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畫7大好處

【大小二乘】 大乘和小乘。 大乘是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小乘是聲聞緣覺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 若從經藏裡的經本分之,四阿含等羅漢系經典為小乘,般若法華華嚴等菩薩系經典為大乘。 【大千世界】 是佛教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

【二百五十戒】 比丘的具足戒。 分八段,即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單墮、四悔過法、一百眾學、七滅諍法。 【二十五有】 由業因而有果報生,故果亦名為有。 三界的果法,分為二十五類,名二十五有。

三畫: Category: 三畫成語

【二種自在】 觀境自在和作用自在。 觀境自在是菩薩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於一切法圓通無礙,作用自在。 是菩薩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則能從體起用,現身說法,化諸眾生,圓通無礙。 【二真如】 1. 隨緣真如和不變真如。

三畫

【九部經】 由三藏十二部經中除去方廣、授記、無問自說,就是小乘的九部;若除去因緣、譬喻、論議,就是大乘的九部。 【九想】 又名九相,即對人的屍體作九種的觀想,以便去除人們對幻軀的留戀,以及覺知人身的不淨,為觀禪中的不淨觀。 一、新死想,即觀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狀堪哀。 二、青瘀想,即觀數日未歛,瘀紫發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觸。 三、膿血想,即觀死屍潰爛,肉腐成膿,腸胃融化,膏血欲滴。 四、絳汁想,即觀腐膿再化,成為血水,處處流出,臭不可聞。

因此顯然在文王之前就有重卦。 例如,1980年殷墟苗圃北地出土一件青灰色砂質磨石,其中三面共有六組數字卦,每組卦卦象都是由六個數字所組成,而不是三個。 其時代在殷商祖甲時期,可能是目前為止年代最早的數字卦(請參考安陽博物館館長周偉《殷墟所見易卦文物》一文)。

【八棄】 即比丘尼的八波羅夷罪。 波羅夷華譯為斷頭,又譯作棄,意思是犯了此罪的人,就會被擯棄於佛法的門外。 【八倒】 對生死的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執定為常樂我淨者,是凡夫的四倒;對涅槃的常樂我淨,執定為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二乘人的四倒。 這兩種四倒合起來就是八倒。 【八風】 又名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因此八法常為世人所愛憎,而且又能煽動人心,所以叫做八風。 地水火風為四大,色香味觸為四微,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四大又由四微所成,所以總稱為八法。

三畫: 十二畫部首

【三福】 三種的福業,即世福、戒福、行福。 世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發菩提心,修行佛道。 【三塗】 血塗、刀塗、火塗。

見惑是見解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瞋、痴、慢、疑等五煩惱是。 斷此見思二惑,即証阿羅漢果,出離三界。 理惑是對理性的迷惑;事惑是對事相的迷惑。 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誰犯了就有罪,如殺盜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許作,如飲酒等戒是。 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

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等叫做八法,而一切的法門,都不離此八法。 【七逆】 七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即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梨、破羯摩僧及轉法輪僧、殺聖人(小乘是阿羅漢,大乘是地上菩薩)。 【七垢】 七種的煩惱,垢就是煩惱的別名。

九、燒灰想,即觀白骨被焚,成為灰燼,如沙如土,還歸大地。 【九結】 九種的煩惱。 結就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使眾生結縛於生死。 九結就是愛結(貪愛)、恚結(瞋恚)、慢結(驕慢)、痴結(愚痴)、疑結(疑正法)、見結(身見邊見邪見等)、取結(見取見及戒禁取戒)、慳結(慳惜財物)、嫉結(嫉妒他人)。

有觀是觀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有;空觀是觀遍計之一性為空;中觀是觀諸法以遍記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圓成之故,非空,即是非有非空之中道。 【三斷】 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 見所斷是初果羅漢斷八十八使見惑;修所斷是二果三果羅漢修斷三界十隨眠惑,名修道所斷之惑;非所斷是四果羅漢三界見思斷盡,乃無漏果,更無不斷之惑,名非所斷。 【三緣】 淨土宗說念佛能產生三種的緣,即親緣、近緣、增上緣。 【三障】 煩惱障、業障、報障。

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三聚淨戒】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攝眾生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詮,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惡業;定即禪定,經藏之所詮,能使人們靜慮澄心;慧即智慧,論藏之所詮,能使人們發現真理而斷愚痴。 修此三學,可以由戒得定,由定發慧,最終獲得無漏道果,所以三學又名為三無漏學。 【三慧】 聞慧、思慧、修慧。 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

【二種資糧】 福德資糧和智德資糧。 福德資糧是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資糧是由修習正觀所得的妙智,亦即六度中之最後一度。 【二種布施】 1.

性淨解脫和障盡解脫。 性淨解脫是眾生的本性清淨,沒有繫縛染污的相;障盡解脫是眾生的本性雖然清淨,但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煩惱,不能顯現本性,今把惑障斷除,而得解脫自在。 【一境三諦】 又名圓融三諦,或不思議三諦,即空假中三諦圓融於一境的意思。 天台宗說,諸法無自性,謂之空,因緣所成,謂之假,即空即假,謂之中。 如此三諦之理融洽於一境,三即一,一亦即三,圓融無礙,謂之一境三諦。 【大乘戒】 又名菩薩戒,即菩薩僧所受持的戒,如梵網經中所說的十重禁四十八輕戒,及善戒經中所說的三聚淨戒是,天台宗謂之圓頓戒,真言宗謂之三昧耶戒,禪宗謂之無相心地戒。

【一行一切行】 在一行之中同時具足一切之行的意思,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之佛是,華嚴宗叫做圓行。 【一心三智】 謂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時修習空假中三觀,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等三種智。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塊土地。

三畫

即佛中含覺照義,是佛寶,含軌則義,是法寶,無違諍過,是僧寶;法係佛法身,是佛寶,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是法寶,依法修行,是僧寶;僧具觀智,是佛寶,具軌則,是法寶,具和敬,是僧寶。 【一實相印】 又名諸法實相印,四法印之一。 一實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印就是印契。 佛說一切大乘經,都以實相的道理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如有實相印者,便是佛說,否則便是魔說。 【一心三觀】 又名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台宗圓教的觀法。 天台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

三畫

本覺是一切眾生本來就有的自性清淨心;始覺是本覺被無明蒙蔽之後,又開始漸除無明,漸息妄心,恢復其固有的本覺;究竟覺是終極徹底的覺悟,也就是佛的覺悟。 【三照】 (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 高山喻佛成道後,最初說華嚴經,化頓大的菩薩;幽谷喻佛在鹿苑說小乘經,化聲聞緣覺;平地喻佛最後說方等經乃至涅槃經,化一般大乘漸入的根機。 【三行】 福行、罪行、不動行。 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業;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惡等之惡業;不動行是四禪、四空處的禪行,也可以說是無漏解脫三昧的出世間行。

  • 煩惱障,如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是;業障,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是。
  • 作持戒和止持戒。
  • 【二義】 了義和不了義。
  • 這兩種四倒合起來就是八倒。

【十二光佛】 阿彌陀佛的十二個光明尊號,即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燄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十齋日】 十個行持八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据地藏經說,以上十日是諸罪結集定其輕重的日子,若人能於此十齋日對著佛菩薩的聖像讀誦地藏經一遍,則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十支論】 以瑜伽論為本的十種支論,即百法論、五蘊論、顯揚論、攝大乘論、雜集論、辨中邊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大莊嚴論、分別瑜伽論。 【十善巧】 緣覺乘行人所觀察的十種項目,即蘊善巧(五蘊)、處善巧(十二處)、界善巧(十八界)、緣起善巧(十二因緣)、處非處善巧、根善巧、世善巧、諦善巧、乘善巧、有為無為善巧。 【十魔】 一、蘊魔,色等五蘊,為眾惡之淵藪。

三、嬰童無畏心,即求生天上,離惡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 (以上三心,為世間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屬人天乘。)四、唯蘊無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蘊,此是聲聞乘的住心。 五、拔業因種心,即觀十二因緣,拔惑業因緣之種,出於三界,此是緣覺乘的住心。 (以上二心,均屬小乘教。)六、他緣大乘心,即起度他之無緣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