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大藏經7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此藏由前田慧雲、中野達慧主持,在京都藏經書院出版,自明治三十五年四月至三十八年四月(1902—1905)完成。 採用獅子谷忍澄的校勘本為定本,即《嘉興藏》對校《高麗藏》本。 全藏36套347冊,唯封面題簽、書口處標有千字文帙號。

以後不斷編刻,傳之高麗日本,亦皆仿行;雖內容稍稍增減,而凡所收錄,片言隻字,無有遺墜。 果其版本未絕,則藏庋之家,承學之士,皆可予取予求,是誠法良意美者也。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大悲咒大悲咒由金剛智於719年—741年間翻譯成中文(大正藏T.1112),後又經其弟子不空於723年—774年間兩次翻譯(大正藏T.1111,T.1113b),後來由指空於1326年—1363年又進行過翻譯(大正藏T.1113a),因此有不同的翻譯版本。 其中以唐代伽梵達摩所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為基礎並經增加的「八十四句大悲咒」流行最廣。

漢文大藏經: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簡史 (上)

應了了分明身根,了了分明觸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應了了分明舌根,了了分明味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應了了分明鼻根,了了分明香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應了了分明耳根,了了分明聲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漢文大藏經 彼如是生活,彼於自身注意觀察諸法,彼於他人注意觀察諸法,彼於自身他身兼顧注意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兼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

海外則高麗初雕藏仿宋祖所賜開寶(宋太祖時),後又仿刻契丹藏(宋理宗時),其去取自為義例,今唯再雕藏目錄可見。 日本初刻天海藏(明清之間),畧同資福,而黃檗藏(清康熙時)則全仿北藏。 至縮刻藏(清光緒時)始自出機杼,收經特多。 卍字藏以北藏之目,刻麗藏之文,而續藏廣收中國古逸典籍,視嘉興續藏更有過之,我國商務印書舘曾仿印流通。 漢文大藏經 大正藏號稱彙合各藏,惟於縮刻、卍字所著錄者,尚未盡數錄入,中韓各藏更不待言。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元官藏

《開寶藏》是宋代閩浙私刻和遼刻、金刻以及高麗所刻各版大藏共同依據的祖本。 後世大藏經的編纂,都與其有着緊密的關係,因此,《開寶藏》被稱為漢文大藏經的祖本。 值得一提的,自《開寶經》開始,中國人首創了以“千字文”為順序的目錄體系,之後,我國數種大型類書的編目沿用之。 宋朝有:遼版的契丹藏、金版之金藏、福州版的《萬壽藏》《毗盧藏》、湖州版(浙版)的《圓覺藏》《資福藏》《磧砂藏》等。 元代根據宋本印行藏經,有《普寧藏》與《弘法藏》兩種。

此洋洋巨帙,洵與儒書華嶽並立,而呈東方文化燦爛之奇觀也。 顧四庫以漢書藝文志為濫觴,代有增益,雖編目而不集書。 至永樂大典、四庫全書,雖集書而不刊版。 是以隨收隨散,今日不惟漢唐著錄及永樂大典不可畢覩;即四庫全書當日抄錄七部,兵火戰亂之餘,輾轉携至臺灣者,亦衹一部,可謂不絕如縷矣。 釋藏則不然,六朝以後,諸家經錄,亦如儒家之有目無書;而自唐開元間,編定入藏錄,宋開寶四年,遂付剞劂。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金藏

中共山西省委獲悉後,派出部隊進行保護,並將藏經轉移到一個山洞中保存。 經過十多年的細心修補,終於恢復原貌,現藏於北京圖書館。 1959年9月,在西藏薩迦寺北寺圖書館發現31種,559卷卷軸式裝幀木刻印本佛經,其編次和《趙城藏》完全一致。 從版式、字體、刻工等方面判斷,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趙城藏》輸版入燕京後的補雕印本。 《趙城藏》1933年首次在山西趙城縣霍山廣勝寺發現。

  • 彼如是生活,彼於自身注意觀察其受,彼於他人注意觀察其受,彼於自身他身兼顧注意觀察其受,或觀察感受之生起,或觀察感受之壞滅,或兼察感受之生起與壞滅。
  • 後世大藏經的編纂,都與其有着緊密的關係,因此,《開寶藏》被稱為漢文大藏經的祖本。
  • 1951年蔡運辰先生建議編輯藏經,後由屈映光居士發起徵集贊助,於1955年成立了修訂中華大藏經會。
  • 至縮刻藏(清光緒時)始自出機杼,收經特多。
  • 每紙24行,每行17字,折為4頁。
  • 這是朝廷帝王迎請,大家都非常重視。

然《般若》部大,京師多務,又人命無常,恐難得了,乃請就於玉華宮翻譯。 漢文大藏經 即以四年冬十月,法師從京發向玉華宮,并翻經大德及門徒等同去,其供給諸事一如京下,至彼安置肅誠院焉。 顯慶三年正月,駕自東都還西京,法師亦隨還。 先有勅曰:「以延康坊濮王故宅為皇太子分造觀、寺各一,命法師案行其處。」還奏地窄不容兩所,於是總用營寺,其觀改就普寧坊。 青槐列其外,淥水亘其間,亹亹耽耽,都邑仁祠此為最也。

漢文大藏經: 閱讀列表

到了梁武帝(公元五百一十八年)時期,官方編纂了第一部漢文《大藏經》。 而後隋、唐時代,朝廷就設有收集佛典的書庫,稱為「大藏」,而總稱其所收佛典為「大藏經」、「藏經」或「一切經」,原義是指匯輯漢文一切佛教經典的大型綜合性叢書。 我國早在西漢已發明了造紙術,隋至唐初(590—640)又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漢文佛教大藏經的流傳,在唐以前僅為手寫本,宋初才開始雕版印刷大藏經,至清末又有鉛字排版大藏經和影印本大藏經,此外還有北京房山雲居寺的石刻大藏經。

1951年蔡運辰先生建議編輯藏經,後由屈映光居士發起徵集贊助,於1955年成立了修訂中華大藏經會。 1958年公佈了《修訂綱要》,1960年蔡先生編成目錄草案,但因規模宏大,難以實行,不得不改為選用現存藏經版本,分四輯影印的方案。 第一輯為《影印磧砂藏》和《宋藏遺珍》,第二輯為《嘉興藏》正續藏,第三輯為《卍續藏》,第四輯補遺,各輯不重出。

漢文大藏經: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但於卍續所已收者,仍予保存,以符彙合各藏之旨。 又經文呪文,出入較多者,以大正校合所著為限,亦予補錄。 (大正正文為麗本,故多錄宋元明三本,本藏以磧砂為主,畧同三本,故多錄麗本。)補錄不計入全藏編號及印行編號,以補錄二字,代替印行編號。

漢文大藏經

1982年經任繼愈教授倡議,被列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重點項 目。 漢文大藏經 同年在李一氓主持下,成立了以任繼愈為主持人的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正編收歷代藏經中有千字文編次的部分,續編收歷代藏經中無千字文編次的部分,總收經約4200餘種23,000餘卷。 自1982年至1994年,歷時近13年,完成106冊的正編編輯任務;另有總目1冊,已出版。 漢文大藏經 編目、底本依《趙城金藏》,另據它藏補足。 校本有《房山石經》、《資福藏》、《影印磧砂藏》、《普寧藏》、《永樂南藏》、《徑山藏》、《清藏》、《高麗藏》八種。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