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培訓了一批中小學環保大使,讓他們在校內支援和推廣環保活動。 傑出的環保大使會獲頒發獎項,以表揚他們推動環境教育的成就。 此外,AEON吉之島教育及環保基金亦贊助了10位傑出學生環保大使和10位優異學生環保大使在2002年8月前往曼谷參加環保交流活動。 「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自推出以來,參與人數持續增加。 2002年共有逾11 000名學生參加,與2001年的9 800名相比又跨進了一大步。
由2015年起,環保署以公開招標方式委聘非牟利團體營辦「回收環保站」(前稱為「綠在區區」)。 「回收環保站」透過不同的回收計劃和教育活動,積極聯繫區內屋苑和物業管理公司,建立服務網絡,並在區內設立回收流動點,派出回收車支援區內收集可回收物。 活動將會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在活動前運送所需素材予參加者,活動期間與導師即時互動,透過輕鬆手法,探索咖啡渣、學習環保。 由Artists Co-op主辦,中文大學多元文化行動計劃協辦,請來野白老師 帶領參加者發揮創意,活用家中的舊衣和布料,動手設計及製作屬於自己的可持續服飾。 環保會、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及香港蜆殼有限公司合辦的「全國中小學生廢舊物品雕塑設計比賽」得獎者與香港學生環保大使會面。 香港學生環保大使獲得AEON吉之島教育及環保基金贊助,前往曼谷參加環保考察團,並探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辦事處。
環保工作坊: 環保工作坊
‧答得最好嘅10位參加者將有機會獲得新都會廣場「素食教煮」工作坊名額1個,並可帶同最多1位親友出席。 場內有五個主題的充氣設施,包括「小丑王國」、「鉛筆滑梯」及「親子接力競賽」等,體驗無比刺激的蹦跳體驗。 園方會提供一個未上色的環保袋,小朋友自行用環保模具為其上色! 環保袋的圖案更是由本地知名藝術家─ 何達鴻先生 所設計。 貝殼首飾碟環保工作坊 – 把棄掉的貝殼變造成有用的小擺設,在貝殼上配搭不同圖案的紙張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小小飾物盤,用來放置飾物既環保又實用。 「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均會接收不少於8種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慳電膽及光管、充電池等。
活動將會以現場實體授教形式舉行,提供所須材料、工具、教材,與導師即時互動,透過輕鬆手法,探索咖啡渣、學習環保。 很多烘焙工作坊都會有導師駐場親身逐個步驟教你如何做麵包、糕點,但很多時候導師不是一對一,很難單獨遷就學生的進度,又或導師在場會令學生感到壓逼。 而這間烘焙工作坊 BakeBe 打破傳統,採取無人教學模式,是全港首創透過 App 教學做蛋糕,而且無需帶道具、準備材料,讓你可以輕鬆享受自助烘焙的樂趣、成就感。 而且烘焙坊室內佈置夢幻,提供拍照道具,製作完成後,一定要打卡留念。
環保工作坊: 講座
種植令人心情愉悅,欣賞著療癒的盆栽,煩惱一掃而空。 利用飲品膠樽和用完的雙面膠紙圈,創造出環保植物吊籃,為家居添上翠綠和清新。 讓我們一起體驗升級再造的樂趣,給舊物賦予新生命、為環境增添循環不息的生命力,讓綠意融入生活。 環保之聲響徹香港,從學校、屋苑、工商企業以至區議會,都滲透著愛護環境的訊息。 展望未來,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進一步發揮感染力,使廣大市民身體力行保護環境。 環保工作坊 環保署將繼續努力推廣環保訊息,教育市民如何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 為方便和鼓勵公眾參與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環保署於2020年第四季起陸續在全港各區設立超過100個「回收流動點」,以每週定時定點街站形式運作。
- 旺角西洋菜街是香港燈光故事的縮影,走一轉,自有分曉。
- 環保署向來十分注重社區環保教育,推行了不少以各種環保為主題的教育項目,減少廢物僅是其中一環。
- 致力為香港人提供善待地球、又善待自己身體的月事用品選擇,推動大眾以平常心討論月事,以自在態度對待自己的身體和環境。
- 在2002年底推出的「綠色社區網絡」外展計劃亦取得不俗的成績。
來自不同業界商會及相關機構的嘉賓講者分享了他們在實施環保管理和措施的成功經驗和應用技巧。 環保工作坊 極力反對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循不同途徑向政府及市民力陳項目弊處,如造價高昂卻難以收回成本;空氣污染加重社會醫療負擔;更多遊客湧至,超越香港可承載量,影響市民生活;不可逆轉地破壞海洋生態等。 不論是任何規模的活動,若要在活動中成功推動環保訊息及行動,義工的配合及支援往往是重要一環。
環保工作坊: 聖誕親子「導」賞團
裘槎科學周邀請了世界各地頂尖的科學團隊,透過為本地公眾精心設計且趣味盎然的互動表演和活動,令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科學。 環保工作坊 活動旨在啓發一眾小小科學家,了解科學對生活的重要性和貢獻,從而建立與科學的聯繫。 今年活動將於網上舉行,打破地域與空間的界限,強調科學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環保法規推廣計劃旨在推廣遵守環保法例的意識,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污染方法,以協助業界達至或甚至超越符合有關法例的要求。 計劃包括為飲食業界和某些特定行業舉辦環保營商研討會及工作坊。 舉辦「綠色聖誕學校」計劃,鼓勵學校師生於歡渡聖誕之時注意環保,例如於聯歡會減少使用即棄餐具,並避免浪費食物等。
- 環保署社區關係組一直負起推廣社區環保教育及宣傳計劃的責任,與各「利益相關者」包括環保團體、學校、社區組織、公營與私營機構及其他政府部門維持緊密的聯繫。
- 我們的生態遊均由受過專業訓練及有經驗之大專生或在職人士帶領,講解深入淺出,希望能令參加者對大自然產生興趣。
- 是北美奧吉布瓦人的文化中一種手工藝品,中間編織著鬆散的網。
- Doo Workshop 創立於2011年,積極開展不同類型的DIY工作坊興趣班,在專業的導師帶領下,讓每一位參與工作坊的學員,愉快享受學習藝術的樂趣,自由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作品。
在2002年5月,該基金獲得額外1億元撥款作為社區廢物回收、教育、推廣、社區活動、研究及新技術示範活動的經費。 2002年,環保會就113宗環保教育及社區活動計劃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申請資助,當中85宗成功獲得合共226萬元的撥款。 此外,基金並接獲22宗社區廢物回收計劃的申請,最後撥出經費約682萬元。 在2002年,參與運動的屋苑共回收了 公噸廢紙、5 434公噸鋁罐及1 206公噸膠樽。
環保工作坊: 手工工作坊
熾熱的陽光照射著芝麻灣半島,膠粒事件發生了一個月,仍不減滿腔熱血為香港環境努力的義工朋友們,有些朋友更是每次都落力參與。 近二百人於星期日(9/2)聚集在尖沙咀鐘樓,乘著「膠粒清理號」登陸… 傳統上,農曆新年都會送舊迎新,寓意「新開始」的好兆頭。
綠領行動以行動實踐環保,並向社會宣揚及推廣環保訊息。 有見本港每天浪費的食物超過3600公噸,當中大部分被運到堆填區丟棄, 綠領行動於是推出有關拯救廚餘的「食物分享計劃」,當中包括長沙灣… 木片聖誕擺設環保工作坊 – 這個工作坊會利用不同環保物料製作有聖誕氣氛的小小擺設,有不同形狀小木塊、松果、十字果等等材料,環保之餘又可以用來創作DIY聖誕小手工。 蝶古巴特年輪木杯墊工作坊 – 法文「Decoupage」蝶谷巴特,是指將紙上的美麗圖型剪裁並拼貼於飾物或傢俱上,是一個具創意設計的裝飾藝術。 蝶谷巴特能應用於不同材質,如木材、布料、玻璃等等都是常用於蝶古巴特的作品中。 把餐巾上的圖案剪裁並拼貼於年輸木上製作成杯墊,既實用又精緻。
環保工作坊: 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
面對氣候變化和資源耗盡,我們需要更多人建立綠惜生活態度。 講座會以衣、食、住、行四個角度去探討愛地球愛自己的生活貼士,你會發現,原來一個轉念,就可以輕易做到實踐綠惜生活。 政府於2016年4月1日推出「戶外燈光約章」,應對光污染的挑戰。 旺角西洋菜街是香港燈光故事的縮影,走一轉,自有分曉。 事實上,星凱‧堤岸屋苑響應環保,配置了不少環保設施,包括雨水回收系統、太陽能照明、廚餘回收系統、城市農莊等。 綠領行動(下稱本會)自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推動香港的減廢運動,早於2005年起已倡議家居廢物收費機制,參考過世界各地成功例子,多年來亦進行多次調查及研究,建議條例儘早在本港實施。
我們一眾環保團體要求政府尊重民意,不要硬推具爭議性… 與其用商塲派發的即棄雨傘膠袋,不如自製一個有個性,又環保的雨傘套。 本會舉辦DIY可重用雨傘袋工作坊,讓參加者學會善用資源,源頭減廢。 請大眾一同支持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讓下一代仍有機會享用珍貴的天然資源。 每年農曆新年,傳統習俗均會「派利是」,但香港人每年使用3.2億個利是封,相當於砍伐16,300棵樹。
環保工作坊: 主題環保培訓工作坊及環境教育訓練營
收集到的回收物會經過分揀,再運送至合適的下游回收商作後續處理。 參加者可以按個人喜好調製香水配方,DIY出一支與眾不同的專屬香水。 紫雲膏是由明朝已開始出現的古方,現於日本及台灣大受歡迎。 利用家居廢油製成環保肥皂,既能減輕污染,又經濟、環保,製成後的肥皂去污力強,可清潔不易去除之廚房、廁所等頑固污垢。 大部分忙碌的都市人,都沒有時間停下來,親手寫一張心意卡給重要的人。
本地時尚品牌VElvoe,利用生活上微小不起眼的物件,如紅酒塞、樹枝、雪條棍等,製作成可愛的小動物卡片擺設,實踐綠色生活。 工作坊中將會利用簡單材料,自製化妝品,謝絕外界的動物測試等殘忍手法,製作一個絕對零殘忍而樸素的眉粉。 今年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將聯同Greennomarket,於科學園舉辦環保坊,並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讓更多人了解相互尊重、減輕貧窮及尊重人權的重要性。
環保工作坊: DIY 工作坊推介 13:香水工作坊
是次工作坊於九龍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大樓1樓演講廳舉行。 以調查、記者會及活動,喚起大眾關注「屏風樓」問題,同時要求政府及地產商減低樓宇密度、改善規劃及樓宇設計。 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九日,舉行第一屆「無冷氣夜」,宣揚善用空調訊息。 環保工作坊 環保工作坊 活動得到政黨、各大專院校、過百中小學及超過五十間公司支持,共超過五萬家庭參加。 由於香港的光污染嚴重,多年來環保觸覺都建議立法管制光污染,政府終於二零一二年推出《戶外燈光裝置良好作業指引》,但本會對仍未展開立法工作感可惜。
此後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透過呈現咖啡渣升級再造的過程,讓參加者可以觀察、感受、體驗香港本地回收咖啡渣第二生命的歷程,同時從中學習環保知識,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DOSHA woodcraft 作為設計工作室,舉辦教育及推廣活動,以設計思維提升大眾的創造力。 疫情期間環保工作坊改為以網上形式舉行,讓市民可安坐家中,自備材料製作一同升級再造,或參與網上工作坊後到「綠在屯門」領取製成品。 李彥錚及江卓姿於2014年共同創辧「拾坊」,在日常裡發掘新的可能性,與大眾分享從大自然以及平凡生活裏拾獲的創意點子。 他們曾與不同的本地非牟利及藝術文化機構合作,為兒童、長者以及不同能力人士提供社區藝術活動及創意課程,拾坊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雙手把拾回來的一草一物,交織成一個新故事。
環保工作坊: 學校項目
多年來,環保署積極與各行各業如建築業、地產發展商、飲食業及運輸業等建立夥伴關係,共同推行許多防止和打擊污染的計劃(詳見「合作夥伴」一章)。 環保工作坊 除了與商界合作,署方一直非常重視普羅大眾在環境保護中扮演的角色。 減少廢物運動自推出以來得以順利推行,實有賴廣大市民和社區團體的支持和參與。
環保工作坊: 我們的服務
大量被棄掉的化妝品及包裝,最終都會成為堆填區的一員,增加對環境的負擔。 透過工作坊,可了解化妝品浪費對我們環境的影響之外,更可通過簡易的升級再造,將沒用的化妝品製作成顏料及參與一場禪繞畫 體驗,一同來一場治療心靈及認識環境問題的紙上旅行。 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們需要聚集更多不同界別的夥伴,集合力量推動及實踐可持續的綠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