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靜思精舍詳盡懶人包

而每扇窗戶外加設的百折型鐵窗,主要是防止颱風帶來的災害。 靜思常住安處精舍、力行慈濟的實踐精神,是人間佛教的真實寫照。 由此令人深信,人人具有佛性,只要心念靜寂清澄,必能洗滌塵事垢染,體悟自我本性;只要持志奉行善道,必能無所求地付出,生生世世利樂有情眾生。 「為眾生」:開展濟貧、醫療、救災志業,每一項工作都跑在最前、做到最後,灑播慈濟善的種子,引發社會更大的善念。 善的種子如投石入水,濺起的漣漪會向外一圈圈擴大,成就善的台灣、善的世界。 「為佛教」:證嚴法師一心宣揚正信佛教,不迷信、不誇大,鼓勵向人性最初的「善」修行,強調菩薩都在人間成佛,因人間有苦難,惟其通過苦難的考驗,才是修行的不二法門。

當時安師父常提醒我,精舍為了接引十方大德,增建第二期工程,負債百餘萬,這是常住的帳,和慈濟的帳是分開的。 55年成立慈濟功德會,以聚沙成塔的意志,從事濟貧教富、慈善救人的志業。 其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並以「誠、正、信、實」之精神,廣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 會員遍及海內外;工作目標涵蓋了慈善、醫療、教育、文化等四大志業。 1964年,證嚴法師與其弟子借住普明寺,過著耕讀的生活。

靜思堂的造型是以「靜思精舍」主立面為基本形式的放大版。 「靜思精舍」並沒有一般寺廟的華麗,但予人一種簡素莊嚴之印象。 在大殿中所供奉的釋家摹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皆為素白色。 本會各組辦公室所用的紙多采用再生紙,可減少許多樹木被砍伐製紙的命運。 另外,文書用具以可多次重複使用為原則,例如:多用回形針少用訂書機;除非外寄郵件,必須用新信封較為禮貌,否則信封必用到破損方才捨棄。

慈濟靜思精舍: 花蓮港濱自行車道

精舍早期煮食用的柴火,撿拾自山中的木塊、木材行的廢料、油行的花生殼、米店的糟糠等;近年來,除來自廢紙場、木材行的廢料、建築工地的舊板模,還有環保志工回收的廢棄木箱等原本要被丟棄的「垃圾」。 吳明瓊以磐石般的願力,驚人的毅力,開啟了莆田社區的第一個環保點,在環保路上永不停歇的她,實踐了她在靜思精舍許下的承諾──帶動鄉親投入環保。 有天,她和先生許鈞綻晚飯後在自家樓下散步,突然看到八樓架空層下燈光明亮還有音樂響起,遠遠看過去好像是穿制服的慈濟志工在比手語。 她和先生緊張又興奮的加緊腳步到了活動現場,看到果真是慈濟人,他們高興地無以言表,直說著:「終於找到慈濟了!」從此,夫妻二人投入了夜間環保分類,每週二晚上在君林東城八樓亮起的燈光,成為了陳品蓁人生中的一盞明燈。 此處環保點經過大家的努力,影響力不斷擴大,幾次的環保愛灑宣導,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志工和會眾的響應。

屋頂的三疊造型象徵著佛教三寶「佛、法、僧」之意象,八根立柱象徵著八正道,正面主入口的銅門會有十二個不同故事的浮雕,象徵十二因緣。 屋頂的架構為鋼架,屋面的弧度是由四個弧面所組成的,正面的屋頂與大屋頂之交接線,是三度空間的曲線。 主屋頂是以兩萬片銅瓦所構成,因銅瓦質輕、耐久,且約十年後因氧化作用銅片會變綠色,極具古意。 石作的欄杆,以功德會會徵及蓮花造型取代傳統設計。 整體的室內設計規劃於民國八十八年,由姚仁祿先生設計而成。 內部多以活動隔間,增加空間彈性使用的可能,窗戶也多設計為摺疊窗、垂直軸旋轉窗,增加空氣的流通。

「靜思」是證嚴上人現出家相前自取的名字;「精舍」則是修行人清修的道場。 靜思精舍,是慈濟功德會的發祥地,慈濟人稱之為「心靈故鄉」,也是慈濟世界的源頭活水。 菜園就是種菜的園地,但是這裡的菜園不只是種菜,還是耕耘人心的好地方。 師父們過著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生活,誦經打坐是修行,行善布施是修行,燒柴煮飯是修行,種菜除草亦是修行。

慈濟靜思精舍

靜思家風一脈相承,上人的法,常住師父拳拳服膺,惜水如金;洗衣時,衣服擰了又擰,幾近全乾,洗手的水也留下來,存下點滴,作為沖馬桶之用。 「一張紙用一次就丟掉,我不捨啊!」上人曾開示,紙,要讓它不斷發揮生命功能。 對一般人而言,一張紙可能用過即棄,但在上人手中至少使用四次:第一次用鉛筆寫,第二次用藍色原子筆,第三次是紅色原子筆,第四次是毛筆。 32米的天花上充孔鋁板內,用玻璃纖維打出的銀河是上人出生時的星座。 天花上雕刻蓮花圖形的天窗,會在正午時因光線的照射在牆上投射出蓮花圖形。

老祖先的智慧將每樣植物的特性、功用發揮到極致,則是精舍的環保信條。 譬如:柚子皮除了堆肥,曬乾後還可當蚊香用,多奇妙啊! 體貼大地的心─落實「惜福愛物」的觀念,碗中的一粒米、一葉菜、一滴油自然不可浪費!

高週波機器有大小不同的鋁板模子,套上褲頭、褲腳後踩踏板,瞬間加熱到攝氏一千度,將塑膠部位黏合;如果一不小心就會燒傷。 常住師父細細剝出精舍自種的印加果果實,給常住眾補充營養。 日常工作開小燈便足以進行,是常住的惜福日常。 精舍總務德佺師父一直深信,「師父教的一定都是好的。」承擔總務,生活用品琳瑯滿目,他總是遵守此原則,「只要還能用,絕不買新的。」物品修理再修理,或將有限材料再加工,變裝成可用的資源。 立面上的四支立柱象徵著「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精神。

慈濟靜思堂是一座慈濟歷史博物館,銘記了一九六六年以來,一位生長在台灣的比丘尼,如何結合各階層、各族群及不同國籍、不同信仰者,共同實踐慈悲的真諦,發揚人類大愛的事蹟。 ◆ 文化志業深度化── 社區服務、機構關懷、環境保護…慈濟志工,為祥和社會做清流! 雜誌、書籍、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慈濟文化志業,為淨化人心做先鋒。

來到台9線195k附近,廣安宮對面巷子見指標右轉即到達慈濟靜思精舍。 依工作人員的指揮停好車子,然後隨著眾多的人潮經楓林小徑來至園區。 迎面是造型典雅樸素的精舍大殿,在屋頂內緣,以「人」字形成類三角型撐起,大殿外四支立柱象徵「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為祈願菩薩人間化。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原名「慈濟中小學」,於1999年7月11日舉行校舍動土典禮,其間歷經921大地震的考驗,於2000年9月正式開學。

之前,精舍男眾志工寮房的枕頭全部換新,德佺師父利用零碎時間,花了七天,將一顆顆舊式小枕頭縫成一個大床墊,讓需要者愛不釋手。 林林總總,在克難、有限的資源中,勤儉持家的德佺師父不斷激發生活智慧,「為了常住,腦筋要不停地轉。」種種智慧發明,不僅讓精舍大家庭節省不少開銷,最重要的是讓物命生生不息。 自始弟子們奉守「自力更生」的清規耕讀苦修,更謹遵印順長老「為佛教、為眾生」的慈悲精神廣行善道,以建立安樂祥和的社會,締造清新潔淨的人間淨土為努力目標。

慈濟靜思精舍: :慈濟靜思精舍~慈濟人心靈的故鄉

但其中的精神主要在強調內心的思維,藉由出坡(指工作)來養性,所謂「工作不礙修行;修行不礙工作,「搬柴運水皆是禪」肯用心的人,時時均可勤修福慧」。 出坡的內容包括:拔草、種菜、整理木柴、環境 、清水溝、垃圾場。 精舍早期煮食用的柴火,撿拾自山中的木塊、木材行的廢料、油行的花生殼、米店的糟糠等;除了來自廢紙場、木材行的廢料、建築工地的舊板模,還有環保志工回收的廢棄木箱等原本要被丟棄的「垃圾」。

在最黑暗的角落點一盞燈,在最淒寒的路上升一堆火。 1963年,證嚴法師受戒出家,因堅持不受供養,只願自力更生,因此,法師率領信眾做加工品,將微薄所得積少成多,再請會員每天上菜場前省下五毛錢,投入竹筒存放,慢慢地開始濟貧扶弱工作。 大殿外四支立柱象徵「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為慈濟實踐人間佛法,祈願菩薩人間化,佛法生活化,做了最好的註解。 精舍建築由外而內依序為:大殿、觀音殿、新講堂、僧眾寮房、女眾寮房、男眾寮房、齋堂、辦公室、菜園、果園等。 入園者,可循楓林小徑來至園區,迎面是造型典雅樸素的精舍大殿。

當時,上無片瓦、下無寸地,要籌建醫院,必須廣招來眾。 上人為建院奔波,日日月月,不停的説、不停地奔走;上人曾説,如果心血有形,花蓮慈濟醫院的每一片牆中都有上人的心血。 而慈師父帶著常住二眾辛勤勞作,是上人與慈濟最堅實的後盾。 當時,上人常開示: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

慈濟靜思精舍

有一天黃昏,在曬衣場晾衣服,昏黃燈光下,看到腳邊有一坨東西,低頭一看,居然是一隻死老鼠! 生平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老鼠,嚇得我四處喊「大師兄!」聞聲現身的大師兄,淡淡地説:「喔!死老鼠,掃掉就好了。」慈師父的言談、身教,就是「老實修行」,是「務實」二字。 從此也不敢叫太大聲了,因為慈師父説:上人心臟不好,太大聲會嚇到上人。 有一天,在精舍不遠處農地上,首次看到只有一節小指頭般大的小小苦瓜,一排排掛在人字形瓜棚下,好新奇! 告訴了慈師父,慈師父只説,等他們收成了,去跟他們要苦瓜根。

今年以來進出醫院多次,而慈院醫護團隊從西醫到中醫,每天都輪流到病床旁,用心呵護著大家景仰的慈師父。 出院後只要慈師父體力可以,就看到他騎小小的電動代步車,到他一手創立的電窯燒陶藝坊。 慈師父有興趣也有藝術天分,陶藝坊是訪客參訪精舍必經之站。 剛來精舍,出家眾才九個人,彼此不多話,除了兩堂課誦、三餐飯聚眾外,大部分時間都聚在當時稱為「機器間仔」的工作間,做外銷嬰兒尿褲。 從一片塑膠片到完工成型,要經過九個人,如生產線一般,一打工資才台幣十八元。

慈濟靜思精舍: 沒有神獸但來了賣萌的!長鬃山羊現蹤奇萊主峰 山友巧遇超驚喜

車停在大殿前,讓慈師父再看一次,從一九六九年靜思精舍落成起,天天早晚課誦禮佛的佛菩薩。 昭師父滿臉淚水,被扶到車子後門,看著靜靜躺著的老兄弟。 下午三點多,有空的常住僧眾都穿上長衫,列隊接駕,從大殿前綿延到朝山步道。 二師兄昭師父杵著兩支拐杖、五師兄仰師父被輪椅推出來,在大殿前。 五月二十三日上午,慈院王志鴻副院長進精舍,向上人報告慈師父現況。 交代:「就這裡。」常住馬上總動員,將醫療室裡外總整理。

於是在小徑轉折處、窗台上、辦公桌一隅,翠綠盎然的嫣姿綽影也就隨處可見,真正落實了美化生活的理念。 隨着踩踏的節奏,老舊的縫紉機孜孜地運轉着,常住眾們身着的粗布衲衣全來自衣坊菩薩們的巧手慧心。 他們運用多年的經驗,不需打紙版即可裁剪出合身的布片;回收的布料經由他們手中,展現出的是一件件大方實用的衣衫。

慈濟靜思精舍

這座位於巍峨中央山脈下、前臨浩瀚太平洋的菩薩道場,周圍平疇綠野、田園風光,烘托出靜謐安詳的氣息。

  • 慈師父有興趣也有藝術天分,陶藝坊是訪客參訪精舍必經之站。
  •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原名「慈濟中小學」,於1999年7月11日舉行校舍動土典禮,其間歷經921大地震的考驗,於2000年9月正式開學。
  • 而慈師父帶著常住二眾辛勤勞作,是上人與慈濟最堅實的後盾。
  • ◆ 慈善志業國際化── 國內長期貧戶照顧、急難救助、居家關懷、國際賑災……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用大愛走向地球村,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 空瓶子的小吸管壓頭,非常不起眼,在德佺師父眼中卻是寶,改造之後,成了大桶清潔劑的長吸管,使用起來不僅符合人體工學,既實用又省力。

精舍也是常住眾們修行的道場,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儉樸踏實依律生活,節用資源,愛惜物命,樽擳開支以為慈善濟施。 這種「自力更生」的精神,如蓮花連蒂並生,開展至全球的慈濟人皆奉為圭臬。 這種「自力耕生」的精神,如蓮花連蒂並生,開展至全球的慈濟人皆奉為圭臬。 拆不散的師徒情 ① 操著親切的台語,摻雜國語,慈濟靜思精舍裡,慈眉善目最得人敬重的師父就屬證嚴法師收的第一個徒弟德慈師父了。 拆不散的師徒情 ② 證嚴法師門下弟子陸續來了七個,不靠供養怎麼活? 因為德融師父俗家曾經打過毛衣就教大家打毛衣賺一件才 15 塊工資,而且半個月領一次錢,實在難以維持生活 ….

慈濟靜思精舍

六十多歲的陳品蓁,從臺灣隨經商的先生來到福州,人生地不熟的情況,讓她覺得生活很迷茫。 上人對福建這處沃土,有著很深的期待,且看福建的慈濟志工們如何一步一腳印地耕耘福田。 以下分別列舉泉州、福州、莆田環保志工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見證。

  • 上人教育弟子將法落實於生活中,提倡資源回收,用生命與身行實踐;常住師父依教奉行,從事相中印證法理,讓物命生生不息,讓大地生命延續。
  • 只能站在路旁,等有人經過,才協助把腳踏車拉起來。
  • 靜思精舍主要是作為女眾或常住眾修行之所,從1968年年至今,因人數及功能的增加,前前後後共增建了十幾期的工程。
  • 上人為建院奔波,日日月月,不停的説、不停地奔走;上人曾説,如果心血有形,花蓮慈濟醫院的每一片牆中都有上人的心血。
  • 「為眾生」:開展濟貧、醫療、救災志業,每一項工作都跑在最前、做到最後,灑播慈濟善的種子,引發社會更大的善念。

期間,或因房舍老舊、漏雨,或因會務所需,先後歷經十次擴建,才有今日面貌。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慈濟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靜思精舍」,被爆出興建過程中疑雲重重! 今(15)天播出的政論節目《正晶限時批》討論到此問題,節目中爆出靜思精舍違建挨罰,甚至在開罰的同日馬上就能拿到補建照,而且還在違法的過程中興建了70%的工程進度,才來補做環評,種種事蹟讓在場來賓感到十分驚訝。 雖然集千萬鈞責任於一身,荷人生苦難於一肩,卻看不出歲月鑴刻的滄桑與痕跡。 恬靜莊嚴的臉龐,在寬大的灰色僧袍掩映下,益顯出風骨的蕭瑟;平行直視的眼光是那樣地穩健、和煦與堅毅。 證嚴法師以慈悲喜捨的大願,起救苦救難的大行,在東台灣創建了千秋萬世的濟人志業。

20萬元,上人協同弟子共同建造而成,最早只有大殿及旁邊加蓋的諮客室(做工廠使用),共花了41萬元。 其中因花蓮多颱風、地震早先的屋瓦多已破損,民國五十九年上人的師父,印順導師拿了10萬元做補屋瓦使用,上人決定用水泥砌,以防止天災帶來的損害,並親自與工人一同施工、調整屋脊的斜度。 「靜思精舍」主要是作為女眾或常住眾修行之所,從五十七年至今約三十年間,因人數及功能的增加前前後後共增建了十一期的工程。 坐落於中央路的慈濟文化園區,包含了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及慈濟大學園區,呈現出慈濟證嚴上人致力「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的精神,靜立這處精緻素雅的空間,會讓人領略到結廬人間而無車馬喧鬧的境界。 為了籌建醫院,上人每個月要北上開建築會議,恩師父和我一起隨師出門行腳,每次約五到十天不等。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慈濟不定時會舉辦慈濟人尋根之旅,可以和精舍內的常住師父們閒話家常,參觀慈濟精舍的一景一物,包括菜園、環保回收站、五穀粉製作工廠,聽師父介紹心燈製作過程及慈濟四大志業和八大腳印的內容,能夠更了解慈濟。 當時法師與常住二眾胼手胝足做加工品償付,且挽起衣袖加入營建工作。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