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口腔癌原因2024詳解!(小編貼心推薦)

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口腔白斑平均約經過7至10年,就有可能轉變成惡性病變,因此口腔白斑雖然僅係臨床名詞(並非正式之診斷病名),但在本質上,可以說是一種口腔癌前期病變,不能掉以輕心,早期的正確診斷與治療極為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影響口腔健康的危險因子有口腔衛生、飲食、抽菸及喝酒,在臺灣還有一項獨特的危險因子─檳榔。 口腔癌為國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依據國民健康署102年癌症登記及衛生福利部104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 檳榔口腔癌原因 一年新增逾7,000名口腔癌患者,另有約2,700人死於口腔癌,是近10年來男性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增加情形最快的癌症。

檳榔口腔癌原因

但是吃檳榔過量,會產生中毒症狀,輕則興奮、眼神呆滯、全身發抖、走路不穩、行為怪異或粗暴;重則導致急性精神病,包括聽幻、自我膨脹、被迫狂想、譫妄亂神等。 為了您的健康請勿嚼檳榔,如吸煙者更須戒除,因為兩者合併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乘的致癌效果。 如果嚼檳榔合併吸菸者,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且嚼檳榔、吸菸又合併喝酒,則更有加乘的致癌效果。 湖南槟榔最早始于湘潭,有俗谚稱:“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湖南省檳榔協會打出的口號是:「檳榔在口,精神抖擻。」由于湖南本地不产槟榔果,大量槟榔均从热带的海南、臺灣和泰国输入,再由本地加工。 乾壳槟榔即不做其他加工直接咀嚼食用,加工后乾壳槟榔程序,其制作大体有四道主要程序即煮熟、烘乾、外壳上糖(焦糖)、去籽。

檳榔口腔癌原因: 生活百寶箱 LIFE BOX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嚼食檳榔者若再加上抽菸、飲酒則得口腔癌的機率增加為常人的123倍。 尤其檳榔中所含的檳榔鹼有促癌能力,是促進細胞變性的主要因子,約有88%的口腔癌患者有長期嚼食檳榔的習慣。 抽菸也是造成口腔癌的元兇之一,更有報告顯示抽煙斗的人特別容易罹患唇癌,且研究發現慢性及大量飲酒的習慣亦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危險,因此檳榔、菸、酒是誘發口腔癌的三大危險因子。 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其中以嚼食檳榔為最主要的原因。 其他如:吸菸、喝酒、梅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缺陷、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尖銳的蛀牙、破損的補綴物、製作不當的假牙與牙套…都是造成口腔癌的可能原因。

雖然化療的副作用較大,但化學治療同步於放射線治療 (簡稱 CCRT),仍是目前實證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單純的放射性治療對於一、二期較小的腫瘤有效,可作為手術的替代療法,對於三、四期等晚期的病人,就必須合併手術及化療。 口腔黏膜是一層比皮膚還薄的上皮組織,不耐燙也不耐辣。

檳榔口腔癌原因: 檳榔族對吃檳榔的感受大致如下

這時單寧酸會釋放出自由基,破壞口腔黏膜細胞,進而演變成口腔癌。 此外,石灰或紅灰中可能含有二十多種金屬元素,有些甚至含有高致癌性之砷。 而紅灰中的兒茶素,當濃度過高時,亦會有細胞毒性之反效果。

口腔癌主要是口腔長期受到刺激,導致口腔內組織細胞惡化形成腫瘤,可發生在口腔內任何部位,以鱗狀上皮細胞癌佔多數。 口腔癌是青壯年男性(25-44歲)最常罹患的癌症,在台灣則以舌癌、頰黏膜癌居多。 檳榔,是以檳榔子為主要成分,俗稱菁仔,當中所含之「檳榔素」和「檳榔鹼」具有致癌性。 若合併有吸菸、飲酒,發生口腔癌的機率更是高於平常人。

檳榔口腔癌原因: 健康網》致命殺手! 專家示警:出現4種大便型態恐腸癌初期

患者嘴裡一些地方的黏膜失去彈性,張不開嘴,而且吃稍微有點刺激性的食物就會疼痛,從此告別冷熱酸辣,什麼都不敢吃。 Hello 檳榔口腔癌原因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依照政府規劃,超徵稅收中的新台幣3800億元,用於普發現金、挹注健保基金、… 如果您有嚼檳榔的習慣,而且感覺到檳榔帶給您很多困擾,戒除它吧!

  • 嚼食檳榔會導致口腔黏膜的傷害,甚至進一步產生口腔癌症,在許多人體基因或毒理學的研究上,都已得到明確的證據,也獲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認定。
  • 目前已確知檳榔子可以引起嚼食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這是一種癌前狀態。
  • 第零期及第一期的病患大多只須切除原發部位,第二期以上須加上頸部淋巴結的清除,若屬於三、四期的口腔癌,因原發部位切除的面積較大,常需要進行傷口重建。
  • 口腔癌為國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依據國民健康署102年癌症登記及衛生福利部104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
  • 口腔黏膜檢查主要是由醫師視診或觸診,目的是及早發現口腔癌的病灶並給予治療,同時也藉由教導衛教知識,幫助受檢者戒除檳榔或吸菸。
  • 因發現口腔腫塊持續2個月,至醫院門診求治,經切片確診為口腔癌,接受手術治療;由於疾病發現得早,手術後未影響外觀、說話及吞嚥功能,建議定期追蹤。

因此,在選擇治療的醫院時,我們通常建議患者於同一家醫院進行完整的療程,讓主治醫師更能全盤掌握診療情況。 手術程序大致分為三部分:原發部位切除、頸部淋巴結廓清、傷口重建。 第零期及第一期的病患大多只須切除原發部位,第二期以上須加上頸部淋巴結的清除,若屬於三、四期的口腔癌,因原發部位切除的面積較大,常需要進行傷口重建。 若腫瘤體積過大,或發生在接近大血管、腦部等,可能無法用手術切除病灶,此時就要考慮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 確定癌症分期後,醫生會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早期發現的個案五年存活率接近八成,且通常只須進行小型手術。

檳榔口腔癌原因: 健康網》5旬女不菸卻有口腔病灶 檢查後為「扁平樣苔蘚」

因此,我們應該以全民運動的方式,加上政府的積極參與,來解決檳榔問題。 且因石灰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會使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導致表皮細胞發生增生及變異現象,進而產生口腔癌。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於2003年8月發表專論公布「檳榔果實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果實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風險。 和口腔白斑的定義類似,口腔紅斑指的是不能在臨床上或病理上定義為任何其他疾病的口腔紅色斑塊。 所以這個定義排除了可能導致口腔黏膜變成紅色的其他原因,例如不小心咬到嘴巴造成的口腔黏膜瘀青或是口腔的急性發炎等等。

檢查後發現已是口腔癌第二期,須進行手術治療,全家的經濟重擔頓時沒了著落。 起初,如同一般人的口瘡一樣,但經過了兩、三個月,吃了藥還不見起色,在詳細檢查後才知我患了口腔癌。 檳榔口腔癌原因 當初大口咀嚼檳榔的快感,怎料得到如今連要張口都不得的窘境? 而我這一世豪邁,難得流下男兒之淚,如今尋思過往,縱然淚水流盡,也難挽回這一切。 在此,我希望大家能記取我的例子,千萬別為小小口慾,埋下致癌的因子,再豪情的男兒也不堪承受。

檳榔口腔癌原因: 生活習慣遠離口腔癌

而煙、酒、檳榔三者都是致癌物,並且都是口腔癌風險上升的因素,一起「協同作戰」,帶來的風險多大不言而喻。 若有假牙不合或牙齒不正的情形,應盡早請牙醫矯正,以免牙齒或假牙不斷摩擦周圍口腔組織產生破皮、潰瘍,提高癌變風險。 此外, 1996年6月在高雄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研究發表的結果中,婦女嚼檳榔也可能導致生殖危害,懷孕時引起胎兒死產、流產或畸形之機會,為一般不嚼檳榔孕婦之2.9倍。 口腔黏膜白斑症:常見於頰黏膜、舌、牙齦、口底及唇角。 黏膜白斑會慢慢由清白變混白,其中亦有一部分患者的白斑症會轉變成口腔癌。

  • 藥物治療方法包括局部塗抹及服用,如胡蘿蔔素及維他命A等,但仍有部分患者反應不理想或病變消除後再度復發,因此必要時仍需再度接受後續手術切除治療,手術方法包括一般手術或以雷射、冷凍手術方法切除,同時去除口內造成局部刺激源之不良補綴物。
  • 口腔癌是一種多重因素所導致的疾病,其中環境因素在口腔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嚼食檳榔、抽煙、喝酒這些都是引發口腔癌的重要因素。
  • 所以當時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只將含煙草成分的檳榔製品列入1類致癌物。
  • 台灣檳榔文化已經明顯使口腔癌病人逐年增加,據衛生署統計口腔癌為我國十大癌症第七位,其中九成以上為鱗狀上皮癌,口腔癌中有九成的面頰黏膜癌、八成的牙齦癌、五成的舌癌與嚼食檳榔有關,其中更有九成患者同時有抽煙習慣。
  • 比較普遍的吃檳榔的方法是用葦葉把檳榔的種子還有熟石灰包裹起來吃,據說熟石灰能讓檳榔里使人興奮的成分(檳榔鹼等)更快被吸收。

口腔黏膜病變可以根據顯微鏡下的組織檢查分成不同的程度,下圖中輕度、中度和重度上皮變異(dysplasia)就是我們所說的癌前病變,如果細胞變異再更嚴重,就可能會演變成口腔癌了。 口腔癌一直都是台灣的十大癌症之一,台北市衛生局的調查資料也顯示,口腔癌所造成的癌症死因,由2015年的第6名上升至2016年的第5名。 檳榔口腔癌原因 檳榔口腔癌原因 除了手術及術後恢復、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外,療程結束後,仍需要門診持續追蹤。

檳榔口腔癌原因: 戒除上的迷思

當口腔內出現異狀或傷口長時間無法癒合時,都應該多加留意! 若出現以下症狀時,必須盡快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 口腔癌的發生是一段長期過程,最初常只是口腔內慢性發炎,如白斑、紅斑、不明腫塊或持續性潰瘍,隨著時間推進,範圍可能逐步擴大,且受傷或病變的區塊無法自行癒合。 其中,舌下口腔底部、顎部、兩頰內側為較脆弱且容易發生病變的危險區域,也是口腔癌好發於舌下及頰黏膜的原因。 系統性研究發現檳榔的使用會影響人體的幾乎所有器官,並導致或加重一些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肝損傷、哮喘、肥胖症、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不孕症和不良妊娠結果。

不同的食物也可讓人感受到節日的氣氛;人以食為天還真有其道理。 在嚼食檳榔的過程中,會釋放出身體發熱的物質,使心跳上升產生欣快感。 但藉由這樣的方式保暖,需要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太大,明明多穿點衣服也可保暖。 另外許多人在選購檳榔上會選擇葉子(荖葉)、菁仔(荖花)、紅灰/白灰⋯等,這些增加口感的添加物都會造成細胞的變異;因此,可說添加物是使得檳榔這顆小東西變得更加傷身。 根據最新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的診治指引,台灣痛風的盛行率約6.24%,等同全台痛風患者就有將近150萬人,其中 … 對於晚期( 三、四期 ) 的患者,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可以明顯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檳榔口腔癌原因: 牙齒塗氟(可預防蛀牙)

其實嚼食檳榔的大家都知道,這東西有害健康,想戒檳但又聽說戒了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使得戒除動機下降。 檳榔口腔癌原因 首先,醫生會先以目視或觸診的方式觀察口腔黏膜,了解是否有病變的徵兆,若懷疑有口腔癌或癌前病變應進行組織切片檢查,藉以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 檳榔口腔癌原因 平時可以利用刷牙的時間,順便做口腔的自我檢查,除了用眼觀察有無異樣外,也可以用手觸摸,重要的是觀察黏膜顏色、是否有潰瘍、出現不明硬塊。

檳榔口腔癌原因

正常來說,口腔黏膜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當黏膜因過熱或摩擦而受傷時,表層細胞會自動脫落且迅速修復。 檳榔確實可以應用在醫學上,但是所用原料部位、加工方法、服用方式、療程、用量都和嚼檳榔完全不同,這和你自己日常當成嗜好品去濫用是兩回事。 口腔癌曾是泰國的第一大癌症,但20世紀50年代頒布檳榔限制令之後,檳榔消費持續走低,口腔癌患病率逐步下降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檳榔口腔癌原因: 癌症可能是自己吃出來的!營養師揭8種容易致癌食物,想預防千萬要忌口

除此之外,破壞大自然造成的大自然反撲,造成的國土水土土壤流失,無法保持、缺水、山崩、甚至地震也可能或多或少影響之。 地方色情 文化之轉型,檳榔之害除了影響國民的健康外,台灣之文化及國土也因它而變動,今日應該做的除了改變個人行為外,法律之約束一齊來奮鬥,成效應該會較快完成。 希望及預祝『檳榔衛生管理自治條例』順利完成,成為台灣人民之福法。

檳榔口腔癌原因: 檳榔對健康的影響

目前已確知檳榔子可以引起嚼食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這是一種癌前狀態。 以上,就是檳榔子之致癌機轉,世界衛生組織亦已正式公布嚼食檳榔會導致癌症,提醒我們即使單純的檳榔子,其致癌的證據亦已充足。 這些族群可以每兩年進行一次的口腔黏膜篩檢,檢查方式是由臨床醫師目視檢查口腔黏膜,看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灶。 若檢查結果沒有可疑的病變,會請患者持續每2年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但若是發現有可疑的地方,就會請患者到醫院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進一步處理。 檳榔本身的纖維相當粗硬,因此在嚼食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摩擦口腔黏膜,加上成分的影響,使得修補傷口的膠原蛋白過多沉積於黏膜下,造成口腔黏膜纖維化,這就是為什麼有些長期嚼食檳榔的人嘴巴會困難張開的原因。

檳榔口腔癌原因: 最新文章

早期口腔癌沒有明顯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口腔內有久久不癒的硬塊,尤其是在有抽菸、喝酒或嚼檳榔的患者身上,大部分好發於40歲以上的男性,而且在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同樣的接受手術,但這次就沒那麼幸運了,因腫瘤侵犯之範圍廣泛,需接受大範圍的切除和補皮治療。 口腔黏膜檢查主要是由醫師視診或觸診,目的是及早發現口腔癌的病灶並給予治療,同時也藉由教導衛教知識,幫助受檢者戒除檳榔或吸菸。 衛福部曾經做過調查,以各縣市做區分,了解成年男性嚼食檳榔的比率,發現東部及中部以北的區域比率較高,這些地方也是罹患口腔癌的危險區域,戒除檳榔才是遠離口腔癌的最佳方法。 最後則是多數人最擔心的「癌症」檢查,政府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3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至於40~44歲二等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女性,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篩檢。 在台灣研究報告中已知檳榔是主要的禍首,發現單獨嚼檳榔的致病危險率已達28倍,甚至比吸菸+喝酒的22倍還高,更遑論大多數的人都是”三合一族”,檳榔、吸菸、喝酒一起來則高達123倍。

檳榔口腔癌原因: 成分

若無健保給付,此標靶藥物整個療程自費約需30~40萬。 一系列檢查結束後,醫生會依患者的病變情況做分期,確立後續的治療方式及預測疾病的發展情況。 目前口腔癌的分期是根據 TNM 系統來決定「原發腫瘤大小 Primary Tumor 、有無頸部淋巴結轉移 Regional Lymph Nodes 、是否有遠端轉移 Distant Metastasis 」。 但在2004年,依據台灣的流行病學報告(台灣是世界上口腔癌發病率較高的地區之一,男性發病率為十萬分之27.04,女性發病率為十萬分之2.70,而台灣人吃檳榔時不加煙草),研究者認為即使不加煙草,檳榔也能增加口腔癌發病率。

《Hello醫師》整理口腔癌5大原因,守護你我口腔健康。 飲食要正常,食物營養要均衡,有時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要素缺乏,所造成的口腔黏膜變化,也有可能誘致癌症發生。 上個月有國人因為攜帶檳榔入境土耳其,違反當地法令遭到羈押,原因是土耳其司法機關認定,檳榔中含有的檳榔鹼是毒品。 事實上,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87年和2003年都分別針對檳榔子進行研究調查,並做出「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的結論。 根據衛福部資料指出,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口腔包括的部位有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

檳榔口腔癌原因: 健康網》4旬男嗜菸酒嘴破憂口腔癌 一查竟是「這習慣」造成

而國健署也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口腔癌的患者通常都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如果在早期就診斷及治療,通常都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工作。 現在國健署針對30歲以上有嚼過檳榔或有抽菸的民眾實施2年1次的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