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課程以啟發學生個人的創作理念,幫助個人創作形態的建立為目標。 藉由團體討論作品、師生一對一討論、正式評圖或課外閒聊等方式,讓學生的創作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自然醞釀成長。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本系特色是以材質為主體的工作室教學型態,目標為培養具 創新思維之材質創作與設計新生代,鼓勵學生突破並跨越材質 的侷限,發揮並運用跨材質整合的優勢,拓展更多樣的材質創 作面向。 從物件系統到身體語式,從個體表現力到社群驅動力, 都力求讓學生深刻體會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體現美感教育的 能量,實踐美感教育的社會責任。 而當代的創作設計者更必須 具備寬宏與多樣的史觀認知,除了各縱向創作型態的深入梳理 與理解外,還需橫向拓展多元視野,並將各領域的專業技術與 思維脈絡整合運用,具備多元藝術融合的創作設計能力。
本校有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參與招生,並依據「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簡章規定辦理,相關資訊請參閱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 本校設有音樂學系及中國音樂學系,招收國中畢業或具同等學力資格學生,修業年限七年(前三年為大學先修班,後四年為大學部)。 本校的學門發展,傳統與當代並重,並以「結合科技」、「切近生活」、「涵融人文」為重點,將校園建構為完整的藝術園區。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資訊分類清單
本系以「做中學」作為永續 創作之基礎,培養具備整合多 元材質,並能展現反思能力, 以及回應現今社會動態的創新 思維創作者。 六、本系學生以同等學力(中五學制學生)入學修讀者,除應修本系之畢業學分數外,依規定另須補修至少12學分的通識課程或本系選修課程,方得畢業。 三、本系學生須於畢業前聆聽2場服務教育講座,0學分;成績以P/F(通過/不通過)計分,通過者,方得畢業。 (三) 本系選修課程需修滿74學分【含其他非本系開設之選修學分(外系選修、校際選課及本校通識中心文史哲學類和藝術類):以26學分為上限】。 (一) 通識課程必修30學分【含0學分的體育課程及服務教育課程;服務教育課程成績以P/F(通過/不通過)計分,須有2個P方為通過,使得畢業】。
環境工程系增設綠色科技與管理組、資訊工程系增設人工智慧應用組、資訊管理系增設智慧商務組。 視覺傳達設計系增設平面媒體設計組、產業創新設計組。 2018年,調整學院系所架構:解散資訊科技學院,原下轄之資訊管理系改隸商業管理學院;資訊工程系、電腦與通訊系改隸工程學院;資訊傳播系改隸創意媒體學院。 旅遊文化發展系改名旅遊文化系;資訊工程系數位生活科技碩士班改名資訊工程系碩士班。 2018年,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改名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收藏
應用音樂學系取消音樂工程與創作組、藝術管理組之分組,改設流行音樂學程、電影音樂學程、爵士音樂學程、專業錄音學程、藝術管理專業學程等五學程。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2003年三月,與日本伊莉莎白音樂大學締結成為姊妹校。 同年六月,加入「中華民國南部科學園區產學協會」成為會員,並增設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藝術史學系。 同年十一月,音像數位設計教育資源中心辦公室正式啟用。 1997年八月,增設應用藝術研究所(並分設陶瓷、金工、纖維等三組)、建築藝術研究所、七年一貫制音樂學系、國際藝術交流研究中心。
材質 系以金工、陶瓷、纖維、木質、設計等材質做為學習創作的基礎材質,並透過美學、攝影和設計實務等課程的引導,將各種材質的特色與造型轉化為當代藝術與工藝 … 材質系的課程要求學生多去與外面製作工廠直接接觸合作,實際參與並掌控作品的生產過程與狀況,使得材質系學生的作品中多了一分比一般美術科系學生更多對於材料運用或造型上的精準度,因此就台北展場而言,這次畢業展中絕大多數作品與布展狀況的完整度都頗高。 儘管材質系的四年訓練造就了一些設計造型感頗強,或以功能實用為導向、可以量產的作品,然而持平而論,本屆畢業展仍反映出多數創作者對於媒材的想像仍不脫造形藝術思考的框架,媒材的開放性(除了金屬、陶瓷與纖維的表現,還包含木工、錄像裝置、繪畫、現成物等)則更加強了此種傾向。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教育目標
在南藝這樣與世隔絕適合練功的環境中學習創作,開啟我向內認識自我、思考差異性與觀察世界的能力,再近一步與社會對話。 對於纖維類材質的好感、構成技法語彙,貼近人且與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再一路的學習上覺得非常有意思,不斷地想嘗試與創作作品。 深入一個專業需要恆心的投入,很高興在大學能夠接觸到纖維藝術創作。 大學時,在材質系開放且具有啟發的課程當中,讓我對材質與工藝有更深層的了解,這也孕育了我獨立思考與創新的職人精神。
設電子工程技術系、國際貿易系、資訊管理技術系。 2002年七月,成立應用音樂學系,並分設音樂創作、音樂工程、音樂行政等三組。 操作能力、空間關係、抽象推理、藝術創作 …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設計工作室
二、學生入學前背景多為工藝設計、美術創作、平面或立體設計,畢業校友主要從事專業工藝創作、教學或進入業界服務等。 藝術行銷業相關工作:博物館、美術館、藝廊、文化基金會等單位之行政人員、策展人員、創意人員及當代工藝研究助理等。 本系之課程整合純粹藝術、工藝與設計的基礎訓練,培養具備各類型創作之實務經驗,以達到當代材質創作的專業人才為目標。 本系以材質創作與設計教育為根本,以培養創新思維、實踐美感教育、 多元藝術融合及提升國際視野等四大項為自我發展定位,培養國家所需要的藝術創作與創意設計人才。 高中是讀普通高中,對生物與美術有興趣,原想考獸醫系,但害怕生離死別,後來選擇美術相關系所。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大學時在各種材質與技法課中,我最喜愛金工,除了材料本身的魅力,我更喜愛創作時所使用的工具,因此從大學的畢業製作至研究所時期,我都以工具與人的關係為創作內容。
1999年,增設公共傳播系、幼兒保育系、不動產經營系。 SPECTACLE一詞很難以中文翻譯解釋準確,可以是奇觀、巨觀、景觀….., SPECTACLE現象事實上是以探討由奇觀社會所衍伸發展的生產體系與生活模式,人類社會不斷地追隨當代巨大的經濟迴圈生產體制,人們與所謂的人本真實生活就離越遠,人文環境、文明探索持續地快速變化與被資訊化。 除此之外,由漢寶德先生及其徒弟登琨豔設計建造的圖資大樓正立面上方,係象徵南藝精神的「雙鑾鳳」圖徽,五千年來,鳳鳥一直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豐富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裝飾藝術圖像。 選擇在本校中心廣場中軸線頂端之圖書館建築上方,裝置取形於漢朝之成雙鸞鳳,即為本著採襲漢朝建築樓闕之裝飾流風,做為本校之象徵性圖案;而圖資大樓內挑高中庭所懸掛的書法題字帖,是出自董陽孜的〈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也是南藝大的校訓。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大學情報
理論選修課程 設計與文化導論、藝術與思想、當代美學概論、視覺文化、當代藝術關鍵詞、影像美學、影像實務、空間裝置與展演規劃。 本系課程具備彈性連結生活文化的優勢,從物件系統到身體語式,從個體表現力到社群驅動力,力求讓學生深刻體會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體現美感教育的能量,並反思創作富有內涵與感動人心的作品,以提升全民生活美學。 本系以材質創作與設計教育為根本,以培養創新思維、實踐美感教育、多元藝術融合及提升國際視野等四大項為自我發展定位,培養國家所需要的藝術創作與創意設計人才。 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創新創業育成中心與藝文產業創新育成中心,累計培育179家廠商,促成之投(增)資金額達新台幣4億1,712萬元。
- 2018年,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改名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 理論課程中有針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課程,也開設介紹當代工藝創作的課程,讓學生更認識優良的傳統外,能明瞭當代國際間工藝創作與設計的最新發展,進而拓展其視野。
- 並透過「身體」、「材質」、「生活」三個動力出發,整合多元的材質體驗、獨特的創意思考、將藝術融入於生活。
- 中原大學表示,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以設計學院「永續環境」的教育理念,彰顯原住民族「以大自然為師」的天、人、物、我等信仰為典範,充分呼應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理念,及尊重多元文化之精神。
- 美術相關展演規劃執行、個人創作工作室經營者、藝術相關之創作案承接人、窯場工作 …
2.專業工作室教學形態,分:木質、設計、金工、陶瓷、纖維,實務與理論並重。 本所自1997年創所以來,即是國內第一所體現當代工藝創作性與人文特質為核心價值的研究所,並首先將工藝創作以材質屬性暨創作特質區分領域並予以完整規劃,主要分為金屬、纖維、陶瓷、產品四個專業,並提供設備完善的工作室。 在課程與師資的規劃上,依材質屬性的差異而設定目標為:承續傳統精神與技藝,並結合現代科技和文化特質輔助,培養具有原創力、人文素養、視野開闊且具國際觀的當代工藝創作者、設計家。 在面對 21 世紀創意新環境的來臨,本系透過結合藝術、工藝與設計領域 的課程安排,以期達到當代創作之獨特性。
健康跟著走的討論與評價
創立於2006年的材質系,是南藝大視覺創作唯一的大學部科系,材質系標榜跨越單一材質的整合創作教學,以金屬、陶瓷與纖維為修業基礎,讓學生可以在美術學程與創意產業學程中逐步找尋出自我創作的方向。 由正面的角度來看,藝術創作人才與產業界又多了另一個更為積極融合的管道;同時,本屆某些學生繼續升學至應用藝術研究所,或被設計公司延攬,直接投入職場工作等,也為年輕創作者開發了另一種生涯選擇。 89年9月由黃碧端教授榮任本校第二任校長,亦為本校第一任遴選校長。 學校因教育、創作與研究發展上的需要,於91年成立應用音樂系、民族音樂學研究所,92年則成立藝術史學系、鋼琴伴奏合作藝術研究所、及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