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改變包括了廢除了副駕駛手座及所附屬的30機槍,對空50機槍則移至車長出入口旁,引擎蓋上加裝裝甲等。 升級後的M24A1配發於裝甲騎兵或低強度單位使用,1994年國軍開始將全國的M24A1移交至台灣東部的宜蘭、花蓮、臺東地區裝甲單位集中運用(考慮花東地區道路較為狹小,適合該小型坦克機動迴旋)。 中華民國陸軍的M24A1最後集中在宜蘭的151師(現蘭指部)784戰車營,並至少在該單位使用至1996年底(全面除役時間不明)。 其中一些車輛在1996台海飛彈危機時移交至馬祖支援。 現在還有一些殘存的M24A1在離島地區擔任火炮支援或固定岸砲的工作。
第八集團軍在第二次會戰(中國大陸稱西線第二次戰役)中一敗塗地。 這次的潰敗其實不能全怪華克,麥克阿瑟沒有看出彭德懷誘敵深入之計要負主要責任。 聯合國軍在二次會戰敗得太慘,如果不是乘坐車輛逃得快(志願軍第40軍是兩條腿在後面追),美國第九軍會被全殲。
加拿大利維(Levy)公司在該坦克上安裝VTA-903T柴油機,在泰國、丹麥進行試驗,使車輛最大行程達563km聯邦德國採用英國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公司的CV-8柴油機,也在丹麥進行了試驗。 M41D 除改良射控與火砲系統外,最大特點是換裝 DDC 8V-71T 渦輪增壓柴油引擎,新引擎較為省油,大幅提升 M41D 的行程。 其實 M41D 的 D 就是英文柴油( Diesel )的縮寫。 獎勵車輛擁有精英狀態,可在每場戰鬥中獲得更多的經驗,並且提供一系列其它獎勵,而且不需要研發。 在坦克世界:閃電戰這款手遊中,美系的M7中型坦克到底怎麼樣?
m24戰車: 火力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附近,是一座以各國各時期的裝甲車為主要展出對象的軍事博物館。 它是俄國最大的坦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坦克博物館。 挪威在1974至1975年的升級改良版本,移除車頭的球型機槍塔,換裝90公釐主砲、加上雷射測距儀及改用柴油引擎。 1972年決定把它們服役中的123輛M24中,留下54輛作為偵查用途,其餘79輛改裝為驅逐戰車,型號為NM-116。 後來計算認為,NM-116的改良成本只花費採購同級戰車的三分之一。
M41 的主要武裝為一門 76 公厘戰車砲,與 2 挺機槍,最大時速可達 72 公里。 911事件之後,美軍在全球的軍事行動不斷升級,美軍逐漸陷入各種城市戰治安戰的泥潭中。 M24的整體性能可說是二戰時期性能最好的輕戰車,不過一方面也是因為大部分能設計戰車的國家在現實戰場考量下均專注在開發更好的中型坦克與重型坦克,讓輕戰車出現生產斷層,使得霞飛坦克的競爭對手減少。 而M24因為來的太慢也太少,因此對歐戰並沒有決定性影響。
M48塊頭比T-55大,砲塔和戰鬥艙也比較大,將近50噸,裝有一門90毫米的線膛砲。 M48的砲口徑雖然比 T-54/55 的 100毫米的線膛砲小,但是M48 的火控系統遠比 T-54/55 好,所以實戰的性能比T-54/55高,這一點在中東的以阿戰爭被証實。 由於它太重,不能空投,所以美國陸軍部也不喜歡M41,也沒有用它打過什麼仗。 不過美國送了一些M41給南越政府軍,在戰場上,南越軍隊發現M41不但非常靈活,而且它的76毫米炮極為準確又非常可靠,在對付北越的T-54/55時居然非常有效。 在朝鮮戰爭霞飛坦克面對T-34 作戰成績很差,T-34的85毫米主炮、20~90毫米裝甲都不是霞飛坦克能夠匹敵的。
挪威的研發成果後來被美國NAPCO公司購入,NAPCO推銷時找到兩個有興趣的客戶:希臘、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陸軍採購了動力系統的設計修改授權,其它則沒有調整;在改良引擎及驅動系統後更名為M24A1。 主要改裝為將原汽油引擎更換為GM通用動力之6V53T柴油引擎,使續航力及輸出馬力均有上升,安全可靠性有所改善。
m24戰車: 中華民國陸軍對M24霞飛戰車的改良項目
1944年4月,T24坦克樣車定型,稱為M24輕型坦克,並以美國陸軍阿德納… m24戰車 M24霞飛輕型坦克 M24霞飛輕型坦克,美軍在二戰期間裝備的主要輕型坦克是M3A1和M5A1,美軍坦克排分為輕型和中型坦克排,分別裝備輕重兩種坦克。 1971年,南越陸軍與美國共同發動朗宋戰役,試圖在寮國境內截斷北越陸軍的補給線機械化部隊沿著三個進攻路線進入北越控制之範圍內。 南越裝甲第一師在兩個空降營與兩個騎兵團的伴隨下於2月8日深入寮國將近4英里的範圍北越陸軍迅速的對該路部隊展開反擊。 這場南北越間首次的戰車遭遇戰中17輛M41共擊毀了北越軍的6輛T-54與16輛PT-76戰車友軍部隊則折損了共5輛M-41以及25輛裝甲運兵車。
1943年3月,美軍兵器委員會規範下一代輕戰車目標,新型戰車將要安裝75公厘炮,並使用M5輕戰車的動力系統。 1943年4月,通用汽車凱迪拉克汽車部門與美國陸軍軍械兵偕同實施T24戰車開發計畫,新戰車在工程師的努力下控制在20噸以內。 由於需要更大的三人砲塔與更重的火炮,所以T24戰車仍放棄了增厚裝甲的目標,改用達60度傾角的傾斜式裝甲擔負防禦需要。 車體設計由M7中戰車改良,改用扭力桿懸吊系統,並有著低矮的輪廓降低可視距離。 火炮則使用自B-25H轟炸機上使用之T13E1式75公厘主砲改良而來的M6戰車炮,新的主炮具有更緊緻的後座緩衝設計,同時和美軍中戰車用75公厘砲彈種共通。 M24的整體性能可說是二戰時期性能最好的輕戰車,不過一方面也是因為大部分能設計戰車的國家在現實戰場考量下均專注在開發更好的中戰車與重戰車,讓輕戰車出現生產斷層,使得霞飛戰車的競爭對手減少。
m24戰車: 【星月】樂高 Brickmania 二戰 M24 輕浮裝甲戰車 絕版
M3A3 炮塔下車身兩邊鋼板略向外斜 , M5A1 係垂直型 , 唯最大不同者 , 係動力引擎 。 M3A3 是七缸星型空冷引擎一具 , M5A1 則是先生所寫之兩具凱迪拉克引擎拼裝的 。 僅以兩型戰車之動力部分比較 , M3A3 的引擎較優於 M5A1 , 前者維修容易 , 係手排擋 , 後者係兩具引擎所拼裝 , 毛病很多 。 「戰車研發中心」(「兵整中心」的前身)在為「勇虎」設計砲塔時購買了550份裝備,450份製造了「勇虎」,剩下的100份就把M48A3的砲塔改進到跟CM11(「勇虎」)一樣,台灣的代號是CM12。 就像幾乎所有的第二代坦克,「勇虎」沒有複合裝甲,全部是均質裝甲。 在最重要的部位,砲塔前部110毫米,車體前面上方部位101毫米;在次要部分部位,砲塔與車體的側面裝甲都是76毫米。
由於美軍前期裝備的M3/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在與德國作戰的戰場上暴露出的火力不足,很多美軍指揮官要求將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全部換裝為M4謝爾曼。 但是美軍司令部認為輕型坦克在偵查、擴大戰果以及掩護任務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所以決定研發一款新型輕型坦克來替代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有生力量。
史都華坦克由於只有15噸,所以裝甲很薄(正面裝甲29毫米)、火力也不強(一門37毫米主炮,一挺12.7毫米機槍和兩挺7.62毫米機槍)、個子相當高(2.59米)容易被敵人瞄準,這些都是它的缺點。 不過由於使用汽油發動機,史都華坦克的最大航程只有120公里。 1930年代的美國陸軍並不重視坦克,因此在坦克的研發上自然也沒有下太大的功夫。
m24戰車: 美國以外的M24用戶改裝方案
該坦克安裝原76mm火炮和卡迪拉克公司的火控系統,改裝了8V-71T柴油機,功率為294kW(400馬力),仍採用CD-500-3液力傳動裝置。 它的公路最大速度為72km/h,最大行程500km。 目前,美國和其他國家為了代替該坦克上的汽油機,正試驗安裝各種動力裝置。 美國NAPCO公司採用8V-71T柴油機匹配原傳動裝置,在泰國、西班牙和丹麥進行試驗,使M41的公路最大行程由原161km提高到450km。
在先導量產階段時,車輛代號仍沿用著T41E1,仍未正式制式化。 猛虎M48H主戰坦克 中國台灣省陸軍現裝備的坦克包括300輛90mm火炮的M48坦克、325輛M24型霞飛輕型坦克和約800輛M41輕型坦克。 台灣陸軍自1973年開始接收M48A1坦克,後來又購入…
因其造價低廉且便於大量生產,二戰期間共有超過6,292輛T-60被生產了出來。 相比於其他蘇軍坦克,T-60在雪地,沼澤以及爛泥和水草地的機動性能是最好的。 坦克,二戰中大放光彩,被譽為陸戰之王,那麼,二戰結束不久的韓戰中有哪些坦克參與了戰鬥呢? 作為二戰中裝備量最大的兩種坦克,T34(85)和謝爾曼也是韓戰中的坦克主力。 二戰陸戰十大明星兵器系列之四蘇聯T34坦克一直以來。
也因為車輛數量多,33師無法與其他重裝步兵師進行本、外島輪調。 M48H猛虎主戰坦克 中國台灣省陸軍現裝備的坦克包括300輛90mm火炮的M48坦克、325輛M24型霞飛輕型坦克和約800輛M41輕型坦克。 M41戰車在美國陸軍的服役生涯中曾捲入數場戰爭之中。 他曾經有限度的被用在韓戰戰場上測試該戰車在戰場上的表現。 在韓戰期間時M41仍被稱做T41該車抵達韓國時甚至還沒有完成第一次的試車 1961年時,150輛的M41被交付日本陸上自衛隊使用,做為日本61式戰車的補助戰力。
m24戰車: 原廠 長谷川 31119 美國 M24 霞飛 輕型戰車
1996 年台海危機發生後,為提升外島防禦能力,原本編列 200 億元預算升級 400 輛 m24戰車 M41 戰車,但是由於美國宣布出售我國 300 輛 M60A3 戰車,因此最後只升級 50 輛 M41 至 M41D 規格。 在經過M7中型坦克的研發後,在1943年美軍改變原來的計劃,努力將重量控制在20噸以內。 由於需要更大的三人炮塔和更重的火炮,所以只能放棄增厚裝甲的目標,改用60度傾角的傾斜式裝甲擔負防禦需要。
我們三級廠個個羨慕不已人人垂頭喪氣;跟人家比起來我們活像是ㄧ群散兵遊勇! 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有裝備雷明頓700步槍的衍生型,命名為M40狙擊步槍。 m24戰車 M40和M24的主要分別是M24可發射較長的.300 Magnum的槍機座,.300 Magnum火力及射程比7.62×51公釐北約彈藥更大。 由於M24套裝配備瞄準鏡及其他配件,所以命名為狙擊手武器系統。
m24戰車: 戰車研究所 #3 M24 Chaffee
59年8月,裝甲1、2師及裝步33師改編一年後,以裝甲師與裝步師「組織過於龐大、行動鈍重、不適戰術需求」,陸軍總部又再發布「裝甲部隊改編實施計畫」,代號「嘉禾二號」,於9月1日生效。 m24戰車 將2個裝甲師解編,參考西德國防軍裝甲旅編制,改編為4個獨立裝甲旅(第4旅為裝步旅);裝步33師則改回重裝步兵師編制,同時恢復步兵33師番號。 但是當時陸軍所擁有的戰車、甲車數量,遠遠不足以編成三個裝甲(步)師,所以33師的裝步營應有的甲車,全部都是以各式輪車為代用裝備。
美制M3輕型坦克擁有良好的操縱性和機械可靠性,是一種防護力、火力、機動性平衡,綜合性能較好的輕型坦克。 AMX-13輕型坦克法國陸軍現役最先進的主戰坦克是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現在全世界最先進也是最昂貴的主戰坦克之一。 IS-2坦克炮塔和車體採用鑄造鋼結構焊接而成,防護性能非常出色,正面裝甲厚度有100毫米,側裝甲為90毫米。
再加上M41構造簡單、機械可靠與操作容易,使M41成為越南戰場上極為有價值的作戰武器。 M24的整體性能可說是二戰時期性能最好的輕戰車,不過一方面也是因為大部分能設計戰車的國家在現實戰場考量下,均專注在「開發更好的中戰車與重戰車」,讓輕戰車出現生產斷層,使得霞飛戰車的競爭對手減少。 而M24因為來得太慢也太少,因此對歐戰並沒有決定性影響。 最早研究如何強化M24的國家,是戰後在越南大量配備M24戰車的法國。
但M24輕型坦克裝備的比較晚,大量裝備美軍還是1944年12月的事情,當時德軍已經奄奄一息。 越南共和國 – 南越陸軍跟南越空軍皆有使用,前者在M41服役之後退居二線,部分移除引擎之後當成固定碉堡使用,南越空軍的M24則用於機場防衛。 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他的成功裝備,在1950年代霞飛戰車以「軍援物資」身分大量提供給美國友邦,並應用在區域衝突中,如韓戰、越戰、1971年印巴戰爭都出現M24的身影。 m24戰車 T24戰車於1943年10月15日完成,1944年3月開始量產。 霞飛戰車在兩個地方生產,4月開始在凱迪拉克,7月開始在Massey-Harris。 1945年1月時已完成4070輛,在1945年8月停產前,裝配線總共完成了4731臺戰車。
2016 年漢光 32 號演習,宜蘭雪隧阻斷演習中,防禦部隊曾出動 M41D 戰車參演。 如果從 1958 年美國軍援 M41 戰車算起,這款戰車在國軍服役剛好 60 年,是陸軍最資深的現役戰車。 比如挪威就改裝成為了驅逐戰車,改良成本只花費採購同級坦克的三分之一。 中華民國陸軍也改良了其引擎和驅動系統,使續航能力和輸出馬力都有上升,安全可靠性有所改善。 之後美軍決定以M5的動力系統,加上改良的懸吊系統、75毫米火炮和25.4毫米厚度裝甲,重量不超過16噸作為新輕型坦克的設計標準。 不過M5A1用的炮塔太小,塞不下75毫米炮,T21輕型坦克重量也超標。
- 事後聽說郝伯村撂下一句“師老無用”,帶著師長搭直升機走了,在此要向當時的步兵弟兄致上無限的敬意。
- 其他的改變包括了廢除了副駕駛手座及所附屬的30機槍,對空50機槍則移至車長出入口旁,引擎蓋上加裝裝甲等。
- 戰略、戰術機動性的輕型坦克,於是決定投資研製魚式輕型坦克…兩側各裝6對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托帶輪與M41輕坦克的…
- 美國在大戰初期主力反戰為37mm,英國在二戰初期,需求吃緊,要求美加代工生產。
- 石黃興瀟灑帥氣、爽朗熱情,因難忘服役金門時之淬煉成長,故網路暱稱「天兵石頭」,好友們皆直呼其為「石頭」、「石頭師長」或「石公子」。
兩千萬元雖然昂貴,但是如此修改的M41D可以說脫胎換骨了。 換裝柴油發動機後,表面損失一百匹馬力,事實上最大航程從160公里增加到450公里。 在「漫談坦克(七)」中的圖49,我們看到北越一輛T-54衝破南越總統府的大門,這就象徵南越政府的倒塌和越南的統一。 M64 是國軍自行研發的拼裝戰車,使用 M42 的底盤,裝上 m24戰車 M18 的砲塔,只少量改裝了50餘輛。
比利時將M41的76mm火炮換裝成柯克里爾公司的90mmMKⅣ火炮,可以發射榴彈、破甲彈、碎甲彈、煙幕彈及榴霰彈等。 為了反坦克,M41E可以安裝歐洲飛彈(Euromissile)公司的HCT炮塔,發射架上載4枚反坦克飛彈,還可安裝美國埃默森(Emerson)公司的ITV改進型陶式飛彈發射系統。 2019年6月10日 — M24 Chaffee’s 歷史 … 美國輕型戰車M24 Chaffe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參加戰役,並在二戰後的戰爭中運作。
註:華克中將是在第八集團軍被志願軍徹底擊潰的大撤退中吉普車翻車死亡的。 華克是二次大戰的名將,美國第三裝甲師師長和第四裝甲兵團的司令,諾曼第登陸後他率軍橫跨法國一路追擊德軍,收復失土。 華克與巴頓齊名,他們也同時被艾森豪授予三星中將,雖然巴頓的第三顆星是提早幾天自己為自己私自掛上的。 圖129:這是2001年在美國印地安那州拍攝的史都華坦克(M5A1),士兵們模擬1944年史都華坦克在諾曼底運載美軍作戰的情形。 兩岸戰爭打到最後一定是以完全的佔領與控制做為結束,這個工作只有坦克兵和步兵能夠完成。