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電腦導航3D定位脊椎微創手術(雷納生機械手臂系統, Renaissance System) 5.脊椎前側位手術,人工椎間盤,脊椎顯微手術及微創內視鏡手術。 6.微創脊椎骨折骨水泥灌注(局部麻醉降低手術風險)。 台中醫院骨科 9.微創人工膝、髖關節置換及翻修手術,機械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10.玻尿酸、自體血小板注射治療,幹細胞治療。 賴禹呈醫師自民國九十六年起任職高雄榮民總醫院骨科部,完成骨科與手外科訓練,擁有十餘年醫學中心臨床經驗,並專精手外科、腕關節鏡微創手術、兒童骨科、肩肘關節疾病、微創骨折手術等,另有相關十三篇研究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獲得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除長期任職高雄榮總,賴醫師也有服務偏鄉與支援地區醫院經驗,兼具醫學中心與基層醫療之長處,且因返鄉服務熱忱而轉調本院,將持續提供完善的醫療照護。
每到星期三、星期四下午,位於台中縣太平市國軍台中總醫院的骨科門診,總會擠滿100~200名病患。 有的來自台灣各地,也有來自國外,即使醫院有限號規定,仍擋不住病人的求診意願。 每週一、三、五中山醫院骨科門診總是擠滿了人,等待區8成以上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因為「腳頭伕」痛得寸步難行,找上中山醫院骨科醫師吳濬哲,希望經由他的一雙巧手,解決他們的疼痛。 黃揆洲醫師為亞大醫院副院長,也是台灣骨科的權威。
台中醫院骨科: 馮逸卿 Yi-Chin Fong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 醫療副院長
來自德國,高階醫療工藝的代表,能利用震波促進自體回復,使血管新生、組織再生。 對於經年累月的筋膜、筋骨疼痛、骨折不癒合、骨壞死等等,以及急性的運動傷害、跌打損傷皆能有效治療。 「不可思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骨科副主任潘新形容觀摩心得,他說,張國華將畸型的病人,矯正得如此完美,讓他嘆為觀止。 如此看來,受過軍事訓練的張國華,開起刀來就像打仗一般,講究戰略與戰術。 「太神奇了,他的眼睛就像X光機,鋼釘個個百發百中!」廈門大學中山醫院骨科主任夏春在Discovery紀錄片裡帶著驚訝的語氣表示。
全髖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全膝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 骨力診所有骨科加中醫傷科;長安醫院復健科有增生醫學會副會長王偉全醫師,且大量使用 Redcord 紅繩懸吊協助治療,並且有少見的能力回復復健;正好復健科診所醫師細心耐心,且有 Redcord 紅繩懸吊與 TRX 懸吊輔助治療。 「能在《Spine》登上一篇文章,就很不錯了。他沒待過醫學中心,只是區域醫院,真不容易!」曾向張國華取經的三總脊椎骨外科主任趙國華表示。 75歲長輩跌倒後,半年出現駝背,身高矮了10公分,還伴隨腰疼無法久站。 輾轉到臺中慈濟醫院就醫,骨科主任蔣岳夆檢查發現竟是跌倒後脊椎骨折造成的後遺症,施行脊椎截骨術矯正後,終於恢復正常。
脊椎外傷,脊椎腫瘤之治療與手術。 骨質疏鬆症治療,脊椎骨泥灌注手術。 台中醫院骨科 退化性關節疾患,人工膝、髖、肩、肘關節置換手術。 人工關節中心-黃揆洲副院長、唐國民部主任、黃仁廷主任:MAKO機器人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共計超過一千例。
台中醫院骨科: 復健的常見方法和階段有哪些呢?
1.頸椎,胸腰椎椎間盤突出及退化性疾病、脊柱畸形側彎矯正手術、脊椎外傷治療。 2.脊椎微創手術合併雷納生機械手臂系統 (Renaissance System)。 4.脊椎腫瘤切除手術 5.脊椎微創及內視鏡手術。 9.微創人工膝、髖關節置換及重建手術。 10.玻尿酸、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 1.全脊椎(頸胸腰椎)退化性疾病治療,肩頸疼痛,下背痛治療。
- 他將兩根長棒從後方插入C型兩端,長棒向內側擠壓,脊椎就能變直。
- 在設備方面我們引進較適合人體使用的鋼釘、鋼板、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等骨折復位及人工關節置換耗材。
- 每週一、三、五中山醫院骨科門診總是擠滿了人,等待區8成以上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因為「腳頭伕」痛得寸步難行,找上中山醫院骨科醫師吳濬哲,希望經由他的一雙巧手,解決他們的疼痛。
- 飛躍羚羊紀政稱他是「運動醫學之父」。
- 憑這身好功夫和學術成就,張國華早就可以到醫學中心,或當醫學院教授了,可是,他淡泊名利,還留在服務快30年的區域醫院,「我對這裡有感情,同事是我的哥兒們!」顯露他重情講義的一面。
張國華手術功力獨步全球,從2001年開始,每年約莫有20名外國醫師前來觀摩學習,見識他的神奇之處,法、美、馬來西亞、大陸的醫師更是絡繹不絕。 原來脊椎距離中樞神經、大動脈僅2、3毫米,間不容髮,為免傷及,醫師鑽洞之後,要靠X光機透視檢查,才能鎖上鋼釘,然而,在扭曲變形的脊椎上鑽洞,有X光機也未必能精準判斷,張國華竟然徒手打釘,就能把彎曲的脊椎拉直。 以大角度脊椎側彎病人而言,得開兩次刀,張國華在多次實驗中運用力學原理,發現槓桿法可以一次拉直側彎的C型脊椎。
他將兩根長棒從後方插入C型兩端,長棒向內側擠壓,脊椎就能變直。 於是他更細心研究,焚膏繼咎,也因為遇上種種棘手病例,他面臨挑戰,反倒開啟更多發明,轟動醫界的一次手術法就是這樣出現的。 發現問題、尋找解答是張國華創新不斷的動力。 1990年開始,他經常接到其他醫院轉介來的病人,有的駝背近90度,有的開了七、八次刀,還是站不起來,家屬向他下跪,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 張國華的12項創新手術,每年吸引約30~40名外國病人來台。 從醫近30年,開刀約1萬6000次,被他動刀的病人有背部拱起像個圓球,有下巴快貼近胸部,更多的是肩背歪斜,最後都能像正常人般直立。
應適當運動,以促進骨骼和肌肉恢復。 「媽,放心,神醫說你沒事了。」骨科門診傳出這樣的對白,對專注醫術的他而言,病人與家屬的信任無疑就是最大的回饋了。 憑著意志力,他勤於追蹤病情,對照術前、術後的差異,就算病人沒有回院檢查,也會主動打電話追蹤,有的甚至追蹤長達四、五年。 台中醫院骨科 如此一來,他已經建立了萬筆以上的資料,做為研究與創新的基礎。 有一天,腦海突然浮現成語「醍醐灌頂」,他想到力量由上往下,可以把脊椎變直,也就是說,拉直胸椎,矯正的力量就能向下灌到腰椎,達到自行矯正的效果,不必動第二次刀,就能保有腰部運動力。 2000到2007年間,他從臨床中獲得驗證,於是發明「洗髓灌頂法」,成為他12項創新裡極重要的項目。
台中醫院骨科: 12月 門診時間
陳宗成醫師:脊椎側彎矯正手術、駝背側彎雙面畸型矯正手術、椎弓解離症手術、椎間盤突出治療、脊椎手術後疼痛探討及補救方法。 現在,他只想趁著雙手還有力的時候,多救幾個病人脫離痛苦。 受到健保額度影響,骨科半個月就用完一個月的額度,他只得把病人轉到鄰近的大里仁愛醫院,親自跨院動刀,而病號已排到秋天,連Discovery北亞區總經理林東民也接到掛號的求助電話。
許晉榮主任的專長在 1) 逆轉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及微創關節鏡旋轉肌袖肌腱修補與重建手術。 2) 運動傷害治療:包括關節韌帶重建、半月狀軟骨損傷及異體半月狀軟骨移植手術治療、關節反復脫臼和肩唇修補、及針對退化性關節病變使用關節鏡微創手術及生長因子注射及細胞治療。 3) 骨創傷治療包括四肢複雜性骨折、脫臼、或合併複雜性骨折脫臼之治療與重建 (例如肩關節脫位合併骨折、肘關節脫位合併骨折及韌帶損傷、膝關節脫位合併韌帶損傷、脛骨平台複雜性骨折及近關節處複雜性骨折) 。 4) 骨折微創手術 (結合關節鏡手術技術) 台中醫院骨科 來治療如前、後十字韌帶扯離性骨折、脛骨平台骨折、肩盂骨折。 李光申醫師為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及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於台北榮總骨科部擔任主治醫師多年,103年榮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109年8月獲邀加入本院團隊,臨床經驗豐富。 專長為:微創人工關節手術、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手術、微創骨折手術、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之再生醫學治療等。
一旦開刀失敗,不是癱瘓造成殘疾,就是失血死亡,風險很高,不僅病人害怕,很多醫師也很不願意動這種手術。 家住台北,今年67歲的傅先生,右手經常發麻痠痛,簡單的夾菜動作對他來說,困難重重,是常見的椎間盤突出和退化問題。 擔憂手術會造成癱瘓,傅先生始終不敢冒險,被病苦折磨七八年,日前他特地南下大林慈濟醫院手術,長年的病苦終於畫下休止符。
在阿公、阿嬤的眼裡,吳濬哲是拯救「腳頭伕」的高手;但在運動員的眼中,他則是最了解他們「痛處」的醫師,因為他,讓他們還可以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 飛躍羚羊紀政稱他是「運動醫學之父」。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一般骨科疾病:坐骨神經痛、痛風、脊椎側彎、扁平足、腳趾外翻、媽媽手、板機指、腱鞘囊腫、彈響腿、骨頭發育障礙及青少年生長線發炎…等。
台中醫院骨科: 洪誌鴻 Chih-Hung Hung 人工關節科主任
看診室的桌上擺滿了健保卡和病歷,醫師緊盯著X光片,詳細解釋病情。 為了服務這幾百名病患,照X光片、做核磁共振的放射科工作人員,忙到晚上9點多,還不能吃晚飯。
醫師說,科技進步,微創頸椎手術針對神經根的病變,成功恢復機會高達九成,脊髓病變也有六七成患者會改善。 截至2017年底止,全世界通過CIPS認證的醫師不到 80 位,全台灣不到 10 位通過世界級的CIPS疼痛認證。 經由與微量的生理食鹽水混合均勻後,透過適當的注射方式(超音波影像導引注射),可停留在受傷組織持續更長時間、吸引自體幹細胞靠近以治療病灶。 我們除了落實目前的服務以外,並隨著醫院的預防醫學方針一同成長,未來將會陸續引進各種更先進的治療方式及儀器來為民眾服務。
在他的辦公室裡,有一付真人骨骸,一有時間他就做實驗,希望找到更好的手術方法。 20多年前,他發現脊椎疾病的盛行率僅次於感冒,當時醫術不進步,為減輕病人痛苦,就選擇高難度的脊椎外科。 憑著凡事要做好的理念,發現療效不理想,便設法改善,就這樣,陸續有了12項發明。 畢業於國防醫學院的他,沒有到國外攻讀博士學位,20年前只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進修一年,就能在台灣研發12項手術,引起國際頻道Discovery注意,拍攝《聚焦台灣》紀錄片,去年12月底首次播出,締造下半年最高收視率。 脊椎是人體的主要支撐架構,構造極為複雜,中間包覆中樞神經,前面有主動脈。
人工關節中心突破過去既有人工關節置換觀念,以術後功能為導向的Kinematic alignment(膝關節動態結構)為主要人工膝關節置換概念,希望能在減少破壞以及患者疼痛的要求之下,達到最好的功能恢復。 骨折創傷手術,關節矯正重建手術,微創人工膝、髖關節置換手術,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及兒童骨科之診治。 老人骨科、(膝)退化性關節炎、骨折、痛風、骨質疏鬆、關節重建、坐骨神經痛、外傷治療、下背痛、冷凍肩、手外科、微創手術、足踝骨科、PRP自體血小板血漿治療。 外傷骨折、退化性關節疾患、人工膝、髖、肩、肘關節置換手術、一般骨科疾病、急診醫學、急診外傷、骨質疏鬆治療。 陳賢德醫師在本院主要治療與研究脊椎疾病,包含脊椎側彎駝背畸形矯正,脊椎感染,脊椎骨折,脊椎腫瘤,退化性脊椎疾病及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並擁有卓越的臨床研究成果。 能幫助脊椎疾病患者尋找適切的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同時也尋找新的治療,以減少病人疼痛加速病況恢復。
「他對脊椎治療有種使命感,」擔任張國華祕書超過20年的許香蘭觀察,張國華具備深入研究的毅力,從不半途而廢。 大里仁愛醫院骨科主任連君泰認為,他有過人的意志力,即使已有多項創新,仍不斷修改,自我超越。 臨床上他遇到最大的瓶頸是S型脊椎側彎,這也是國際間公認最難治療的畸型。 這類病人腰部疼痛,胸椎、腰椎都有彎曲,脊椎呈現S型,醫師習慣在胸部、腰部開刀,卻降低病人柔軟度和活動力。 他認為這方法不好,思索解決之道。 從1986年的復位固定術到今年將要發表的駝背損傷神經治療術,23年來,張國華發明骨折復位固定器,植入壓碎脊椎的上、下端,減輕病人痛苦,1992年以後更研發大角度脊椎側彎、駝背矯正法,危險的手術變得安全有效(見表)。
台中醫院骨科: 洪舜奕 主治醫師
主治醫師也每年如期參加國際性醫學會。 我們也時常舉辦醫師及護理人員進修課程,讓全體醫療團隊得以瞭解對個案的照護方式、治療方針、手術方法、術後及出院衛教。 我們更提供有民眾健康醫學講座,讓民眾瞭解相關疾病正確治療方法,家屬同時也能夠藉機有更多認識,更可落實居家保健,減少疾病發生機率。 殷南薰醫師:骨科、關節炎、人工關節置換、運動傷害、關節鏡手術、小兒骨科、脊椎關節炎、膝關節炎、高位脛骨截骨矯正術。 趙樹芬、張大衛只是其中的幸運病人,而不斷帶給脊椎病變患者希望的是台中總醫院骨科醫師也是台灣脊椎中心執行長張國華。 全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研究致力於分析與了解手術治療後病人的改善程度及可能的合併症,再修正改善既有手術同時創新治療概念。 每年約300例的脊椎手術,優良率超過99 %。 洪俊宇醫師:微創無痛人工關節置換、退化性關節炎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肩膝關節鏡微創手術、脊椎疾患治療、複雜骨折手術、骨質疏鬆治療。
台中醫院骨科: 台中骨科開刀醫生推薦
陳衍仁主任1999年曾至美國紐約州雪城醫學中心及堪薩斯州醫學中心擔任研究員。 於2005年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服務至2021年,曾擔任骨科部脊椎外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副院長、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理事。 主任專長包含:坐骨神經痛、退化性脊椎疾病、脊椎腫瘤轉移性疾病、脊柱惻彎及駝背之矯正手術。 台中醫院骨科 骨質疏鬆性壓迫性骨折(椎體成型手術)、脊椎手術、脊椎感染性疾病及一般骨折外傷。 陳衍仁醫師1999年曾至美國紐約州雪城醫學中心及堪薩斯州醫學中心擔任研究員。
國際頂尖的脊椎期刊《Spine》,因為他發明了12項創新手術法,稱呼他是「the miracle doctor」(神醫)。 56歲的張國華以精湛的醫術吸引各地病人,尤其是他發明的脊椎刀法,11年來,成功率極高,讓海內外醫界驚奇不已。 奇特的是,原本喜愛運動的張大衛在手術後半年,就能參加運動比賽,術後一年,更參加花蓮盃鐵人競賽,跑完10公里、游泳1500公尺、騎單車40公里。 「我現在的呼吸狀況比開刀前好多了,高爾夫球打得更遠,」他開心地說。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3.之後,骨折達到臨床癒合標準,並去掉了固定物。 這是康復治療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對於早期和中期康復治療不足的患者。
20年前,前總統李登輝因為打高爾夫球造成右肩韌帶鈣化、退化性關節炎,找上吳濬哲看診,李總統更因他看診細心,兩人直接從病患變成朋友。 因幫眾多政商名流解決身上各種大大小小關節問題,讓他成為眾人皆知的骨科名醫。 即時診斷及導引注射,提供各位朋友多元、專業、最完整的治療組合,解決您痠痛的問題,一同守護你我的健康。 憑這身好功夫和學術成就,張國華早就可以到醫學中心,或當醫學院教授了,可是,他淡泊名利,還留在服務快30年的區域醫院,「我對這裡有感情,同事是我的哥兒們!」顯露他重情講義的一面。 台中醫院骨科 張國華說,對脊椎瞭解愈多,就愈發現時下的治療方法都有缺點,連國際名醫的方法也不夠完美,於是下功夫研究。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