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发生于至元二十九年八月,元世祖“癸未,以征瓜哇,暂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俟舟师已发后,从其便。 ”严格说来根本不算是海禁,只是战争时期为防止海商向爪哇通报信息,出售军械,元政府实行的军事统筹政策。 第二次海禁于大德七年(1303下)以“禁商下海”取消市舶机构开始,到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复立泉府院,整治市舶司事。
清初康熙開海前,中國的海上貿易仍維持相當大的規模。 康熙開海後,海上貿易量持續增長,貿易港口擴大,貿易國家、商船數量、進出口商品數量和貿易商品流通量值均不斷增加,對海上貿易的監管也較明代有效得多。 永乐年间虽有郑和下西洋,但海禁政策较洪武年间更为严苛。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自西方东来后,中西关系上升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而中西关系中,贸易最为重要。 因此在考察海外政策时,我们也必须将海外贸易作为海外政策的重要指征。 因此,明朝海外政策从政治意义的开放向经济意义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渡台禁令 1.原因:唯恐台灣人成為奸人聚集之所 2.發展:沒有妻室產業者或犯徒刑以上者,遷回中國內地→康熙23年對有意來台者頒布度台禁令〈曾數度 … 到万历末,贸易逐渐衰落,其主要原因是荷兰定居者对我国沿海地区的骚扰。
隆慶開放使民間私人海外貿易擺脫了走私非法境地,開始有條件地公開進行和較為正常地發展,並迅速發揮了積極作用。 史載隆慶初,僅月港一地,「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並賴」,成效明顯。 政策包括: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並以月港為治所設立海澄縣,設立督餉館,負責管理私人海外貿易並徵稅。 督餉館對私人海外貿易管理的內容主要有:出海貿易的船隻不得攜帶違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餉館領取船引並交納引稅。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朱元璋的桃花源之梦——明朝海禁令
但是实际上,当时在南洋的一些西方殖民者仍被允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特别是闽海关。 例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十八年(1783年)、五十一年(1786年),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四年(1809年),均有西班牙商人从南洋吕宋到厦门贸易。 臺灣於清治初期之出入港口亦因此只開放福建廈門與臺南鹿耳門對渡;後因北臺灣逐漸開發,才分別於1784年和1788年開放鹿港及八里坌為通商口岸,當地亦因此產生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
据宋本《舶上谣》记载“朱、张死去十年过,海寇雕零海贾多。 ”很明显,朱张集团的垄断被打破,海外贸易局面为之一新。 第三次海禁自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取消市舶提举司开始,史载“至大四年罢之,禁下番船只”。 仁宗延枯元年(1314年)七月“诏开下番市舶之禁”,复立市舶提举司。 据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大四年罢之,禁下番船只”,然而延祐元年很快就“诏开下番市舶之禁”。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海禁
之後雖幾經修濬且變換外港,勉強維持至清末,卻已是強弩之末,優勢盡失。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三郊勃興】:由此社會安定,人口持續增加,造就了民生富裕的條件。 乾嘉年間,府城3大商業貿易組 織「三郊」的興起、壯大,為台南往後百年的黃金盛世揭開序幕。 西元1661年(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依據鄭氏叛將黃梧之建議,發佈實施「畫界遷民」的遷界令。 命令中遷界的距離遷界令一共執行三次: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康熙二年(西元1663年)和康熙三年(西元1664年)連續下了三道遷界令 … 面對中國的施壓,在今年1月習近平對台灣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蔡英文對中國的態度就逐漸強硬。
沈葆楨在台一年內積極展開建設,奠定了台灣近代化的基礎。 奏請解除渡台與封山禁令,還在大陸沿海設「招墾局」,鼓勵內地人民來台開墾。 黄仕简(1722年-1789年),字立斋,福建平和人,顺治时献海禁政策对付郑成功及台湾之水师提督黄梧孙;1782年回任水师提督,时台湾诸罗有漳泉械斗,黄亲自渡台查办,并处决多名滋事者被嘉奖。 1786年因澹水同知潘凯为原住民所杀,黄再次渡台勦镇,因功加太子太保。 赵光义之后,宋朝海禁政策趋于宽松,但并不意味海禁政策的取消。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清朝海禁海禁後果
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 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 度强化,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明末海禁的废弛。 然而清廷並不因此而改變其海禁政策,因為,雖然犧牲了為數不少的稅收與生命,但死亡的都是漢人,不是滿人,卻也因此鞏固了滿清的統治與地位。 直到康熙二十三年才有限度開放海禁政策,也只維持了三十多年,到了康熙五十六年又重申了禁令。 海禁政策沒有堵住中國難民的入台,卻造成台灣社會的許多特殊情況。 由於第二條渡台禁令的限制,當時申請來台的都是單身一人,偷渡來台的也多為單身男子,這些單身漢不斷入台,使得早期台灣的移民社會,產生「陰衰陽盛」的特殊狀況。 海禁政策沒有堵住中國難民的入臺,卻造成臺灣社會的許多特殊情況。
- 乾隆九年戶科給事中六十七,奉派巡視臺灣,發現偷渡的風氣仍盛,弊端叢生,而偷渡的流民遭遇甚為悲慘,於是奏請清廷再開禁令,准許搬眷 過臺。
- 帶有著合法性的不自信和外敵的恐懼,自然決策上更加傾向於保護既得利益,也就是維護皇權統治。
- 下西洋给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变迁,促使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从明英宗到明孝宗,收缩的海外政策透露出一种转变的趋向,即由明初的政治为重心向经济为重心转移的趋向。
- 海禁(又稱洋禁),是一种鎖國政策,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有謂「片板不許下海,艨艟巨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下番,子女玉帛恒滿載而去」,也限制外國商人前往本國通商。
- ”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雖允許打造雙欖船,但又限定“其梁頭不得過一丈人尺,舵水人等不得過二十八名。
- 这段海域算是中国沿海最平静的一段,失事率高达17%,这还不算出海。
- 不過,洪任輝在六年裏(1760年至1766年)一共賺了8500英鎊,其中2000英鎊是為了補償他受囚時所承受的“苦難”。
經過偷渡、賄賂到達台灣島的農民開拓者,將努力開拓完成的土地被滿清官員套上「私墾」、「盜墾」等罪名,嚴加規制禁止,有了禁止、限制對滿清派駐台灣的官員兵吏視為貪污的絕好機會。 滿清這作法妨害台灣的土地開發,並阻礙了台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現在的人無法想像一個政府居然就是這種受人唾棄的地步,所以台灣不亂才怪。 清治理台灣共計212年(1683年-1895年),領台初期,設一府三縣,即台灣府、諸羅縣、台灣縣、鳳山縣,隸屬於福建省。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清朝海禁
致使原本市井繁榮的澎湖在強制遷出的政令下,一夕間荒蕪,造成澎湖史上有名的「墟澎事件」而使澎湖成為海盜巢穴。 明末时代演进潮流和需求孕育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契机,国内社会潜在的种种变革因素,海外西方的东来冲击,内外合力推动了明朝海外政策的转换完成。 政策的调整,不应视为明朝政治腐败无能、失去控制的结果。
- 台灣納入清帝國的版圖後,官員不瞭解台灣民間社會的活力及特殊性,加上大量漢人移民來到台灣開墾,便形塑官員與移民「雙重外來」的特徵,影響歷史發展深遠。
- 这些小国也不傻,见有利可图,便争相朝贡,朝贡的人数越来越多,次数也越来越勤。
- 乾隆加大鎖國力度,外國屢派使團交涉洪任輝事件發生後不久,乾隆感到要防止外商侵擾,除了將對外貿易限制於廣州一地外,還必須加強對他們的管理與防範。
- 但是日本国内却因为勘合之争,向明朝开战,爆发了“朝贡之役”,导致明朝宁波卫指挥袁进和备倭都指挥刘锦战死。
-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因当时明朝国力较强,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明代治國者分別找到了兩個辦法,那就是,對外,實施閉關鎖國的「大陸孤立主義」;對內,追求「男耕女織」的平鋪型社會模式。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實際上,這個歷史進程背後對於統治者心理素質的影響必然是巨大的,思想意識最終決定了行動。 當漢人從蒙古人手中重新奪回統治權柄之後,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不再旁落。 與宋代相比,明代的格局同樣狹小並愈發缺少寬容度,在治國策略上,一切以內向孤立和嚮往靜止為治理的目標,而其手段則必然是自我封閉。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帶有著合法性的不自信和外敵的恐懼,自然決策上更加傾向於保護既得利益,也就是維護皇權統治。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海禁政策渡臺禁令
1、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对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使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滋长起来的进步的手工业生产,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3、世宗死,穆宗继位,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开始调整严禁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政策。 馬克思在1853年為《紐約每日論壇報》寫的《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接受了英國商人關於中國“閉關鎖國”的觀點。 這一觀點於20世紀50年代納入了當時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寫入了教科書。 於是,在大多數大陸中國人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常識”:明清時代“閉關鎖國”,“閉關鎖國”是造成中國歷史上由先進轉為落後,以至近代長期捱打的重要原因。
但至清兵入關,鄭芝龍降清,清對臺灣施行「海禁」,以杜絕反清勢力外滋長,臺灣的主權便在清廷默許下歸屬於荷蘭。 臺灣原非漢人聚居之地,在漢人遷台、居台之前,臺灣島上居住的是語言、風俗習慣都與漢人不同的南島語族,他們穿梭在高山叢林、平原、沼澤之間,逐鹿打獵、捕魚、耕種,過著逍遙自在、與世無爭的生活。 直到十六、十七世紀,中國大陸上的漢人大量遷移來台,這種情形就改變了。 「唐山」,指的是今天的中國大陸,「臺灣」是孤懸在其東南海上的一座島嶼,兩者之間,隔著一條自古便是非常有名的天險──在澎湖附近的「黑水溝」,被稱為「落漈」的海域。 「唐山過臺灣」便是指居住在中國大陸的漢人橫渡冒著臺灣海峽的風險,前來臺灣謀生、聚居的艱辛過程。 1995年成立,創立之始,就確立以「創造台灣文化尊嚴」為主要目標,希望藉著台灣人文、歷史、自然書籍的出版,發揮影響,建立台灣人的自信與尊嚴。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清朝海禁歷史沿革
在17世紀至19世紀世界性市場形成時期,西方經濟學者無不認識到“只要輸入王國的商品不超過輸出,……顯然不會使王國喪失什麼”。 大量的商品輸出,不但可以刺激本國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生產工具,而且可以通過航海貿易直接換回大量金屬貨幣,以增加國內商品的流通手段,不斷地擴大再生產。 這本來是對發展國計民生大有益處的美事,然而,對於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視作洪水猛獸的清王朝來説,卻是絕對不可取的。 ……此地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 這一命令,標誌着清政府徹底奉行起閉關鎖國的政策。
传统中国朝贡贸易和私人海外贸易的上述特点,在明王朝统治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传统中国的海外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王朝政府经营的朝贡贸易,一种是由民间私人经营的私人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是指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中国朝见王朝皇帝,“进贡”方物,中国王朝则予以官方接待,并根据“怀柔荒远”、“薄来厚往”的原则,回赠进贡国以“赏赐”。 “赏赐”物品的总价值大于“进贡”物品总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进贡”与“赏赐”之间有着物品交换关系,体现着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更体现着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服务于政治关系。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中國氣球:美國能從碎片殘骸中找到什麼秘密?
掌櫃智庫評論:從歷史的長河看,中華民族擁有兼收並蓄的傳統和開放基因,但經歷了唐、宋和元代的開放政策後,明代從開國皇帝開始就推行了近200年的海禁政策,這不禁讓人感慨於開放和封閉只有一步之遙。 研究明朝海禁,或許可以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啟發。 为了削弱、消灭郑成功等抗清力量,早在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浙闽总督屯泰奏请“沿海省份,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置重典。 该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盘诘擒辑,皆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通同容隐,不行举首,皆论死。 顺治三年(1646年)编制的《大清律》保留了《大明律》中有关“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条文。 顺治四年(1647年)因广东平定颁发的“恩诏”中说:“广东近海,凡系漂洋私船,照旧严禁”。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海禁 清代の海禁
只留1個廣州口岸時,每年平均靠岸64艘西方商船,效率明顯大大提高,使海關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郭学礼:明朝海禁不但没有禁住老百姓,沿海民众反而冲破海禁封锁纷纷下海从事走私贸易活动,海禁政策形同虚设,走私屡禁而不止。 曾经进兵收复海南的大将廖永忠因此向朱元璋上言建议彻底消灭倭寇,加强海防。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海禁定义
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 此外,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 此后,明朝统治者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并对日本“闭绝贡路”,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
然而,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反明势力,他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 明太祖“严交通外藩之禁”,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如“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明太祖实录》卷159)。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海禁背景
乾隆57年農曆10月,英國商人波朗、亞免、質臣等來廣州,奉國王喬治三世命向廣東總督報告説:“因前年大皇帝萬壽未申祝釐,今遣使臣馬戛爾尼等將由天津入貢。 ”總督郭世勳轉奏乾隆帝,乾隆帝諭“準其所請”。 在此後的近百年間,為了打破封閉的中國市場,歐洲諸國如沙俄、英國等國曾多次向中國派出使團,試圖説服清朝皇帝改變閉關鎖國的國策,但都無功而返。 其中,1793年英國向中國派出的馬戛爾尼使團,無疑是最著名的一次。 洪任輝本人被囚禁在澳門三年(1759年12月-1762年11月),刑滿後被帶到黃埔乘船遣送回英國,終身不得再返回中國。 其實,東印度公司可以付一筆贖金,以免去洪任輝的刑期,但東印度公司並沒有這麼做,可見西方殖民者的險惡。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海禁原因
明王朝對這些武裝走私集團進行軍事打擊,走私集團則團結起來並連結利用日本倭寇進行對抗,從而造成嘉靖四十多年間曠日持久的所謂「倭寇之亂」。 倭寇之亂實際上是嚴禁民間海外貿易政策的必然結果,具有禁止與反禁止鬥爭的性質。 倭寇之亂屢打不絕,甚至越打擊反而越劇烈,使明王朝消耗了大量兵力物力,疲於應付,成了心頭大患。 換句話說:政府禁止正常的貿易之後,真實的海外貿易需求支撐了軍事集團的發展,實際上完全違背了穩定社會秩序的初衷。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台灣自由行禁令:中國對台施壓如何影響兩岸關係
而对于中国来说,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正是从英军开始入侵的 1840年开始的。 国际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脱离原有的发展轨道也正是从这时开始。 虽然长期以来中国内部有寻求开放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是如此弱小,无法冲破原有的体制、政策。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对于中国的统治者而言,“重农抑商”是几千年来维持稳定的不二法则。 而这种稳定被从外部打破,“祖宗成法”已经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有识之士开始从外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近代中国的进程就这样在一次次改变和试错中开始了。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台灣藝人安於晴還原遭泰國警察勒索經歷
而倭寇的泛滥并没有因为朱元璋的海禁令而有所收敛,到了十六世纪初期,倭寇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嘉靖年间,倭寇的行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明朝百姓的生活。 因为靠着起义建立国家,他生怕自己的子民受到外国人的挑拨,或是联合外国势力反抗他。 所以,他认为只有不断收缩对外联络,才能巩固明朝的统治。
淸廷將台灣收入版圖以後,初期鄭氏遺民多棄地撤退,任良田荒蕪,而且淸廷一再限制內地人民渡台,並約束漢人的墾殖範圍,即以海禁明令人民不許偷渡,復以封山劃定漢人活動區域,避免與原住民接觸。 海禁政策渡台禁令 2、造成沿海居民地生活贫困与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量的安分的沿海人民失去生活的依靠,仅仅靠少得可怜的贫瘠土地以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