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未必適用於所有癌症病人,尤其對付胰臟癌、前列腺癌、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等,免疫治療成果亦相對有限。 由於免疫治療透過激活或加强人體自身免疫系統辨認癌細胞的能力,令免疫系統能夠重新辨認和殺死癌細胞,或減慢癌細胞的擴散速度,而非直接透過藥物或輻射去殺死癌細胞,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少,副作用亦較化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等方法輕微。 不過,倘若免疫治療令免疫系統過於活躍,亦有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健康細胞,引起各種副作用。 雖然免疫治療能夠為部分癌症病人帶來不俗的治療效果,例如肺癌、膀胱癌及皮膚癌等,不過免疫治療尚未如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方式般普及,有研究指出,只有約15%至20%的癌症病人對免疫治療有反應。 然而,目前已有超過70種免疫治療藥物正進行臨床試驗,相信隨着醫學的進步及發展,免疫治療將來能夠用於更廣泛的癌症治療之上。 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免疫細胞療法目前並不能取代正規治療,且治療效果與個人體質、病情有關,因人而異,並非仙丹。
随着对肿瘤、免疫系统及其它系统因素之间的多维相互作用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对ICB耐药机制的理解正在不断深入。 重要的是,作为宿主的患者暴露于环境因素会影响其免疫反应,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 癌症免疫治療 本综述探讨了检查点抑制剂主要的两类耐药机制:(1)宿主(患者)-内在因素,包括肿瘤特异性和全身性因素;(2)宿主(患者)-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又名暴露组)。
癌症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功效高副作用低成抗癌新星 逾60%患者使用後腫瘤縮小
癌症免疫細胞療法的當紅炸子雞CAR-T,則因為涉及基因改造,不在開放項目之內。 免疫細胞療法是全球抗癌新顯學,近十年內,共計有三座諾貝爾獎頒發給對免疫細胞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去年衛生福利部終於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正式開放癌症免疫細胞療法。 癌症免疫治療 預計首波通過名單裡,北中南合計有三家醫療院所,分別為三軍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義大醫院。 肺癌最常見的病徵主要有持續咳嗽、痰中帶血、咳嗽或深呼吸時感疼痛、聲音嘶啞、胸肺反覆受感染、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容易疲倦等。 可是,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表示,不少病徵容易被患者忽略,當患者發現出現以上病徵時已代表肺癌病情開始惡化,有研究指7成患者求醫時已屆第三、四期。
尽管有缓解异常现象,但大多数癌症患者要么对免疫检查点封锁没有反应,要么会对这种治疗方式产生耐药性。 而實施機構每年也要提報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並在三年內加以重新評估。 免疫療法讓癌症治療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謝佳訓指出,以肺癌為例,部分癌症患者可找到明顯的驅動基因,治療前可以檢測突變基因給予相對的標靶藥物,但對於無驅動基因的患者僅有化療之選項。 近年來對於這群無驅動基因的患者,免疫藥物甚至帶來這群末期癌患治癒的可能性癌症治療又進入了新的里程碑。 然而,癌細胞也非常聰明,因為他們是我們自身的細胞突變而來,熟知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運作,所以藉著與「免疫檢查點」連結,讓身體的T細胞能力受到抑制,而無法執行辨認與殲滅癌細胞的功能。
癌症免疫治療: 癌症免疫療法的4大種類
通过预测患者呈现各种新生抗原的能力,计算机建模已被用于描述整体的肿瘤免疫“适应性”(quksza et al., 2017)。 例如,HLA位点的纯合性导致抗原呈递的多样性降低,其与接受ICB治疗的癌症患者较低的生存率相关 (Chowell et al., 2018)。 对TAMs复杂且可变的表型研究表明,存在一系列M1和M2为两端的表型谱(Xue et al.,2014)。 M1型巨噬细胞典型地表达促炎症细胞因子并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而M2型巨噬细胞的特点是表达抗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抑制CD8+T细胞活化,促进Tregs的募集,并有助于肿瘤免疫逃逸(Xue et al., 2014)。 癌症免疫治療 抑制性检查点分子如PD-L1在这些细胞上的表达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免疫抑制作用(Gordon et al., 2017)。 一些研究已证明通过抑制M2型TAMs的活性并调节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可以增强对ICB的应答(Rodell et al., 2018; Zhu et al., 2019)。
- 後來,邱太太每半年做一次治療,每個月也固定回診,並且搭配中醫療程,情況已獲控制,生活也轉趨正常。
- 目前,仅小部分患者能对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持久响应,并且在不同的癌种间变化很大。
-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 来源于不同肿瘤的EVs表面均含有功能性PD-L1,包括黑色素瘤、胶质母细胞瘤、乳腺癌和头颈癌 (Chen et al., 2018; Ricklefs et al., 2018; Theodoraki et al., 2018) 。
- TMB,肿瘤突变负荷;Tregs ,调节性T细胞;MDSCs,髓源性抑制细胞;CAFs,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EVs ,细胞外囊泡;HLA,人类白细胞抗原;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UV,紫外线。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問世後,讓大家了解到癌細胞抑制免疫系統的機制,並成功找出解開鎖鏈的方式,也使得細胞治療又再度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全部受訪者最終在資助下接受免疫治療,而調查發現62%人經檢查後,發現腫瘤縮小或癌細胞數量減少。 同時,調查亦發現受訪者在治療後會出現皮疹、皮膚痕癢、發燒等副作用,但78%人認為副作用比想像輕微。 免疫治療大多應用在第 3 期以後,透過傳統治療(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仍難以處理的病人中,根據不同的癌種而有差異,有些癌種較少使用免疫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藥物(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治療目前可應用在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癌、泌尿道上皮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腎細胞癌、肝癌、胃癌、和乳癌中的三陰性乳癌等。
癌症免疫治療: 癌症晚期可以治癒嗎?!一篇弄懂癌症免疫治療
當時醫生和魏太說先保住性命,不能再等,須立即接受治療,而且不能使用單一治療方式,須接受免疫組合治療。 身體的免疫細胞——T細胞,定時會在身體巡邏就像軍隊一樣,當遇到癌細胞,T細胞會開槍消滅癌細胞。 但癌細胞是十分狡猾的,他們會戴上一些PD1的蛋白面具,令T細胞不能辨認出他們,他們便可以不斷生長不斷擴散。 當注射免疫治療後,這些藥物能有效撕破癌細胞表面的蛋白面具,令T細胞可以辨認出癌細胞及進行攻擊。
这些发现带来了新的机遇,表明循环微生物群可作为肿瘤微创生物标志物。 不幸的是,发生过irAEs的患者未来对免疫治疗的选择非常受限,这最终会影响他们的预后。 尽管一些数据表明,在irAEs发生和解决后,一些患者可以成功地再次使用ICB(特别是抗PD-1/PD-L1),但这并不普遍。 经历过严重或复发性irAEs的患者通常不会再次使用ICB治疗(Pollack et al., 2018; Santini et al., 2018),这是评估毒副作用和总生存期相关性时的另一个干扰因素。
癌症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原理
此外,在累及器官的病理学发现、其它临床发现、或与各自自身免疫现象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因素中没有发现与自身免疫相关的irAEs的共同特征(June et al., 2017; Shah et al.,2020)。 癌症免疫治療 此外,一些有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以从ICB治疗中获益而没有发生疾病恶化(Boland et al., 2020)。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肿瘤微环境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另一类免疫细胞亚群。
研究者们作出了大量努力来发掘irAEs的发展及严重程度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从而指导这些药物或这些药物组合的合理使用,以及为高危患者制定监测策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治疗前肿瘤内PD-L1的表达水平在黑色素瘤和NSCLC等多种肿瘤类型中与抗PD-1和抗PD-L1抗体的应答相关(Herbst et al., 2014; Reck et al., 2016; Topalian et al., 2014)。 有趣的是,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的PD-L1表达与抗PD-L1治疗反应显著相关,而不是肿瘤细胞上的(Herbst et al., 2014)。 与这些研究相反,其它报告表明,在一些患者中,PD-L1表达缺失时,仍旧可以获得持久的响应(Daud et al., 2016)。
癌症免疫治療: 肝癌確診時多屬晚期
由於邱太太的家族中沒有癌症病史,加上她平日作息規律,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因此不以為意,拖了半年才就醫,卻發現是甲狀腺癌。 過往總認為中醫療效很慢,陳博聖則認為:「癌症造成疲憊感、胃口不好、腹瀉,在中醫的介入下平均 3 ∼ 4 周開始改變,有胃口、精神體變好,整體評估療效以 3 個月為基準,並非需要 1 ∼ 2 年這麼久」。 接受乳房全切除的病人,則是在胸壁皮膚或重建後的乳房,摸到小顆粒或硬塊,這也是癌友最容易發現復發的警訊。
近幾年,坊間開始逐漸聽聞「免疫療法」,各類媒體也時有報道,在金融界還吸引了大量風險投資,包括癌症免疫療法(Cancer Immunotherapy)這項新技術。 癌症發展到晚期,可能會轉移到身體任何部位,即使當下看似痊癒,復發的案例不在少數。 藉由接種奈米癌症疫苗,有機會降低復發與轉移機率,甚至將癌細胞徹底殲滅。
癌症免疫治療: 乳癌 2022 最新治療!了解常見6種治療、藥物及治療費用
例如,低剂量的环磷酰胺和吉西他滨可以分别减少Tregs和髓系抑制细胞的数量 癌症免疫治療 (Lutsiak et al., 2005; Suzuki et al., 2005)。 一些化疗药物也被证明可增加PD-L1的表达 (Fournel et al., 2019; Peng et al., 2015)。 此外,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可促进抗原呈递,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Nowak et al., 2003)。 同样地,放射也可以通过丰富抗原肽来增强肿瘤的抗原性 (Reits et al., 2006)。
但幸運地,關愛基金剛好在2020年5月底把免疫治療納入了資助計劃當中,條件是患有肺癌,而且需要是一線治療,和PD-L1要大於50%。 黃先生滿足以上上述的所有條件,公立醫院醫生也給黃先生馬上申請了關愛基金,黃先生往後得以在公立醫院已非常優惠的價錢去進行免疫治療,黃先生一家的經濟負擔馬上得到減輕。 可是黃先生一家又陷入另一種困境,因為免疫治療的成本十分高昂,每次療程也花了好幾萬元,更不幸地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黃先生一家也失業了,我給黃先生寫了轉介信往公立醫院繼續治療,可是免疫治療在公立醫院也屬於自費項目,一直以來沒有任何資助計劃。 黃先生(化名)是一位中年的吸煙人士,今年年頭開始覺得呼吸不暢順,胸口痛,和間歇性咳出血絲。 胸部X光提示右上肺葉有3cm陰影,他向我求診,我馬上安排正電子素描(PET-CT),顯示左上肺也有一個小的陰影,不幸地磁力共振顯示腦部也有轉移。 研究人員之一斯韋爾教授(Prof Andrew Sewell)對BBC表示,這一發現將使癌症病人都將有機會得到T細胞免疫療法的治療。
癌症免疫治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重點:
但考量癌末病人希望尋求一線生機,也讓醫院有機會研究,因此以特管方式管理,病人需要自費。 花大錢之前,先上網到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尋找通過衛福部特管法的適合醫療院所。 目前主流的免疫治療旨在活化體內的免疫細胞,主要治療方法有三種,前兩種目前有比較多的實證研究證實效果。 目前,《特管辦法》允許的癌症免疫細胞治療項目共有:CIK、NK、DC、DC-CIK、TILs、gamma-delta T。 這幾種細胞療法的共通特性是,因為不涉及基因改造、不改變細胞原有的生物特性,因此安全性高。
本文先為你講解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再詳細解釋免疫治療應用於癌症治療的原理、藥物種類、成效、副作用及舒緩副作用的方法等資訊。 目前針對癌症免疫治療引發的皮膚副作用,醫師大都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或系統性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研究發現使用特定的生物製劑也有很好的療效。 過去十年的醫學進步,免疫療法已成為新一代癌症治療方式,現今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較傳統骨髓移植更常見,因為樣本採集更容易、採集過程較短且舒適、能夠採集到的幹細胞數量較多、移植後分化再生出新血球速度快,這些因素都提供了幹細胞移植成功的關鍵。
癌症免疫治療: 新藥給付嚴 患者抗癌 經濟休克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19年10月的頂尖癌症領域期刊—美國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癌症免疫治療 Oncology,JCO)。 希望藉此安慰接受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的癌症病人,不要因為一時的不適而喪志,研究證實了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可能顯示臨床效果比較有效,並且大部分的皮膚副作用經過適當的治療,可望在一兩個月內有很好的改善。 (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副作用:所有這些藥物都存在一個問題,即它們能允許免疫系統攻擊部分正常器官,故部分病人會引發嚴重的與免疫相關的併發症。 而肺部、腸道、肝臟、腎臟、內分泌腺體或其它器官的嚴重問題則相對少些。 將病毒注入腫瘤後,病毒進入癌細胞內並複製,結果造成腫瘤細胞破裂並死亡。
癌症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原理
除了臨床做檢查外,都會做X光的檢查及抽血驗癌指數,看看有沒有復發的跡象。 盧醫生舉例,當到第四期的時候,醫生會用化療及免疫治療的組合治療,可以有效延活病人的存活期中位數大約延長到1年,如果單單採用化療的時候病人的存活期大約是10個月,而採用免疫治療加化療的組合可以延長大約22個月,存活期多一倍以上。 另外,對於坊間的疑問「吃營養補充品都有機會患上肺癌」,盧醫生表示這個疑問暫時具爭議性。 她續指,大約10年前的一個研究顯示,服用過量補充劑例如beta carotene增加患上肺癌的機會。 不過,曾經在細胞層面的研究提及beta carotene可減低肺癌機會,但在一些人類的研究並沒有這些發現。 政策開放後,台灣癌友終於迎來一道曙光,這道曙光會不會愈趨明亮?
癌症免疫治療: 手術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基质细胞也在免疫逃逸和ICB耐药性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图2)。 相关机制研究表明,Wnt诱导的趋化因子CCL4表达减少阻碍了CD103+DC细胞和T细胞向肿瘤微环境的募集(Spranger et al., 2015)。 安布羅斯表示,在接受治療期間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他可以如常做他喜歡做的事,騎自行車、駕船出海。 《衛報》10月11日報道,77歲的安布羅斯(Barry Ambrose)在2017年被診斷患上喉癌,且癌細胞已擴散到肺部,當時醫院告訴他,紓緩治療是他的唯一選擇。
癌症免疫治療: 醫療及健康保險
国际上有小样本研究探索新辅助PD-1抗体治疗在这类肠癌中的短期疗效,结果显示有效率高达90%以上,超过60%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长期生存和安全性问题仍有待更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结果的支持。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曾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了12款食物,有助預防大腸癌、乳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症。 如骨骼掃描、胸部X光、肝臟超音波、腦部及胸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攝影等其他影像檢查,並非專家建議的常規檢查項目,但若懷疑可能復發或遠端轉移,可考慮安排相關檢查以協助評估後續治療計畫的安排。 分别为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单抗(商品名:英飞凡)、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商品名:泰圣奇)、康宁杰瑞的恩沃利单抗(商品名:恩维达)和辉瑞的舒格利单抗(商品名:择捷美)。 其中,2022年度伐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近13亿美元,阿替利珠单抗全球销售额为38.96亿美元(《抢夺千亿抗癌药市场!PD-L1超越EGFR成为热门靶点TOP1!》)。
雖然免疫治療的副作用相較化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等輕微,但嚴重副作用亦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醫生或會根據病人出現的副作用,處方相應藥物以減輕副作用;若果副作用出現惡化或持續未有改善,醫生或會停止進行免疫治療。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使用者應向醫師尋求醫療建議,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 Cigna 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會拿掉免疫系統的「煞車」,讓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拜免疫治療進步所賜,原本傳統療法很難處理、存活率很差的癌症晚期病患,如今有機會大幅度降低癌症復發、轉移。 但由於個人體質差異,不論是哪一種免疫治療,仍無法保證一定有治療效果,還要考慮龐大醫藥費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CTLA-4 被發現、製造出抑制劑後,已於 2011 年獲歐美藥證,能夠有效治療黑色素瘤轉移癌。
其中,千葉大學附屬醫院是將NKT細胞免疫療法,用於頭頸部扁平上皮癌;久留米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胜肽疫苗,則是用於治療腦癌、頭頸癌、乳癌、大腸癌、腎癌等多種癌症。 幹細胞療法將持續進行包括移植手術、藥物開發、以及基礎研究,亦積極應用保存庫幹細胞於治療慢性缺血性腦中風,下肢缺血,血液腫瘤及實體癌…等臨床治療,並期望將幹細胞產品拓展至新應用領域,如用於治療複雜的基因疾病、癌症、整形醫美等。 反之,若低度基因突變的癌症種類,則選擇標靶藥物治療(Target Therapy)或化學治療(Chemo Therapy)較合適。 不過這些免疫療法的預測性生物標記(Predictive Biomarker),但在不同癌症種類的預測效果並不一致,仍需要更多臨床試驗數據來佐證。 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此治療方式對處理單一部位的腫瘤特別有效。
癌症免疫治療: 最新免疫治療資助計劃 讓更多患者受惠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定义PD-L1阳性及评估手段的差异性有可能是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这意味着这些指标的评估需要进一步标准化。 肿瘤与健康组织共享的抗原可能再次导致T细胞激活及加速对非肿瘤细胞的攻击。 比如,在发生心肌炎和皮疹时,在肿瘤、心肌和皮肤分别观察到了浸润的T细胞(Berner et al., 2019; Johnson etal., 2016)。 抗原/表位扩散指的是癌细胞死亡之后释放出新增的抗原,而这些抗原在免疫激活性微环境中被递呈,导致T细胞被激活并攻击正常组织(June et al., 2017; Rojas et al., 2018)(图4)。 最后,在有些组织中,自身免疫T细胞可能已经存在,它们原本受到检查点分子的控制。
癌症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藥物納入安全網 惜關愛基金申請程序繁複
乳癌治療以手術為主,其他還有全身性的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以及局部性的放射治療為輔。 現今更邁向個人化量身訂製的精準醫療,採集病人的腫瘤切片或血液,找出每個人疾病背後的基因異常或變異,精準分類治療。 治療癌症的開支可以十分高昂,尤其使用新的化療及標靶藥物會更加昂貴。 如果不幸癌症擴散或復發,費用更可能遠超病人的預算,甚至耗用畢生積蓄,背負沉重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