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屋輪候時間2024詳細攻略!(震驚真相)

根據房屋委員員會資料,截至2021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即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為5.8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6年,超過3年的目標。 非長者單身配屋所需時間遠遠長於一般輪候冊住戶,但現金津貼卻反而未能惠及他們。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既然運房局亦承認現金津貼可以減輕基層人士的租金壓力,便應該放棄差別對待,儘快將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非長者單身同樣納入現金津貼計劃之內,體現公平原則之餘,切實將津貼用在有需要市民身上。 受訪者的每月平均收入中位數為$8,800,但有58.8%受訪者表示過去兩年並沒有申請過包括交津、職津在內的津貼。

  • 每位申請人只許遞交一份申請表,而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亦不可重複名列在其他的一般申請(即家庭 及長者一人申請) /「配額及計分制」申請內。
  • 目標雖說3年上樓,惟實際上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而當中長者1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則較短,大概是2.9年。
  •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間進行是次調查,以探討非長者獨居人士最新住屋狀況。
  •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 不僅有加分,也有扣分項的,如果申請人現居於公屋單位,會被扣30分的。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上月表示,已對一名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公民提出刑事訴訟。 美國一再警告公民離開俄羅斯,對上一次公開警告是在去年9月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局部動員之後。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簡約公屋的單位設計分為一人、二人、三人或三/四人、四/五人單位,以公屋單位為基礎,會有自己的獨立洗手間、洗澡的地方、煮食的空間,亦配備冷氣機、熱水爐及抽氣扇。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房委會最新檢討「2022/23公屋申請入息和資產限額」,公屋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水平,即一人家庭維持在12,940元。 在2022年3月底,約有147,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因政府在疫情下徵用公屋單位作社區隔離設施,以致有關公屋單位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疫情嚴峻亦影響了公屋編配進度。 他續指,「高峰位未過」,預料粉嶺皇后山、屯門和田邨等大規模公屋屋苑可於明年初落成、入伙,屆時或會將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拉高,或會衝破6年大關,相信輪候時間高企將持續一段時間。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他又指,整體申請數字近年現輕微下跌趨勢,但「隊頭」輪候已久,未能反映在數據上,他預料要到2026/27年後,亦即10年長策的後5年,有更多大規模單位落成後,才有機會令輪候數字回落。

翻查資料,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自前年至今一直於「5字頭」徘徊,此前大多低於5年時間。 反觀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除了在1998年錄得的4.5年的最高峰後,於2000年回落至3年時間,直至今次最新數字卻「破3」。 近日社會最關注的房屋議題是「簡約公屋」,當中最大爭議是造價及選址問題。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簡約公屋選址地點

要求增加單身公屋配額及改革單身輪候公屋制度,以及將現金津貼計劃涵蓋至非長者單身。 要解決公屋輪候冊排長龍的問題,政府建議興建「簡約公屋」,以填補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 隨著八幅「簡約公屋」用地曝光,也掀起市場對選址的討論,畢竟部份選址位處貴重的市區地段,究竟對周邊私樓有沒有影響?

根據最新公佈的《2021年人口普查》,現時香港有215, 700人居於分間單位中,逾一成五為15歲以下兒童(34, 002名)。 調查發現劏房住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平方米(64.6平方呎),遠低於全港住戶的人均居住面積16平方米(172.2平方呎)。 以最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5.6年計算,劏房兒童的整個童年便在這狹小的空間成長。 由於居住面積不足,他們對於彎著腰於床上做家課而習以為常,更遑論有多餘的幾平方讓他們可在家中玩玩具或跑跳嬉戲。 劏房不單只空間不足,其環境衛生更非常惡劣,木蝨隨處可見、亦經常發生老鼠入屋的情況。 曾有居於劏房的兒童因在睡夢中被老鼠走動嚇醒而在晚上不願關燈、甚或不敢入睡。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簡約公屋|簡約了建築和設計 別簡約了這一大問題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但計畫亦有缺點,成功獲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3年內不可要求調遷,亦不可申請綠置居,只能用白表資格買居屋。 天倫樂:同一家庭申請,選擇與長者同住一單位;或兩個家庭申請(核心家庭和高齡人士家庭),分別居於同一區議會地區的兩個單位。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為應對輪候公屋年數增加、輪候冊人數攀升的挑戰,上兩屆政府決心增加土地供應,處理公營房屋供應問題,住屋從來都是本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 經一番努力,政府已覓得足夠提供未來10年公營房屋的土地,但供應將「頭輕尾重」,預計未來5年公屋供應量持續處於低水平,遠水難救近火。 政府於去年10月施政報告提出簡約公屋,決意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涉公帑約260億元。 公屋供應方面,在未來五年興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結合傳統公屋的供應量,未來五年整體公屋供應增50%,當中包括「公屋提前上樓計劃」的1.2萬個公屋,單位由10.5萬增至15.8萬。 首先,根據房屋署資料顯示,在2020年6月底,約有 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 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皇后山邨 新界粉嶺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3年,為約20年以來的高峰。 對於兩者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延長,房委會推說因火炭駿洋邨被用作檢疫及粉嶺暉明邨被破壞。 有議員直斥情況不如理想,又批評該會與其「賴天賴地」,倒不如正視公屋供應滯後問題,落力覓地建屋追落後。 目前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是透過「配額及計分制」,而非平均輪候時間,若18歲開始申請,以0分起步,每年長一歲加9分,即19歲時得9分,20歲得18分,如此類推。 當申請人年滿 45 歲時,可獲一次過額外加60分,直至59歲為止(年滿60歲時,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結果,2015年,修訂配額及計分制正式實施,雖然配額由最多2,000個上升至2,200個,但卻同時將年齡所得的分數大幅提升,導致配屋次序變成純粹考慮年紀,50歲以下配屋幾乎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結果,不少非長者單身人士,那怕輪候時間多長,居住環境何其惡劣,經濟多困難,也在新計分制下無法獲得編配,結果只能繼續在床位劏房掙扎求存。 根據房委會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約有15.36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1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5.46萬宗申請;較3月底的申請分別增加300宗和500宗。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最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需5.8年 逾10萬非長者人士等上樓

其後,臨屋區由原始的木板、鋅鐵搭建,進化成有石棉瓦頂,再於1990年代末期,演變成4至29層高的中轉房屋。 在高峰時期,全港先後建有6個中轉房屋項目,全部位於新界,後因使用率偏低,大部分已被拆卸。 時至今日,當社會越來越進步、經濟越來越發達,市民卻越來越難有安身之所,而政府則仍「換湯不換藥」地推出過渡性房屋。 除了「治標不治本」,以往的過渡性房屋項目還出現不少問題,包括租住期短、空間有限、位處偏遠等等,有的甚至「過渡完再過渡」,對部份基層而言不具太大吸引力。 「簡約公屋」會選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的。 新界偏遠地區涉及前往項目沿途的道路及基建發展,甚至有改劃土地用途甚至影響自然環境的問題;巿區土地如啟德項目亦受到區內居民反對,擔心影響樓價、感觀及未能兌現原訂的社區配套設施。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截至2022年3月底,約有14.75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公屋申請電子服務」提供24小時網上服務,讓公屋申請者透過「公屋申請填表易」或「公屋申請資料更新快」於網上填寫公屋申請表、查詢目前申請進度和更改申請資料或詳細資格審查面晤日期和時間。 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申請資格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公屋輪候時間再次攀升是預期之內,主要是因為鑽石山啟鑽苑、大埔富蝶邨相繼編配入伙,有關住戶大多已輪候公屋多年,但在獲編配單位後,其輪候時間才計算內輪候數字內,令輪候數字大幅攀升。 同時,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單身人士壓力水平,在抑鬱、焦慮及壓力三個項目皆明顯高於住在適切居所的單身住戶,有三分之二人確診為抑鬱,另外26.7%人患有焦慮。 在2022年9月底,約有13.55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91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 若房屋署發現不再符合編配公屋資格的申請者,以及沒有回應房屋署邀請以進行文件查核及/或詳細審查的申請者,房屋署將會取消其申請。
  • 他續指,「高峰位未過」,預料粉嶺皇后山、屯門和田邨等大規模公屋屋苑可於明年初落成、入伙,屆時或會將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拉高,或會衝破6年大關,相信輪候時間高企將持續一段時間。
  • 曾有居於劏房的兒童因在睡夢中被老鼠走動嚇醒而在晚上不願關燈、甚或不敢入睡。
  • 是次簡約公屋項目,實際上只是利用啟德商業區的發展縫隙,更有效使用待發展的土地,暫時借出以紓緩本港房屋問題之用,相信對啟德以至九龍東的發展定位不會構成長遠影響,希望當區居民及持份者能夠諒解。
  • 為應對輪候公屋年數增加、輪候冊人數攀升的挑戰,上兩屆政府決心增加土地供應,處理公營房屋供應問題,住屋從來都是本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

任何人於申請公共房屋時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 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為港幣50,000元及監禁6個月。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過渡屋策誠軒接受申請 供應30個單位月租2800起

當中原因主要為市區有較多的工作機會,另一原因為市區方便上班或子女上學,可減低交通成本。 現時政府向立法遞交的文件中,共有8個興建簡約公屋的選址,其中市區選址分別位於柴灣常安街、啟德世運道及牛頭角彩興路。 當中三個項目預計可提供約1萬5千個簡約公屋單位,佔整體供應五成。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政府施政時漠視、忽視單身的房屋需要,對單身非常不公平,非長者單身人士是房屋政策下的最大犧牲者。 解決「住」的問題的確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點,行政長官在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宣布採取重點策略和目標,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公營房屋的供應量,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 在未來十年(即二○二三/二四至二○三二/三三年度),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以提供約 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同期 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同時,為盡快增加短期公營房屋供應,幫助居住在惡劣環境的市民,政府會在未來五年興建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我們的目標是要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公共租住房屋)的力量,將「公共房屋綜合輪候時間」在四年內(即 二○二六/二七年度)由二○二二年六月的六年降至四年半。 房屋委員會今(12日)公布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在今年9月底,約有15.64萬宗一般公屋申請,及約10.36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輪候冊合共達26萬宗申請。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問題在於臨時港淪下流城市

房屋委員會昨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公屋時間攀升至6.1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為4.1年,兩者同創1999年以來新高。 有政黨對輪候時間再升感到失望,批評本屆政府在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上「不合格」;有房委會委員則預計下季公屋輪候時間會再升,或需等至2027年才會回落。 截至2021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年。 在2021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4,7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310宗。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簡約公屋租金

現在耗用大量資源,卻引來各方批評──這些批評都有根有據──假如日後簡約公屋主要建在新界而不受劏房戶歡迎,政府最終可能白忙一場,落得各方不討好的結局。 事實上,任何社會政策都有金錢成本效益以外的社會效益,簡約公屋可以改善基層市民的住屋條件、走出劏房的惡劣環境,彰顯了香港社會的關愛和公義,誰曰不宜? 啟德的私人屋苑業主接受訪問時,也說不是反對簡約公屋,只是不滿政府沒有諮詢區內市民意見、違反了當初啟德規劃的原意。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個單位,收到超過58,300宗申請,超額申請逾43倍。 年輕的單身一族申請公屋,動輒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的確令人絕望。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平均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三季錄得較為顯著的改善,主要是由於2022年第三季有逾1萬個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當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縮短。 如未能符合優先配屋計劃,房委會每年亦會發信予輪候中的申請人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計劃申請人可自選單位,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有過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等。 房委會網站顯示,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房屋問題涉多重利益 非光憑善意就可推行

簡約公屋如同「及時雨」,助劏房戶盡快脫離「租金昂貴、環境惡劣」的行列,孩子不用再彎着腰在牀上做功課,有多一點空間閱讀和玩樂,劏房長者毋須在惡劣分間單位中度過晚年。 然而近期社會上對啟德發展簡約公屋的項目,存有一定反對聲音,亦有人質疑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公帑能否有效運用。 事實上,再好的政策或項目亦要向公眾詳細解說,也是現代社會中問責政府應有之表現。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簡約公屋申請日期

因此,安排公屋申請者入住位於內地的資助房屋會影響他們各項的生活安排,亦會對他們造成額外的經濟和家庭負擔。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認為現在在內地購置樓盤,供公屋申請者居住的建議現時難以會受到歡迎。 第二個部分,我理解到所提及的建議,意思是利用公帑在大灣區城市購置樓盤,供公屋申請者居住,目標是減輕本地公營房屋的殷切需求。 但是合資格申請公屋的人士大多數為低收入家庭,其工作時間一般較長而且彈性普遍較低,居住地點對他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考慮。 雖然現時已開通的交通基建已縮短往來香港及大灣區之間的時間,但低收入家庭未必能負擔每天來往的交通費用。 20歲的Tommy考慮到「非長者一人申請」的漫長輪候時間,有意與家中6旬父親經「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申請上樓,便可大幅縮減輪候時間至數年間。

倘當局改由房屋署增聘人手及外判商負責管理,恐怕預算亦難大減。 簡約公屋作為扶貧平台,令居民有安居之所,可減省租金水電開支,又包括社會服務等元素,提供一站式生活支援和社會服務,開支難免,但具備扶貧功能,長遠必減少社會成本。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事實上,在住屋單位供應無增加、住屋需求不減之下,租金只會水漲船高,派錢資助會肥了業主口袋,卻無助基層租戶改善住屋環境。 無可否認,單從數字去看,「簡約公屋」的出現的確可以幫助基層住戶,對居住在劏房的市民是很大進步。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