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荷蘭人又北征逼走西班牙人,於是持續統治台灣到十七世紀中期。 明朝末年對抗滿清政府的鄭成功退守台灣驅走荷蘭人,從此中國大陸移民大量來台,逐漸由南部往北部發展。 苦守半個月後,台灣巡撫劉銘傳派援軍乘輪船趕到,事件因而平定。 光緒十五年,張兆連提督為感謝媽祖的救助,捐俸倡議建廟感恩,並發動部屬及地方士紳共襄盛舉。 天侯宮 同年秋派員前往前山採辦各類建築材料,歷時一年落成,光緒皇帝賜頒「靈昭誠佑」匾額一幅。
天上聖母,名林默娘,傳說祂曾在桃花山中,收服兩位大妖精成為她的侍者,哥哥是千里眼,弟弟是順風耳。 媽祖最初是中國沿江、沿海一帶人民所信仰的航海女神。 當台灣的先民由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移民而來時,祂也隨著信徒的腳步,踏上這塊土地,隨時隨地守護著虔誠的信眾們。 廟裡的相關活動非常豐富多元,除了回定的神明慶典、犒軍等活動外,還有全台科儀研討會、十二年一科的建醮大會、參與媽祖回湄洲進香活動或與其他寺廟的交流活動等等。 而其中天后宮每年最重要的慶典與民俗活動就是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及元宵節「諸神遶境」、「炮炸寒單爺」以及十二年一度的祈安清醮大會。
天侯宮: 馬祖境天后宮
後殿的清風閣又稱公善樓,為當時文人聚會之處,為日治時期大正14年(公元1925年)天后宮改建後增加的建築,取名清風閣為登高樓清風徐徐而來之意,許多木雕細部,皆反應出潮州建築特色。 清風閣內部主要為陳列澎湖天后宮歷史文物與舊照,其中包括「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荷蘭人所繪的「澎湖港口圖」、天后宮改建碑記拓本、「功庇斯文」匾拓本,以及以往的修護紀錄圖冊、和天后宮與重修時拆卸的舊料構件等。 天侯宮 擂金畫在臺灣本島不多見,澎湖也僅天后宮有多幅作品,題材以人物為主,是天后宮彩繪裝飾重要成就之一,修護後已加裝玻璃保護。 已經在這裡庇護澎湖居民超過400年的天后宮,除了是澎湖人重要的信仰中心,廟宇本身也是各古蹟。
在鏡頭前書法家專心寫毛筆字,現場還有音樂演奏,這是安平開臺天后宮選擇元月8日將在廟埕舉辦送春聯活動,邀集臺南8位書法家現場寫毛筆字,還準備茶藝專區和國樂演奏。 天后宫的里面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庭院,有回廊、假山等等。 为了感谢妈祖的佑护而兴建的天后宫,除了厢房和前殿等建筑,还搭建了一个戏台,目前,已经成为市民们平时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其整体建筑是清代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极具宫廷的气派。 天后圣像高达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顷 的天后宫广场上。 整座天后宫四周绿树婆娑,殿中香烟袅袅,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天侯宮: 天后宫
西元1953年民國42年11月 ,廟後的國際大舞廳發生火災,延燒至本宮,當時由於本宮係承接日本「弘法寺」之木造建築,致使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燬於一旦,所幸神明有靈,皆沒有遭受損傷。 但當時礙於廟方經費不足,因此無法立即重建,只能臨時以木板搭蓋簡陋的廟宇。 一直到西元1959年民國48年,配合媽祖壹仟年聖誕紀念,由信眾捐錢出力、重建正殿,其餘的建築則陸續興建,終形成現今之風貌。 天侯宮 到了西元1967年民國56年本宮配合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也正式改稱為「台北天后宮」。 天侯宮 台北天后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現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上,於1746年時由郊商捐建(當時名為新興宮),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3大寺廟。
- 正殿做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前後用4柱,檐口柱為石雕龍柱,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做法是通樑上用斗座草,上承方斗,斗上再接童柱,童柱承楹,這樣的做法近似潮汕地區的屋架做法,屋頂採雙坡水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面鋪設素燒筒板瓦,正殿的步口經由過水門可通往左廂房。
- 到了西元1952年民國41年8月,本宮以擲茭方式獲得媽祖的同意,冠上臺灣省的名號,將廟名「新興宮」改為「台灣省天后宮」。
- 天后宫,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前身是明代南沙鹿颈村天妃庙,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在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炸毁。
- 好景不常,光緒二十一年 (西元1895年),一紙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登台的連串燒殺.
- 寺廟內入口處龍邊宮置有古鐘一座,由鐘上所鑄字樣可以得知可見清朝建廟之時其名即為「新興宮」,鑄造年代為1792年(乾隆57年),鑄造地為江蘇無錫。
- 【正殿】 民國五十年十月(西元1961年)間經地方父老集議諮商,決定重建卜地現址,即原水師衙門(現安平古堡前綠園南邊土地)於同月廿三日舉行動土典禮,直至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竣工落成,其間費時近四年,並於四月十一日吉時,奉請三尊媽祖寶像入廟安座,重興香火。
-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 2019年新竹市政府重新將廟埕前重新鋪設排水地磚、投入無障礙設計,打造民眾活動休憩的空間,將香山天后宮與港口意象結合,更邀請曾獲國際大獎的設計師操刀,為香山天后宮設計燈光,讓這裡成為民眾夜晚散步的好去處。
明朝由福建總兵施德政(生卒年不詳)派都司沈有容至澎湖交涉,荷蘭人乃退出,為紀念此一外交折衝成就而立碑。 關山鎮水源充足、地饒豐田,又位於花東縱谷較寬廣處,開發甚早,人口組成包含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平埔原住民、阿美族等多元族群融合,因此造就多樣的宗教信仰:集結了道教媽祖天后宮、佛教南山寺、天主教堂、基督長老教會等,帶給關山豐富的文化底蘊、滋養此地文化的涵養。 林默終生未嫁,二十八歲得道飛昇,莆田居民感念而加以祭祀,靈顯事跡屢現,尤以海上護航為最。 沿海地區以討海為生,崇敬海神,媽祖信仰由是而興,自福建一帶擴散,歷代朝廷屢加褒揚敕封,逐步形成媽祖奉祀榮景。 活動當天民眾拿取春聯之後,建議要入廟參拜,來感謝安平媽慈悲贈墨,廟方還會準備賜福結緣品跟民眾結緣,在茶藝專區也有準備2百個杯子要限量贈送,邀請民眾在活動當天到安平,喝茶賞樂求墨寶。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的前身。
天侯宮: 交通資訊:
到了西元1952年民國41年8月,本宮以擲茭方式獲得媽祖的同意,冠上臺灣省的名號,將廟名「新興宮」改為「台灣省天后宮」。 西元1813年清嘉慶18年本宮發生火災焚燬;西元1825年清道光5年重修,與「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艋舺三大廟門」。 而後,日本政府接管台灣,到了西元1937年日昭和12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臺灣戰略地位益形重要,日本人發起皇民化運動、設立日語家庭,並要求廢止台灣寺廟,改奉祀日本神。 西元1943年日昭和18年,日本政府更以必須開闢防空道路為理由,強制將本宮拆除,而信眾只好將神像以及神器暫奉置於「龍山寺」後殿,因此艋舺地區的精神中心「新興宮」便在這樣的因素下遭瓦解,暫時走入歷史。
正殿屏門上雕刻的題材以四季吉祥圖騰為主,象徵四季平安、福壽綿長,手法相當精緻,可說是木匠工藝的上層精品。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較大中,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而IE7或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根據文獻記載「天后廟……一在淡水艋舺渡頭,乾隆十一年建」、「天后宮…一在艋舺街,舊屬渡頭,乾隆十一年建…」。 可知創建年代為西元1746年清乾隆11年,原名「天后宮」或「天后廟」。 光緒元年,清政府在後山設卑南廳,光緒十年,提督張兆連率鎮海後軍營設在今台東市中華路。
天侯宮: 鹿港老街
媽祖神像兩側為持扇妃婢各一尊,左次間祀註生娘娘,右次間祀福德正神,供桌旁站立媽祖收伏的侍神──千里眼、順風耳,媽祖神像前為站立的哪吒神像。 道光之後直到日治初期,六堆天后宮並未留下相關的修建紀錄,及至日大正2年鄉紳李石華、劉金安等人發起重修並建觀音廳。 六堆天后宮在日治末期曾遭破壞,所以二戰後,鄉民在民國36年興工修復(劉正一,2002:25~26)。 批:很奇怪的是,施琅呈給康熙皇帝的奏章完全沒提到湄州二媽;且施琅後改明寧靖王府為台南大天后宮,護軍有功的湄州二媽卻留在鹿港,於理不合! 康熙22年(1683),施琅攻台請來了湄州二媽,以致順利度過黑水溝,平定台灣後,其姪施世榜懇請施琅將二媽留在鹿港。
將暫置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請出,從「龍山寺」後殿一路盛大遊行至成都路進廟。 天侯宮 而這樣的舉動引起原來居住於「弘法寺」的陳姓和尚抗議,因此向南京中央政府提出告訴,指控黃啟瑞違法核准,但最後經行政訴訟判決,裁定教育局長黃啟瑞勝訴,這個風波才結束。 此時內部的空間格局與原「弘法寺」相同,只就其正殿改造為媽祖的祠祀,因此尚為日式風格之建築。 剛遷入時,因本宮在艋舺時亦稱為「天后宮」,因此尚以「天后宮」為名。
此後朝廷節遣內宦(太監)及給事中行人(對外使節)等官,出使琉球、爪哇、滿刺加等國,率以到廟祭告祈禱為常,永樂十三年(1415年),少監張謙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島文萊一帶),從泉州浯江(順濟橋一帶稱浯江)啓航,“實仗神庥”,歸奏於朝鼎新之,改宮號為“天妃宮”。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施琅徵海,師次於此,“神湧潮濟師”、“有助順功”。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后“,後易宮名為“天后宮”。 雍正元年(1723年)御書匾額“神昭海表”,今懸掛於殿中,乾隆後歷代有重修。 建築羣還保存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建築,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年代最早、而著稱於世的古蹟,1987年由國家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天后宮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1196年),地處泉州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是我國東南沿海廟宇中現存較早、規模較大的一座媽祖廟。
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再次進行修建,這次重修在主體建築左側增建廂房,使得六堆天后宮與昌黎祠相連。 日治末期受到宗教政策的影響,神像被迫遷出,直到戰後才迎回奉祀。 六堆天后宮在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創建,是六堆最早興建的媽祖廟,百年來在六堆的民間信仰中享有崇高地位。 這座媽祖廟與區域發展有著緊密的關係,廟內保存的〈奉憲封禁古令埔碑〉是族群關係與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而清代每當六堆出兵皆是在六堆天后宮誓師,媽祖柔和且具母性特質的象徵,成為出征者與地方居民祈求生活安定的對象。
廟埕進入三川殿之間的石階,設計成多角形,由於臺灣廟宇石階多設計成圓形或方形,多角石階亦為獨一無二設計。 三川殿三開間,左右與護龍相接,主要為防風沙作用,是澎湖當地特殊建築風格,也是刺花、彩繪等裝飾藝術精華集中處。 天侯宮 最精彩的木雕多以樟木表現,表現近代臺灣寺廟雕刻的精緻與寫實手法,為華麗璀璨的木雕藝術立下典範。 而三川殿看架上向前傾斜的彎枋(為牌樓面上成彎曲的枋木)、吊筒柱小雕花大、柱子多為「方形」,牌樓上的彎枋和連栱在緊接封柱處加斗等,均為潮州派澎湖匠師明顯特徵。 佔地約400坪的關山天后宮,正殿供奉天上聖母媽祖,左殿繡簾上書「文明威武震人間」供奉關聖帝君、至聖先師孔夫子;右殿繡簾上書「五穀豐登民安泰」供奉神農大帝、註生娘娘等。 廟埕左右兩棵超過70歲的茄苳樹一起見證歷史的演進,與無數信徒的虔誠禮拜與祭祀慶典,重要大典如:農曆元月十五的元宵祈福活動、三月二十三的媽祖聖誕,俗稱「媽祖生」的誕辰更是重大日子,熱鬧陣頭、神轎遶境,鞭炮聲不絕於耳,從早到晚關山鎮民皆共襄盛舉,廟埕人潮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