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m109懶人包

BGM-109C与D型的主要不同在于弹头,C型配备454kg高爆弹头,而D型则拥有内含166枚BLU-97/B次弹械的高爆集束弹头。 该导弹属舰(潜)对陆型,以BGM-109C/D为基础加以改进,1993装备部队。 采用先进的F107-WR-402型发动机,射程为1667千米(舰射型)或1127千米(潜射型),巡航速度0.72马赫,命中精度3~6米,战斗部采用WDU-36B钝感炸药高效战斗部,采用惯性和GPS+DSMAC2A制导。 1996年9月美國海軍發射14枚飛彈攻擊6處目標,第二天再度發射17枚飛彈對付4處目標,命中率約90%。 1991年波灣戰爭是戰斧飛彈的處女秀,開戰前美國有大約900枚BGM-109C與100枚BGM-109D,另外有60枚潛射型陸攻C型飛彈由麥道公司緊急修改,提升內部的燃料攜帶量,使得攻擊潛艇可以在較遠的距離發射。

bgm109

美海軍為BlockIII導彈添加了全球定位系統制導、重新設計了彈頭和發動機,這就是BlockIII改進型,這種型號的導彈於1993年3月開始服役。 「戰斧」對地攻擊導彈BlockIII系統升級包括:整合了抗干擾全球定位系統系統接收器,提供一個更小、更輕的彈頭,擴展了射程、到達時間,並提高了精確程度。 bgm109 加裝了全球定位系統之後,戰斧對地攻擊路線計劃制定就不會受到地形特徵的制約,而任務計劃制定時間也降低了。 美海軍加利福尼亞中國湖海航站設計、開發、並具備有有4年內生產WDU-36彈頭的資格,以滿足改進的「戰斧」導彈不靈敏炸藥靈活性和增程的需求,與此同時,又能保持或者增強彈藥的有效性。

bgm109: 發展歷史

「戰斧」BGM-109/AGM-109巡航導彈將作為聯合部隊的一個完整部分在沿海地區作戰。 在地區衝突前期的危急時刻,「戰斧」巡航導彈同其它對地攻擊系統和戰術飛機一道阻止或者推遲敵方部隊的向前推進,壓制敵人從事空中作戰的能力,打擊敵人的防空系統。 另外,「戰斧」巡航導彈攻擊敵人的高價值目標,包括發電設施、指揮與控制機構、武器集結/貯存設施。 「戰斧」BGM-109/AGM-109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用於攻擊各種固定目標,包括在極危險情況下攻擊敵人的防空系統和通訊設施。

按照這個項目進行的測試大約是每年測試8枚導彈:2枚對地攻擊導彈和6枚對地攻擊C型、D型導彈。 這些測試都注重作戰的真實測試預案,包括對水面艦隻和潛艇能夠發射的BlockII和III導彈作戰大隊作戰。 该导弹属舰(潜)对地型,1981年初开始研制,1982年初装备潜艇,1983年6月装备水面舰船,主要用来装备攻击型核潜艇和护卫舰级以上的水面战舰,以攻击敌方海军航空兵基地指挥中心、桥梁、油库等陆上重要目标。 bgm109 导弹计划总产量为2643枚,制导系统为惯性导航加地形匹配加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DSMAC)末制导。

bgm109: 战斧巡航导弹

Time-of-arrival軟體使多枚戰斧飛彈能由不同方向攻擊同一目標。 戰斧Block III的WDU-36B戰鬥部由Block II的454kg降至320kg,但由於彈殼較堅硬,穿甲能力反而是後者的兩倍。 此外,戰斧Block III也改良發動機並增加燃油使用效率,以提升射程。 第四批战斧导弹是经过战斧基础改良计划(Tomahawk Basic Improvement Plane,TBIP)的战斧Block IV,换装具反干扰能力的GPS接收器,并加装双波段卫星UHF资料链,能在飞行中途更改攻击目标。 战斧导弹家族的最新成员是战术型战斧(Tactical Tomahawk,TACTOM),又称为战斧Block IV+。 战术型战斧导弹的整个结构与系统配置都重新设计,以简化结构与生产程序、增加燃料储存空间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地形匹配製導雷達利用存貯參考地圖與實際地形相比較,確定導彈的位置。 在目標區域的末端導航由光學數字場景匹配區域關聯繫統來提供,這一系統將利用存貯的目標圖像與實際的目標圖像相比較。 「戰斧」BGM-109/AGM-109巡航導彈在美潛艇和水面艦艇上的廣泛使用(本世紀末可生產近4000枚),促使五角大樓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將該系列導彈作為第一攻擊武器。 美有關機構在參加縮減戰備武器的談判時,故意將海基導彈不包括在戰備進攻實力之內,而且簽訂的縮減戰略導彈武器的合約中有意用現代化「戰斧」導彈取代了「海神」舊式導彈。

bgm109: 伊拉克戰爭

美國海軍這些非正式的研究調查後來受到美國國會關注,國會在1976年要求美國海軍開發一個能有效配合反艦戰斧運作的解決方案,或者乾脆取消反艦戰斧。 在1972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出一份備忘錄到國防工程與企業部門(Department of Defense Research & Engineering Enterprise,DDRE),指示海軍在1972財年開始發展戰略巡航飛彈(Strategic Cruise Missile,SCM)。 在SALT 1簽署的數週後,美國國防部長Melvin Laird就向國會申請13億美元來發展戰略性武器,以防備條約簽署後的緩和情勢在將來再度升溫,並且為日後與蘇聯進一步的限核談判準備籌碼。 這項預算申請以空軍B-1轟炸機、海軍新一代三叉戟(Trident)潛射彈道飛彈為主,此外也為海軍申請2000萬美元用於SCM。 在1972年6月2日,美國國防部正式批准海軍的SLCM項目。

bgm109

在对“战斧”在主要地区冲突(MRC)中的用途、以及与之相关的再供给和支持水平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之后,美海军作战部同与“战斧”导弹相关的舰队指挥官一起制定了一个采购目标计划,采购3440枚BlockIII、IV战斧导弹。 虽然2014年,奥巴马政府曾承诺要叫停“战斧”导弹的生产,以此作为削减2014年国防开支努力的一部分。 bgm109 不过2016年12月,雷神公司获得3.037亿美元的订单,为海军制造214枚“战斧”Block IV型导弹及其备用件。 1950年代以来,导弹在体积上持续缩小,但是功能和精确度不断提升的导引系统。 bgm109 1958年LTV-Electro公司(后来更名为E系统公司)研发出地形轮廓匹配(Terrain Contour Matching,TERCOM)导引系统,体积比过去的使用雷达做为地形比较的导引系统要小且轻,而且在精确度上有大幅的提升,也因此成为美国两款巡航导弹的导引系统。 陸上發射型和卡車型態的發射載具為了遵循1987年的中程导弹条约而被銷毀。

bgm109: 第一批次

导弹的飞行高度为10到150米,其飞行过程中至少有4颗卫星为它导航。 如果偏离了预定的飞行轨道,弹载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对比预存的目标地图和实际地形,自动进行纠正。 BGM-109A第一種部署的戰斧巡航飛彈,也是戰斧巡航飛彈系列當中第一種攜帶核彈頭的次型。

在這140艘艦隻中,有70艘是潛艇,共有發射架696個;70艘水面艦隻,共有發射架5570個。 1991年與伊拉克的武裝衝突結束之後,美國仍數度使用「戰斧」巡航導彈攻擊伊拉克境內的目標。 1993年1月17日美國發射45枚導彈攻擊伊拉克的核設施,摧毀大多數的建築。

bgm109: 伊拉克衝突

美國曆次海外戰爭行動都可見其身影,而且美軍開戰時多次先發射戰斧巡航飛彈攻擊敵方高價值的軍事目標,如軍事指揮中心,空軍基地,飛彈發射基地等。 “戰斧”BGM-109/AGM-109巡航飛彈正在美潛艇和水面艦艇上的廣泛使用,促使五角大樓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將該系列飛彈作為第一攻擊武器。 美有關機構在參加縮減戰備武器的談判時,故意將海基飛彈不包括在戰備進攻實力之內,且簽訂的縮減戰略飛彈武器的契約中有意用現代化“戰斧”飛彈取代了“海神”舊式飛彈。 核潛艇上用魚雷發射器和MK45垂直發射器存放的發射“戰斧”飛彈,水面採用的是MK143裝甲箱式或MK41垂直發射器。 美海軍接下來的主攻武器就是BlockIV型“戰術戰斧”飛彈。 1988年4月,美海軍開始對常規對地攻擊子彈藥飛彈(TLAM/D)進行測試。

「 戰 斧「 BGM-109/AGM-109巡 航 導 彈 還 有 另 外一種稱呼為「BLOCK”。BLOCK-1、BLOCK-2、BL0CK-3 分 別是指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戰斧」巡航導彈。 由於技術和經費等原因,「戰斧」巡航導彈大部尚未列裝就告夭折。 目前,真正裝備美軍的只有三代五個型號,他們是BGM-109A、BGM-109B、BGM- 109C、 BGM-109D 和BGM-109E 五個型號。 Block 2A:即BGM-109C(或TLAM-C)单一常规弹头的改进版;仍然用BGM-109C,制导为INS/TERCOM(地形匹配)制导组件以进行中段制导,在射程为1200千米时,其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的理论值为6-10米,在海湾战争中的实际命中精度为15-18米。 该导弹属海对地布撒型,于1988年装备部队,射程875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马赫,配备子母弹头,装有近166枚BLU-97B小口径炸弹。 BGM-109巡航导弹由美国海军航空司令部和通用动力公司在1970年推出,1972年5月开始研制,1976年首次试飞,1983年装备部队服役。

bgm109: 發展沿革

戰斧巡弋飛彈的設計是採取模組化,儘管各次型攜帶的彈頭種類或者是導引系統並不完全相同,但是飛彈內部的主要結構則是相通的。 (對外正式型號為F107),這顆發動機可以提供1.910千牛頓(430磅)的推力,相較於當時具有類似推力輸出的渦輪發動機,WR-19的體積和重量都非常的小,經過不斷的測試和改良之後,WR-19的可靠度讓縮小巡弋飛彈的體積不再是夢想。 所謂巡航就是飛行器(如飛機等)的發動機推力等於空氣阻力,氣動升力的飛行器重量,使… 第一批次(Block I)的戰斧包括兩種生產次型:攜帶核子彈頭的陸攻型BGM-109A與反艦型BGM-109B。

bgm109

戰斧飛彈就此成為美國著名的軍力矛頭之一,也成為全球最有名的巡航飛彈。 以戰斧飛彈的長射程、高精確度以及低成本(相較於航艦兵力),非常適合攻擊防禦堅強的高價值戰略目標;加上被攻擊的對象多半沒有辦法有效攔截此類貼地飛行的目標,而且不用像軍機深入敵境般需要冒人命危險,因此這種武器可說是非常好用,使得美國往往能在將本身傷亡降至最低的情況下,有效打擊敵方重要目標。 往後在美國各種軍事行動中,包括多次制裁伊拉克、報復阿富汗恐怖份子或攻擊賽爾維亞等,美國總是有從軍艦或潛艦上發射大批戰斧飛彈攻擊敵方重要的防禦設施或中樞。 BGM-109A搭載二十萬噸級黃色炸藥威力的W80核子戰鬥部,導引系統為慣性導航暨地形比對系統 ((Terrain Contour Matching,TERCOM),射程約1350海里(2500km);由於彈頭籌載最輕,所以BGM-109A是戰斧系列中射程最遠者。

bgm109: 服役動態

在2015年春,雷松公司測試一種具有高速處理器的豪米波主動雷達尋標器,精確度足以對目標進行成像,可在飛彈進入最終攻擊階段前辨識目標輪廓,確認是否正確打擊預設的目標。 美國海軍航空作戰中心武器部門(Naval Air Warfare Center Weapons Division,NAWCWD)的團隊也持續改進戰斧飛彈現有的通信架構,以成本較低的方式,使美國海軍能為戰斧飛彈更新遠距離外移動目標的動態資訊。 在2012年12月時,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曾主張發展戰術型戰斧巡航飛彈的對海上移動船艦攻擊能力,不過在2014財年國防預算預算的最後階段遭到國防部否決,集中全力發展新的遠程反艦飛彈(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LRASM) 。 在1976年初,海軍SLCM飛彈的兩家承包商康維爾、錢斯.渥特各自進行飛行測試。 康維爾的飛彈在2月13以及2月15日各進行一次飛行測試,都獲得成功。

  • 1990年10月,美海軍開始對BGM-109C/D型戰斧巡航飛彈進行作戰評估,這是用全球定位系統協助飛彈導航的第一次。
  • 美国正面临着避免这次困境发生的机遇,而这种机遇是转瞬即逝的。
  • 每個MRC營級作戰單位配置四輛「提豐」(Typhon,希臘神話中的怪物)飛彈發射車、一輛營級作戰中心(Battery Operations Center,BOC)指揮車、一輛BOC指揮車(BOC Support Vehicle,BSV)以及一輛再裝填拖車構成。
  • 在這個時間段,美國發展出了海基,空基與陸基版的“戰斧”巡航飛彈。
  • 1995年美軍對塞爾維亞第一次使用「戰斧」巡航導彈,諾曼底號巡洋艦CG-60一共發射13枚導彈,而這也是第一次使用第三批次、GPS引導的「戰斧」。
  • 在外觀上,戰斧Block IV的中部彈翼由過去的平直狀改為後掠,並以一個倒Y字形尾部控制面取代過去的十字形尾舵(舵面數量從四面減為三面);而以往戰斧飛彈突出於腹部的皮式進氣口,也被一個嵌入式進氣口取代,可降低空氣阻力。

经过27年的不断发展,研制型号已达22个(C、H、I、J、L等型号都没有服役)。 在美国三军通用编号当中,BGM-109为陆射型,AGM-109为舰射型,U/RGM-109则是舰射反舰型,一般统称为BGM-109,它们的基本构型都是相同的。 bgm109 在資料片「海軍風暴」(Naval Strike)中,佔領航母以外的目標以後,旁邊的反艦飛彈發射台會發射該飛彈攻擊敵方航母。 如同12年前的波灣戰爭一樣,美軍大規模地使用戰斧飛彈攻擊伊拉克境內的目標,一舉將海珊逼到北方的提克里特。 (USS Normandy CG-60)一共發射13枚飛彈,而這也是第一次使用第三批次、GPS導引的戰斧。

bgm109: 攻擊能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