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8大優點

竹子是臺灣人既熟悉,卻又已然陌生的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可以大大的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竹行動展覽館中展示竹子的多元應用、台灣竹業脈絡,以及世界築組織WBO對於竹子此種綠色資源的推廣,期待增加人們對永續材料的認識與現代生活想像,喚起居住在竹圍三合院的農村記憶,進而翻轉舊印象、激發國產竹材新應用。 3日開幕典禮,並由臺北美術獎首獎得主王連晟,帶來音像表演〈量子學〉拉開序幕,以聲音表演搭配程式即時生成影像演出。 而他熟練掌握程式演算影像與聲音契合度,更曾受邀至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馬德里現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中心、德勒斯登國際當代藝術展、比利時新科技藝術獎等國際知名新媒體藝術節展出。 市府將結合各休閒農業場域推出特色的農事體驗,帶領民眾深入在地的文化及農村生活,如仙草種植體驗、仙草擂茶體驗、仙草、仙草凍、多肉組盆、豐富的採果及地瓜焢窯體驗等等,多項體驗活動。 劉哲安老師則從數年前一趟蘭嶼的旅行開啟了體內南島文化的開關,之後不斷地尋根、學習語言與工藝,因而接觸了自然素材與編織的技法。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透過多層次的線條編織,讓白晝陽光、夜間月光在《豫章之家》呈現不同的美感。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桃園電子報

這也提醒著身處於多元文化、族群及宗教的臺灣社會裡,相互包容和適應,不僅是一種必須,也是構築城市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懷。 作品以竹材廓型,外型極富結構感且契合本次地景藝術節之命題,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兼容並蓄。 而展翅的造型除呼應桃園作為航空城的核心定位外,同時也象徵將觀者聚集於桃園這座城市的團結之翼下,共築和平共榮的美好理想。 廖仁義也指出,國美館是文化部支持推動科技藝術的基地,今年有6組臺灣藝術家及3組國外藝術家展出,在影像與聲音方面有諸多亮眼表現。

利用螯蝦會攻擊的特性,我們將其目標轉向人類,利用嘴巴張合作互動偵測,張嘴後螯蝦的鰲會夾向玩家的臉,同時下方有保育人員舉上牌,藉由浮誇的互動配上相關標語,讓宣導「外來種迫害」的議題變得親近且趣味。 本作品以阿美族傳統魚笙為造型發想,象徵撒烏瓦知部落傍水而居的遷徙過程,一段接著一段的連接意象,象徵來時路。 以樹枝從根部串出形成的球狀結構,象徵渾圓飽滿的能量空間,吸收著周遭生物的日月精華,雖然有些科幻情節,但也真實代表著這片大地活躍的生命脈動,懸浮其中的人感受自然能量,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從小喜歡探索森林的Lua,自幼就對鳥類築巢感興趣,並將對自然的觀察轉為藝術創作,以親手編織的方式重新理解與詮釋。 Lua常在許多的公共空間中創作出如巢一般的大型裝置,並邀請觀者走入作品中體驗探索,如環境和人類居住形態變化、甚至是都市裡的汙染與求存等議題。 阿美族傳統社會中,竹、藤編織是男性的基本生活技能,同時成就了藝術家創作的基石,其運用竹片及竹管等不同形式的竹材,將其解構、重塑,模擬搭建出往日用於運輸、農忙等工作的竹筏意象,不僅營造出陂塘間的親水氛圍,作品呈現也在溫潤中帶趣味,傳遞生活美好的感受。 桃園臺地曾是千塘之鄉,時至今日,因產業變遷、高度都市化,桃園仍能保有陂塘景觀殊屬難得。 這個作品,讓觀者能在水天一色的景致下恣意遙望,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一邊懷想先民善用環境特質的智慧。 今年的地景藝術節廣邀51位國內外藝術家共襄盛舉,包括日本、印尼、緬甸國際藝術家,創作28組藝術作品。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構築文化:改變地貌的公共藝術

蝦毀以螯蝦破壞生態網為主題,配色上以反向操作,原本顏色鮮豔的螯蝦以白色呈現,而生態網則以彩色設計,使單色的螯蝦和繽紛的生態網達成強烈的對比。 整建作品分成三個層次,「年輪迷宮」作為大小朋友能自由穿梭的遊樂場、「布的備忘錄」以舊衣和被單縫製而成,讓遊客可坐落於此休息;最後「年輪•家家酒」則以園區自然素材構成,整體產生人與自然的融合。 邀請TCMC台灣現代阿卡貝拉比賽金牌得主─「仕女聲」現場演唱,並搭配人聲打擊演出,邀請民眾共同參與這場花海裡的音樂饗宴。 離開雙連坡展往大崙展區前進,大崙展區以豫章湖、崇德宮和鄰近社區位置皆有,這區有豫章之家、彩虹雨、Soga Monster 2、滴入看不見的河….合計9件藝術品。 透過洞口意象連結兩個時空,能一窺洞後歷史痕跡,透過抽象、具象穿插著感性與理性的線條與色塊,交織出流動而無限延伸的類似樹木年輪的無限迴圈,象徵著時空經過包容新舊文化交融後的持續地多元成長。

桃園地景藝術節自2013年開始舉辦,以桃園縣內的特殊地景作為展出空間,宗旨為透過藝術介入空間,讓藝術更貼近環境與居民的生活,以藉此推廣桃園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特別規劃系列教育活動,5G科技應用工作坊、策展人與藝術家親自帶逛的專家導覽與國際論壇單元,讓民眾在看展之外獲得更多深入理解,邀請民眾踴躍前往觀賞,打開感官、近距離享受科技藝術的所有可能。 勒赫昂歐,與臺灣藝術家吳秉聖的跨國連線5G異地共演、跨國共製的〈光的時間量子〉,於U-108 SPACE環形的場域展演;該場域打造環景影音高畫質同步融接系統,導入高畫質及16.2聲道環繞聲場,能進行5G高速、大量數據運算,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沉浸式影音複合空間。 台中國際花毯節去年由於疫情停辦一年,今年因應民眾的熱烈敲碗,於新社再度繽紛登場。 今年花毯節園區廣達2公頃,種植20萬株、超過19種品項的花卉包括四季海棠、聖誕紅、向日葵等;將花卉打造成大型藝術裝置,包含一座主花毯「希望莊園」、5個創意主題展區(花仙子、Boo龍、毛毛、圓圓、步入幸福),以及主舞台「新社普羅旺斯」與產銷文化區「南法風情」,豐富展出內容讓你逛到腿軟。

以當地居民日常穿的衣物,加上線材作為編織材料,可別以為就這樣而已,這「漣圈」透過去能看到陂塘、水田和三合院共生關係,能連繫人與這塊土地的記憶與想像。 運用竹片和竹管搭建成一個竹筏休息區,是模擬搭建出往日用於運輸、農忙等工作的竹筏意象,不僅營造出陂塘間的親水氛圍,作品呈現也在溫潤中帶趣味,傳遞生活美好的感受,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一邊懷想先民善用環境特質的智慧。 空拍機往下拍超美,彷彿重疊了數個圈圈,這位藝術家想傳遞表達,人類在面對自然時顯得渺小,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每個路徑與轉彎處也都是美麗的,生命也是在不斷尋覓的過程中成長。 作品以流動的空間型態表現出傳統竹編工藝之美,將過去的技藝連「繫」代表未來的數位空間。 透過自由曲面編織創造出不同疏密紋理,呈現內外、上下彼此聯繫、對話、流動的空間。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藝術家以水為意象,結合迷宮的概念而成形,象徵人們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每個路徑與轉彎處都是美麗的,整個迷宮看起來非常壯觀。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的第一展區「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及國立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區域,共展出19件藝術作品。 設置共融式遊具的碉堡公園,園區內有抹不去的軍事風情,退役的坦克車、廢棄的站哨及碉堡,是在地居民腦中深處的青春回憶。 鄰近的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圳道兩旁的樹木儼然成為休憩步道最自然的遮陽屏障。 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國立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區域,預計展出19件藝術作品。 國美館指出,相較往年,「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有更多音像創作,藉由大型投影帶來高度互動沉浸式音像體驗;並有別於大多數位藝術作品常在室內展出,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企圖打破美術館白盒子,克服氣候、地形、設備維護等影響,把絕大部份作品移至室外。

生態系統中有許多資訊以各種難以被人體感知的方式在相互溝通及傳遞,包括生物體和建築體之間的連結。 試圖以空間的構築作為一種鑽探行動,探索地景中被忽略的資訊(地質、水文、植物、地表質感⋯⋯等),重新思考建築、植物和生態系統之間的連結和運作狀態。 《微型聆聽溫室》,從植物微觀世界的小尺度討論,到建築和植物之間,建築作為一個人造生態系統的大尺度研究,另一方面也配合聲學藝術家與植物生態專家工作坊的進行,探究平時被隱藏的生物訊息。 竹子中空有結,使其輕巧又具有良好韌性,是優良的耐震結構材,適合發展可伸縮、易收納的構造系統。 作品材料為國產孟宗竹、鐵件、帆布,透過兩種收合結構:以管狀竹構收合圍塑空間;以傘狀收合做為雨遮,組合成新的結構。

這個作品,讓觀者能在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同時也再現出那個過往人與環境依存、人與人共好的美好年代。 徐暋盛老師具有傳統竹編的技術背景,他以竹子編製而成的拱門作品《記憶的光廊》,在日光下參差排列,透過間隙能俯仰藍天,傳統客家竹編的織紋輪廓,也隨著日照角度呈現豐富的變化。 而廊道上的幾何圖案變化除了呼應竹編特有的三角孔編、六角孔編與輪口編等技法之外,同時也希望緬懷先人留下來的智慧,因此在穿梭在廊道時,就恍如凝視著一個以竹藝編織而出的記憶廊道。

人類在面對自然時顯得渺小,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每個路徑與轉彎處也都是美麗的。 桃園地景藝術節今年轉移至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舉辦,以構築城市為主題,共28組藝術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別錯過。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還規劃2場國際論壇,分別探討「速度與連結:5G世代下科技藝術展演及其可能性」,與「科技藝術與光節的永續經營」;除國內學界、業界專業人士外,也特別邀請到紐約城市大學校長特聘教授列夫. 他教授新媒體藝術與理論,最著名的作品是《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被認為是新媒體創作理論探索的重要人士。 活動於國美館演講廳舉辦,限額200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預約參與。 於戶外展演的作品,則分別散落在美術館外的廣場空間,期藉由空間轉換帶來不同觀展體驗;也透過空間強化作品個性。

以「竹」為主題,廣邀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直接駐地創作,甚至能與民眾合作共創,讓民眾能更有參與感。 除此之外,也可同時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相較於一般戶外的裝置展,其更關注於在地文化脈絡和藝術創作之間的相容性,並延展出一系列結合自然景觀與土地的當代地景作品。 主持人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的石瑞仁老師,將與本次參展藝術家游文富、李簣至、徐暋盛、陳勇昌與劉哲安老師相互對話並表述不同的意見,透過各種觀點之間的交流,期待能充分體現藝術介入社會的重要價值與功能,並留下重要的文化記憶與展望,孕育未來地景的藝術循環。 今年舉辦到第七屆的「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共邀請了51位國內外藝術家,來創作以「竹」為主要材質的28件藝術作品,將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融入作品中,進而打造出一場桃園的國際性文化節慶。 從歷年來桃園地景藝術節的發展,可以觀察到藝術節的本身並非只重視點狀的作品,同時也關注社區內部線狀的環境營造,甚至進而是一種面狀的、涉及到「文化認同與記憶參與」的關係構築。

臺灣部份計6組參展作品、其中5組更是全新創作,包含由王連晟、跨域藝術團隊404N.F、裝置創作者張欣語、蔡寧,帶來結合燈光、聲光與體感互動的大型戶外裝置作品;利用5G低延遲特色創作的,有新生代藝術家貳進的互動地面投影作品,以及吳秉聖與尤里. 作品常見於國內外燈節的蔡宜婷,曾於2021年參與過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這次也再次參展。 而葉廷皓說明,今年共9組優秀作品,包括來自美國、日本、烏克蘭的藝術家。 有藝術家才有節慶,今年以「數據光景」為題,作品主要坐落在國美館戶外空間及U-108 SPACE,透過不同場域安排展現作品特色,民眾可走進作品細細體會。 蕭宗煌表示,科技改變了生活方式,讓人們改變取得資訊的速度與方式;但在文化藝術上,科技也改變了人們觀看事情的角度與視野。 今年光影藝術節來到第4屆,從2020年配合臺灣燈會在臺中,於傳統燈會的脈絡下,國美館與臺中市政府在思考是否創新的展現形式,因此嘗試做第一次整合,非常成功;後來在國美館的爭取下,變成獨立的展覽形式,也成為城市的新風景。

老師所創作的《水.源》,一雙手從陂塘裡伸展掬水而出,除了暗喻水將人帶往陸地並孕育眾生,使生命生生不息之外,也是希望能透過作品提醒:水是人類賴以為生的重要基礎,如大地之母的賜予,你我都是水與土地的一分子。 自2016年起,更確立了藝術節的三大主軸─「地方覺醒」、「社區風動」、「藝術打樁」,以及四大價值─「社區參與」、「在地特色」、「環境永續」、「循環經濟」,就是要打造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在地化品牌象徵。 漣漪迷宮完全勾起兒時回憶,美麗的稻田景象以及水田裡的漣漪是大自然中的美好,藝術家以水為意象,成為其創作的思考觸媒與實踐,並結合迷宮的概念而成形。 另外今年為了避免車流過多,活動現場並無停車規劃,民眾可搭乘接駁車前往(免費接駁車資訊)。 若想知道更多2022台中國際花毯節的詳細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或台中觀光旅遊網查詢。 因應疫情展延的「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於2022年3月27日在大檜溪公園舉行閉幕儀式,宣示活動圓滿落幕。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台灣好新聞

除了從永續媒材思考構築城市,這次也希望帶入從時間流動觀察城市的角度,城市具有時間及空間方向的動態路徑,也包含了聚集、凝聚、擴散、浸潤……等意象。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將於9月18日至10月4日舉辦,以「構築城市」為主題,構「築」城市同時構「竹」想像,本屆將透過「竹」媒材貫徹策展主題「構築城市」,進而探討城市樣貌、其重要性與共融性,以及竹編藝術家們如何以不同方法,持續拓展對竹子串連傳統與當代生活構體的想像。 公共藝術從空間銜接藝術界面,並藉由空間的載體,與民眾相互連結,進而昇華成人們生活中的一部份。

由於阿美族-撒烏瓦知部落傍水而居,而當地藝術品將魚笙作為創作原型,因此這次濾鏡以「魚笙捕魚」作發想,利用一開始的臉部互動遊戲,搭配最後的族服換裝,讓民眾能深入體驗撒烏瓦知部落的民俗風情。 山林遊樂園以兒時在山林探險的回憶,轉化為都市中的遊樂園,作品中的洞營造成山洞的意象,呼應藝術家在部落時,會與兄弟在山中冒險,並利用空間高度設計,讓大人跟小孩能盡情在裡頭自由穿梭。 俄羅斯塗鴉藝術家Vladimir,於本港多處創作多幅塗鴉,其中以「貓」為主題的數幅作品尤為公眾熟悉,令原本平平無奇的角落,瞬間變成潮流藝術打卡位。 這次更搭配仙草花最美的場景進行設計,把「仙境」的療癒想像擴大,以楊梅在地的「風」作為主角,推出「風起」「田邊」「風的線條」「生生不息」「山間」等5件主題藝術裝置。 配合原藝術品的創作理念-外星生物閱讀著大溪,此款濾鏡以讓民眾更了解大溪為出發點,透過朝螢幕吹氣觸發互動,搭配最後隨機出現的介紹卡,將大溪的特色利用趣味的方式呈現。

於中壢火車站前站「桃園客運公車總站」,搭乘市區公車【132 中壢-中央大學】或於「中壢客運總站」搭乘市區公車【133 中壢-中央大學】。 於高鐵桃園站,搭乘中壢客運市區公車【172 中央大學-高鐵桃園站】、桃園客運【173 中央大學-高鐵桃園站】。 於中壢火車站前站「桃園客運公車總站」搭乘市區公車【132 中壢-中央大學】或於「中壢客運總站」搭乘市區公車【133 中壢-中央大學】。 達成減碳目標前,必須面臨過程中產生光電板廢棄潮等問題,這是否會成為減碳的「必要之惡」,就要看政府與業者如何找出因應之道。 蕭宗煌並特別代表文化部長李永得,向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國美館與均勻製作及與會貴賓,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一個位於樹下的放鬆、品茶的庇護空間,半開放式的茶席空間讓空氣自然地在內部流動,乘坐在茶席中感受涼風吹拂與自然光灑落。 作品充分發揮了竹的材質特性,運用自然的彈性形成屋頂流暢的弧度線條,其上披覆的煙燻竹片賦予溫暖的色澤,層層堆疊與細竹枝呈現出羽翼的層次感,遠觀猶如棲身草地的雁。 在整體構造上,竹管以縱橫的方式排列並於頂部交疊至雙層來達成作品的尺度規格,竹管交叉處用傳統包管技法輔以綁繩來增加穩固性,並採用新式的金屬關節連接主結構與鋼構底版,強化結構安全與耐用度。 至「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站」下車,轉乘藍線C 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上車,至D 豫章湖 或 E 大崙崇德宮下車,即到大崙展區-豫章湖、大崙崇德宮。 流動風格的《竹下秋千》以大量的竹管與竹編創造出竹林情境、雲層天空及飛翔等自然意象,希望能傳達剎那即逝的輕盈和美感訊息。 這次演出也是U-108 SPACE成立以來,同時結合視覺與聽覺共演,更是目前為止最遠距的臺灣/西班牙跨國連線,相當具有指標性。

美麗的稻田景象,勾起藝術家的童年回憶,水田裡的漣漪,伴隨著勞動者的耕作,慢慢蕩漾開來,成為藝術家最美麗的創作與生命養分。 在田裡泛起的巨大漣漪雕塑作品,就像是農夫細心照料下,金黃飽滿成長的收成。 藝術家以水為意象,成為其創作的思考觸媒與實踐,並結合迷宮的概念而成形。

茶屋入口穿堂處地坪較高,左右側延伸為茶席空間,往右下兩台階,為一組可供六人使用的茶席;往左下一台階,為可供三組同時或分別使用的茶席空間。 創作概念以微風不斷緩慢吹來為意象,運用「莫比烏斯帶」創造出一個不斷循環的迴圈。 沿著莫比烏斯帶並排陣列桂竹,以黑色仿麻繩捆緊固定,結構沿曲面延伸,支撐起每一支竹子中心點連接而成的正圓鐵圈。 從外面開放的場域進入到完全不同的氛圍裡,遊走或停留於竹亭所圍塑的空間中,把人帶入一種迷幻而忘記時空的狀態,永遠停留於風和日麗的日子裡。 至「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站」下車,即到雙連坡展區-國立中央大學;轉乘藍線C 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上車,至A 二營區機車停車場下車,步行可到雙連坡展區-雙連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

利用眼睛開合作為互動觸發,透過不斷眨眼呈現萬物重生的意象,且結合原藝術品的樣貌,讓民眾透過濾鏡更能了解藝術家想傳遞的理念。 李蕢至老師自小便不喜歡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他認為自己的作品並不是屬於人類,而是在完成人類製作的部分後,再一度回歸於自然才算在創作上的真正完成。 《高雙陴塘漣漪迷宮》的作品除了透過造型傳達水的流動性能量之外,也提示觀者跟竹子、跟土地的關係。 當人們在其中來回穿梭,人類、自然跟環境關係的美好,並非只有留存與否的前提,而是建立於彼此歷經互動的片刻。 張惠蘭教授自幼居住在中壢的篤行六村,2013年才回到家鄉桃園,她回憶在城市的變遷中長大,眷村跟陂塘都是地貌變遷中消失的景致,因此她也強調為城市找回原有記憶的重要性,眷村好比是一個綜合體,透過藝術結合個人經驗的生命史,可以形成似曾相識、具共時性的一種感受。

  • 展區分為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邀集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駐地創作、或與民眾合作共創;此外,也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打造桃園的國際性文化節慶。
  • 本身藝術品意在傳遞「應靜靜欣賞大自然的作息」且場域為當地著名的賞鳥平台,因此掌握賞鳥及保持安靜為特點,設計一款雙鏡頭式濾鏡。
  • 印尼籍藝術家Effan ADHIWIRA的創作發想來自印尼國徽上的迦樓羅鳥(爪哇鷹),是一種力量的象徵,與其鳥爪綬帶上之格言銘飾「Bhinneka Tunggal Ika」,意為「異中有同」。
  • 藝術家使用客家傳統竹編用品的編織方法及特有圖樣,以竹子為主要創作材料,織作數個竹編拱門參差排列,形成多層次的廊道空間。
  • 鋁線創作品在西門町、夜市都有,也就沒有那麼稀奇,但可以看到兩排的椰子樹,還是挺讓人驚奇。

第二場座談會則將延續「構築城市」的策展理念,由臺灣竹會的甘銘源理事長,邀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許倍銜教授以及藝術家歐舟,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探討包含竹構築等自然媒材,如何與城鄉、土地及建築建立起互動關係。 甘銘源建築師在開場時便提到,竹材雖具備堅韌特質,是溫潤且貼近常民生活的材料,但也需要翻轉出新的印象、新的可能性。 藝術家使用客家傳統竹編用品的編織方法及特有圖樣,以竹子為主要創作材料,織作數個竹編拱門參差排列,形成多層次的廊道空間。 不僅以此勾起人們對客家生活的浪漫情懷,同時藉機打造屬於記憶的隧道,任民眾悠遊穿梭,增添樂趣與喜悅。 《記憶的光廊》在白天陽光的照耀下,地面將隨著竹編的織紋輪廓以及日照的角度變換而呈現豐富的圖樣變化,塑造低頭即見光影映照於地面,抬頭便仰望藍天的悠然時光,希冀藉由本件作品與自然地景的互動效果,並呈現連綿接續與傳承的多重文化意象。 邀請51位國內外藝術家,其中包含日本、印尼、緬甸國際藝術家,創作28組藝術作品。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