啟藍牙都會自動連接;汽車啟動時便會自動替耳機充電,待機時間長。 將耳機拿起時會自動接聽,放回車充內便會自動掛掉電話,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操作。 車充上還有兩個USB快充孔,在急需電力的時候它們將會成為你的救星。
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雨水、汗水、海水,都不是純水,所以實際環境與測試環境還是有所出入的,防護能力也會跟著打折扣,務必要多加留意。 除了以上三點必須了解的面向之外,這邊再補充一個近日逐漸興起的「自適應降噪」。 自適應降噪這個功能,可以依據場景的不同,自動為用戶調整降噪深度,好處就是能讓耳壓感降到最低,儘量減輕用戶在使用時的不適感,但這個功能目前通常只會在旗艦耳機上面出現。
單耳藍芽耳機: Samsung 無線藍牙耳機:Galaxy Buds2無線降噪耳機
本身有Hybrid ANC降噪,深度不算太多,但在室內打開耳壓感很明顯,可以消除除濕機、冷氣機的運轉聲,鍵盤聲在不開音樂的狀況下還是聽的到,但有變得比較小聲,比較沉,如果搭配音樂的話沉浸感還是夠的。 耳機本體採用階梯型過渡的設計,外層是金屬圓形的飾版,中間觸控區域採用同心圓髮絲紋的設計,做工精緻、看起來貴氣高雅,質感很不錯。 舉例來說,Wesley自己的Sennheiser MTW2在開啟通透模式時,會特別放大「金屬製品碰撞的聲音」。 像是硬幣掉到桌上、衣服口袋中的鑰匙與硬幣敲到時,因為那個聲音在我耳機中會變得特別大聲且尖銳,有時就會嚇到。 於此方面,一般的有線耳機若能避免線材折損,就能使用非常久的時間,並且線材也能自行更換,算是其優點之一,這當中的利害如何取捨,就交給讀者朋友們自行參酌摟。
還可以透過專屬APP更新不同語言,多達16種語系可做選擇,如此人性化的藍芽耳機可說是非常少見。 這款VOYAGER 5200使用繽特力的專利技術WindSmart,搭上四個麥克風外加六層的抗噪隔音技術,即使風再大也不怕聽不見,隨時隨地都能給你最佳的通話品質。 SONY本身就是個品質保證的象徵,不少人要購買3C產品或配件時,最先想到的總是SONY,它就是個如此受到台灣人歡迎的品牌。 ✔ 通過通話麥克風、ENC環境檢測麥克風、內耳收音麥克風,搭配AI降噪演算法處理,通話如同當面交流。 在通話上,結合了六麥克風加上通話降噪演算法,收音表現立體、清晰不乾扁,可有效壓制背景雜音,讓通話時得以清楚溝通,不受到外在的任何干擾。
其他規格,擁有專屬App可以自定義EQ、支援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IPX4的生活防水,值得一提的是,大改過後的聲海App,在操作上的豐富程度我自己是相當滿意的。 Soundcore App提供了可以自定義的EQ設定,也能夠開啟BassUp模式強化低音,使用者不必擔心調音喜好的問題,在這價位帶,功能相對完整。 如果你希望找一款音質好一點的耳塞式藍牙耳機,那我認為Life Note 3S非常適合你。 音質方面,Life P3支援SBC、AAC音頻編碼,雖然聽得到音域的界線,但是低音有力、中高頻穿透力,開啟Bass Up後低頻更立體。 中高頻邊線收得很乾淨,並且有穿透力,人聲中頻的位置放在比樂器前面一點。 如果你預算抓在3K左右,除了聽音樂偶爾也會玩玩手遊,想要入手一支外型好看又全方位的平價真無線藍牙耳機,那麼Soundcore Life P3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耳機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就算運動亦不會掉出來,更附送6對不同耳膠切合不同耳朵形狀的需要。 音質方面,對比其他同價位耳機來說算是出人意想的好,尤其是在重低音的部分。 Philips TAT2236搭載了12mm驅動單體,低音有力,聲音不失真,下潛適中;人聲清楚,中高頻部分則能聽出天花板所在,表現稍弱。 另外還支援Philips自家專屬的 Headphones App,可以調整更多細部的數值,以不到1500的價錢來說,有相對完整的使用體驗。
+外觀設計佳北歐小鳥耳機Libratone,在國外、大陸電商平台:像是京東、天貓都是非常知名而且熱銷的一個品牌,之前科技說有評測過上一代Track Air+ SE,印象很好,因為配戴感很舒服貼耳。 音質部分,搭載了金耳朵聲學團隊所調教的10mm單體,聲音偏向清澈通透,重低音夠力不過下潛度適中,人聲明顯靠前、細節清楚,解析力不錯,中高頻雖較普通,但不會刺耳影響聆聽。 音場一般,沒有特別寬廣,但也不感狹窄,可把大多數的歌曲好好演譯,而且有支援飛利浦自家的Headphone App,可以調整各式參數,以不到3.5k的價格而言,功能性相當完整,值得推薦。 不用HK$300就可享IPX4防水等級,不怕運動流汗或下雨天會損壞耳機,但就要注意充電盒不防水要好好保管。 耳機連充電盒最高盒播放24小時,耳機充滿電亦能播放6小時,足夠應付日常使用。 機身採用獨家平衡設計,讓掛在耳廓的那點能夠平均分配機身和麥克風兩邊的重量,配戴舒適又穩固。
具備充電15分鐘即可使用一個小時的快充技術,就算應急使用也沒有太大問題,還有支援單雙耳切換、開蓋即連、雙麥通話降噪、IPX4生活防水等實用功能。 這款Nuarl N6 Pro藍牙耳機可是在日本藍牙耳機界造成一個流行旋風,被日本環球音樂認可為優質藍牙耳機。 且Nuarl的廣告行銷也非常厲害,跟許多音樂人士做聯名,所以很多人對此品牌也不陌生。 這次在音質上又更加提升,採用Peek與單臂式奈米碳管,可以接收較細微的電子訊號,讓音質傳達上跟精準。
單耳藍芽耳機: 舒適度
很多人應該有發生過耳機線常常打結,做事情非常不方便常常被線勾到或扯到中斷享受聆聽音樂或追劇的好時光,常常被耳機線搞的手忙腳亂。 近年來藍牙耳機越來越受歡迎,自從Apple手機取消了3.5mm耳機孔後,藍牙耳機也變成了蘋果迷的必備配件之一。 環境太多藍牙裝置,也會增加連線的困難性(ex. 在捷運或是展會這些人潮擁擠的地方)。 請到空曠的地方試著連線看看,或是進到手機的配對(閃爍)模式,再試著進行配對。 只要是無線傳輸的藍牙裝置都會有延遲,如果不想要有明顯的體感延遲,就只能選擇有線3.5mm的傳輸方式了。 +LDAC高解析音質除了原先Soundcore App就支援的多種降噪與通透模式,搭配Liberty 3 Pro又進行了HearID 與 HearID ANC的升級,在EQ調整與降噪功能上都更完善了。
Sony WF-1000XM4無線降噪耳機配備全新整合處理器V1、6mm驅動單元及隔音耳塞,將QN1e晶片的降噪效能進一步提升,可為近乎所有頻率顯著消除噪音。 耳機能清楚準確地辨識用家聲音,無論在家中、咖啡室或是任何地方都能進行免提通話。 耳機有特快充電功能,充電5分鐘可供播放音樂1小時,耳機有2種顏色供選擇,配備IPX4防水功能。 Sudio NIO充電盒電池儲電量高讓耳機總播放時間高達27小時,適合常常忘記充電的用家!
但市場上耳塞式的耳機偏少,真無線藍牙耳機更是少見,Daniel這邊常會看到有人說想看耳塞式藍牙耳機的評測開箱,這次的內容也就應聲而出,希望能讓對耳塞式真無線藍牙耳機有興趣的人一個參考。 不管是電視的遙控器、鬧鐘、無線滑鼠或電子辭典,我們生活周邊充斥著各式各樣需要電池的用品。 大多數的人可能會覺得,只不過是電池而已,不需要特別計較,但其實長期累積下… 濃湯機擁有多種機能,除了有攪拌、加熱功能外,還能夠榨汁,而且只要放入食材再按下按鈕就可以輕鬆簡單製成濃湯、粥飯、豆漿或冰沙等等,然而可選擇的產品款式非常豐富,究… 會說五種語言,也能聽懂四種語言,如果來電者有在電話簿裡,它甚至可以幫你進行來電唱名!
整體來說WF-1000 XM4已經十分優秀了,台灣開出的價格也很好,如果你是預算充足的朋友,那直接下單XM4是不會後悔的。 搭載了以Dolby Atmos為基礎的360度空間音訊,是利用智慧運動追蹤感測器追蹤頭部轉動的方向,再鎖定音效的方向增加整體的真實感,實際體驗下來感受很不錯。 主動降噪開啟後,通常會感受到一股耳內壓力,就是那種稍微緊繃的感受,由於每個人對於這種「耳壓感」能承受的程度不一,建議要自己試戴後再做決定。 海綿耳塞的優點則是被動抗噪相當好,聽音樂的沈浸感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過缺點也相對明顯,就是侵入的異物感會較強烈,也有些人配戴過久會感覺耳朵脹痛,這點就看每個人的取捨如何了。
+App可玩性高Life P3是由Soundcore所推出的第一款支援低延遲模式的藍牙耳機,總共有5種顏色選擇,耳機的背脊設計,讓整個機身多了點綴的金屬線條,外觀設計的質感還是維持了Soundcore該有的好質感。 配戴起來的感覺,雖然先前的Air 2 Pro採用磨砂材質是比較舒服的,但是Life P3的封閉性更好。 Philips TAT5506搭載了自家ANC Pro主動降噪技術,開啟後在音量方面約能隔絕掉70%的外界噪音,降噪效果有感。 通透模式的使用感受很棒,外界環境音聽起來是自然的,沒有把聲音過度放大的問題,也不會出現機械音。 +入離耳偵測功能Philips TAT5506 耳機採用棒狀設計,與充電盒一樣,在材質上都是使用亮面及霧面塑膠去做拼接,需要留意的是比較容易沾染指紋等髒污。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耳機充電艙較大,所以在關閉ANC的使用狀況下,Fidelio T1的總使用時間可以來到50小時,對於需要長時間使用藍牙耳機,或是不習慣充電的朋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但比較可惜的是,在防水防塵的部分僅有IPX4等級,相比同價位的藍牙耳機是比較遜色一點的地方。 耳機的操作方式採用實體按鍵,實際按壓的回饋感不錯,而且不會感覺到在操作的同時會壓迫到耳朵,在手感的控制上蠻貼心的。 大家都知道Monster曾經與Beats和做四年,分開後這次強勢回歸帶來這款真無線藍牙耳機,Monster耳機一直以來最有名的就是它的低應表現,不只沉穩飽滿,也不用怕有破音的風險,所以如果喜歡重音比較重的人這款絕對不要錯過。 此款左右耳都有麥克風,所以也都可以單獨使用,但此款沒有降噪功能,所以在戶外講電話的話有可能會比較有吵雜聲。
也一樣有提供通透模式,可以聽到周圍的聲音,也可以透過Soundcore App做調整。 但因為耳罩式耳機是完全包覆住耳朵會阻擋外部的聲音,所以建議走在路上或開車、騎車千萬不可以使用這類型的耳機,避免意外發生。 如果對於音質當注重的話,耳罩式耳機將會是你最佳的選擇,因為本身結構設計來講有較大的空間可以來放置驅動單體,所以耳罩式耳機教一般其他類的型的耳機音質上會更好。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藍牙耳機,無論是入耳式藍牙耳機、耳罩式藍牙耳機、耳塞式藍牙耳機、耳掛式藍牙耳機等,多種可以針對不同場合或不同習慣所使用。
在穩定度上略遜於其他幾款耳塞式耳機,但有附贈一對矽膠耳套,不是耳塞,只是套在耳機上的一個套子。 Monster的知名度還算頗高,但前幾年結束與Beats的合作關係後在台灣消失了一陣子,在2020年重返台灣市場,而到現在推出的數款耳機也都頗受好評。 網路世界越來越發達,現今甚至可以和現實世界相比,在人手一機的時代,就算在台灣也能遠端與世界各地的人聊天、視訊,甚至購買物品,而在數十、數百年前,這些都是天方夜譚…
「空間音訊」一詞最早是2019年蘋果發佈會上出現,跟大家常聽到的「環繞音效」意思相似,只不過空間音訊會再加入陀螺儀動態頭部追蹤的效果,也就是環繞音效會隨著使用者的位置變化跟著一起改變方向。 近期已經有許多藍牙耳機都開始支援此功能,升級日常生活中的觀影體驗,比如在看戰爭片時原本爆炸聲、腳步聲是非常平面的,只有大小聲的差異,若是開啟空間音訊,則能聽出聲音的方向、遠近,更有身歷其境的聽覺享受。 較早推出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往往不能調整降噪幅度(或稱深度),通常只有開啟/關閉兩種模式可選。
市面上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大多是IPX4~IPX6的防水等級,對於偶遇的小雨、健身等場景已經夠用。 然而,無論是何種防水等級的藍牙耳機,都還是會被微小的水蒸氣滲透,有機會因為受潮造成短路損壞,所以千萬別戴著耳機洗澡唷。 真無線藍牙耳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聽音樂,另一個使用的重點就是在通話方面了。 尤其現在受到疫情影響,人們遠距上班上課、視訊會議的需求量大增,在通話的表現上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點。 因為現階段的技術日趨成熟,各大廠的晶片都具備一定的水準,其實不用特別有品牌迷思。
原理就是用麥克風去接收外在環境的噪音,並針對噪音的頻率,透過耳機晶片演算,產生與噪音相反的反向聲波,讓兩者去相互抵銷,以達到消除噪音的聽覺效果。 簡單來說就是指耳機本身的物理隔音,透過耳機本身的材質、形狀、貼合度等眾多因素來物理性的直接隔絕掉外界的聲音。 一般來説,由於入耳式耳機會深入耳道,所以被動降噪效果會比半入耳式的耳機(如:AirPods)要來得好。
音質表現上也是維持Apple的風格,三頻均衡的白開水調音取向,但低音比起AirPods Pro而言較為飽滿,蠻適合聽一些流行樂;可稱讚的是,實測通話收音效果還算不錯,主動降噪也保持AirPods Pro的強勁。 需要注意是它不支援無線充電,雖具備充電5分鐘能使用一小時的快充技術,但這個價位帶的耳機竟不支援無線充電,在方便性上打了點折扣,蠻可惜的。 通話品質部分,得力於麥克風柄的設計,收音頗清楚,加上ENC通話降噪的技術,在戶外通話也有不錯的降噪效果。 Life Note 3S 在硬體方面使用了13.4mm的單體,以真無線藍牙耳機來說算是很不錯的規格,確保了音頻輸出上的力道,整體音質表現也很優秀。 唯獨回彈力度的表現上就比較普通,舉例來說像小鼓的聲音呈現就會比較死板一些。 功能部分,具備環境音、ANC降噪還有自適應模式,並且提供四種可切換的EQ選擇,符合了高階藍牙耳機的標配。
- 不過在高頻的細節抓取很不錯,聽較大編制的歌曲時,也還能聽出樂器的分離度。
- 像是:軟硬體皆支援低延遲的Soundcore Life P3,就有很不錯的表現。
- 耳機連充電盒最高盒播放24小時,耳機充滿電亦能播放6小時,足夠應付日常使用。
現今常見的真無線藍芽耳機操作方式,大多是分為觸控式、按鍵式兩派,而這其中又以觸控式為主流大宗,按鍵式目前比較常見於入門款的藍牙耳機。 在現階段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上,每款耳機的抗噪能力都不一樣,再加上每個人對降噪幅度的需求也不太相同,需要大家親身體驗之後才會知道耳機的抗噪能力是否符合預想。 舉例來說,Wesley之前評測過B&W PI7這副耳機,本體偏大,單耳重量也來到8g,但出乎意料的很合我的耳型,我可以連續戴三、四個小時都不覺得疲累、脹痛。 所以說這部分也是需要實際配戴過,才會知道究竟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耳朵。 再來是耳道式耳機對某些耳朵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聽診器效應,這部分是不太能夠避免的,或多或少會出現,如果是擔心這個問題的朋友,那可能優先選擇耳塞式耳機會比較適合你。
但現在受益於科技的進步發達,很多耳機已經是兩邊耳機能夠單獨使用,在切換上也很流暢。 大家選購時可以注意自己是不是很常會有單耳使用的需求,進而去注意在單雙耳的切換上是否快速、穩定。 除了以上兩點,使用的音樂平台也會對音質有所影響,像是各位常用的YouTube Music、Spotify、KKBOX、Tidal等等。 自從AirPods問世,蘋果帶起了世人對於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關注,從剛開始大家覺得新奇的怪異造型,到現在路上隨處可見,可說是顛覆了大家過往對於耳機的認知。
但如果要求很簡單,只想要聆聽音樂或運動時使用,這價格也可以說是以平價中算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必須誇獎的是它在筆電上的適配性很高,是測試到現在完全不會出現斷續問題的藍牙耳機,很適合開會。 不論是主動降噪、通透模式、連線穩定度表現都很不錯,另外還有Soundcore App自定義EQ、低延遲模式、支援無線充電。
近期在耳道式耳機上頗熱門的一個功能是通透環境音,透過麥克風收音把外界的聲音直接傳進耳朵中,不過多半還是會有與外界的隔離感。 如果想要戴耳機時能正常交談或聽到環境音,耳塞式耳機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耳塞式耳機因為沒有耳塞設計,耳道與外界基本上是相通的,所以並沒有任何隔音效果。 如果希望戴上耳機能享受安靜時光的人就還是得購買耳道式耳機使用才行。
如果把預算拉到2K以內,這個價位帶已有許多不錯的選擇,可以滿足部分的功能性、配戴舒適度和連線穩定度,很適合一般學生、小資族。 不過在損壞的部分,只要使用到電池的物品,就必定會是一種消耗品,用久了續航力一定會有比較明顯的降低。 然目前市面上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幾乎都不能換電池,所以電池如果壞掉,基本上就是要換耳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