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抗Hp治疗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推荐行ISRT;抗Hp治疗序贯ISRT后复发的患者,需要评估是否具有治疗指征。 无症状、无治疗指征的患者可以观察,对于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可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 ②Ⅲ~Ⅳ期DLBCL的一线治疗:对于Ⅲ~Ⅳ期DLBCL患者推荐R-CHOP方案治疗,如有合适的临床试验,建议患者参加。 R-CHOP方案治疗2~4个周期后全面复查以重新分期并确认疗效,如果治疗无效,建议再次活检,并参考复发或难治性DLBCL的治疗方案;如果治疗有效(疗效评价为CR或PR),则继续R-CHOP方案化疗至6个周期。 淋巴瘤英文 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
- ② 与Wegener′s肉芽肿 鉴别,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肿块, 但90%韦格纳肉芽肿患者有鼻部等上呼吸道受累表现,以三联征(鼻窦炎、肺部阴影、血尿)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需要高度怀疑该病。
- 腹腔内尤其是消化道的NHL在可能时应争取手术切除,以后再配合其他治疗以减少梗阻或穿孔的可能性。
- HD 60%~80%可治愈,NHL50%以上可以长期缓解。
- 由于一些经典HLs的HRS细胞表达一或多个T细胞抗原以及40%的HL中的细胞系列具有T细胞表型和基因型,故推测剩余的5%经典HL起源于转化的T细胞。
-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后续可选择维持或不维持治疗。
腹腔内尤其是消化道的NHL在可能时应争取手术切除,以后再配合其他治疗以减少梗阻或穿孔的可能性。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治疗疗程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种类型,不同分期、不同部位和预后条件、不同的年龄,治疗也不完全相同,患者的血象、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都会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药物剂量的调整。 早期患者血象多正常,继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肿瘤累及骨髓可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 约9%~16%的患者可出现白血病转化,常见于弥漫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及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等。
淋巴瘤英文: 恶性淋巴瘤相关中成药
无危险因素的Ⅰ期ENKTL患者(年龄<60岁、ECOG PS 0~1分、LDH正常、无原发肿瘤局部广泛侵犯)可接受单纯放疗。 有危险因素的Ⅰ期或Ⅱ期患者,可采用序贯化放疗、同步化放疗或夹心化放疗。 ENKTL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轻,B症状常见。
- 流行区病人EB病毒的壳抗原抗体全部阳性,且滴度高。
- Rituximab 一向是治療淋巴瘤之利器,已經上市十四年,目前第二代擬人化之對抗B細胞標靶藥物(單株抗體) CAL-101 也將上市,療效比第一代更優秀。
- 另外,Idelalisib、Ofatumumab和Duvelisib分别于2014年7月23日、2017年6月23日和2018年9月24日被FDA批准用于复发难治性CLL/SLL的治疗,但这3种药物目前均尚未在中国上市。
- 针对特定情况,如危及生命的胃肠道出血,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 英文版指南保留了中文版指南整体框架,包括五大部分:总则(General guidelines)、诊断(Diagnosis)、分期(Staging)、治疗(Treatment)、预后(Prognosis)。
- 惡性淋巴瘤的成因有許多假說,大部分學者認為除了體質、化學物質、病毒感染(EB病毒)之外,病人本身的免疫功能缺損佔很重要的角色,如腎臟移植者、AIDS愛滋病毒,或特殊病毒感染者,其罹病率為正常人的數十倍。
NLPHL常表现为CD20(+)、CD79ɑ(+)、BCL6(+)、CD45(+)、CD3(-)、CD15(-)、CD30(-)、BOB1(+)、OCT2(+)、EBV-EBER(-)。 淋巴瘤英文 活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淋巴结活检应选择增长迅速、饱满、质韧的肿大淋巴结,尽量完整切除,避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2)尽量选择受炎症干扰较小部位的淋巴结进行活检。
淋巴瘤英文: 淋巴是什麼?
淋巴癌的病理分類非常多,而不同型態的細胞產生不同的預後,所以治療的對策也不一樣。 首先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而NHL再分為T細胞或B細胞,T細胞有許多亞型,預後各不同。 B細胞又分為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癌(DLBCL最常見,佔五成)或結節性或稱濾泡型淋巴癌(約占一成五到兩成)。
家族及遺傳的傾向則很少見,但環境污染及食安問題為學者關心之議題。 惡性淋巴瘤俗稱淋巴癌,其中包括了兩種疾病,即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症。 兩者的差別在於病理型態學的不同以及臨床表現的差異。
淋巴瘤英文: 恶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学资料
但这些都不能看作绝对的,某些恶性淋巴瘤特别是HD,也可有周期性发热和淋巴结增大、缩小的历史,所以应当全面考虑。 (1)全身症状:约10%的患者可以发热、皮痒、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3)细胞因子: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相当数量的胶原硬化、炎症细胞和恶性RS细胞。
临床上曾接受放射及化学治疗的HD病人发生第2个原发癌的明显增多,特别是大细胞淋巴瘤,且常侵犯消化道。 显微镜检的主要特征是细胞成分的异质性和不同视野呈不同的变化。 浸润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偶为上皮样的组织细胞,并形成肉芽肿。 有易变化的瘢痕,在外观上可以为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瘢痕,或为无细胞透明瘢痕。 在病灶边缘找不到赋予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特征的单形性淋巴细胞聚集的踪迹。
淋巴瘤英文: 淋巴结肿大
通常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者,可常规进行淋巴结活检。 纵隔或腹腔内淋巴结肿大,而缺少浅表淋巴结肿大者,则需要剖腹术或开胸术获取标本。 当深部淋巴结融合成巨块,以Tru-Cut针穿刺效果也相当满意。
癌性淋巴细胞不具有正常淋巴细胞的功能,不能产生抗体(帮助抵抗感染的蛋白质)。 残留的健康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并不总能足量生成抗体,因此很可能会出现感染。 淋巴瘤英文 原本帮助身体抵御外来微生物和异物侵袭的免疫系统有时也会受到误导,与正常组织发生反应并将其破坏。
淋巴瘤英文: 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Wiscott-Aldreich综合征、Chediak-Hig综合征等亦常并发恶性淋巴瘤。 其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治疗的所谓“免疫炎性(immunoinflammatory)”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Sjögren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亦可并发恶性淋巴瘤。 14号染色体的长臂(q)易位,也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此外,早为人们所知的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去氧麻黄M等)亦可诱发淋巴瘤。
此外,对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骨髓受侵的病人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3)临床分期:在现阶段临床分期仍是决定治疗方案特别是放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临床上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确定真正属于Ⅰ、Ⅱ期的病人及侵犯范围。 (1)患者的全身状况:恶性淋巴瘤的发展,与患者的抗病能力有密切关系。
淋巴瘤英文: 淋巴瘤分类–脑图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 但无明显原因的双侧滑车上或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则应重视。 虽不能肯定为恶性淋巴瘤,至少标志着有全身性淋巴组织疾病,应进一步检查确定性质。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但对于恶性淋巴瘤的确诊和分型,病理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PTCL-NOS总体预后差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5年生存率约为30%。 中国PTCL患者一线接受CHOP、CHOPE和GDP方案的中位PFS分别为6.0、15.3和9.7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65.0%、83.3%和100%。 有del/TP53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复杂核型的CLL/SLL患者,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疗效均欠佳,建议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或伊布替尼单药治疗。 其余可选择的方案包括大剂量甲强龙+利妥昔单抗、奥妥珠单抗、维奈托克+奥妥珠单抗等。
淋巴瘤英文: 淋巴结集群
与EBV有关的转化蛋白能够上调培养细胞中的Bcl-2,这一证据进一步表明Bcl-2表达与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关系。 Bcl-2过度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 但是,Bcl-2表达似乎与组织学、EBV( )或t(14;18)易位无关,Bcl-2表达的增强可能存在于背景细胞,并且对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不起重要作用。 但一个研究组应用细胞遗传学分析法,明确证实了肿瘤细胞存在Bcl-2重排,而不发生t(14;18)。 最近,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现新的凋亡抑制因子Bcl-X(L),94%的霍奇金淋巴瘤中Bcl-X(L)为阳性,且大多数RS细胞为高强度表达。
《白血病.淋巴瘤》Journal 淋巴瘤英文 of Leukemia & Lymphoma(月刊)曾用刊名:山西白血病;白血病,1992年创刊,以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为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专业的学术期刊。 办刊宗旨:反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学术动态,临床与基础并举,但侧重于临床;普及与提高兼顾,但侧重于提高。 为从事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的工作者提供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的园地。 骨髓移植:对6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英文: 中文 – 英文 词典中的“淋巴瘤”
他们特别指出斗篷细胞淋巴瘤治疗难度较大,一定开展适当临床试验。 淋巴瘤的个体化治疗除了病例类型以外还应当考虑其他因素。 这就是年龄、一般状况、血LDH、结外病变和分期等。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淋巴瘤治疗的个体化更具新的内容。 体力状态欠佳且肿瘤负荷高的DLBCL患者,可以在化疗开始前给予低剂量的诱导治疗,药物包括泼尼松±长春新碱,以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密切监测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并给予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
淋巴瘤英文: 恶性淋巴瘤的并发症
③诱导、巩固与加强治疗的序贯应用:根据肿瘤增殖动力学的观点,肿瘤细胞由1011减少到109,临床上即出现完全缓解,肿大的淋巴结基本消失,但若不采用巩固治疗,一定时间内将会出现复发。 因此,在完全缓解后必须序贯采用巩固与加强治疗,而未达缓解的病人则应千方百计争取完全缓解,并对病人较长时间的观察与随访,以争取治愈。 ②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在放疗或化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扶正治疗包括有效的生物治疗,有利于疗效的巩固和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在放疗或化疗中配合中药治疗可减轻毒性反应。 治疗前强调整体观念;治疗中注意保护病人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过分治疗;治疗后积极调动、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这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2)肿瘤的病理分类:理想的病理分类应能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程度和机体对于肿瘤生长的反应两方面。 病理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前决定治疗方案等的重要因素。
淋巴瘤英文: 淋巴瘤_我弟弟在一月前跑步时突然发现呼吸有点喘,就去医院检-好大夫在线电话问诊
(2)临床表现:胃肠道是结外MALT淋巴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约占所有MALT淋巴瘤的50%。 淋巴瘤英文 其他常见部位包括眼附属器、腮腺、肺部、甲状腺和皮肤等,约15%~20%的患者存在骨髓受侵。 大部分MALT淋巴瘤为局限性疾病,约有1/3的患者表现为播散性。
上海市1987~1989年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为3.33(标化率2.93)/10万,占恶性肿瘤的1.53%;女性为2.49(标化率1.86)/10万,占恶性肿瘤的1.68%。 但可看出上海恶性淋巴瘤的发病和死亡率均高于北京(图1)。 一般而言惡性度較低以及屬於第一、二期局部淋巴癌的病人,原則上適合做放射線鈷六十。 淋巴瘤英文 而惡性度高且又屬於第二至第四期的病人,因病情惡化較快,而且容易散佈全身,故以化學治療為主,才能使藥物遍及全身來消滅腫瘤。 鈷六十照射依病情須照射六至八週,而化學治療一般為每三到四週打一次,總共打六至八次化療。 偶有對極高惡性度的病患,採較先進的做法,每週打一次化療,隔週使用不同的藥物六至八種以期減少抗藥性,以密集治療的方式提高緩解率以及治癒的機會。
淋巴瘤英文: 症状
淋巴系统产生淋巴细胞或白细胞,它们可以抵抗病原体、细菌等的入侵。 当其中一种淋巴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繁殖时,就会产生淋巴瘤。 通常,这些异常细胞会在淋巴结中积聚并导致肿瘤,而淋巴结遍布全身,所以淋巴瘤细胞可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聚集。
滤泡中心B细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启动均受T辅助细胞调控,但也有一些不明的B淋巴细胞。 套细胞区的B细胞似乎相对比较少受T细胞的影响,这些细胞CD5阳性,这是一全T细胞标记物,似乎也与免疫球蛋白无关。 1973~197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本病的调整死亡率为1.16/10万(男性1.35,女性0.96),在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9位(男)和第11位(女)。
据文献报道,8%~70%的FL患者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以转化为其他更具侵袭性的淋巴瘤,其中以DLBCL最为常见,年发生率为2%~3%,持续至少15年,之后转化风险逐渐下降。 转化后的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为10~18个月。 PET/CT扫描结果中摄取不均一、标准摄取值增高均可提示转化,但最终仍需病理活检加以证实。 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BV)是由靶向CD30的单克隆抗体Brentuximab和微管破坏剂单甲基奥瑞他汀E(monomethyl auristatin E,MMAE)偶联而成。 维布妥昔单抗在血液中保持稳定,但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表达CD30的细胞后,可以释放单甲基奥瑞他汀E、杀死靶细胞。 这是目前唯一以CD30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适应症包括:霍奇金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英文: 血液檢查
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注意分辨患者的虚实,也是采取合适治疗的前提。 (4)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表浅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双侧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时。 淋巴瘤英文 恶性淋巴瘤的并发症主要见于贫血、感染、发热、胸闷、胸痛、咳嗽、气短、吞咽受阻、呼吸困难、腹痛、肠梗阻、黄疸、腹水、肝硬化、肾盂积水、尿毒症及神经系统症状。
观察等待是无治疗指征Ⅲ~Ⅳ期FL的首选治疗策略,采取观察等待的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随访1次。 有治疗指征的Ⅲ~Ⅳ期FL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较多,如单纯化疗、CD20单抗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或局部放疗。 总的原则是根据患者年龄、PS、合并症和治疗目标,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老年患者、一般状况差且无法耐受较强化疗或预后较好的FL患者可选择单药治疗,主要包括烷化剂、嘌呤类似物、利妥昔单抗和放射免疫治疗药物等。
Armitage等和Carella等报道,这样治疗的病人可有35%~45%长期生存。 造血干细胞输注也已取得一定结果,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目前认为,这样的治疗主要适用于第1次治疗缓解期不是1年的HD病人,不适于年迈、一般状况不佳、多处病变且对常规化疗抗拒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