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平法師6大分析

依經部學者說:三和合的當體即觸,離了根境識三,沒有觸的作用。 再者,觸因為是識與所緣接觸的狀態,不是在識以外的觸,所以該論接著說:“識在緣中,是名觸”。 依有部說:三和合本身不能說是觸,觸是由三和合所生起的,另有它的自體,別存於識以外。 至經部說三和合是觸,有部認為這是假法,至從三和合而生起的觸,是為實法的心所之觸。 順正理論卷二九說:“觸有二:一、假;二、實。

  • 至於與真帶質相對的似帶質,謂第六識於緣過去的塵境時,須變本質上相似的相狀而緣。
  • 舍利弗阿毗曇論,在所說的心所法中,雖也沒有說到散亂,但從他所說掉舉心所的意義,大概他與南傳佛教一樣的,將散亂與掉舉看成是一個的關係。
  • 到了大乘唯識學派,從一開始,就以見為獨一的心所法。
  • 雖說他們同樣的可以得到涅槃,但所得的只是無餘涅槃,不得稱為無住涅槃。
  •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有知覺的一個活人,其所有的認識作用,完全在眼等前六識,但在悶絕或熟睡等時,前六識的認識作用,全部停止活動,但人並不成為死人,身體還是好好的,這是什麼道理?

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杖為業,謂懷忿者多發暴惡身表業故。 此即嗔恚一分為體,離嗔無別忿相用故”。 忿為嗔的一分,假有無實自體,在瑜伽論卷五五中,已經是作這樣的說。 與有部所說忿是嗔外的獨立心所,自是不同。 有部在後期論典時代,在心所的分類中,並未將慢加入心所的集團,而是仍然放在煩惱論說。

傳平法師: 法師介紹--臺灣學佛網,線上修行,淨土,西方極樂世界

像這樣的人,不特今生不會有好人緣,將來還要感到愚鈍和貧窮的果報。 殊不知一個人今生所有資財和道法,是由宿世的福德和今生的助緣所湊成的。 傳平法師 如今生不肯將之施捨,不願與人廣結善緣,對於來世有極不利的影響,所以佛菩薩度化我人,每每教人應當財法兼施,原因就在於此。 如上所說,我們可知:有部俱舍論等,說一個人的所以大發憤慨、暴惡之言,就是自己的過惡被人發現而受諫誨,心裏感到極大不願,於是就生憤惱。 惱在有部,說是見取等流,為實有自體法;可是在唯識學上,不像有部那樣的,將惱說為獨立的實法,認為是嗔的一分,因為離了嗔,根本沒有惱的實在相用。

可是北傳有部學者,在法蘊足論的雜煩惱中,雖曾論說到忿,但在心相應法的列舉中,並未將忿計算在裏頭。 傳平法師 到了界身足論,始將忿作為十小煩惱地法之一揭示出來,從此以後,有部論典,都說忿為小煩惱地法。 至對忿的定義解說,法蘊足論將忿區別為屬愛忿與屬非愛忿兩種,而這兩者與九惱事所說內容,又極類似。 其後,入阿毗達磨論說:“除嗔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說名為忿”。 有部雖說忿是嗔的等流,但岔是在嗔後所生起的,因而兩者是不同的兩個獨立法。 可是據婆沙說:西方諸師認為忿不是嗔以外的別體,而即是嗔的一分。

傳平法師: 傳平法師 傳開法師開示——深信因果

對於佛法正知正見、僧團的羯磨法運作與個人持戒的軌範,皆奠立了穩固的基礎。 期間曾欲至武昌普渡寺求受增益戒,後因戰禍受阻。 傳平法師 體敬老法師勸導不要因無法再受增益戒而氣餒,何況戒場多不明律,並勉勵好好學戒。

舍利弗阿毗曇論,在心所法的列舉中,沒有揭示誑,但在煩惱品,以幻變的譯語而說。 傳平法師 若于尊勝及餘人前,為名聞虛譽故,自覆過失,詭譎他人”。 這與南傳所說,可謂同樣是以誑為覆蔽自己的罪惡而詭譎他。 北傳有部及大乘唯識,如前所說諂的意思,隱蔽過惡,說名為諂。

傳平法師: 說明

昔日的信仰已經灰飛煙滅,盡管他們再不愿意承認珈藍帝國的政府,但實際上內心深處已經為自己打上了珈藍帝國的標簽。 傳平法師 昔日他的擁護者,現在口中喊著的是國家的叛徒,珈藍的恥辱,他至今不能理解,為何在短短的幾天里,事情會翻轉到這種地步。 這一幕在莫里斯看來太過熟悉了,恰如當初這些人為了和平可以殺人放火,對抗權貴一樣,這些人現在已經徹底淪為戰爭的信徒。

害是嗔的一分,屬於世俗假有,在瑜伽師地論,就已這樣宣說。 諂:諂是矯設罔他的意思,為有情的詐現作偽的心理作用。 傳平法師 佛在阿含經中,亦常說到諂字,但未詳細論說。 到了佛滅度後,諸部派的論典,初亦在煩惱雜事論中論說。

傳平法師: 法師,請問我能出家嗎

答:不寂靜相名掉舉,非一境相名心亂,是謂差別……此二法輾轉相似:見掉舉者世人共言,此是心亂;見心亂者世人共言,此是掉舉。 或有生疑,此二是一,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此二種其體各別”。 俱舍論以後的有部,雖將心亂從獨立心所中除去,但亦不像南傳佛教那樣的,視心亂與掉舉為同一法。

傳平法師

(2)若是遇到此類可疑活動,民眾切勿隨意轉發,以免個資外洩。 網傳「掃全家禮券 QR Code 拿現金」的圖片及訊息,聲稱全家便利商店舉辦年終感恩大回饋,只要掃上面的 QR Code … 網傳「希拉蕊和駱家輝評論中國」的訊息,內容聲稱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預測中國 20 年後將成為全球最貧窮國家;駱家輝也對中國人的價值觀提出 12 點評論。

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幹世界。 在大幹世界上加上三千兩宇,表示大幹世界是從小千、中千、大幹三種之所合成的,而這三千大幹世界,就是一佛所化國土。 諸佛是無量無邊的,大幹世界當亦是無量無邊的。 就佛的度生功能言,不只可度一個世界的眾生,而是可度無邊世界的眾生,但因各個佛的度生因緣不同,所以經中但說一佛化度一個大幹世界。 所謂分別法執,雖說不與身俱,但須種子內熏,亦須外緣湊助,亦即要待邪教及邪分別,方得生起作用,且這亦唯第六意識所有。

傳平法師

所以會有這樣差別的現象,完全是由三境自體,有其粗細不同所致。 頌中的“七”字,是指鼻、舌、身三識所應具備的諸緣,即於前八緣中,再除;空緣。 因這三識緣境,必須合近前境,方能合識取境,所以不但不須假藉空緣,就是明緣亦用不著。 傳平法師 如在黑暗無光中,可以嗅香,可以嘗味,可以覺觸,證知不用明緣。 至於根緣、境緣、作意緣、種子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的七緣,鼻舌身識生起活動,都要全部具有,缺一是不可的。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傳平法師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