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稅率,如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出售,就須繳付樓價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出售,稅率為15%;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以內出售,稅率為10%。 二次置業印花稅 無論買賣一手樓或二手樓,當我們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後,在物業正式轉讓至買方手上時,我們要多簽一份「轉讓契約」。 「臨約」及「正約」只說明我們有買入物業權利,但真正作為證明物業轉讓文件卻是「轉讓契約」。 這份文件會在土地註冊處註冊,需進行俗稱「打釐印」的方式來確立其認受性。
政府為了激活換樓鏈,故容許換樓人士可申請退稅,在新購入物業簽定「轉讓契約」後的一年內沽出舊有物業,就可以申請退還多繳的稅項。 由於女方並不是男方的近親、也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但卻按業權比例繳付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相當於「300萬X15%/2」,相當於225,000元,另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450,000元。 不過比起聯權買入的方式,需支付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及15%「買家印花稅」慳了一點。 舉例,男方為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也沒有物業,購入了一層300萬元的物業,其後在簽訂「正式買賣合約」時加入一名女方,成為其中一半業權人。
二次置業印花稅: 「物業稅」VS 「個人入息課稅」
如有資金需要的人士都會第一時間先向銀行遞交貸款申請。 可是銀行受到金管局監管,在審批貸款的時候需要跟足指引。 一般指引需要申請人符合特定的入息要求、信貸評級要求及其他債務要求。 值得留意的是,就算賣家直接與買家交易不經任何地產代理,都需要繳付佣金的。
但單名入市的生態形成後,我們近年看到,一些財政獨立的夫婦在購買物業時,有時可能是其中一人未完全了解伴侶的財務情況便決定入市,獲得對方口頭承諾作擔保便會簽下買賣合約。 首先,首次置業在買樓的世界中,不一定要求買家或借款人從來未擁有過物業。 一般未買過樓的人當然自然地被定義為首次置業人士,但如果你是曾經有買過樓但現在已經放售,或是本來聯名買過樓,但自身的業權已經賣給另一業主,而手上再沒有其他物業的話,同樣也是被定義為首次置業人士。 其實若果原本的單位是由兩人聯名持有,是可以考慮透過「甩名」令其中一人回復首次置業身份,根本地解決「買第2間樓」的問題,有興趣人士可按此閱讀「物業印花稅計算懶人包」,及教大家如何回復首置身份的「『甩名』自製首置客身份懶人包」兩篇文章。 雖然物業交易不涉及交易價(因為是『$0』),但印花稅會由稅局重新評估市值作收取。 另外,$0的交易法律上定義為送贈契的方式,或$1等任何明顯低於市價成交的物業是受限於香港法律第6章「破產條例」,法庭如果認為當事人目的是破產前將資產轉移而逃避還債責任,5年內是可以判為交易無效。
二次置業印花稅: 根據《印花稅條例》(第117章)就某類文件徵收稅款,就住宅物業所簽立的買賣協議或售賣轉易契及訂立租約易加徵「印花稅」
此外,由於乙為非本地居民,根據《印花稅規章》第五十三A條第一款之規定,除須按該規章的規定繳納財產移轉印花稅稅款外,尚須按照《印花稅繳稅總表》第四十二條或第四十三條訂定的額外稅率(10%)繳納印花稅。 在本個案中,兩人須以10%稅率繳納“取得印花稅”,已不符合有關退稅的前提條件。 外來人才在港置業,只要居港滿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其之前購入並仍然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可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BSD)及新從價印花稅(AVD),惟仍需要與首置香港居民一樣,繳交從價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從物業交易金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徵收15%(於買家印花稅和從價印花稅外加徵,如適用)。 任何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若代表自己行事 ,及任何公司,其所取得的住宅物業會被徵收買家印花稅。 政府經已表示印花稅加徵只是暫時措施,未來有需要時將會檢討成效。
- 一個人若是代表自己行事,即他/她是物業的名義及實益擁有人。
-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 除上述轉讓業權的手續費外,業主並須繳付一切有關轉讓業權的費用,例如房委會批契費、申請更改按揭貸款安排的手續費 (如適用)、厘印費及簽契費等費用。
- 很多人會將首次置業理解成「第一次買樓」,不過,在樓市的世界中,首次置業的理解並不一定如此簡單直接。
-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雖然在新規定之下壓力測試,只是用作是否需要額外支出按揭保費,但銀行在審核按揭申請時,還是會考慮申請人貸款評級表現。 每年都會有不少不良集團打著財務公司的旗號招搖撞騙,但只要各位細心處理都可以防止被騙。 在港置業需繳付印花稅,如果是香港永久居民,在購買物業時名下並未擁有任何其他住宅物業,即視作為首次置業,需繳付從價印花稅 AVD 的第2標準稅率,即根據以上印花稅表計算。 二次置業印花稅 如果之前曾經是業主,但在購置第二個物業前已將其出售,也會歸類為首次置業。 很多人誤以為近親轉讓就不需繳付印花稅,事實非然,一切近親轉讓之住宅物業,亦需根據上述列表計算印花稅,包括送契。
二次置業印花稅: 近親轉讓甩名慳稅懶人包FAQ
元朗站提供 939 伙的 The YOHO Hub C 期、錦上路站 680 伙的柏瓏III及輕鐵天榮站的 1,393 伙將會是今年的重頭戲。 具備北部都會區概念的項目都有約 10 個項目,接近10,000伙。 《2014年印花稅(修訂)(第2號)條例》(2014(第2號)修訂條例)已於2014年7月25日刊憲。 根據2014(第2號)修訂條例,任何在2013年2月23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住宅物業或非住宅物業的文書,除獲豁免或另有規定外,均須按第1標準稅率繳付「從價印花稅」。
若買家聲明自己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並代表自己行事,須在刊憲日期兩個月內提交相關文件(即在2014年4月30日或之前)。 任何人若未能於限期前繳付買家印花稅,可處以最高達10倍須繳付的買家印花稅稅款為罰款。 二次置業印花稅 印花稅署將以追討民事債項方式向所有責任方追討任何欠繳的買家印花稅和適用罰款。 任何人若未能於限期前繳付額外印花稅,可處以最高達10倍須繳付的額外印花稅稅款為罰款。 但要緊記,所謂12個月,並不是以臨時買賣合約日期起計,而是以新舊兩個單位完成樓契(Assignment)的日期計算。
二次置業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SSD)
如近親轉讓的單位仍有按揭,轉讓後申請按揭時,要求會與一般的按揭申請一樣,需交上收入證明等文件,銀行亦會安排壓測。 因此仍有按揭的物業近親轉讓時,要考慮買方是否能有能力通過壓測。 如住宅物業的買賣協議被取消,而取消原因不是由於協議的買方將物業轉售或出售(俗稱摸貨),該買賣協議可能無須繳付印花稅。 納稅人可以在交易取消後兩年內,填妥表格IRSD125,向印花稅署署長申請退回已付的印花稅,申請是否獲批由印花稅署決定。 二次置業印花稅 不論是首次置業或曾有置業經驗人士,凡於2020年7月8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購買價值不多於500,000英鎊的英國或北愛爾蘭住宅式物業,一律可享印花稅免稅優惠。 首次置業開支一般包括首期、印花稅、按揭保險、律師費、管理費、公用服務按金等。
計法以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 x適用稅率。 政府徵收的物業印花稅或者釐印一般都會出現於牽涉物業轉讓的過程。 若然買家在購入物業時擁有其他物業,又或以公司名義買入物業,就需以從價印花稅 AVD的第1部稅率計算,劃一為樓價的15%。 答:買入第二間物業,需要付從價印花稅15%,但如首間物業於其後一年內賣出,可退回與首置稅率差價的15%。 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當作投資物業論,故須支付15%稅項,同時要支付15%買家印花稅 ,合共須繳30%稅。
二次置業印花稅: 印花稅實例
另一例子夫婦聯名各持有一個800萬物業的50%物業業權,丈夫將其50%業權轉讓予妻子,則需繳付15萬元印花稅(50% X 3.75% X 800萬元)。 而近親轉讓就是以聯名或個人名義持有物業的人士,可透過內部轉讓(出售)的方式,將持有物業的業權轉名給近親,例如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等。 首次置業者可享有的免稅門檻為300,000英鎊,之後的300,001英鎊 至 500,000英鎊的稅率為5%。 如物業價格超過500,000英鎊,則須遵守二次置業的計算方法(如上圖)。 根據以往一般的稅率計算方法,購買英國住宅的印花稅門檻為125,000英鎊。
只要換樓人士在買入物業12個月內,將原有的住宅單位出售,之後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退還已繳「從價印花稅」的差額,但須符合稅務局之特定條件。 以上述買一個800萬元的單位為例,符合資格的買家就可以獲「回水」90萬元。 二次置業印花稅 如果你並非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即買樓時已持有物業(就算只有半份或更少的業權,只要物權在你名,都算不上首次置業),所以你買樓時要繳付的印花稅就認真「乸脷」!
二次置業印花稅: 香港證券的轉讓
要留意一點,上述以首套房按揭計算,而若非首置入士,銀行是不接納上述「爆壓測」的彈性計法。 值得一提的是,首置按揭壓測後供款與入息比率達70%,較上限60%為高,這種計算方法稱為「爆壓測」。 即使借款人未能符合壓測,但若供款佔入息不高於一半,仍有機會獲批按保。 香港樓宇買賣中,最常見以及最基本的印花稅,即為「從價印花稅」。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 2018修訂條例規定任何在2016年11月5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住宅物業的文書,除獲豁免或另有規定外,均須按第1標準第1部稅率繳付「從價印花稅」,稅率劃一為物業的售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的15%。 就香港永久性居民轉換住宅物業而欲申請退還部分已付的「從價印花稅」,2018修訂條例亦延長了出售其原有物業的期限,如果新置物業是於2016年11月5日或之後取得,出售其原有物業的期限由新置物業的轉易契的日期後的6個月內延長至12個月內。 假如買家是代表自己行事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而他並未持有其他本港住宅物業或首次置業的話,他在物業轉讓時基本上只需要繳交「從價印花稅」,又稱「首置印花稅」。
二次置業印花稅: 【印花稅解構】額外印花稅SSD 的適用對象 + 稅率 + 計算實例 + 常見問題
同樣地「近親」有定義,必須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方受理,否則就要繳交更高稅階。 這種以「提名人」增持物業的做法,就算按最高的稅階去計算,也只是8.5%,比起一起首由太太自己購入物業,要支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為低,可以說是條例賦予兩夫婦走灰色地帶慳稅的一種手法。 所以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他們可採用「提名」方式來進行買賣。 首先由沒有持有物業的丈夫,先出面簽署「臨約」及「正約」,但在正式簽署「轉讓契」時,要求律師加入太太名字成為聯名業主。 如果你本身在一個物業上有「實益權益」或「佔有部份業權」,法律上已視為擁有物業。 2020年施政報告公佈,由2020年11月26日起,買入非住宅物業(工廈、商廈、商舖及車位)撤銷雙倍從價印花稅,跟隨較便宜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
另外,如果準買家本身已持有住宅物業,可以將該物業「轉名」予父母、配偶、兄弟姊妹等親屬,那準買家便可以以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繳稅,惟轉名亦需按第二標準稅率付印花稅。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 如果張先生並非首次購房人士,便需繳付額外3%的印花稅,總成本由1.2萬磅急升至2.25萬磅。 又如果張先生作為非首次購房人仕,並於2021年年底才完成物業交易,他便不再受惠於印花稅價期,需繳付的總印花稅會提升至2.5萬磅。 要避免踩地雷,就要留意土地註冊處的記錄了,如果買家早前試過撻訂,後來買入新物業時,未完成好撻訂程序,就不算是首置身份,仍需要先付15%辣稅。 可不要以為,待撻訂手續完成後,相關資料已獲土地註冊處記錄,便向稅局申請退稅。
二次置業印花稅: 最新專欄文章
【個案分析】4招解決「呼吸Plan」危機 「呼吸Plan」可豁免壓力測試及短期低息,但經過蜜月期後若未能經過壓測轉按,有可能要捱高息。 要解決危機,可使用轉按、定息按揭、賣樓及出租物業… 首置印花稅具體稅項由0.01%至4.25%不等,隨買入單位的樓價上升而有所不同。 假設你購買的物業價值為700萬,你則需預留樓價的3.75%,即26.25萬作買樓印花稅之用。
二次置業印花稅: 印花稅有多少種?介紹香港物業5項印花稅
王美鳳說,非首置人士本身已經擁有物業,並有按揭在身,銀行不會彈性處理,他們需要通過壓力測試,壓測前後的50%/60%比率不適用於非首置人士,比率會降至40%/50%。 準買家搵樓時,記得要留意業主購入單位的日期,看看是否需繳納額外印花稅,及商議由誰來支付,以免失預算。 買賣雙方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額外印花稅的法律責任,為避免爭拗,如需繳納額外印花稅,最理想做法是預先商議由哪一方繳付,並將有關協議在臨時買賣合約內訂明。 買方或承讓人須負上繳納買家印花稅的法律責任,不論雙方之間有何協定(慣例會在買賣合約內訂明買方將全數支付金額)。
二次置業印花稅: 買第二層樓 印花稅雙倍
相關措施,在1998年的財政年度開始實施,起首只提供5個課稅年度的扣稅計劃,其後一直延長。 在《2017財政預算案》,政府再由15個課稅年度,延長至20個課稅年度,扣稅上限100,000元。 由於業主無需連續使用,故為求發揮到最高的慳息效果,不少業主也會選擇在加息周期下申請。 二次置業印花稅 購買新的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原有唯一的住宅物業,可獲退稅,但不能完全退回新物業價值15%的稅金,因新物業亦需按繳付第二標準稅率下的稅金,故只能退回稅金相差之金額。
所以針對打算移民的朋友而言,你可能打算賣掉現時的物業,以首次購房的身份在英國置業以獲得較低的稅率,這是不可行的。 需特別注意的是,此政策優惠只提供予名下並無其他房產(全球)的首次購房者(First Time Buyers)。 時間定義以物業的交易完成日期(the Date of Completion)為準,即必須在假期內完成物業交易才符合資格。 如果掉轉是「先賣後買」形式換樓,例如買入$800萬物業,15%從價印花稅支出為$120萬,而第2標準稅率從價印花稅支出則只需$30萬(3.75%),這有助減低現金流需求。 不過一樣要小心買家撻訂,以致自己未能在1年限期內成功出售舊物業,變相要硬食15%賣家印花稅。
二次置業印花稅: 重點10: 公司股份轉讓仍能合規避稅
任何在2016年11月5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住宅物業的文書,除獲豁免或另有規定外,均須按新的稅率繳付「從價印花稅」,稅率劃一為物業的售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的15% 。 無論是首次置業或非首次置業人士,購買物業時需要繳交從價印花稅,但稅率各有不同。 非首置人士購買任何樓價物業,需劃一繳交15%稅率。 相反,非首置人士卻需要通過壓力測試,而且壓力測試要求較首置嚴格。
二次置業印花稅: 物業印花稅
除上述轉讓業權的手續費外,業主並須繳付一切有關轉讓業權的費用,例如房委會批契費、申請更改按揭貸款安排的手續費 (如適用)、厘印費及簽契費等費用。 【按揭壓力測試 2023】壓測的3道紅線 銀行計算供「供款與入息比率」DTI時,會把借款人和擔保人的所有其他借貸供款和按揭供款加起來計算,所以所有私人貸款、循環貸款,信用卡貸款等也會… 另一例子是以遠低於市價轉讓,以繳付較低印花稅,不過稅務局有機會追回印花稅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