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母親為B型肝炎帶原者,嬰兒會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B型肝炎疫苗,並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若出生後臨床狀況穩定則越早注射越好。 有很多國家B型肝炎感染的機率較高,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不只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也顯著的減少了肝癌的病例。 像台灣1984年實施的B型肝炎接種計劃也和其兒童肝癌發生率的下降有關。 疫苗包括一種病毒包膜蛋白,也就是B肝表面抗原(HBsAg),目前是基因工程改造過的(B肝酵母轉基因重組疫苗),可以產生B肝表面抗原的酵母製造。 之後免疫系統會產生B肝表面蛋白的抗體(anti-HB),抗體及免疫系統的記憶性讓人體可以對抗B型肝炎。 第一劑建議於出生後的24小時內就注射,要視情況決定之後還須追加第二或第三劑。
避免輸血、打針、針灸、穿耳洞、刺青、紋眉、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等。 B型肝炎並非病從口入,也不是飲食傳染,所以使用免洗餐盤、碗筷分開,對於B型肝炎的預防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1、血液传播:乙肝小三阳患者每毫升血中含有一千万至几亿个成熟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极微量的血液进入健康人的皮肤黏膜的破口,就可造成感染。 二.慢性活动性肝炎见于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紊乱者。 感染HBV后,由于Tc细胞功能不正常,或特异抗体封闭部分肝细胞靶抗原而制约T细胞毒反应,致部分肝细胞损害。
至於血中e抗原陰性的患者,則不管是使用喜必福或干安能,效果都差不多。 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有一種細胞毒性T細胞,當體內的正常細胞遭受到病菌感染時,細胞毒性T細胞會去將這已受感染的細胞殺死,其目的是為了要除去這入侵的病菌。 然而平常並不會去攻擊體內的正常細胞,B型肝炎病毒導致肝炎,就是經由這樣的途徑。 也就是說,細胞毒性T細胞要將B型肝炎病毒驅逐出境,但是B型肝炎病毒是在肝細胞內,所以在細胞毒性T細胞欲除去B型肝炎病毒的同時,肝細胞也就跟著陪葬了。 因此,在B型肝炎病毒存在下,再加上體內免疫系統的作用,才使得肝炎產生。
b型 肝炎傳染: 治療方式
醫務人員、接受靜脈注射的人士、濫交的人士、濫用毒品的人士也尤其應該接種。 為了防止生育時的感染在嬰兒出生後12小時後還可以接種B型肝炎的疫苗。 嬰兒疫苗必須在一個月和半年後相繼注射才能達到完全免疫。 B型肝炎由於受到各國政府關注,疫苗注射價格一般都較低廉,普通人不必擔心不能承受。 在中國,1992年衛生部將B肝疫苗納入新生兒計劃免疫管理,2002年起正式納入計劃免疫,2005年6月1日起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改為全部免費。 2009年起,中國各級疾控部門開始對15歲以下未接種過B肝免疫的人群,免費補種B肝疫苗。
治療後有可能使病毒基因的含量少於可偵測的水平,即為健康且傳染性低的帶原者。 每種藥物的有效性差別不大,但對於具體患者這可能因人而異。 相較之下非B肝盛行區,此疾病的傳染途經則主要為共用靜脈藥物注射針頭,消毒不完全的牙科醫療、刺青、紋眉、穿耳洞等。 其它B肝感染風險因子包括:醫護人員、輸血、腎臟透析治療,以及照護機構常住者。 刺青和針灸曾經在1980年代造成許多B型肝炎感染的案例,而隨著消毒技術的進步此情況已經少見。
抗原:被化驗的B型肝炎的抗原有二:B肝表面抗原和B肝e抗原,假如這兩種抗原存在的話說明病人依然患病。 在最佳情況下病人體內只有表面抗原而且沒有徵狀,這說明病人健康,但是帶病毒。 假如病人體內有e抗原的話他的感染力非常高,不過即使只有表面抗原病人依然可以感染其他人。 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呈陽性反應,則表示對B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不怕得到B型肝炎。
至少已有一個研究指出,B型肝炎的疫苗在HIV患者體內較難生效。 而慢性B型肝炎者,肝細胞已經出現發炎情況,肝功能指數過高,在這種情形下可引起肝損傷,所以慢性肝炎需要治療。 而如果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即不是肝功能指數過高者),就不需治療。 在斯坦頓島的專收智力障礙兒童的威洛布魯克州立學校,選擇25名智力障礙兒童作為受試者,注射了澳抗患者血清的孩子們僅有一人沒被感染。 由此弄清了A肝與B肝的差異,寫下論文《傳染性肝炎:兩種臨床上、流行病學上和免疫學上都截然不同的感染》,被譽為B肝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干適能抗藥性較低,治療1年並無發現產生抗藥性者,而治療5年的抗藥性率約29%,對干安能產生抗藥性之病毒也有抑制效果。 研究中發現,原先使用干安能產生抗藥性者,再加上干適能做合併性治療,其效果比改單用干適能更好。 故干適能目前主要與干安能合併使用於對干安能產生抗藥性者,每日建議劑量10 mg(表三)。 干適能的主要副作用與干安能類似,但高劑量(30 mg)時可能產生腎毒性,使用期間應監測腎功能1,3,5。 對疫苗反應不佳的人通常是因為以下因素:超過40歲、肥胖、抽菸或酗酒,尤其是有嚴重肝病患者。 免疫抑制的病人或接受腎臟透析的病人也可能對疫苗反應較差或需要更大劑量、頻率的疫苗注射。
「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藥品部分第22次(105年10月20日)會議,對於慢性B型肝炎治療的修正藥品給付規定如下,預計自1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 此藥品已在許多國家上市,在國內尚未被許可上市。 Α胸腺素是屬於免疫調節的藥品,其臨床效果有些爭議,不如干安能和α干擾素之療效明確。 一般來說,每週注射一次,完成六個月的療程之後有三分之一的成功率。
b型 肝炎傳染: 肝病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對貝樂克成份過敏者,不宜使用。 在副作用方面,貝樂克曾被報告可能引起頭痛、疲倦、腹瀉、消化不良等,但機率不高,且這些症狀在停止服藥後大多可以緩解。 貝樂克在2006(民國95)年9月正式在台上市,是一種口服的類核甘酸藥物,主要是藉由抑制B型肝炎病毒聚合酶的活性,來達到治療B型肝炎的目的。
- 因此當時B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者初步估計約三百萬人。
- 大部分已發表的科學研究多數都不認為B型肝炎疫苗和脫髓鞘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有任何關係。
- 並沒有證據顯示B肝疫苗和格林-巴利症候群有相關性 。
- 據統計,連續服用干安能一年,大約15~20%患者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會對之產生抗藥性,連續服用2年出現抗藥性之機率增至40%左右,連續3年則高達66%左右。
與帶原者共用已被病毒污染的針具、醫療器材或其他器具,例如:血液透析(洗腎)、拔牙、針炙、紋身、穿耳洞,共用針頭、牙刷、刮鬍刀等因而感染B型肝炎。 則出現於急性B型肝炎末期或者病人剛剛康復的時候。 在慢性B型肝炎時能夠化驗出這些抗體說明病況有好轉,而且感染力下降。 在低 (非) 複製期,部分患者又可再活動,出現B肝e抗原陽轉;或發生前C或C區啟動子變異,HBV再度活動,但e抗原陰性.兩者均表現為活動性慢性B型肝炎。 2017年,香港約有8%帶有B型肝炎病毒,即約六十萬人。 香港常見傳播途徑為母嬰感染,其餘途徑包括血液傳播及性接觸。
E抗原陽性者,表示病毒的複製相當活躍,傳染性高。 E抗體陽性者,表示病毒的活動性大為減低,傳染性也沒那麼高(不過仍具傳染性)。 有的時候,e抗原是陰性,但e抗體也是陰性,此時稱之為(e空窗期)。
規律的生活是維持肝臟健康的重要之道,不喝酒、不熬夜、不隨意服用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如此才能減輕肝臟負擔。 另外,也必須留意水平感染的機會,例如輸血、共用針頭、針灸、穿耳洞、刺青、紋眉、共用牙刷或刮鬍刀等等,有血液接觸時應配戴手套,從事性行為應戴上保險套。 阿德福韋(Adefovir):最新用於治療B肝的藥物,副作用小、更有效。 是因為有些案例,媽媽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小孩也是;因此常被誤解為B型肝炎具有遺傳性。
b型 肝炎傳染: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病毒標記病毒標記中文臨床意義HBsAg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陽性,表示已遭B肝病毒感染。 Anti-HBsB型肝炎表面抗體呈陽性,表示體內有病毒抗體,對B肝免疫。 HBeAgB型肝炎e抗原病毒複製狀態指標。 Anti-HBeAgB型肝炎e抗體病毒不複製狀態指標。 HBV DNAB型肝炎病毒量評估病情治療成效與抗藥性。
以全球來說,目前五歲以下兒童感染慢性B肝的發生率低,可歸因於疫苗的廣泛應用。 另一類指標稱為B型肝炎e抗原 ,目的是為檢測B肝病毒的活動複製程度,若血中e抗原呈陽性,表示B肝病毒繁殖旺盛,且病毒數量多、有高傳染力。 若血中e抗體 (Anti-HBeAg) 呈陽性,則表示繁殖力下降、病毒數量少、傳染力較低。
肝炎是一種因肝臟細胞發炎,導致肝細胞損傷的肝臟疾病。 引起肝炎的原因很多,如果是由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炎,就稱為B型肝炎。 發病通常不明顯,症狀包括厭食、隱約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有時會有關節痛、出疹、黃疸或輕微發燒。 疾病的嚴重度可從僅有血清檢驗才能測出之無症狀感染,到會引發致命情況的猛爆性肝炎。 是一種較常見的情形,感染者可能完全沒有病徵。 目前沒有藥物完全根治,但有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的身體對抗和清除B型肝炎病毒以控制病情,只有少數可以忽然痊癒。
干適能可以直接和B型肝炎病毒的DNA聚合酶結合,進而抑制B型肝炎病毒的複製,因而減少肝炎的產生。 第一、B型肝炎病毒沒有免疫系統來對抗,它就更加肆無忌憚的繁殖起來了。 表面上似乎是沒有肝炎,但你寶貴的肝卻更充滿了病毒。 乍看之下,這似乎沒什麼好談的;B型肝炎病毒侵入肝臟,病毒直接殺死肝細胞,如此而已。 B型肝炎病毒並不直接殺死肝細胞,它是藉由人體的免疫機轉而導致肝細胞壞死的。
這段期間,傳染性非常高,患者可能不自覺地傳給與其接觸的人士。 B型肝炎所引起的早期徵狀不是很明顯,就好像重感冒一樣,包括輕微發熱、全身疲倦、肌肉痛、頭痛、食慾不振、厭惡吸菸,隨後會噁心嘔吐、上腹不適和脹痛、便秘或腹瀉等。 如病程轉壞,皮膚和眼白會變黃,小便顏色加深,就像茶一樣顏色,稱為黃疸。 有少部分人士會迅速演變為猛爆性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出現昏迷及於數日內死亡,但這情況十分罕見。 慢性B型肝炎:根據肝功能受損情況分為輕度、中度、重度B肝e抗原陽性慢性B型肝炎:除表面抗原、HBV-DNA陽性外,還有e抗原陽性,抗-HBe陰性,並且血清ALT持續或反覆升高,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 「攜帶者」:血清轉氨酶ALT正常慢性B肝病毒攜帶:B肝表面抗原陽性、HBV-DNA陽性,B肝e抗原或e抗體陽性,但1年內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範圍,肝組織學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
現階段,可食用疫苗的功效仍有待提昇,而且每株植物的疫苗劑量更須調控,再來就是培育過程中土地的分配管控,但縱使有以上種種問題,科學家們依舊認為這對於讓B肝疫苗在相對落後國家的普及是一大福音。 1988年9月,中國政府代表團赴美國,與默克藥廠(默沙東公司)談判重組酵母B肝疫苗技術轉讓的細節。 1989年9月,由美國默克藥廠(默沙東)將重組酵母B肝疫苗的技術轉讓給中方,收取700萬美元作為培訓中方人員和支付美方參與者勞務的成本,此外不再收取專利費和利潤。 1990年底,中方派出技術人員前往美國學習,而18個月後,美國的一批員工又來到中國,協助疫苗投產。 1993年10月,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重組酵母B肝疫苗車間逐漸投產,此後深圳康泰生物製品的生產車間也投入生產。 中國大陸成功生產出第一批「基因工程」B肝疫苗,此後兩家工廠年總產量為4000萬劑,可滿足中國大陸所有新生兒的接種需要。
每年約有2%的慢性B型肝炎會演變成肝硬化,這些肝硬化患者當中每年又有約5%會長出肝癌。 B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後有一部分人會慢慢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但也有少部分人不經由肝硬化,直接從肝炎變成肝癌。 超音波檢查正常,肝發炎指數(GPT或ALT、GOT或AST)持續正常超過六個月以上,B型肝炎病毒濃度不高,就可稱之為「不活動型B型肝炎帶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